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行李箱拉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6756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行李箱拉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杆领域,尤指一种新型行李箱拉杆。



背景技术:

行李箱作为外出时携带物品的工具为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从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常用的行李箱一般包括箱体、固定于箱体底部的轮子及固定于箱体侧边的拉杆。使用时箱体内存放需要携带的物品,搬运时,人们可以拖着或者提着行李箱。拖着行李箱走时,握着拉杆就可以了。常用的行李箱拉杆一般包括外管与内管,内管容置于外管中,使用时可以从外管中抽出以方便使用。然而,一般拉杆箱体内容装的物品过重,会造成拉杆因负荷过大而弯曲变形,现有的拉杆横截面大多数为圆形,也有横截面是方形或梯型的拉杆,此类形状的拉杆能够承受的压力不够大,比较容易出现变形,从而导致拉杆不耐用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承受压力大、硬度好、耐用的新型行李箱拉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行李箱拉杆,包括连杆、握把,所述连杆与握把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套接在第二连杆内,并与第二连杆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套接在第三连杆内,并与第三连杆可伸缩连接,所述连杆横截面形状均为轴对称十边形,所述连杆横截面上端是一个上窄下宽的上梯形,下端是一个下窄上宽的下梯形,中间则是连接上梯形与下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一边与上梯形连接,另一边与下梯形连接,所述连杆横截面上的角均为圆角,所述上梯形比下梯形高,所述上梯形上底比下梯形下底短,所述第一连杆比第二连杆短,所述第二连杆比第三连杆短。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左右侧设有与握把连接的第一螺丝孔,另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二连杆弹性卡接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另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三连杆弹性卡接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连杆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三通孔对应的第四通孔,另一端左右侧设有与行李箱固定的第二螺丝孔。

具体地,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上下侧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三通孔、第四通孔上下侧均设有三个,还包括弹性组件,所述第一通孔通过弹性组件与第二通孔卡接固定,所述第三通孔通过弹性组件与第四通孔卡接固定。

具体地,所述凹槽包括一长边、一短边,所述凹槽长边与上梯形连接,短边与下梯形连接。

具体地,所述连杆均为铝合金管,管壁厚度均为0.78mm。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杆横截面高度为16.64-16.79mm,上梯形下底长为11.82-11.95mm,下梯形上底长度为12.08-12.21mm,两侧凹槽之间的距离为9.83-9.76mm。

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杆横截面高度为20.02-20.15mm,上梯形下底长为15.30-15.43mm,下梯形上底长度为15.82-15.95mm,两侧凹槽之间的距离为13.21-13.34mm。

具体地,所述第三连杆横截面高度为23.38-23.51mm,上梯形下底长为18.76-18.91mm,下梯形上底长度为19.56-19.69mm,两侧凹槽之间的距离为16.80--16.93mm。

具体地,所述连杆横截面上梯形外角是半径为1.05mm的圆角,内角是半径为0.45mm的圆角,所述连杆横截面凹槽的外角是半径为0.45mm的圆角,内角是半径为1.05mm的圆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行李箱拉杆包括连杆与握把,连杆与握把固定连接,结构简单。其中连杆使用铝合金冲压而成,硬度好,不易变形,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连杆横截面形状均为轴对称十边形,连杆横截面上端是一个上窄下宽的上梯形,下端是一个下窄上宽的下梯形,中间则是连接上梯形与下梯形的凹槽,凹槽长边与上梯形连接,短边与下梯形连接,连杆横截面上的角均为圆角,与现有的连杆相比,此种横截面的连杆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发生碰撞时也不容易发生变形,更加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连杆的组合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连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连杆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 第一连杆;11.第一螺丝孔;12.第一通孔;2. 第二连杆;21.第二通孔;22.第三通孔;3. 第三连杆;31.第四通孔;32.第二螺丝孔;4.横截面;41.上梯形;42.下梯形;4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新型行李箱拉杆,包括连杆、握把,所述连杆与握把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第三连杆3,所述第一连杆1套接在第二连杆内2,并与第二连杆2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套接在第三连杆3内,并与第三连杆2可伸缩连接,所述连杆横截面4形状均为轴对称十边形,所述连杆横截面4上端是一个上窄下宽的上梯形41,下端是一个下窄上宽的下梯形42,中间则是连接上梯形41与下梯形42的凹槽43,所述凹槽43一边与上梯形41连接,另一边与下梯形42连接,所述连杆横截面4上的角均为圆角,所述上梯形41比下梯形42高,所述上梯形41上底比下梯形42下底短,所述第一连杆1比第二连杆2短,所述第二连杆2比第三连杆3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行李箱拉杆包括连杆与握把,连杆与握把固定连接,结构简单。连杆包括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第三连杆3,连杆横截面4形状均为轴对称十边形,连杆横截面4上端是一个上窄下宽的上梯形41,下端是一个下窄上宽的下梯形42,中间则是连接上梯形41与下梯形42的凹槽43,凹槽43一边与上梯形41连接,另一边与下梯形42连接,连杆横截面4上的角均为圆角,与现有的连杆相比,此种横截面4的连杆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发生碰撞时也不容易发生变形,更加经久耐用。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杆1一端左右侧设有与握把连接的第一螺丝孔11,另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二连杆2弹性卡接的第一通孔12,所述第二连杆2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一通孔12对应的第二通孔21,另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三连杆3弹性卡接的第三通孔22,所述第三连杆3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三通孔22对应的第四通孔31,另一端左右侧设有与行李箱固定的第二螺丝孔32。

具体地,所述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21上下侧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三通孔22、第四通孔31上下侧均设有三个,还包括弹性组件,所述第一通孔12通过弹性组件与第二通孔21卡接固定,所述第三通孔22通过弹性组件与第四通孔31卡接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节省零件,有利于节约成本,而且组装简单,稳固性好。

具体地,所述凹槽43包括一长边、一短边,所述凹槽43长边与上梯形41连接,短边与下梯形42连接。

具体地,所述连杆均为铝合金管,管壁厚度均为0.78mm。

采用上述方案,其中连杆使用铝合金冲压而成,硬度好,不易变形。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杆1横截面4高度为16.64-16.79mm,上梯形41下底长为11.82-11.95mm,下梯形42上底长度为12.08-12.21mm,两侧凹槽43之间的距离为9.83-9.76mm。

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杆2横截面4高度为20.02-20.15mm,上梯形41下底长为15.30-15.43mm,下梯形42上底长度为15.82-15.95mm,两侧凹槽43之间的距离为13.21-13.34mm。

具体地,所述第三连杆3横截面4高度为23.38-23.51mm,上梯形41下底长为18.76-18.91mm,下梯形42上底长度为19.56-19.69mm,两侧凹槽43之间的距离为16.80--16.93mm。

具体地,所述连杆横截面4上梯形41外角是半径为1.05mm的圆角,内角是半径为0.45mm的圆角,所述连杆横截面4凹槽43的外角是半径为0.45mm的圆角,内角是半径为1.05mm的圆角。

采用上述方案,使得连杆的形状更美观,而且触感好。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行李箱拉杆包括连杆、握把,握把两端通过螺丝与连杆固定连接,其中连杆有三节,均为中空的铝合金管,分别为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第三连杆3,第一连杆1比第二连杆2短,第二连杆2比第三连杆3短,三节连杆通过弹性组件可伸缩连接。连杆横截面4的形状均为轴对称十边形,连杆横截面4上端是一个上窄下宽的上梯形41,下端是一个下窄上宽的下梯形42,中间则是连接上梯形41与下梯形42的凹槽43,凹槽43为不等边三角形凹槽43,所述凹槽43包括一长边和一短边,凹槽43长边与上梯形41连接,短边与下梯形42连接,连杆横截面4上的角均为圆角,其中,上梯形41比下梯形42高,上梯形41上底比下梯形42下底短,此种横截面4的连杆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力,发生碰撞时也不容易发生变形,更加经久耐用,此连杆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长度,以应用到旅行箱、登机箱等各种拉杆箱包中。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