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压式表带扣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7717阅读:10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压式表带扣件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压式表带扣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的手表的表带一般是按压式扣件结构,当使用者将手表从手腕上取下,用手按压扣件结构,由于扣件结构的翻转扣件不能主动弹起,造成使用者不能将表带从手腕上快速取下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按压式表带扣件结构,使用者通过该按压式表带扣件结构可以快速地将表带从手腕上取下来。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按压式表带扣件结构,包括一扣制件主体、一扣制机构和两翻转扣件,两所述翻转扣件对称转动连接于所述扣制件主体的两端,所述扣制主体上开设有两容纳两所述翻转扣件的容置槽,所述扣制机构设于所述扣制件主体的中部,所述扣制件主体与所述翻转扣件连接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弹起片,两所述弹起片对称设置,所述翻转扣件与所述弹起片临近的一侧固设有一长条形凸起,所述翻转扣件未与所述扣制件主体转动连接的一侧与所述扣制机构扣接。

具体地,所述弹起片为三角形。

具体地,所述长条形凸起的横截面为圆弧形。

具体地,所述扣制机构包括两按压件、两限位螺丝、一回复弹簧和一弹簧装置槽,两所述按压件对称安装在所述扣制件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中部,所述按压件沿按压方向分别开设有一长条形滑槽,所述按压件位于所述扣制件主体中间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两倒扣凸点,所述限位螺丝穿设于所述扣制件主体上并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扣制件主体中部开设有一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弹簧安装槽,所述回复弹簧装置在所述弹簧安装槽内,所述回复弹簧的两端与两所述按压件抵接;

所述翻转扣件未与所述扣制件主体转动连接的一侧设有两镂空片,两所述镂空片分别与两所述按压件上的倒扣凸点扣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压式表带扣接机构,首先按压翻转扣件,翻转扣件与扣制机构轻松扣接,同时凸起抵压弹起片,使弹起片产生变形积累弹性势能,然后按压按压件,翻转扣件与扣制机构上倒扣凸点脱离,同时弹起片释放弹性势能将翻转扣件快速弹起,翻转扣件与扣制机构顺利脱离,从而实现了将表带从手腕上快速取下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压式表带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作详细介绍。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压式表带扣件结构,包括一扣制件主体1、一扣制机构2和两翻转扣件3,两翻转扣件3对称转动连接于扣制件主体1的两端,扣制主体1上开设有两可分别容纳两翻转扣件3的容置槽12,扣制机构2设于扣制件主体1的中部,扣制件主体1与两翻转扣件3连接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弹起片11,两弹起片11对称设置,翻转扣件3与弹起片11临近的一侧固设有一长条形凸起32,翻转扣件3未与扣制件主体1转动连接的一侧与扣制机构2扣接。

具体地,所述弹起片11为三角形,采用三角形的弹起片11,当翻转扣件3与扣制机构2扣接时,翻转扣件3上的长条形凸起32更容易将弹起片11挤压变形,使弹起片11积累更多弹性势能;当翻转扣件3与扣制机构2脱离时,在弹起片11的强大弹力作用下,更容易将翻转扣件3弹起。

具体地,所述长条形凸起32的横截面为圆弧形,既有利于翻转扣件3与弹起片11的顺畅抵压,又有利于弹起片11将翻转扣件3顺畅弹起。

具体地,所述扣制机构2包括两按压件21、两限位螺丝22、一回复弹簧23和一弹簧装置槽24,两按压件21对称安装在扣制件主体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中部,按压件21上开设有一沿其按压方向设置的长条形滑槽211,按压件21临近扣制件主体1中间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两倒扣凸点212,限位螺丝22穿设于扣制件主体1上并位于滑槽211内,扣制件主体1中部开设有一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弹簧安装槽24,回复弹簧23设于弹簧安装槽24内,回复弹簧23的两端分别与两按压件21抵接;翻转扣件3未与扣制件主体1转动连接的一侧设有两镂空片31,两镂空片31分别与两按压件21上的倒扣凸点212扣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压式表带扣接机构,首先按压翻转扣件3,翻转扣件3与扣制机构2轻松扣接,同时凸起32抵压弹起片11,弹起片11产生变形积累弹性势能,然后按压按压件21,翻转扣件3上的两镂空片31分别与两按压件21上的倒扣凸点212脱离,同时弹起片11释放弹性势能将翻转扣件3快速弹起,使得翻转扣件3与扣制机构2顺利脱离,从而实现了将表带从手腕上快速取下来的目的。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