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语文教具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5423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语文教具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包,具体涉及一种收纳早教用具的教具包。



背景技术:

语文学科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因为语文学科属于框架性结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一个孩子拥有较为完整的框架性思维,那么,学习起来就会容易得多;而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框架性思维,或者框架性思维不完整,那么,学习语文的过程就会困难重重,比如,看文章的时候,不能理解文章的框架,从而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写作文的时候,没有框架,结果作文颠三倒四,乱七八糟;或者把议论文的框架写成记叙文的框架,结果文不对题。所有这些,必然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过程,也会因此引发家长的焦虑情绪,并进一步对孩子的语文学习构成影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第二生命形态学·儿童成长智慧语文脑”活动有助于帮助孩子提高语文认知。该系列活动旨在让孩子在“玩”中就把字、词、句、段、篇章等语文知识点和内涵轻轻松松理解和掌握了;在轻松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孩子会自觉从语文的角度来认识这个美妙的世界,形成对语文知识无与伦比的向往!

该系列活动共有12个,每个活动有固定的教具搭配。通过这12个活动(共持续9个月),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搭建形成相对完整的语文框架思维模型。

教具一般包括放大镜、指南针、签字笔、不同形状的木片、长柄镊子、木棒、彩线、抹布、剪刀、哨子、迷你小改锥,而辅助用具包括捕鱼网、坐垫、手套、围裙,工具繁琐。而目前学生用书包的布局简略,工具包较少,排布杂乱无章,难以形成框架的整理收纳方式。

要想帮助孩子形成抽象类事物框架意识,首先就要帮助孩子形成具体事物的放置框架。也就是说,先让孩子熟悉具体事物的放置框架,逐步过渡到抽象事物的框架。而具体事物的放置框架,一定要是孩子切身参与的系列有逻辑的事物。我们所选择的这类事物就是教具包。教具包内每一类教具都有其准确的放置位置,孩子通过在语文脑活动中对系列教具的放置,可以形成对具体事物放置框架的熟悉,从而逐步过渡到抽象类事物框架的熟悉和把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教具包,能够有效收纳所有的语文教具,并且能够将每一类教具放置在固定位置,方便孩子在活动中对每一类教具的拿取和放回。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语文教具包,包括教具包本体和肩带,肩带设置在教具包本体背面,所述教具包本体包括第一置物腔、第二置物腔、前盖和后盖,所述第一置物腔和第二置物腔之间通过隔板分隔,所述的前盖通过第一拉链与第一置物腔的边沿连接,所述的后盖通过第二拉链与第二置物腔的边沿连接;所述的第一置物腔、第二置物腔、前盖内侧和后盖内侧设有若干口袋,所述口袋包括网兜和工具袋,所述第一置物腔和前盖内侧内的口袋数量多于第二置物腔和后盖内侧的口袋数量。

优选的,第一置物腔、第二置物腔、前盖内侧和后盖内侧均有上、下两层置物区域,所述的口袋设置在上、下两层置物区域内,且每层置物区域的口袋数量不超过三个。

将语文教具包分割成两个置物腔,其中第一置物腔的网兜和工具袋的数量多于第二置物腔中的数量,利于孩子区分主次置物腔。并且第一置物腔中的工具袋和网袋被分散设置在隔板面侧面以及前盖上,分布只有上下两层,每层的放置物品的种类不超过三个,也方便了儿童的记忆。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置物腔的隔板面上部设有第一网兜,第一置物腔的隔板面下部设置有第二网兜,所述第二网兜侧方设有一个或两个笔套袋。

第一网兜用于放置医用手套,第二网兜用于放置不同形状的木片教具,笔袋套用于放置签字笔。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网兜顶部通过拉链闭合。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置物腔的一侧的侧面上部设有第一工具袋,下部设有第二工具袋,第一置物腔的另一侧面的侧面下部设有并列排布的第三工具袋和第四工具袋,四个工具袋均为具有底部且顶部开口的结构。

第一工具袋用于放置指南针,第二工具袋用于放置放大镜,第三工具袋用于放置长柄镊子,第四工具袋用于放置木棒,木棒一头扁,扁头上有孔。

优选的,所述的前盖内侧下部设有第三网兜、第四网兜和第五网兜,三个网兜并列排布,所述前盖内侧的上部设有第六网兜。

第三网兜用于放置剪刀,第四网兜用于放置迷你小改锥,第五网兜用于放置哨子,第六网兜用于放置彩线或抹布。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置物腔的隔板面上设有第七网兜。

第七网兜用于放置坐垫。

优选的,所述的后盖内侧上部设有第六工具袋,下部设有第五工具袋,第五工具袋为扁平结构。

第六工具袋用于放置捕鱼网,第五工具袋用于放置手册。

优选的,所述的教具包本体侧面设有侧兜。

优选的,所述的教具包本体前盖前部设有副袋,所述副袋通过拉链连接在前盖外部。

副袋内用于放置围兜。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置物腔的隔板面上部设有第一网兜,第一网兜内置手套,第一置物腔的隔板面下部设置有第二网兜,内放置不同形状的木片教具,所述第二网兜侧方设有一个或两个笔套袋;第一置物腔的一侧的侧面上部设有第一工具袋,下部设有第二工具袋,第一置物腔的另一侧面的侧面下部设有并列排布的第三工具袋和第四工具袋,第一工具袋内置指南针,第二工具袋内置放大镜,第三工具袋内置长柄镊子,第四工具袋内置木棒;所述的前盖内侧下部设有第三网兜、第四网兜和第五网兜,三个网兜并列排布,第三网兜内置剪刀、第四网兜内置小改锥,第五网兜内置哨子,所述前盖内侧的上部设有第六网兜,第六网兜内置彩线;所述的第二置物腔的隔板面上设有第七网兜,第七网兜内置坐垫;所述的后盖内侧上部设有第六工具袋,第六工具袋内置捕鱼网,下部设有第五工具袋,第五工具袋为扁平结构。本实用新型教具包内每一类教具都有固定的放置位置。孩子在活动中通过对每一类教具的拿取与放回,逐步可以形成对这一类事物的放置框架的熟悉性。长此以往,孩子可以逐步从具体类事物放置框架的熟悉性过渡到抽象类事物框架的熟悉和把握。教具包内(大框架中)小框架的排列顺序有具体而严格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此教具包的使用,孩子会不知不觉间形成良好的具体事物放置框架意识,这一意识逐步又可以转化为抽象事物的框架意识。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方式)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语文教具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语文教具包的第一置物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语文教具包的第二置物腔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教具包本体 11-第一置物腔 12-第二置物腔

13-前盖 14-后盖 15-副袋

21-第一拉链 22-第二拉链 23-第三拉链

301-第一网兜 302-第二网兜 303-笔袋

304-第一工具袋 305-第二工具袋 306-第三工具袋

307-第四工具袋 308-第三网兜 309-第四网兜

310-第五网兜 311-第六网兜 312-第七网兜

313-第六工具袋 314-第五工具袋 315-侧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的一种语文教具包,包括教具包本体1和肩带,肩带设置在教具包本体1背面,教具包本体1包括第一置物腔11、第二置物腔12、前盖13、后盖14和副袋15,所述第一置物腔11和第二置物腔12之间通过隔板分隔,所述的前盖13通过第一拉链21与第一置物腔11的边沿连接,所述的后盖14通过第二拉链22与第二置物腔12的边沿连接,副袋15通过第三拉链23与前盖13的外侧连接。所述的第一置物腔、第二置物腔、前盖内侧和后盖内侧设有若干口袋,所述口袋包括网兜和工具袋。所述的教具包本体1为长方体,长为30cm,高为32cm。第一置物腔11和第二置物腔12均有一定宽度。副袋内用于放置围兜。

本实用新型中前盖和第一置物腔围合空间内为内部,相应的,前盖内侧为围合空间内的方向。后盖和第二置物腔围合空间内为内部,相应的,后盖内侧为围合空间内的方向。

第一置物腔11的隔板面上部设有第一网兜301,第一置物腔11的隔板面下部设置有第二网兜302,所述第二网兜302侧方设有一个或两个笔套袋303。第一网兜301用于放置医用手套,第二网兜302用于放置不同形状的木片教具,笔袋套303用于放置签字笔。第二网兜302顶部通过拉链闭合。

第一置物腔11的一侧的侧面上部设有第一工具袋304,下部设有第二工具袋305,第一置物腔11的另一侧面的侧面下部设有并列排布的第三工具袋306和第四工具袋307,四个工具袋均为具有底部且顶部开口的结构。第一工具袋304用于放置指南针,第二工具袋305用于放置放大镜,第三工具袋306用于放置长柄镊子,第四工具袋307用于放置木棒,木棒一头扁,扁头有孔。

由于第一置物腔11是具有一定宽度的,因此侧面可理解为左右两侧。

所述的前盖13内侧下部设有第三网兜308、第四网兜309和第五网兜310,三个网兜并列排布,所述前盖13内侧的上部设有第六网兜311。第三网兜308用于放置剪刀,第四网兜309用于放置迷你小改锥,第五网兜310用于放置哨子,第六网兜311用于放置彩线或抹布。

所述的第二置物腔12的隔板面上设有第七网兜312。第七网兜312用于放置坐垫。后盖14内侧上部设有第六工具袋313,下部设有第五工具袋314,第五工具袋314为扁平结构。第六工具袋313用于放置捕鱼网,第五工具袋314用于放置手册。教具包本体1侧面设有侧兜315。

将语文教具包分割成两个置物腔,其中第一置物腔的网兜和工具袋的数量多于第二置物腔中的数量,利于孩子区分主次置物腔。并且第一置物腔中的工具袋和网袋被分散设置在隔板面侧面以及前盖上,分布只有上下两层,每层的放置物品的种类不超过三个,也方便了儿童的记忆。

要想帮助孩子形成抽象类事物框架意识,首先就要帮助孩子形成具体事物的放置框架。也就是说,先让孩子熟悉具体事物的放置框架,逐步过渡到抽象事物的框架。而具体事物的放置框架,一定要是孩子切身参与的系列有逻辑的事物。我们所选择的这类事物就是教具包。教具包内每一类教具都有其准确的放置位置,孩子通过在语文脑活动中对系列教具的放置,可以形成对具体事物放置框架的熟悉,从而逐步过渡到抽象类事物框架的熟悉和把握。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在阅读了解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