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于电焊的工作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1830阅读:10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专用于电焊的工作服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焊时的辅助用具,具体讲是一种专用于电焊的工作服。



背景技术:

手持式电焊焊具在操作时,(特别是立焊,横焊,仰焊时),焊枪电缆的重量需要由手腕承担,增加了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影响了焊接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减小电焊时操作难度的专用于电焊的工作服,而且其上的线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夹持稳定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专用于电焊的工作服,包括工作服,所述工作服的肩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焊枪电线的线夹,线夹包括固定于工作服上的底板,底板上设置有一侧带有开口且具有弹性的套圈,套圈具有位于开口上侧的活动端以及位于开口下侧的固定端,活动端的外侧设置有V型齿,底板上位于套圈上开口所在的一侧设置有一具有弹性的锁扣板,锁扣板始终向开口方向倾斜且上端靠近开口,锁扣板上端的内侧设置有与V型齿相匹配的锁扣齿,套圈上的活动端向下活动时V型齿正好能卡在锁扣齿上且活动端与固定端相接触形成一全封闭的套圈。

进一步地,所述套圈的顶部设置有拨板,反向拨动拨板可迫使套圈上的开口张大。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板上端的外侧设置有解锁板,反向按压解锁板可迫使锁扣板向外侧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端、固定端分别为方向相反的楔形结构,当活动端向下活动时可沿着固定端的外侧滑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服的肩部设计一线夹用来固定焊枪电线,将焊枪电线重量分担至肩部,从而可大大减小工作难度;此外,其上的线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夹持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所示:1、工作服 2、线夹 21、底板 22、套圈 221、固定端 222、活动端 23、V型齿 24、锁扣板 25、开口 26、锁扣齿 27、拨板 28、解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专用于电焊的工作服1,包括工作服1,工作服1的肩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焊枪电线的线夹2,线夹2可通过强力胶固定在工作服1上。

本实用新型还对线夹2做了重点设计,具体为:包括固定于工作服1上的底板21。底板21上设置有一侧带有开口25且具有弹性的套圈22,套圈22具有位于开口25上侧的活动端222以及位于开口25下侧的固定端221。活动端222的外侧设置有V型齿23。底板21上位于套圈22上开口25所在的一侧设置有一具有弹性的锁扣板24。锁扣板24始终向开口25方向倾斜且上端靠近开口25。锁扣板24上端的内侧设置有与V型齿23相匹配的锁扣齿26,锁扣齿26的横截面为楔形结构。套圈22上的活动端222向下活动时V型齿23正好能卡在锁扣齿26上且活动端222与固定端221相接触形成一全封闭的套圈22,以此将焊枪电线锁紧。

为了提高通用性,将V型齿23设计成多级,且多级V型齿23沿着套圈22的圆周方向依次分布。如此设计,可通过不同级数的V型齿23与锁扣齿26配合来调整套圈22的大小,从而可固定不同型号的焊枪电线,提高通用性,同时,还方便调节松紧度。本实施例中,V型齿23为四级。为了消除套圈22上的固定端221对向下活动的活动端222的阻碍影响,将活动端222、固定端221分别设计成方向相反的楔形结构,当活动端222向下活动时可沿着固定端221的外侧滑过。

套圈22的顶部设置有拨板27,反向拨动拨板27可迫使套圈22上的开口25张大。如此设计,只需要将拨板27轻轻往后拨动,即能够张大开口25供焊枪电线置入,再轻轻往前拨动即能锁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锁扣板24上端的外侧设置有解锁板28,反向按压解锁板28可迫使锁扣板24向外侧变形。如此设计,只需要轻轻按压解锁板28,即能够迫使锁扣板24向外侧变形,从而使锁扣齿26与V型齿23脱离,实现解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了便于加工,锁扣齿26与解锁板28为一体式结构。

以上结构设的线夹2使用时,首先用手反向拨动拨板27使线圈上的开口25张大,将焊枪电线从开口25塞入套圈22内,然后用手向前拨动拨板27使套圈22上的活动端222向下活动,直至V型齿23卡在锁扣板24上的锁扣齿26上无法复位而锁紧。如此,即能将焊枪电线牢牢地固定在线夹2上。使用完取线时,轻轻按压解锁板28,使锁扣齿26与V型齿23脱离,套圈22松开,即能将焊枪电线取下。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夹持稳定性高。

本实用新型专用于电焊的工作服1使用时,将焊枪电线固定在线夹2上,如此即能将焊枪电线重量分担至肩部,从而可大大减小工作难度。

以上所述依据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