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蜂窝防滑缓震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7123阅读:1726来源:国知局
仿蜂窝防滑缓震鞋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滑鞋底,特别是指一种仿麻绳防滑缓震的鞋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多数鞋底均存在各式各样的防滑纹路,如很多鞋底设置有若干条防滑凸起,这类凸起的体积通常较大,致使其形变能力较差,鞋底各个方向的弯折性较差,也使得鞋底显得较为僵硬,缓震性能并不显著,穿着舒适性较差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另外,大部分的鞋底均为实心的EVA鞋底,虽然这类鞋底较轻,但是受到材料的相互联系关系,使得实心的鞋底变形能力并不那么理想,缓震性能并未达到较好状态,也造成了一定的材料浪费,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仿蜂窝防滑缓震鞋底,以克服现有的部分鞋底存在的弯折性和缓震性较差,鞋底显得僵硬,舒适性不足,材料浪费,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仿蜂窝防滑缓震鞋底,包括鞋底主体,上述鞋底主体底面一次成型地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由至少一条呈麻绳状的筋条卷绕构成,筋条的直径为2~8mm;鞋底主体的顶部一次成型地设置有呈蜂巢结构的支撑架。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防滑层覆盖鞋底主体的底面,防滑层由复数条首尾连接呈环形的上述筋条构成,复数条该筋条由外而内依次邻接排布。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鞋底主体的周沿侧壁设置有复数个呈麻花状的凸棱,凸棱沿竖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改进地,复数个上述凸棱等间距排布,凸棱的宽度为3~6mm,凸棱间距为1~3mm。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鞋底主体的周沿等间距地设置有复数个穿线孔,穿线孔设于上述凸棱的内侧。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鞋底主体设置有呈环形的护线槽,所有上述穿线孔的下端均设置于该护线槽内,上述凸棱的低端突出于该护线槽的底沿。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鞋底主体掌部的上述支撑架的高度为5~11mm,鞋底主体跟的支撑架的高度为12~22mm。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鞋底主体为PU、TPU或者硅胶鞋底主体。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鞋底通过底面的若干条呈麻绳构造的筋条环绕设置,使得鞋底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各个方向均具备良好的防滑效果,而麻绳状的筋条的表面具备较多的沟槽纹路,既保证了鞋底的防滑性能,也使得筋条受力变形存在较大的形变空间,并且鞋底主体的蜂巢支撑架的结构设置使得鞋底主体在保障支撑力的前提下还具备足够的形变空间,使得鞋底具备良好的缓震性能,也减轻了鞋底主体的整体重量,减少材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而支撑架对其底部的筋条施加作用力较其它部位大,从而提高该部位的筋条的抓地力,进一步提高鞋底的防滑性能;同时,支撑架顶部还对足部具备一定的按摩功能,提高产品使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仿蜂窝防滑缓震鞋底,包括鞋底主体1,鞋底主体1优选为PU、TPU或者硅胶鞋底主体1。上述鞋底主体1底面一次成型地设置有防滑层11,防滑层11由至少一条呈麻绳状的筋条12卷绕构成,筋条12的直径为2~8mm。如图1所示,优选防滑层11覆盖鞋底主体1的底面,防滑层11由复数条首尾连接呈环形的上述筋条12构成,复数条该筋条12由外而内依次邻接排布。继续参照图3,鞋底主体1的顶部一次成型地设置有呈蜂巢结构的支撑架13。鞋底主体1掌部的支撑架13的高度为5~11mm,鞋底主体1跟的支撑架13的高度为12~22mm;这样参数的支撑架13既保证了普通的缓震需求,减少材料浪费。本实用新型的鞋底通过底面的若干条呈麻绳构造的筋条12环绕设置,使得鞋底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各个方向均具备良好的防滑效果,而麻绳状的筋条12的表面具备较多的沟槽纹路,既保证了鞋底的防滑性能,也使得筋条12受力变形存在较大的形变空间,并且鞋底主体1的蜂巢支撑架13的结构设置使得鞋底主体1在保障支撑力的前提下还具备足够的形变空间,使得鞋底具备良好的缓震性能,也减轻了鞋底主体1的整体重量,减少材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而支撑架13对其底部的筋条12施加作用力较其它部位大,从而提高该部位的筋条12的抓地力,进一步提高鞋底的防滑性能;同时,支撑架13顶部还对足部具备一定的按摩功能,提高鞋底使用的舒适性。

另外,继续参照图1、图2,上述鞋底主体1的周沿侧壁设置有复数个呈麻花状的凸棱14,凸棱14沿竖向延伸设置。复数个上述凸棱14等间距排布,凸棱14的宽度为3~6mm,凸棱14间距为1~3mm。凸棱14的设置使得鞋底的周沿也具备良好的缓震性能和防滑性能,有利于足部的保护。参照图1、图3,上述鞋底主体1的周沿等间距地设置有复数个穿线孔15,穿线孔15设于上述凸棱14的内侧。上述鞋底主体1设置有呈环形的护线槽16,所有上述穿线孔15的下端均设置于该护线槽16内,上述凸棱14的低端突出于该护线槽16的底沿。穿线孔15的配置便于鞋底与鞋帮的缝合加固,而护线槽16及凸棱14的结构设置能够对缝制在穿线孔15上的鞋线进行有效的保护,防止鞋线被磨损而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鞋底与鞋帮的长时间牢固结合。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