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000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行李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行李箱,可实现电力驱动或人力拖动行走的自由切换。



背景技术:

行李箱已经成为现代人出差或旅游的必备品。现有技术中,行李箱多数为拉杆式行李箱,在使用中需要人力拖行,比较费力,也不方便。因此,人们也设计了一些电动行李箱,但单纯的电动式行李箱功能单一,在一些地面不平的环境也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行李箱,可实现电力驱动或人力拖动行走的自由切换,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行李箱,包括行李箱、设于行李箱背部的拉杆,所述行李箱底部一侧设有万向轮,行李箱底部与万向轮相对的一侧设有可切换轮组,所述可切换轮组包括一根传动轴和套设在传动轴两侧的行走轮,所述传动轴由电机组件驱动,传动轴上靠近行走轮处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圆筒形的固定件和活动件组成,所述固定件固定在传动轴上,固定件表面均布有轴向凹轨,活动件内表面设有与凹轨相配合的凸块,活动件通过凸块嵌套在固定件上,活动件可沿固定件上的凹轨滑动,所述活动件的端部设有连接爪,所述行走轮上与活动件的连接爪相对处设有卡槽,当活动件向行走轮滑动时,活动件端部的连接爪插入卡槽中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池、电机、调频器、控制模块、减速器、传动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模块与wifi收发装置相连,所述wifi收发装置通过wifi与手机APP连接设置,实现遥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轴和电机组件固设于行李箱底部的隔层内,行李箱外形简洁美观。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强大,可实现电力驱动或人力拖动行走的自由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可切换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行李箱,2.拉杆,3.万向轮,4.可切换轮组,5.隔层,6.传动轴,7.行走轮,8.固定件,9.活动件,10.电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行李箱,包括行李箱1、设于行李箱背部的拉杆2,所述行李箱1底部一侧设有万向轮3,行李箱1底部与万向轮3相对的一侧设有可切换轮组,所述可切换轮组包括一根传动轴6和套设在传动轴两侧的行走轮7,行走轮7可绕传动轴自由转动,所述传动轴6由电机组件10驱动,传动轴6上靠近行走轮7处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圆筒形的固定件8和活动件9组成,所述固定件8固定在传动轴上,固定件8表面均布有轴向凹轨,活动件9内表面设有与凹轨相配合的凸块,活动件9通过凸块嵌套在固定件8上,由此,活动件9不可绕固定件8转动,只能沿固定件8上的凹轨滑动,所述活动件9的端部设有连接爪,所述行走轮7上与活动件9的连接爪相对处设有卡槽,当活动件9向行走轮7滑动时,活动件端部的连接爪插入卡槽中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组件10包括电池、电机、调频器、控制模块、减速器、传动机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与wifi收发装置相连,所述wifi收发装置通过wifi与手机APP连接设置,实现遥控。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6和电机组件10固设于行李箱底部的隔层5内,行李箱外形简洁美观。

本实施例行李箱,当路面不平,环境复杂时,可以使用人力拖行模式,当路面较为平坦时,可以切换到电力驱动的自动行走模式。

1.人力拖行模式下,电机不启动,可切换轮组中的传动轴6没有动力输入,传动轴6不转动,同时传动轴上的行走轮7与连接件不接触,行走轮7在人力拖动下绕传动轴6转动,实现行李箱行走。

2.自动行走模式下,首先将传动轴连接件中的活动件9沿固定件上的凹轨向行走轮7方向滑动伸出,直至活动件9端部的连接爪插入行走轮7的卡槽中固定,由此行走轮7通过连接件与传动轴6形成整体,至此,行走轮7再不能绕传动轴6自由转动,只能随传动轴一起转动。然后通过手机APP或行李箱上的启动开关启动电机,电机驱动传动轴6转动,带动行走轮7转动,实现行李箱自动行走。

3.当需要切换回人力拖行模式时,只需要关闭电机,将与行走轮7固定连接的活动件9拔出即可。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