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撑式圆珠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29880阅读:1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撑式圆珠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珠串连接件,具体是一种内撑式圆珠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首饰,指戴于头上的装饰品,现在广泛指以贵重金属、宝石等加工而成的雀钗、耳环、项链、戒指、手镯等。首饰一般用以装饰人体,也具有表现社会地位、显示财富意义。人类佩带首饰究竟于何时,恐怕很难精确地考证。但是我们不难推想,从人类开始意识到装饰与美化自身的时候起,人类也就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最原始的首饰,大概可以追溯到遥远的石器时代。

从收集世界各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资料和现代原始部落的资料中,人们可以发现,早期原始体饰形式主要为:项饰、腰饰、臂饰、腕饰、头饰等几种。

很多首饰在佩戴的时候都需要使用金属珠串的链子。现有市场上饰品金属珠串的连接结构是,两球之间有一条两头冬菇状的金属棍连接。此结构串连不牢固,不受力,容易断。影响珠宝饰品的产品品质,影响客户购买佩戴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撑式圆珠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撑式圆珠连接结构,包括金属球、膨胀筒爪和金属棍,所述金属棍两端均设有球形头,膨胀筒爪对称套设在金属棍两端,金属球上开设有圆孔,套设有膨胀筒爪的金属棍的两端分别插入金属球的圆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金属棍位于两个球形头之间的圆柱形杆的长度大于膨胀筒爪长度的两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金属球上的圆孔的直径小于金属棍上的球形头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金属棍上的球形头的直径为圆柱形杆直径的1.5-2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金属棍的长度不大于0.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使用膨胀筒爪,使饰品金属珠串连接牢固,受力不易断。极大提升了珠宝饰品珠串类产品品质;解决了行业内这一块的技术难题;提升了客户佩戴和心里安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膨胀筒爪安装在金属棍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有膨胀筒爪的金属棍与金属球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膨胀筒爪为膨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球,2-膨胀筒爪,3-金属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内撑式圆珠连接结构,包括金属球1、膨胀筒爪2和金属棍3,所述金属棍3两端均设有球形头,膨胀筒爪2对称套设在金属棍3两端,金属球1上开设有圆孔,套设有膨胀筒爪2的金属棍3的两端分别插入金属球1的圆孔内。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棍3位于两个球形头之间的圆柱形杆的长度大于膨胀筒爪2长度的两倍。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球1上的圆孔的直径小于金属棍3上的球形头的直径。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棍3上的球形头的直径为圆柱形杆直径的1.5-2倍。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棍3的长度不大于0.5c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步骤1,将两个膨胀筒爪2套在金属棍3的两端。

步骤2,将膨胀筒爪2与金属棍3的组合部件插入金属球1的圆孔内。

步骤3,在金属球1内,用力度拉扯胀筒爪2与金属棍3的组合部件,在拉力作用下,金属棍3两头的球形头使膨胀筒爪2的筒爪膨胀张开。

张开后的膨胀筒爪2会顶住金属球1的内壁,在这种连接结构下的球链从而做到活动自如、美观,又稳固,能受力不易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