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优化型实用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6645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优化型实用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用品,特别是一种多功能优化型实用行李箱。



背景技术:

当前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增多,人们出行的次数增加,距离也边远,而行李箱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当前市面上的行李箱质量和功能参差不齐,同时在实用性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行李箱万向轮易滑动和固定容积的行李箱使用时不能满足所带行李的需求和候机需求或无放置物品的平台等问题,在使用时存在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多功能优化型实用行李箱,可以改变行李箱容积,静止时防止箱体滑动,同时可以随时使用可折叠桌面放置物品,既便携又实用。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优化型实用行李箱,包括箱体、可伸缩拉杆和万向轮,箱体为分体式结构,箱体侧面设有可折叠制动板,制动板展平时起始于箱体侧面,终止于地面,箱体为软质材料,箱体内设有可拆卸支撑架,可拆卸支撑架大小与箱体对应,可伸缩拉杆上连接有可折叠桌板。

所述的箱体由三部分组成,为箱体Ⅰ、箱体Ⅱ和箱体Ⅲ,箱体Ⅰ、箱体Ⅱ和箱体Ⅲ从上至下体积逐步递增,箱体整体呈直角梯形,万向轮与箱体Ⅲ底部固定连接,箱体Ⅰ、箱体Ⅱ和箱体Ⅲ开口处和相邻两箱体的连接处均设有拉链。上两部分可拆卸成为单独的箱包,箱体Ⅱ和箱体Ⅲ拆分后,可从内部拉出底面拼成两个独立背包使用,箱体Ⅰ和箱体Ⅱ上设有隐藏袋,隐藏袋内设有独立背带。箱体为柔软布料做成,可随意变形,拼装为一个整体时内里用支撑架支撑固定轮廓,拼接后的箱体内部是相通,支撑架可拆卸,拆卸后,三个独立部分既能单独变成柔软的手提包,也能拼装为购物车类包包;拉杆为可伸缩,最低处按照拼装后箱体的各个高度计算,把手可拆卸,上两个箱体部分通过管套技术固定在最下面的行李箱上组成大整体;在把手处两端连接一个合页,合页连接一个可以从中心折叠的桌面,此桌面与把手交界处,有一个圆形弧度空缺方便抓握把手提拉行李箱,此桌面合页为90度合页,拉杆拉起时桌面自然垂顺与拉杆之上,栏杆收起时,桌面顺合页旋转,平行于地面成平放状态,同时桌面中心位置有一个平行180度合页,以方便拉杆箱收起时桌面折叠宽度不会影响放置;四个万向轮中,位于箱体背面的两个轮子,在其正上方的最底层固定箱体上有两个制动板,掰下来后高度正好能卡住地面;拉杆可伸缩,根据拼接箱体的高度而定最低收缩高度,最高高度为固定值;把手可拆卸,方便箱体拼装及桌板的清理;上两个箱体拆下后可自由变为两个独立的背包,可以手提也可以肩背,为柔软背包。

所述的可伸缩拉杆上端设有可拆卸把手,可折叠桌板与可拆卸把手两侧通过合页连接。合页为两个角度变换合页,除了相隔90度的两个角度外其他角度桌板皆不可固定,可根据拉杆伸缩情况以及使用状况而定桌板状态。

所述的可折叠桌板横向中心线处设有合页,合页两侧板面180°折叠,可折叠桌板上设有弧形开槽,弧形开槽位置与可拆卸把手对应。桌板由两块长度等行李箱长宽度为上箱体宽的板拼接而成,中间为180度合页,可开合角度为相隔180度的两个角度,其他角度皆不能固定,根据箱体放置便宜而定开合。

所述的箱体Ⅰ和箱体Ⅱ背面设有套管,套管直径与可伸缩拉杆直径对应。

所述的拉链外侧设有防水层,防水层起始端与终止端分别与拉链的起始端和终止端重合。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能够改变行李箱容积、制止静止时行李箱轮子滑动、一般雨天能够起到防水作用的、各部分便于携带放置的以及拥有一个方便使用携带的折叠桌子的拉杆拼装行李箱。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多功能优化型实用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箱体Ⅰ展开含可拆卸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隐藏带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Ⅰ,2-可伸缩拉杆,3-万向轮,4-可折叠制动板,5-可拆卸支撑架,6-可折叠桌板,7-箱体Ⅱ,8-箱体Ⅲ,9-拉链,10-可拆卸把手,11-合页,12-弧形开槽,13-套管,14-背带提手,15-隐藏袋,16-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多功能优化型实用行李箱,包括箱体、可伸缩拉杆2和万向轮3,箱体为分体式结构,箱体侧面设有可折叠制动板4,制动板4展平时起始于箱体侧面,终止于地面,箱体为软质材料,箱体内设有可拆卸支撑架5,可拆卸支撑架5大小与箱体对应,可伸缩拉杆2上连接有可折叠桌板6。

所述的箱体由三部分组成,为箱体Ⅰ1、箱体Ⅱ7和箱体Ⅲ8,箱体Ⅰ1、箱体Ⅱ7和箱体Ⅲ8从上至下体积逐步递增,箱体整体呈直角梯形,万向轮3与箱体Ⅲ8底部固定连接,箱体Ⅰ1、箱体Ⅱ7和箱体Ⅲ8开口处和相邻两箱体的连接处均设有拉链9。

所述的可伸缩拉杆2上端设有可拆卸把手10,可折叠桌板6与可拆卸把手10两侧通过合页11连接。

所述的可折叠桌板6横向中心线处设有合页11,合页11两侧板面180°折叠,可折叠桌板6上设有弧形开槽12,弧形开槽12位置与可拆卸把手10对应。

所述的箱体Ⅰ1和箱体Ⅱ7背面设有套管13,套管13直径与可伸缩拉杆2直径对应。

所述的拉链9外侧设有防水层16,防水层16起始端与终止端分别与拉链9的起始端和终止端重合。

需要最大容积时,将可拆卸把手10拆下,再将处于上方的箱体Ⅰ1和箱体Ⅱ7通过其套管13,从上至下套进可伸缩拉杆2,再将可拆卸把手10安装,各箱体间通过拉链9连接,再将防水层16沿拉链9两侧粘结处16连接,再根据是否需要而进行支撑架5进行内部安装固定,完成安装。

需要使用桌板时,先将可伸缩拉杆2收回,收回时,将可折叠桌板6绕合页11放下。

需要箱子放置时,将可折叠桌板6绕其中心合页11折叠收好。

需要小容积时,将可拆卸支撑架5拆下,拆除防水层16,再拉开拉链9,将可拆卸把手10拆下,将不需要的通过套管13从可伸缩拉杆2上卸下,再将可拆卸把手10安回,根据需要在进行可拆卸支撑架5的安装。

需要背包时,步骤首先同需要小容积时,其次将单个箱包的底部拉链9拉上,将防水层16粘结在在自身包体相应位置,再将背带提手14从隐藏袋15中拉出,进行使用。隐藏袋是在内部,背带提手也是拼装成为一个整体时在内部,当拆分后用才在外面。

需要进行制动时,只需将制动板4绕合页11掰至下方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