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5451阅读:8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床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床。



背景技术:

户外运动作为亲近自然,时尚环保的运动休闲方式,越来越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日益成为更多人的爱好。吊床也越来越走进旅行用品的行列,成为人们旅游野营不可或缺的必备用品。

吊床依据制造的材料可分为布吊床和绳网吊床,布吊床通常用薄帆布或尼龙布缝制而成,绳网吊床通常用棉绳或尼龙绳编织而成。布吊床通常都是两端收口型吊床。吊床从结构上讲可分为带杆吊床和不带杆吊床,带杆的吊床床面平整,人躺在上面活动很自由,更舒服,但是因为有杆,所以体积和重量都会比较大,不方便携带。

在吊床使用过程中,由于吊床呈开口的卧具形状,若使用者动作幅度过大或者使用者年龄过小多动等,极易造成使用者从吊床上摔下,身体受到相应的损伤;且在户外由于树枝、树叶等其他物体在重力的影响下会不定时的掉落,极易掉进吊床中,影响使用者休息。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些缺陷,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吊床,该吊床能够防止使用者从吊床上摔下,保证使用者的安全,且能够有效防止树枝、树叶等外界物质掉落对使用者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吊床,包括吊床本体,所述吊床本体是两端连接部均为收口的布料吊床;所述吊床本体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可使吊床本体形成睡袋腔的可连接装置,所述可连接装置是由拉链头和缝接在吊床本体两侧边沿的拉链牙组成的拉链,所述拉链完全咬合时,所述吊床本体一端部的两侧边沿拉合,拉链头距所述吊床本体的另一端之间设有头部伸出口,头部伸出口长度在15~35cm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吊床本体两侧边设置可使吊床本体形成睡袋腔的可连接装置,该可连接装置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拉链,缝制的拉链相比其他魔术贴或者纽扣而言,其啮合程度高,使得吊床本体整体的结构更强。吊床形成的睡袋腔可供使用者容身其中,避免其因动作大而翻出来,造成人身伤害,且能有效防止树枝树叶等杂物掉进吊床内,造成使用者不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拉链上设有的拉链头为两个。两个拉链头的设置能够方便吊床本体快速形成睡袋腔,且可在吊床本体任意一端留有20厘米~30厘米的缝隙,以便呼吸新鲜空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拉链头设置在所述睡袋腔的内侧。当拉链头设置在睡袋腔内侧时,使用者自行躺卧在吊床本体上就可将吊床本体封制成睡袋腔,不需要其他同伴的协助,可自行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吊床还包括设置在吊床本体两端用于悬吊吊床本体的吊拉件。吊拉件将吊床本体吊离地面,将吊床尽量拉直拴紧可以减少吊床的弯曲程度,使睡眠比较舒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吊床本体是由多色尼丝纺布料拼接构成。尼丝纺表面细洁光滑,手感好,且质地坚韧,弹性良好,与传统制作吊床本体的布料相比,质量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多色尼丝纺布料拼接而成使吊床更富有美感,避免了色调的单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吊床本体外壁上设有容纳袋。在未使用状态时,为了更好的放置、携带吊床,避免吊床对空间的占用,可将折叠好的吊床塞入容纳袋,使其折叠后的体积变小,减少对空间的占用,方便携带和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吊床,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吊床,通过在吊床本体两侧边设置可使吊床本体形成睡袋腔的可连接装置,该可连接装置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拉链,吊床形成的睡袋腔可供使用者容身其中,避免其因动作大而翻出来,造成人身伤害,且能有效防止树枝树叶等杂物掉进吊床内,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吊床,当拉链完全咬合时拉链头距吊床本体的一端距离为20厘米~30厘米,可使睡袋腔内的气体及时更换,方便使用者呼吸新鲜空气,避免由于封闭的睡袋腔给使用者带来不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吊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吊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吊床的结构示意图。

附体标记:1、吊床本体;2、吊拉件;3、拉链;31、拉链头;32、拉链牙;4、睡袋腔;5、容纳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吊床,包括吊床本体1,吊床本体1是两端连接部都为收口的布料吊床,吊床本体1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可使吊床本体1形成睡袋腔4的可连接装置,可连接装置是由拉链头31和缝接在吊床本体1两侧边沿的拉链牙32组成的拉链3,可直接将拉链中的拉链牙32沿吊床本体1两侧边沿缝制,缝制的拉链3相比其他魔术贴或者纽扣等可连接装置而言,其啮合程度高,使得由吊床本体1整体形成的睡袋腔4的结构更强,稳定性更高。吊床本体1形成的睡袋腔4可供使用者容身其中,避免其因动作大而翻出来,造成人身伤害,且能有效防止树枝树叶等杂物掉进吊床内,造成使用者不适。拉链3完全咬合时,吊床本体1一端部的两侧边沿拉合,拉链头31距吊床本体1的另一端之间设有头部伸出口,头部伸出口长度在15~35cm之间,主要是为了避免睡袋腔4环境密闭,使使用者产生不适,拉链3完全咬合时拉链头31距吊床本体1的一端距离可为20厘米~30厘米,恰好与使用者头部大小相适配。

拉链3上可设有的两个拉链头31。两个拉链头31的设置能够方便吊床本体1快速形成睡袋腔4,且可在吊床本体1任意一端留有20厘米~30厘米的缝隙即可,以便呼吸新鲜空气。还可将拉链头31设置在睡袋腔4的内侧,使用者躺卧在吊床本体1上就可将吊床本体1封制成睡袋腔4,不需要其他同伴的协助,可自行完成,此种吊床结构巧妙,应用范围更广。

吊床还包括设置在吊床本体1两端用于悬吊吊床本体1的吊拉件2。吊拉件2将吊床本体1吊离地面,将吊床尽量拉直拴紧可以减少吊床的弯曲程度,使提高使用者使用的舒适度。

吊床本体1是由多色尼丝纺布料拼接构成。尼丝纺表面细洁光滑,手感好,且质地坚韧,弹性良好,与传统制作吊床本体的布料相比,质量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多色尼丝纺布料拼接而成使吊床更富有美感,避免了色调的单一。

吊床本体1外壁上设有容纳袋。在未使用状态时,为了更好的放置、携带吊床,避免吊床对空间的占用,可将折叠好的吊床塞入容纳袋,使其折叠后的体积变小,减少对空间的占用,方便携带和放置。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