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外科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6376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橡胶外科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胶外科手套。



背景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HIV)的出现和对血液疾病传播途径的了解,医护人员戴手套的人数大大增加。目前乳胶手套已不仅仅应用于医疗人员,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乳胶手套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全世界乳胶手套每年的需求量在300亿只左右,而这一数字仍将不断的增长。同时由于近年来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大量建厂,造成手套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新产品。且在不断地加以研发和改进,使得乳胶手套具有十分广泛的市场前景。

乳胶手套透气性的问题是关乎乳胶手套使用舒适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对透气性的研究不足。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404297Y公开了一种具有通气槽的医用乳胶手套,包括五指套体及手掌套体,手掌套体上设有手套口,手套的内部设有多个通气槽,每个通气槽分别包括相邻的两个向内突起的突出部,每个突出部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上端部设在五指套体第一指关节下方的内壁上,下端部设在手掌套体的内壁上并延伸至手套口,位于上端部的通气槽分别与对应的下端部的通气槽相连通;具有的突出部与使用者的手部相接触,使得手套不容易滑动;上端部设置在五指套体第一指关节下方的内壁上,五指套体第一指关节上方内壁结构不变,不会影响使用者在操作时的手部触感而降低使用时的灵活度;相邻的两个突出部之间形成通气槽,增加了手套的透气性,提高了佩戴时的舒适度。但是此种手套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手套紧绷在使用者的手上,单靠几条通气槽透气效果十分有限,且透气槽气通道长,流通不畅,透气效果不佳,达不到使用者对乳胶手套透气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橡胶外科手套,包括手掌部和袖口部,所述手掌部的内表面设有胶粒凸点,所述胶粒凸点布满整个手掌部的内表面上,所述袖口部设有松紧带,所述袖口部贴近手背的内表面上设有透气管,所述透气管上覆盖有袖口部尼龙网,所述透气管连通所述手掌部的内腔和外界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手掌部的内表面和所述胶粒凸点上均涂刷有芦荟液涂覆层,所述芦荟液涂覆层上覆盖有手掌部尼龙网,所述手掌部尼龙网和所述袖口部尼龙网为一体结构,所述手掌部尼龙网和手掌部五根手指尖端的内表面胶连,所述袖口部尼龙网和袖口部外缘胶连。

进一步地,所述手掌部的手背外表面上设有拉片,所述拉片的一侧固定粘接在手掌部上,拉片的另一侧为自由边。

进一步地,所述拉片上和所述手掌部接触的表面设有不干胶层,所述不干胶层的面积覆盖拉片面积的1/2~3/4,未覆盖不干胶层的拉片表面靠近所述拉片的自由边。

进一步地,所述胶粒凸点的高度为2~3mm,所述袖口部尼龙网和手掌部尼龙网的厚度均≤0.6mm。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 本实用新型所述透气乳胶手套通过设计胶粒凸点,使得手掌部内腔连成一片,手套内空气流通更加通畅;且在袖口部设计透气管,实现了手掌部的内腔和外界空气的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袖口设计,一来袖口部处于绷紧状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血液或者其他污染物从袖口进入手套内,二来也实现了手套内的气流通畅,能够有效地将手套内的热量排出,透气效果良好。

2.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长时间佩戴乳胶手套出现过敏、湿疹等皮肤问题的报道时有发生,且随着乳胶手套的使用量增加,发生此类现象的频率也越来越多。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套内壁涂有芦荟液涂覆层,对使用者的皮肤起到了一定的维护作用。

3. 由于一般的医用手套佩戴比较紧,且手套表面较光滑,不好操作,使用完毕后很难从手指处施力拉取出来。但是如果从袖口处脱下手套又容易造成粘在手套上的污染物污染袖口或者医务人员的衣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拉片,使用者需要将手套脱下时,只需拉扯拉片将手套拉脱即可,操作方便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左手手套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左手手套主视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B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橡胶外科手套,包括手掌部1和袖口部2,手掌部1的内表面设有胶粒凸点3,胶粒凸点3布满整个手掌部1的内表面上,胶粒凸点3的高度为2mm。袖口部设有松紧带,松紧带可以将手套的袖口收紧在使用者的手腕上,防止操作不当引起血液或污染物流入手套内造成医务人员感染。所述袖口部贴近手背的内表面上黏连有透气管4,透气管4采用软橡胶制成。实验发现,如果在袖口部贴近手掌面的内表面也安装透气管,使用时通气管会压迫人体的动脉血管,长时间佩戴容易引起使用者不适。因此本实施例所述手套的透气管设计在袖口部贴近手背的一面,如图3所示。所述透气管上覆盖有袖口部尼龙网5,透气管4连通所述手掌部的内腔和外界空气。

为缓解因长时间佩戴乳胶手套而出现的过敏、湿疹等皮肤问题,本实施例所述手套的手掌部1的内表面和胶粒凸点3上均涂刷有芦荟液涂覆层6,芦荟液涂覆层6上覆盖有手掌部尼龙网7,如图5所示。使用时,芦荟成分可以透过手掌部尼龙网7到达使用者的手掌表面,对使用者的皮肤起到了一定的维护作用。手掌部尼龙网7和所述袖口部尼龙网5为一体结构,手掌部尼龙网7和手掌部五根手指尖端的内表面胶连,袖口部尼龙网5和袖口部外缘胶连,防止尼龙网从手套内脱离。袖口部尼龙网5和手掌部尼龙网7的厚度均为0.5mm。尼龙网的存在一来可避免使用者的皮肤直接和乳胶接触,二来可增加手套内壁的顺滑度,使得手套更容易从手上脱出。

手套本体成型后,将手套翻面使得手套内侧暴露在外,然后将手套浸泡在芦荟液中10min以上,浸泡后取出,在60℃~65℃环境下烘干。烘干后将透气管4和尼龙网分别按上述要求胶粘在手套内壁上,待胶接处干燥后将手套翻面成正常使用状态。

为了脱下手套方便,手掌部1的手背外表面上设有拉片8,拉片8的一侧固定粘接在手掌部1上,拉片8的另一侧为自由边,如图4所示。为了拉扯时提供足够的着力位置,拉片的宽度一般较大,这时拉片的存在可能干扰手套的正常使用。因此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为,拉片8上和手掌部1接触的表面设有不干胶层9,不干胶层9的面积覆盖拉片8面积的1/2~3/4,未覆盖不干胶层的拉片表面靠近拉片8的自由边。一般情况下,拉片8通过不干胶层9黏贴在手掌部1上,当需要脱下手套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未覆盖不干胶层的拉片部分将拉片从手掌部1上拉开,着力位置变大,再拉扯拉片将手套从手上脱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2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3年05月23日 15:07
    请回电,18298751159
    0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3年05月23日 15:06
     想设计新款手套。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