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遮阳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7738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遮阳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伞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遮阳伞。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户外活动也越加丰富。遮阳伞在市场上的需求越来越大,各种形状结构各异的遮阳伞不断出现。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太阳伞[申请号:200520116363.8],这种太阳伞包括由伞布、伞骨、上下盘、顶杆组成的伞体,以及连接伞体和伞柱的斜撑杆、拉索,斜撑杆末端通过滑套套在伞柱上,中端通过一拉杆连接在伞柱的顶端,拉索的一端连接在下盘上,另一端经过斜撑杆的前端,连接到伞柱的顶端,伞柱上设有杠杆了,杠杆前端通过连杆与滑套连接。操作时通过杠杆经连杆推动斜撑杆,迫使拉索拉动下盘上升,打开太阳伞。但这种太阳伞功能单一,没有防蚊防虫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遮阳伞,能在遮阳的同时达到有效的防蚊防虫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遮阳伞,包括伞柱、伞骨、伞面和用于开伞的控制部,所述伞面底边连接有围合伞面边沿的防蚊组件,所述防蚊组件包括多个用于防蚊虫的伞帘,每一所述伞帘两侧设有供所述伞帘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伞面底边下安装防蚊的伞帘,并将伞帘相互连接,将遮阳伞围合起来,防止蚊虫进入遮阳伞内,从而实现全面的防蚊防虫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伞帘底边设有用于防止所述伞帘被吹起的配重卷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伞帘底部设置重量合适的配重卷筒,使得刮风时伞帘不易被吹起。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卷筒内部中空,且所述配重卷筒上开有供所述伞帘进入的条形口,所述配重卷筒内部设有卷绕所述伞帘的卷帘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配重卷筒内设置一个能卷绕伞帘的组件,使得伞帘能通过条形口进入配重卷筒内,从而取得了伞帘的易于收纳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卷帘组件包括若干用于自动卷绕所述伞帘的发条弹簧和用于固定所述发条弹簧的固定轴,所述伞帘一端与所述发条弹簧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伞帘一端连接一个发条弹簧,使得伞帘在拉出配重卷筒外时发条弹簧受力缩紧,并在需要时自动回卷,拉动伞帘卷绕进配重卷筒内,以此实现伞帘的自动回卷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卷筒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伞帘卷绕进所述配重卷筒内的制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配重卷筒上设置一个可滑移的制动组件,在拉出伞帘后对配重卷筒进行封闭,使得发条弹簧不回卷,以此实现伞帘拉出后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伞骨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收纳所述配重卷筒的套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伞骨上附加套筒来收纳配重卷筒,使得伞帘能随伞携带,方便了伞帘的携带与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伞帘由纱状的编织物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伞帘设成由纱状的编织物制成,以此实现既防蚊防虫又透气通风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开伞机构包括供人拉动的控制部、传递拉力的中转部以及控制所述伞骨展开的执行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中转部转动连接,所述中转部与所述执行部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控制部与中转部转动连接,中转部又与执行部转动连接,以此实现拉动控制部即可撑开伞骨,使得开伞更为省时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伞面顶部设有开口,所述伞骨顶部转动连接有遮挡所述开口的顶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伞面顶部设置一个开口,使得遮阳伞与外部有更多的空气流动,增强了遮阳伞的透气性和散热性;在开口上方设置一个顶蓬,将开口遮挡防止雨水或阳光进入,以此实现防雨防晒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伞柱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伞柱上转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另一端与所述底座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伞柱与底座之间设置支架,提高了伞柱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整个遮阳伞更为稳固、不易倾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伞面底边下安装防蚊的伞帘,并将伞帘相互连接,在伞帘底部设置重量合适的配重卷筒,使得刮风时伞帘不易被吹起,以此实现全面、有效的防蚊防虫效果;

2、在配重卷筒内设置一个用于自动卷绕所述伞帘的发条弹簧,使得伞帘能通过条形口进入配重卷筒内,以此实现伞帘的自动回卷效果;

3、在伞骨上附加套筒来收纳配重卷筒,使得伞帘能随伞携带,方便了伞帘的携带与安装;

4、在伞面顶部设置一个开口,在开口上方设置一个顶蓬,使得遮阳伞与外部有更多的空气流动,增强了遮阳伞的透气性和散热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例带伞帘围合伞面边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是实施例中配重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 是实施例中伞帘进入配重卷筒内的截面示意图;

图6 是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伞柱;101、内柱;102、外柱;103、内孔;104、外孔;105、固定件;2、伞骨;201、长骨;202、短骨;3、伞面;301、开口;4、控制部;401、杠杆;402、支点;403、推杆;5、执行部;501、上盘;502、下盘;503、顶盘;6、中转部;601、支撑杆;602、拉杆;7、滑套;81、插孔;82、插销;9、短链;10、顶蓬;11、顶杆;121、短杆;122、长杆;13、底座;14、支架;15、配重卷筒;151、发条弹簧;152、固定轴;153、条形口; 16、伞帘;17、套筒;18、制动组件;181、滑动部;182、连接部;183、制动部;184、复位弹簧;19、滑槽;20、凹槽;21、防蚊组件;22、连接组件;23、卷帘组件;24、开伞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多功能遮阳伞,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3、伞柱1、伞骨2和开伞机构24。结合图6所示,底座13为十字形,其上设有四个沿底座表面长度方向开设的凹槽20,伞柱1包括内柱101和外柱102,内柱101套接在外柱102内,外柱102的底部与底座13的交叉部分固定连接。外柱102上铰接有四根支架14,支架14的一端延伸至凹槽20内,并与凹槽20一端抵触来支撑外柱102。

如图2所示,内柱101和外柱102上分别设有若干带有螺纹的内孔103和外孔104,内孔103和外孔104形状大小相同,内柱101和外柱102通过在内孔103和外孔104内插入固定件105来实现固定,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05为与内孔103和外孔104螺纹配合的螺栓。

开伞机构24包括控制部4、中转部6和执行部5,控制部4包括杠杆 401、支点402和推杆403。支点402位于内柱101上,支点402与杠杆 401转动连接,且支点402靠伞外部分的杠杆 401长度大于支点402靠伞内部分的长度。

杠杆 401靠伞内的一端与推杆403一端铰接,推杆403另一端与一滑套7铰接,滑套7与伞柱1滑移配合,推杆403随杠杆 401外端下拉而推动滑套7沿伞柱1向上滑移。

中转部6包括支撑杆601和拉杆602,执行部5包括上盘501和下盘502,支撑杆601一端与滑套7铰接,另一端与上盘501底部铰接。

伞柱1顶端呈圆弧形向内弯曲,且伞柱1顶部与拉杆602的一端铰接,两根拉杆602的另一端与下盘502铰接,且拉杆602中部与支撑杆601中部铰接,拉杆602与支撑杆601形成X形。

伞骨2包括长骨201和短骨202,长骨201一端与上盘501铰接,短骨202一端与下盘502铰接,且短骨202另一端与长骨201中部铰接。

滑套7上移推动支撑杆601和拉杆602上移,以此带动上盘501和下盘502上移,且上盘501和下盘502相互靠近,并将长骨201和短骨202向外展开,以此将遮阳伞撑开。

伞柱1上设有插孔81,伞柱1上连接有短链9以及与短链9连接的插销82,插销82与插孔81配合,滑套7上移后,将插销82插入插孔81中以固定滑套7。

上盘501中部设有顶杆11,顶杆11一端向上延伸并固定连接有顶盘503,顶盘503上铰接有长杆122,长杆122与长骨201位于同一平面内,长杆122与长骨201之间通过铰接的短杆121相连。顶杆11随上盘501上升时,短杆121随之上升,长杆122随之展开,顶蓬10随之撑开。

结合图3所示,长杆122上设有顶蓬10,顶蓬10用于遮盖伞面3上开设的开口301。

伞面3的底边可拆卸连接有伞帘16,本实施例中,伞面3与伞帘16之间采用拉链可拆卸连接。

伞帘16有多个,伞帘16两侧设有连接组件22,相邻的伞帘16通过连接组件22相互连接,将遮阳伞围合起来,以此形成严密的防蚊区域。

连接组件22包括拉链、卡扣、魔术贴、磁力块等形式的组件,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22采用卡扣形式。

伞帘16为防蚊组件21的一部分,防蚊组件21还包括伞帘16底部设有的配重卷筒15,结合图4,配重卷筒15内部中空,配重卷筒15上开有沿配重卷筒15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口153,伞帘16通过条形口153进入配重卷筒15内部。

如图5所示,伞帘16一端连接有卷帘组件23,卷帘组件23包括发条弹簧151和固定轴152,固定轴152两端与配重卷筒15两端固定连接,固定轴15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发条弹簧151,发条弹簧151一端与伞帘16的一端固定连接。伞帘16被拉出配重卷筒15外时,发条弹簧151向内收缩;发条弹簧151复位时拉动伞帘16卷绕进配重卷筒15内。

配重卷筒15上靠近条形口153的一侧设有滑槽19,滑槽19上滑移连接有制动组件18,制动组件18包括滑动部181、连接部182、制动部183和复位弹簧184。

滑动部181位于配重卷筒15外侧,其表面倾斜以方便人推动;制动部183位于配重卷筒15内部,其长度大于滑动部181且足够封闭条形口153的宽度;连接部182将滑动部181与制动部183固定连接并与滑槽19滑移配合。

复位弹簧184一端与连接部182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配重卷筒15上,复位弹簧184处于原长状态时,制动部183将条形口153封闭。

如图1所示,长骨201一侧固定连接有供配重卷筒15插入的套筒17,套筒17长度略大于配重卷筒15。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只需将底座13放置好,再将外柱102与底座13固定连接并将支架14与底座13上的凹槽20抵触,然后通过内孔和外孔103和固定件105的插接配合将内柱101和外柱102固定。

开伞时只需将杠杆 401靠伞外的一端下拉,与杠杆 401铰接的推杆403推动伞柱1上的滑套7上移,此时与滑套7铰接的支撑杆601向上移动,并带动与支撑杆601中部铰接的拉杆602上移。支撑杆601和拉杆602分别将上盘501和下盘502抬升,且上盘501和下盘502相互靠近,并将长骨201和短骨202向外展开,以此使得遮阳伞撑开。

撑开伞后,用插销82限制滑套7下滑,以此保持开伞的状态,收伞时只需逆序操作即可将伞收拢。

当需要防蚊防虫时,在打开遮阳伞前,从长骨201一侧的套筒17内将配重卷筒15抽出,移动配重卷筒15上的制动组件18,将伞帘16拉出,拉出适当长度的伞帘16后松开制动组件18。之后将伞帘16与伞面3底边通过拉链固定连接。打开伞后将相邻的伞帘16通过卡扣固定,以此围合成严密的防蚊区域。同时,换用不同编织物制成的伞帘16可达到不同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