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日光加热杯内液体的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7857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用日光加热杯内液体的杯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具体是一种可用日光加热杯内液体的杯子。



背景技术:

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较,这里气候最温暖,湿度最大,风速最小。但就地面而言,与同纬度的周边地区相比较,这里气候最冷,最干,风速最大。这是巨大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的结果。这种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气候特点:辐射强烈,日照多,气温低,积温少,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据推算,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年均温降低0.57℃,纬度每升高1度,年均温降低0.63℃,在这样的环境中,传统保温杯需要事先灌好热水,但热量仍然会流失。

对于野外探险者来说,在生火条件有限的恶略自然环境中,会存在很多的未知危险;对于攀爬爱好者,在一定的海拔高度下,会有积雪覆盖,导致生火不便,难以补充热水,因大雪等意外情况被困山中的报道不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日光加热杯内液体的杯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用日光加热杯内液体的杯子,包括杯盖、杯体和底座;所述杯盖的盖心由凸透镜制成,并通过螺纹和杯体密封连接,盖顶的凸透镜起到聚光的作用,所汇聚的光线会聚集到聚热棒上,从而对聚热棒进行加热;所述杯体整体结构为环绕型的凸透镜结构,确保照射到杯身上的日光会被有效的聚集到聚热棒上,从而对聚热棒进行加热;所述底座与杯体构成整体,聚热棒固定在底座上;阳光通过盖顶和杯体可对光线进行汇聚,从而加热聚热棒,升温后的聚热棒对杯内液体进行加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盖顶由凸透镜加工制成,可将阳光聚集到杯中的聚热棒上,对聚热棒加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盖顶由凸透镜加工制成,可在野外生存时,聚焦点燃茅草等植物,制作火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杯体的杯壁由凸透镜加工制成,可将照在杯体上的阳光进行聚光,对聚热棒加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热棒固定在地盘上,并由内凹的杯体与杯内液体进行隔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热棒呈密集螺线型,在方便接收聚光作用的同时,也可以起到快速的将热量转移给杯中液体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杯体呈现圆弧形,在实现聚光作用的同时,也符合人体握姿,方便抓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太阳光的聚焦,获得高温加热聚光线圈,累积热量,进一步将热量传递给杯中液体,实现加热功能;在野外探险、爬山、旅行等任何有阳光的地方,都可以对杯中液体进行加热,且可作为容易的火源制造方式,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装好杯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为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为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杯盖、102-杯身、103-杯子底座、104-聚热棒、201-杯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可用日光加热杯内液体的杯子,杯盖(101)的盖心(201)由一块凸透镜制成,可以对阳光进行聚焦,使其照射到聚热棒(104)上,通过内部螺纹与杯身(102)连成一个密封的整体;杯身(102)结合杯盖(101),与杯中套聚热棒(104)的管状结构形成一个密封的玻璃容器,杯壁由凸透镜制成,用于聚光;通过杯盖(101)和杯体(102)所聚集的阳光会产生很高的温度,加热聚热棒(104);聚热棒(104)由密集螺旋状结构制成,可以充分的接收到汇聚的热量;聚热棒(104)为螺旋状结构,使得散热很快,可以迅速的对杯内液体进行加热;杯座(103)用于固定聚热棒(104)和杯壁形成一个密封的整体结构;在野外需要制作火源时,将杯盖取下,杯心(201)就是一个很方便的聚光镜,可以引燃各类易燃作物,制作火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