本实用新型涉及餐盒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自加热餐盒。
背景技术:
饭盒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的应用,但是,饭菜装到饭盒中时间长了会变凉,既影响饭菜的口感,又影响身体的健康。公开号为CN102894608A,名称一种便携式加热饭盒的中国专利文献给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加热饭盒,其组成包括盒身、盒盖、进水口、密封盖、加热腔、反应腔、导热凸块,反应腔中装有遇水会放出热量的加热剂,加热腔的底部设有导热凸块,盒身的外侧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上装有密封盖。本发明加热效果好,加热溶液不会渗入饭菜中,使用安全方便。但该产品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加热量不好控制,结构复杂等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自加热餐盒,利用自加热包和水的反应能够快速的对饭盒内的饭菜进行加热,且所述自加热餐盒结构简单,携带方便。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自加热餐盒,包括:
盒体,其上部开口,所述盒体设置为中间具有第一夹层的双层结构,所述盒体的一侧设置有一孔洞,所述孔洞与所述第一夹层连通,所述第一夹层内设置有自发热包;环绕所述盒体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盒体上与所述孔洞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一排气孔;
盖体,其设置于所述盒体的开口处,所述盖体为中间具有第二夹层的双层结构,所述第二夹层内设置有储水盒,所述盖体下沿与所述孔洞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凸出于所述盖体下沿的管路,所述第二夹层内还设置有一软管,所述软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储水盒,所述软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管路;
餐盒套,其设置为可包裹盒体的柔性套筒状,所述餐盒套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餐盒套的第二端为可收缩设置,使餐盒套嵌入所述凹槽或包裹并封闭所述盒体,所述餐盒套的第二端上设置有柔性提手。
优选的是,所述的便携式自加热餐盒中,所述凹槽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餐盒套封闭在所述凹槽内的拉链。
优选的是,所述的便携式自加热餐盒中,所述储水盒的大小与所述自发热包的大小相配合,以使所述自发热包在遇水后达到设定温度。
优选的是,所述的便携式自加热餐盒中,所述软管和储水盒间的连接处,以及所述软管与管路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是,所述的便携式自加热餐盒中,所述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均为可开合设置,且所述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的开合处分别设置有卡扣。
优选的是,所述的便携式自加热餐盒中,所述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的开合处的接触位置分别设置有密封垫圈。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盒体设置为具有夹层的双层结构,可在夹层内放置自发热包,进而通过自发热包和水的反应,释放热量,对盒体内的饭菜进行快速的加热,使用方法简单,加热迅速,且餐盒结构简单,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推广使用。
通过在盒体上设置孔洞,并在盖体上设置与之对应的管路,并在盖体内部设置储水盒,可在需要对饭菜进行加热时,打开盖体的夹层,在储水盒中加入水,水流则会通过软管后由管路直接到达盒体的夹层,从而与自发热包进行反应,释放出热量将盒体内的饭菜进行加热,盒体加水方便,且储水盒的大小限制了水量的加入,使得自发热包与水反应后不会有多余的水分滞留于盒体内,使用方便。
通过在盒体底部设置凹槽,且在凹槽内连接柔性套筒状的餐盒套,可在需要收纳盒体时由凹槽内将餐盒套拉出,则餐盒套将所述盒体包裹,通过餐盒套上的柔性提手,则可方便携带所述自加热餐盒,而在需要加热饭菜时,将餐盒套由盒体上拉下,由于餐盒套本身的柔性,可将餐盒套收回凹槽内,不影响餐盒的正常使用,也不会因为饭菜或者其他物质弄脏餐盒套,使得所述自加热餐盒使用方便且便携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自加热餐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自加热餐盒,包括:盒体1,其上部开口,所述盒体1设置为中间具有第一夹层2的双层结构,所述盒体1的一侧设置有一孔洞3,所述孔洞3与所述第一夹层2连通,所述第一夹层2内设置有自发热包4;环绕所述盒体1的底部设有凹槽5;所述盒体1上与所述孔洞3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一排气孔6;盖体7,其设置于所述盒体1的开口处,所述盖体7为中间具有第二夹层8的双层结构,所述第二夹层8内设置有储水盒9,所述盖体7下沿与所述孔洞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凸出于所述盖体7下沿的管路10,所述第二夹层8内还设置有一软管11,所述软管1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储水盒9,所述软管11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管路10;餐盒套12,其设置为可包裹盒体的柔性套筒状,所述餐盒套12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凹槽5内,所述餐盒套12的第二端为可收缩设置,使餐盒套12嵌入所述凹槽5或包裹并封闭所述盒体1,所述餐盒套12的第二端上设置有柔性提手13。
在上述方案中,自发热包可以由密封袋内装设自发热体组成,其中自发热体可以是氧化钙粉末与铝粉或氧化钙粉末与镁粉混合而成的粉末,因而,通过在与所述孔洞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排气孔,可将水与自发热体反应时产生的大量气体排出,避免气体无处排出造成水流无法流入第一夹层,或者引起盒体爆炸,从而提高了所述自加热餐盒的使用的安全性,通过设置盖体为具有夹层的双层结构,可在饭菜密封的情况下向盒体的夹层内进行加水,使得饭菜加热更加方便且迅速,同时因储水盒和软管及管路的设计,使得对盒体内加水更加方便,且水量容易控制。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凹槽5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餐盒套12封闭在所述凹槽5内的拉链。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餐盒套在所述拉链拉合时,位于所述凹槽内部;所述餐盒套在所述拉链拉开后,向外拉出并套于所述盒体上。拉链在拉合时餐盒套位于凹槽内,一方面使得餐盒套不会露出盒体,影响所述自加热餐盒的实用性,且避免餐盒套被弄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所述自加热餐盒的美观度。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储水盒9的大小与所述自发热包4的大小相配合,以使所述自发热包4在遇水后达到设定温度。
在上述方案中,限定储水盒与自发热包的大小相配合,使得储水盒内的水量不会因为过多而在盒体夹层内有残留,同时能够保证储水盒内加满水时的水量与自发热包发生反应得到的温度最高,而在用户使用时可以根据自身对于饭菜加热温度的需求,而选择储水盒内水量的多少,例如对于儿童,可以选择水量较少,从而避免饭菜过热造成烫伤,使得所述自加热餐盒使用更加灵活,适用人群更广。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软管11和储水盒9间的连接处,以及所述软管11与管路1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密封圈的设置,使得所述自加热餐盒中的水路连接紧密,不会发生漏水现象。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夹层2和第二夹层8均为可开合设置,且所述第一夹层2和第二夹层8的开合处分别设置有卡扣。
在上述方案中,将第一夹层设置为可开合的夹层,可以使得自加热包再使用后可以进行更换,方便所述便携式自加热餐盒的重复使用,将第二夹层设置为可开合的夹层,可在不打开盖体的情况下,对盒体的夹层内进行加水,从而使得盒体内的饭菜加热更加迅速。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夹层2和第二夹层8的开合处的接触位置分别设置有密封垫圈。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密封垫圈的设置,使得夹层的密封性更好,以提高所述便携式自加热餐盒的气密性和防水漏水性。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