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鞋底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2274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鞋底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碳纤维制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鞋底片。



背景技术:

碳纤维制品,以其轻便、强度高、韧性好等特点,已被应用于多个领域,而随之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要求在各种条件下,鞋能够保护脚,同时还能提供舒适的穿着体验,而一些特定运动项目,如山地车运动,人们在进行运动时,需要将鞋底与车子的脚踏频繁接触,而现有的符合材料鞋底,大多强度有余,韧性不足,难以使脚部有效承受运动中的冲击,在人们穿着后运动中,迅速产生疲劳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鞋底片,脚掌部内设计聚酯填充层,提高鞋底韧性,缓冲脚部冲击,提高穿着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鞋底片,包括鞋底框,所述鞋底框内设有脚掌部、足弓部和足跟部,所述脚掌部内设有聚酯填充层,所述聚酯填充层的平均厚度为0.4mm。

优选的,所述聚酯填充层为PMI泡沫,且为中部稍高,两侧稍低 的渐进式增厚结构。

优选的,所述鞋底框的平均厚度小于1.1mm,所述脚掌部的平均厚度小于2.0mm。

优选的,所述鞋底框由全3k织布模压成型而成。

优选的,所述脚掌部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器械用的鞋钉孔。

优选的,所述鞋底框前部与足跟部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鞋底耐磨层的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足弓部内设有用于与塑胶鞋帮成型接合的附着槽,所述附着槽凸出于所述足弓部且槽内侧呈圆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鞋底片,本案的复合鞋底片,鞋底框为全碳纤维材料模压成型,脚掌部内预设有聚酯填充层,在模压成型时,聚酯填充层膨化与鞋底框的成型树脂一同固化成型,且聚酯填充层的平均厚度达到0.4mm,大幅减轻重量的同时,还能改善鞋底局部的韧性,缓冲运动中对脚部的冲击,给穿着的人带来更加舒适的感官体验,优于同类型的符合鞋底性能,能够承受并通过250Kg的承压测试,轻便的同时保证了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鞋底片,包括鞋底框1, 所述鞋底框1内设有脚掌部2、足弓部3和足跟部4,所述脚掌部2内设有聚酯填充层21,所述聚酯填充层21的平均厚度为0.4mm。本案的复合鞋底片,鞋底框为全碳纤维材料模压成型,脚掌部内预设有聚酯填充层,在模压成型时,聚酯填充层膨化与鞋底框的成型树脂一同固化成型,且聚酯填充层的平均厚度达到0.4mm,大幅减轻重量的同时,还能改善鞋底局部的韧性,给穿着的人带来更加舒适的感官体验,优于同类型的符合鞋底性能。

所述聚酯填充层21为PMI泡沫,且为中部稍高,两侧稍低的渐进式增厚结构。优选的,聚酯填充层为PMI泡沫,且设计形状配合脚掌部设计,呈中部稍高,两侧稍低的渐进式增厚结构,符合人体工学结构,在模压过程中一体膨化成型。

所述鞋底框1的平均厚度小于1.1mm,所述脚掌部2的平均厚度小于2.0mm。本产品的鞋底框平均厚度小于1.1mm,且脚掌部亦小于2.0mm,优于现有产品,本鞋底片能够承受并通过250Kg的承压测试,轻便的同时保证了强度。

所述鞋底框1由全3k织布模压成型而成。选用3k织布模压成型制取鞋底框,工艺简单,强度好,重量轻。

所述脚掌部2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器械用的鞋钉孔5。成型的同时将位于脚掌部的鞋钉孔和足弓部的附着槽一并成型,鞋钉孔是为特定用途的运动鞋设计,在成品鞋底将预留该鞋钉孔,届时能够使运动鞋与运动器材配合固定,辅助人们进行体育活动,已达到更加丰富的感官体验。

所述鞋底框1前部与足跟部4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鞋底耐磨层的固定孔7。鞋底板作为鞋的骨架材料,其外侧还需复合耐磨层,于鞋底框的前部和足跟部的位置预设固定孔,以便在后工序复合耐磨层,结构简单,接合紧密。

所述足弓部3内设有用于与塑胶鞋帮成型接合的附着槽6,所述附着槽6凸出于所述足弓部3且槽内侧呈圆弧形。而鞋底片在制鞋的后工序中,还需同塑胶鞋帮复合成型,为了更好的使鞋底片与塑胶鞋帮复合,附着槽的内侧设计为圆弧形,更加符合运动时的受力缓冲原理,使得鞋底片与塑胶鞋帮不易脱离,预留的附着槽能更方便且牢固的与塑胶材料接合,达到保护人脚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