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酒桶的提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6142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酒桶的提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酒水灌装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塑料酒桶的提手。



背景技术:

酒桶是一种用于盛放酒水的工具,一般分为金属酒桶和塑料酒桶。塑料酒桶成本低且质量轻,运输成本大大降低,且在移动与搬运上也具有相当的优势,故塑料酒桶在目前的市场上应用越来越广。

塑料酒桶一般包括底部、圆筒形呈侧部和位于侧部上端的圆顶部,而塑料酒桶一般都是通过吹塑的方式成型的,在吹塑的过程中,由于酒桶在吹塑过程中圆形部需要产生较大的形变,导致其圆顶部壁厚比较薄弱,此处的抗爆强度比较差。另外,塑料酒桶为了搬运的方便,一般会在塑料酒桶的顶部安装提手。

如墨西哥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塑料酒桶(公开号:MX2009010562),该塑料酒桶具有双层结构,在内桶的外侧还套设有用于防护的外桶,在外桶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外桶并将内桶封罩的提手。该酒桶存在以下不足:提手为圆盘状的结构且提手与塑料内桶的圆顶部之间存在较大空隙,当开始分配酒液时,内桶的内部会持续充入高压气体,而塑料材质强度低、耐压性差,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酒桶的圆顶部会发生膨胀,由于该酒桶的圆顶部缺少支撑,因此圆顶部容易膨胀甚至产生爆炸。而且,该塑料酒桶的提手上不具备排水结构,导致提手上容易积水,在搬运过程中会增加酒桶整体的重量,造成搬运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提升酒桶的抗爆性能且排水性好的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塑料酒桶的提手,包括呈环形板状的外圈板和位于外圈板中部且用于固定套接在塑料酒桶桶口上的连接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板与连接筒体之间连接有若干支撑脚,若干支撑脚沿连接筒体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个支撑脚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立板和连接在两个连接立板下边沿之间的支撑部,所述连接立板的内侧边连接在连接筒体的外壁上,同一支撑脚的两连接立板的外侧边之间还连接有加强立板,所述支撑部具有弧形内凹的下侧面且该下侧面内端所在的位置高于外端所在的位置,所述支撑部的外端与加强立板之间还连接有翻折部,所述翻折部相对于支撑部向外侧翻折且在翻折部上开设有排水孔。

连接筒体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接的方式连接在塑料酒桶的桶口上,相邻两支撑脚之间形成握持口。本提手上设有若干支撑脚,支撑脚的底部具有支撑部,由于支撑部的下侧面是弧形内凹的面且内端所在的位置高于外端所在的位置,因此能形成与塑料酒桶圆顶部相配合的面,在塑料酒桶内部充入高压气体时,塑料酒桶发生膨胀时,塑料酒桶圆顶部的外壁能够贴靠于支撑部的下侧面上,从而形成支撑,而支撑部的两侧边上连接连接立板,连接立板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较大的抗形变强度,且加强立板也能提升连接立板的抗形变强度,因此连接立板不易产生形变,能对支撑部形成很好的支撑,提升了支撑部的抗压强度,在酒桶膨胀时能加强对酒桶的支撑效果,避免酒桶爆炸。若干支撑脚使沿着连接筒体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因此支撑部也是沿连接桶体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能增加对桶体圆顶部形成的支撑面积,进一步降低塑料酒桶圆顶部发生膨胀爆炸的风险。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立板下边沿之间设有支撑部之后,提升了酒桶的防爆性能,但是在两连接立板、加强立板之间形成了凹腔结构,为了在提升酒桶的抗爆性能的同时避免凹腔中积水,本申请在支撑部的外端连接有翻折部,翻折部相对支撑部向外侧翻折,即翻折部可以是水平的,倾斜向上的,或是略微倾斜向下的。酒桶在膨胀后,酒桶的外壁抵靠在支撑部上,而翻折部相对支撑部向外侧翻折,因此该翻折部与酒桶外壁之间始终能间隔一段距离,因此支撑部上的积水能顺利通过翻折部上的排水孔排出,使得提手具有较好的排水性。

在上述的塑料酒桶的提手中,所述翻折部呈板状,所述加强立板的下边沿固连在翻折部上,加强立板的上边沿与外圈板的下边沿之间具有排水口。支撑部通过翻折部与加强立板相连,因此能提升支撑部的强度,从而更有效地对酒桶进行支撑。而排水口也能形成排水作用,进一步提升排水性能。

在上述的塑料酒桶的提手中,所述加强立板的上边沿与外圈板的下边沿之间还连接有加强筋条,所述加强立板的内侧面上一体成型有与加强立板相垂直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下端与所述翻折部固连,加强板的上端延伸至加强筋条处并与加强筋条形成一体式结构。开设了排水口之后,会降低排水口处提手的强度。而对于提手而言,排水性和结构强度都需要兼顾的,为此,在加强立板的上边沿与外圈板的下边沿之间还连接有加强筋条,同时再设置加强板,能对排水口处提手的强度进行加强,防止提手变形。

在上述的塑料酒桶的提手中,所述翻折部水平设置,该翻折部呈条形板状,翻折部的两端分别固连在相邻的两个连接立板上,所述排水孔为长条形孔,排水孔的长度方向与翻折部的长度方向相一致。翻折部呈长条形且翻折部的两端分别固连在相邻的两个连接立板上,能够降低手柄的径向尺寸,使提手使用起来较为方便,且保证了排水性。

在上述的塑料酒桶的提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呈框状的连接边框和与连接边框一体成型的一根或多根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位于连接边框内,所述连接边框内未被支撑条覆盖的区域形成漏水口。通过设置若干根支撑条,支撑条呈长条状,因此在受力时能够产生一定的形变,故在酒桶受力膨胀并与支撑条接触时,支撑条能够产生一定的形变,使得支撑条更好地与酒桶的外壁进行贴合,支撑性更好,从而更有效地防止酒桶膨胀爆炸。而在此基础上,连接边框内未被支撑条覆盖的区域形成漏水口,该漏水口在酒桶为膨胀时能够起到较好的排水性能,因此还能提升提手的排水性。

在上述的塑料酒桶的提手中,所述连接边框内设有两根支撑条,每根支撑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边框上,两根支撑条相互交叉形成“X”形。

在上述的塑料酒桶的提手中,所述连接边框大致呈矩形框状,所述连接边框的内边沿固连在连接筒体的外周壁上,外边沿与翻折部相固连,连接边框的左右两侧边边沿固连在相邻两连接立板的下边沿上。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连接边框的四周边沿均得到固定,因此能提升支撑部的强度,防止支撑部产生断裂,进而有效防止酒桶爆炸。

在上述的塑料酒桶的提手中,所述支撑部为板状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边沿固连在连接筒体的外周壁上,外边沿与翻折部相固连,支撑板的左右两侧边分别固连在相邻两连接立板的下边沿上,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过水孔。

在上述的塑料酒桶的提手中,本提手为塑料材料制成且整体为一体式结构。提手采用模压成型,这样不仅制造方便,生产成本低,而且提手质量轻,强度高,有利于更好地对酒桶进行支撑,防止酒桶爆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塑料酒桶的提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塑料酒桶的提手设有若干支撑脚,同时在支撑脚的底部设有支撑部,使得酒桶具有较好的防爆性能,因此能使塑料酒桶具有使用安全、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2、本塑料酒桶的提手上开设有漏水口、排水孔和排水口,以此形成多重排水结构,能有效排除手柄上存留的积水,使塑料酒桶搬运方便。

3、本塑料酒桶的提手采用塑料材料制成,且整体为一体式结构,因此具有质量轻、成本低且结构强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塑料酒桶的提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塑料酒桶的提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塑料酒桶的提手底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塑料酒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塑料酒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外圈板;2、连接筒体;3、支撑脚;31、支撑部;311、连接边框;312、支撑条;32、翻折部;33、连接立板;4、排水孔;5、漏水口;6、加强立板;7、排水口;8、加强筋条;9、加强板;11、塑料酒桶;111、桶口;112、圆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塑料酒桶的提手为塑料材料制成且整体为一体式结构,包括呈环形板状的外圈板1和位于外圈板1中部的连接筒体2,连接筒固定套接在塑料酒桶11桶口111上,外圈板1与连接筒体2之间连接有若干支撑脚3,若干支撑脚3沿连接筒体2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连接筒体2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接的方式连接在塑料酒桶11的桶口111上,相邻两支撑脚3之间形成握持口。

如图2和图4所示,每个支撑脚3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立板33和连接在两个连接立板33下边沿之间的支撑部31,所述连接立板33的内侧边连接在连接筒体2的外壁上,同一支撑脚3的两连接立板33的外侧边之间还连接有加强立板6,支撑部31具有弧形内凹的下侧面且该下侧面内端所在的位置高于外端所在的位置,支撑部31的外端与加强立板6之间还连接有翻折部32,翻折部32相对于支撑部31向外侧翻折且在翻折部32上开设有排水孔4,该翻折部32呈条形板状,翻折部32的两端分别固连在相邻的两个连接立板33上,排水孔4为长条形孔,排水孔4的长度方向与翻折部32的长度方向相一致。翻折部32可以是水平的,倾斜向上的,或是略微倾斜向下的。支撑部31的下侧面是弧形内凹的面且内端所在的位置高于外端所在的位置,因此能形成与塑料酒桶11圆顶部112相配合的面,在塑料酒桶11内部充入高压气体时,塑料酒桶11发生膨胀时,塑料酒桶11圆顶部112的外壁能够贴靠于支撑部31的下侧面上,从而形成支撑,避免塑料酒桶11圆顶部112发生膨胀爆炸的可能。若干支撑脚3使沿着连接筒体2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因此支撑部31也是沿连接桶体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能增加对桶体圆顶部112形成的支撑面积,进一步降低塑料酒桶11圆顶部112发生膨胀爆炸的风险。每个支撑脚3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立板33,连接立板33固连在连接筒体2的外周壁上,支撑部31连接在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立板33的下边沿之间,支撑部31的两侧边上连接连接立板33,连接立板33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较大的抗形变强度,因此能对支撑部31形成很好的支撑,提升了支撑部31的抗压强度,在塑料酒桶11膨胀时能加强对塑料酒桶11的支撑效果,避免塑料酒桶11爆炸。

如图2所示,支撑部31包括呈框状的连接边框311和与连接边框311一体成型的一根或多根支撑条312,连接边框311大致呈矩形框状,连接边框311的内边沿固连在连接筒体2的外周壁上,外边沿与翻折部32相固连,连接边框311的左右两侧边边沿固连在相邻两连接立板33的下边沿上。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连接边框311的四周边沿均得到固定,因此能提升支撑部31的强度,防止支撑部31产生断裂,进而有效防止塑料酒桶11爆炸。支撑条312位于连接边框311内,连接边框311内未被支撑条312覆盖的区域形成漏水口5,作为优选,连接边框311内设有两根支撑条312,每根支撑条31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边框311上,两根支撑条312相互交叉形成“X”形。通过设置若干根支撑条312,支撑条312呈长条状,因此在受力时能够产生一定的形变,故在塑料酒桶11受力膨胀并与支撑条312接触时,支撑条312能够产生一定的形变,使得支撑条312更好地与塑料酒桶11的外壁进行贴合,支撑性更好,从而更有效地防止塑料酒桶11膨胀爆炸。而在此基础上,连接边框311内未被支撑条312覆盖的区域形成漏水口5,该漏水口5在塑料酒桶11为膨胀时能够起到较好的排水性能,因此还能提升提手的排水性。

为了能进一步提升排水性,如图3所示,加强立板6两竖直的侧边分别连接在与该加强立板6相邻的两个连接立板33上,加强立板6的下边沿固连在翻折部32上,加强立板6的上边沿与外圈板1的下边沿之间具有排水口7,加强立板6的上边沿与外圈板1的下边沿之间还连接有加强筋条8,加强立板6的内侧面上一体成型有与加强立板6相垂直的加强板9,加强板9的下端与翻折部32固连,加强板9的上端延伸至加强筋条8处并与加强筋条8形成一体式结构。排水口7也能形成排水作用,进一步提升排水性能。而开设了排水口7之后,会降低排水口7处提手的强度。而对于提手而言,排水性和结构强度都需要兼顾的,为此,在加强立板6的上边沿与外圈板1的下边沿之间还连接有加强筋条8,同时再设置加强板9,能对排水口7处提手的强度进行加强,防止提手变形。

如图6和图7所示,图6为塑料酒桶11发生膨胀时的示意图,从图7中可以看出,当塑料酒桶11发生膨胀时,塑料酒桶11的外壁抵靠在支撑部31上,此时虽然支撑部31上具有漏水口5,但是漏水口5几乎或完全被塑料酒桶11的外壁遮挡,导致漏水口5失去了排水性能。而翻折部32相对支撑部31向外侧翻折,因此该翻折部32与塑料酒桶11外壁之间始终能间隔一段距离,支撑部31上的积水能顺利通过翻折部32上的排水孔4排出,使得提手具有较好的排水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支撑部31的结构可以采用以下方案替换,该支持体的支撑部31为板状的支撑板,支撑板的内边沿固连在连接筒体2的外周壁上,外边沿与翻折部32相固连,支撑板的左右两侧边分别固连在相邻两连接立板33的下边沿上,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过水孔。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外圈板;2、连接筒体;3、支撑脚;31、支撑部;311、连接边框;312、支撑条;32、翻折部;4、排水孔;6、加强立板;7、排水口;8、加强筋条;9、加强板;11、塑料酒桶;111、桶口;112、圆顶部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