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鞋底防滑的多功能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1950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鞋底防滑的多功能材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底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鞋底防滑的多功能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国内经济的发展,作为日常的人们的服饰和鞋子,不再只是为了保暖和防护,而最重要的追求时尚。对于鞋子来说,为了追求精美的外观,而又不失对鞋质量的缺失。作为经常与地面摩擦的鞋底是最用于磨损的部位,所以需要用特使的材料作为鞋底的制作材料。鞋底材料要配合中底,在走路换脚时有刹车作用不致于滑倒及易于停步等各项条件,特别是在下雨或者下雪天时,会降低鞋面与地面的摩擦,会出现打滑的现象,不仅在会给人们带来行动的不变,最严重的是因为滑倒对人体带来的伤害。所以,需要一种耐用的防滑功效的鞋底保证鞋子在下雨天或者雪地和冰面上有很好的防滑作用。但是,现在的大部分防滑鞋底材料的功能性还是很好,防滑的同时但缺少防水,耐磨等作用,特别是防水方面,在特使的环境下,鞋子进水后,会给人们带来不便,更对人体的脚部有一定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鞋底防滑的多功能材料。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用于鞋底防滑的多功能材料,包括防滑层、泡沫层和棉纶层,所述防滑层在鞋底的最外层,橡胶层通过粘合剂相粘结在所述防滑层的内层,所述橡胶层内层设置有所述泡沫层,活性炭吸附层通过粘压在所述泡沫层的内侧,所述棉纶层牢固吸附在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内侧,所述棉纶层在鞋底的最内层。

上述结构中,有5种功能层粘合组成的高性能鞋底,最外层所述防滑层直接与地面接触,防止在冰雪天气和光滑的地面行走时,容易打滑,防止打滑摔倒对人身体有损害,往内一层是所述橡胶层,橡胶可以增加鞋底的耐磨性能,增加鞋底的适用寿命,在往内一层是所述泡沫层,泡沫有很好的缓冲作用,可以使鞋底富有弹性,再往内层是所述活性炭吸附层,活性炭吸附可以吸收鞋底的汗气和臭味,增加鞋子的通透性,最内层是所述棉纶层,棉纶有很好舒适度,直接与双脚接触,使双脚感到舒服,并有一定的保暖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鞋底的使用性能,所述防滑层内层通过粘结剂压固粘结有所述橡胶层。

为了进一步提高鞋底的使用性能,所述橡胶层内层紧贴吸附有所述泡沫层。

为了进一步提高鞋底的使用性能,所述活性炭吸附层通过吸附黏结在所述泡沫层内侧。

为了进一步提高鞋底的使用性能,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内层牢固黏压有所述棉纶层。

有益效果在于:由多种功能结构层紧密粘合在一起的鞋底,不仅具有防滑能力和耐磨性能,提高了鞋子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而且还具有,吸附、缓冲、舒适等功效,不仅穿上去舒适富有弹性,除去汗气和臭味,而且,很大的提高了鞋子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鞋底防滑的多功能材料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鞋底防滑的多功能材料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防滑层;2、橡胶层;3、泡沫层;4、活性炭吸附层;5、棉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鞋底防滑的多功能材料,包括防滑层1、泡沫层3和防滑层5,所述防滑层1在鞋底的最外层,可以在特殊天气行驶时起到很好的防滑能力,也提高了鞋底的安全系数,橡胶层2通过粘合剂相粘结在所述防滑层1的内层,橡胶可以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提高鞋子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所述橡胶层2内层设置有所述泡沫层3,泡沫富有弹性,对双脚和地面有很好的缓冲作用,活性炭吸附层4通过粘压在所述泡沫层3的内侧,可以吸附鞋中的汗气和臭味,增加鞋子的透气性,所述棉纶层5牢固吸附在所述活性炭吸附层4的内侧,所述棉纶层5在鞋底的最内层,棉纶舒服柔软,直接与双脚想接触,增加了鞋子的舒适度。

上述结构中,有5种功能层粘合组成的高性能鞋底,最外层所述防滑层1直接与地面接触,防止在冰雪天气和光滑的地面行走时,容易打滑,防止打滑摔倒对人身体有损害,往内一层是所述橡胶层2,橡胶可以增加鞋底的耐磨性能,增加鞋底的适用寿命,在往内一层是所述泡沫层3,泡沫有很好的缓冲作用,可以使鞋底富有弹性,再往内层是所述活性炭吸附层4,活性炭吸附可以吸收鞋底的汗气和臭味,增加鞋子的通透性,最内层是所述棉纶层5,棉纶有很好舒适度,直接与双脚接触,使双脚感到舒服,并有一定的保暖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鞋底的使用性能,所述防滑层1内层通过粘结剂压固粘结有所述橡胶层2,所述橡胶层2内层紧贴吸附有所述泡沫层3,所述活性炭吸附层4通过吸附黏结在所述泡沫层3内侧,所述活性炭吸附层4内层牢固黏压有所述棉纶层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