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温液冷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4699发布日期:2018-08-17 18:08阅读:1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带电作业液冷服,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配网检修绝缘斗臂车上带电作业人员穿戴的降温液冷服。



背景技术:

配网带电检修作业需要穿戴绝缘服,特别在夏季高温下(绝缘隔离服、绝缘披肩和绝缘裤等)现场作业人员在高温、酷暑及穿戴绝缘服共同作用的环境下施工,对作用人员身体产生较大的伤害。因此,目前业内采用将盐填充到特定的液冷服内,在穿戴前放在冰柜内冷却,人员在作业前将马甲穿着在绝缘服的内层,进行降温。其缺点温差、降温时间短。一般带电作业时间为1-2小时作业,刚刚穿上时,服装与体温温差较大,感觉不舒适,当穿戴一段时间后温度不降反升,且服装重量大,在3公斤左右,不便于在斗臂车上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温液冷服,专为带电作业绝缘斗臂车使用而设计,液冷服采用液体冷却方式,制冷压缩机将液体冷却通过微型水泵将冷却的液体泵入带有硅橡胶密织的服装形成一个闭路循环系统,将服装持续冷却,以达到对人体降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液体冷却、压缩机持续提供冷源以及制冷器与服装分离的方式,解决了服装穿着轻便(服装仅有0.6kg),温度可调节、温差变化小、温度保持持续温度,特别是专为在绝缘斗臂车带电作业设计。较好的改善了作业人员在高温下作业环境条件,提高了作业人员舒适性、安全性及工作效率;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

专为带电作业绝缘斗臂车设计的壳体外形及结构(全塑无棱角设计);专业的绝缘斗臂车绝缘斗悬挂方式及挂钩结构;水箱及水箱隔水通气的组合方式;液冷服外层隔热层的结构组合。温控传感器置于管路内部的采样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冷服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悬挂壳体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服装结构图;

图中:1硅橡胶管;2液冷服;3流量分配器;软管快速插头4;循环水泵5;6隔水通气口;7热交换器;水箱8;9压缩机;10散热器;11排风扇;

21电池夹;22锂电池;23电量显示器;24排风口;25压缩机速度调节器;26上盖;27电源开关;28挂钩;29锁紧装置;210进回水软管快速插头;211下箱体及进风口;212电源插头;

31液冷服;32硅橡胶软管;33服装内层;34服装外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一种降温液冷服,包括有用于作业人员穿戴的液冷服32,液冷服32连接于制冷器。

如图2所示,所述液冷服32采用多层复合式的马甲形,包括有内层棉质面料33及外层隔热面料34,中层设有呈连续回路连接的冷却管道,冷却管道采用多根硅橡胶软管32均匀盘绕且连接于底部的制冷器。所述硅橡胶软管32包括有位于左侧的回水通道和位于右侧的进水通道。内层棉质面料33贴近人体能起到一定吸汗作业,穿着舒适;外层隔热面料34主要防止环境对液冷服工作效率的影响同时也能隔离冷水管向外传热。

如图1所示,水箱8、制冷压缩机9、散热器10和排风扇11组成了冷却液制取系统,将水箱8内不断被加热的液体冷却,为液冷服32提供持续的冷源。流量分配器3、软管快插头4、循环水泵5、隔水通气口6、热交换器7成了液冷服的冷却系统。

回水通道经由流量分配器3连接于软管快速插头4,软管快速插头4依次串联连接于循环水泵5、水箱8和热交换器7;热交换器7经由软管快速插头4、流量分配器3连接于液冷服32的进水通道。热交换器7还经由散热器10连接于压缩机9。

冷却液制取系统采用多路并联闭路循环方式,设置了水箱8及水箱隔水通气口6,其主要作用为:反复的使用软管快速插头4会使气体进入系统,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采用将循环水泵5的进水口与水箱8的液体下部连接,循环进入水箱的其他会在重力作用下残留与水箱的上部,水箱8上部安装了一个隔水通气器6,其作用为可隔水通气。可起到防止水从水箱8溢出,又可将其他排除。补水作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液体会消耗部分,水箱能8起到补充的作业,水箱8补水带来的液位下降,产生的负压,通过隔水通气器6可自动平衡系统内的压力。

如图2所示,制冷器整体放置于可悬挂式绝缘PVC 塑料制成的制冷器壳体内部;制冷器壳体按照在配网(10kv)绝缘斗臂车上作业所设计,采用在斗臂车绝缘斗悬挂的方式设计,制冷器壳体整体采用塑料无棱角尖角设计。

制冷器壳体整体呈长方体型,包括有位于顶部的上盖26和活连接成一体的下箱体211;

下壳体211的前后两侧成排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对准制冷器壳体内散热器10的散热片;上盖26的顶部均设有排风口24,排风口24固定有用于给散热器10散热降温的排风扇11,由双侧2个排风扇向外部排风。进风口和排风口24之前的流通空间形成冷却风的通道。

下箱体211的一侧设有电池夹21,一体式成型设计,电池夹21上固定有锂电池22,为10kV配网使用所设计,锂电池22经由电源插头212连接于制冷器壳体内部的制冷器,电源插头212方便更换2锂电池。

锂电池22上设有固定有上盖26顶部的用于控制制冷器工作的电源开关27以及用于可直观显示锂电池22剩余电量的电量显示器23。

下箱体211的后部设有呈G形的挂钩28,挂钩28的底部设有锁紧装置29。挂钩28专为在绝缘斗臂车绝缘斗内悬挂设计,并设有悬挂锁紧装置29以防止在作业时脱离。

下箱体211的一侧设有进回水软管快速插头210,硅橡胶软管32的水通道和进水通道分别连接于进回水软管快速插头210。软管进回水快速插头210与液冷服32上的软管快插头4连接形成系统循环回路。

压缩机9设有用于控制工作频率的压缩机速度调节器25,压缩机速度调节器25设置于上盖26的顶部。

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