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类物品的鞋面结构,具体说是一种具有鞋舌防歪功能的鞋面结构及鞋。
背景技术:
鞋舌的设置是为了增加鞋子穿着的舒适度,通常鞋舌开口的设置沿鞋面中线呈轴对称,通过鞋带来固定鞋舌的位置。由于脚部外脚背和内脚背与鞋舌的接触面积不同,在运动过程中外脚背一面与内角背一面对鞋舌的作用力也不同,由此导致鞋舌容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位置偏移,影响鞋子穿着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鞋舌防歪功能的鞋面结构及鞋,能够避免运动过程鞋舌偏移的情况,提高鞋子穿着的舒适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鞋舌防歪功能的鞋面结构,包括织物面、鞋舌和鞋眼;鞋舌开口位置位于外脚背一面,且鞋舌开口沿着外脚背方向与鞋面中线具有一定夹角。
优选地,鞋舌开口沿着外脚背方向与鞋面中线夹角大小为10°到45°。
优选地,鞋面结构的鞋舌开口宽度为1cm到5cm。
优选地,鞋面结构的鞋舌开口形状为矩形或梯形。
优选地,鞋面结构外脚背一面设有第一鞋面补强,第一鞋面补强从鞋舌开口的一侧边缘沿着鞋面外侧延伸至鞋底外底组件边缘,并与所述鞋底外底组件、鞋底中底组件相固定。
优选地,鞋面结构的鞋跟位置设有第二鞋面补强,第二鞋面补强包裹住鞋面的鞋跟位置。
优选地,鞋面结构的鞋舌开口外周设置有第三鞋面补强。
优选地,第一鞋面补强与第二鞋面补强相固定,第二鞋面补强与第三鞋面补强相固定。
优选地,鞋面补强材料为合成革或者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鞋舌防歪功能的鞋,包括鞋底外底组件、鞋底中底组件以及如上所述的鞋面结构,鞋底中底组件与鞋面固定接合,鞋底外底组件包裹住鞋底中底组件,与鞋底中底组件相接合,并与鞋面相接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鞋舌开口位置处于外脚背一侧,并与鞋面中线呈一定角度的夹角,由此方式设置的鞋舌将整体上覆盖于外脚背一面,运动过程中,鞋舌所受到的作用力皆为外脚背单一方向作用力,避免因内外脚背对鞋舌作用力在大小和方向上的不同而导致鞋舌偏移,由此提升穿着舒适感。补强片的增设,可以解决外脚背一面由于鞋面面积减少而导致的支撑强度不足的问题,同时起到运动中防崴脚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鞋的俯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鞋的左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鞋的装配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织物面;2-鞋舌开口;3-第三鞋面补强;4-第一鞋面补强;5-第二鞋面补强;6-鞋舌;7-鞋底外底组件;8-鞋底中底组件;9-鞋眼 10-鞋面结构 11-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具有鞋舌防歪功能的鞋面结构10,包括织物面1、鞋舌6和鞋眼9;鞋舌开口2位置位于外脚背一面,沿着外脚背方向延伸并与鞋面中线具有一定夹角。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夹角大小为10°到45°。
鞋舌开口2位置处于外脚背一侧,并与鞋面中线呈10°到45°夹角,由此方式设置的鞋舌6将整体上覆盖于外脚背一面,运动过程中,鞋舌所受到的作用力皆为外脚背单一方向作用力,避免因内外脚背对鞋舌作用力在大小不同和方向上不同而导致鞋舌6偏移,由此提高鞋子的穿着舒适度。
请同时参照图2、3,其中,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鞋11的左视图,图3为鞋11的装配示意图。
进一步地,鞋面结构10的鞋舌开口2宽度为1cm到5cm。
进一步地,鞋面结构10的鞋舌开口2形状为矩形或梯形。
进一步地,鞋面结构10外脚背一面设有第一鞋面补强4,第一鞋面补强部件4从鞋舌开口2的一侧边缘沿着鞋面外侧延伸至鞋底外底组件7边缘,并与鞋底外底组件7、鞋底中底组件8相固定。
进一步地,鞋面结构10的鞋跟位置设有第二鞋面补强5,第二鞋面补强5包裹住鞋面外侧的鞋跟位置。
进一步地,鞋面结构10的鞋舌开口2外周设置有第三鞋面补强3。在第三鞋面补强3上,按照一定间距开设多个通孔以形成鞋眼9。
进一步地,第一鞋面补强4与第三鞋面补强3相固定,第二鞋面补强5与第一鞋面补强部件4相固定。
进一步地,第一鞋面补强4、第二鞋面补强5和第三鞋面补强3材料为合成革或者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进一步地,利用上述鞋面结构10与鞋底外底组件7、鞋底中底组件8相固定,其中鞋底中底组件8与鞋面结构10固定接合,鞋底外底组件7包裹住鞋底中底组件8,与鞋面结构10相接合。
以上方案,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在鞋舌开口位置处于外脚背一侧,并与鞋面中线呈10°到45°夹角,由此方式设置的鞋舌将整体上覆盖于外脚背一面,运动过程中,鞋舌所受到的作用力皆为外脚背单一方向作用力,避免因内外脚背对鞋舌作用力在大小不同和方向上不同而导致鞋舌偏移,由此提高鞋子的穿着舒适度。由于鞋面结构外脚背一面进行了鞋舌开口,外脚背一面的相应面积减少,鞋面的支撑强度降低,增设鞋面补强可以有效增加鞋面结构外脚背 的支撑强度,防止运动过程中崴脚事故发生。三个补强片之间的相互牵拉,可以避免补强片的受力点单一,产生疲劳点,提高补强片的耐用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