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型登山童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7384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型登山童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童鞋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减震型登山童鞋。



背景技术: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使得旅游、踏青成为了缓解快节奏生活和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登山也成为旅游项目中常见的一种,而带着孩子旅游的家庭,由于孩子较小,跟不上大人登山的节奏,而且长时期的行走登山会使得孩子的腿部酸痛,在此类登山的野外旅游中,孩子总是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容易让不一样的东西吸引,家长一不小心照看,孩子与家长分离,使得出现孩子在山里迷路,家长找不到孩子的危险状况。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人为了能让旅游出行更加安全,登山过程更加舒适的问题进行综合考虑,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型童鞋,以解决登山过程导致的腿部酸痛,使得登山过程更加舒适、安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减震型登山童鞋,包括鞋面以及连接鞋面的鞋底,该登山童鞋还包括减震件,所述鞋底下表面的后脚跟位置和脚掌位置分设有第一嵌入槽和第二嵌入槽,所述第一嵌入槽和第二嵌入槽均由鞋底的左侧延伸至鞋底的右侧并且第一嵌入槽和第二嵌入槽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减震件包括第一接块、第二接块以及弧状弹性体,所述弧状弹性体分为相连的第一弧度段和第二弧度段且第一弧度段的弧度大于第二弧度段的弧度,所述第一接块和第二接块分别与第一弧度段和第二弧度段连接,该第一接块匹配滑动插入第一嵌入槽或者第二嵌入槽且第二接块匹配滑动插入第二嵌入槽或者第一嵌入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嵌入槽和第二嵌入槽的截面为工字形。

进一步,所述弧状弹性体的下表面设有一层凸齿,该凸齿的硬度大于弧状弹性体的硬度。

进一步,所述弧状弹性体采用软质TPU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凸齿采用橡胶材料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所述鞋底设有容腔、绳索以及荧光氢气囊,所述容腔设在所述鞋底内的足弓位置,所述容腔从鞋底左侧延伸贯通至鞋底右侧形成容腔口,所述荧光氢气囊置于容腔的内部,所述绳索的一端与容腔连接,所述绳索的另一端与荧光氢气囊连接。

进一步,所述鞋底上的容腔口位置还设有轨道以及挡板,所述轨道包括上轨道和下轨道,所述上轨道位于容腔口的上方,所述下轨道位于容腔口的下方,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与上轨道和下轨道滑动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型登山童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登山童鞋上的弧状弹性体分为相连的第一弧度段和第二弧度段且第一弧度段的弧度大于第二弧度段的弧度,因为第一接块和第二接块分别与第一弧度段和第二弧度段连接,因此第一弧度段处于整个弧状弹性体的最低处并且第一弧度段与第二弧度段的连接位置更靠近第一接块。

因此孩子在登山时,先将第一接块匹配滑动插入第一嵌入槽,第二接块匹配滑动插入第二嵌入槽,在登山过程中遇到斜坡时,第一弧度段位于登山童鞋的后部,从而弥补了斜坡的坡度,消除了斜坡的高低差,使得整个鞋底呈水平状态,第一弧度段和第二弧度段支撑住鞋底的脚后跟受压时能发生弹性形变,起到了减震的效果,在登山童鞋抬离坡面时,第一弧度段和第二弧度段形变恢复释放能量,对鞋底提供一个向上的力,起到助力的效果,提高了登山童鞋的稳定性和减震性能,使得登山上坡将更加轻松、舒适,避免了长时间的行走导致的腿部酸痛。在下坡时,将第一接块匹配滑动插入第二嵌入槽,第二接块匹配滑动插入第一嵌入槽,下坡时,由较突出的第一弧度段弥补坡面的坡度,使得坡段变缓,整个鞋底呈水平状态,下坡将加轻松,避免了下坡时,坡度较大,脚尖受力较大而使得脚尖受伤肿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轨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嵌入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件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件的示意图。

图中:

鞋面-1;鞋底-2;减震件-3;

凸齿-31;第一嵌入槽-32;第二嵌入槽-33;

第一接块-34;第二接块-35;弧状弹性体-36;

第一弧度段-37;第二弧度段-38;荧光氢气囊-4;

容腔-5;容腔口-51;轨道-6;上轨道-61;

下轨道-62;挡板-7;绳索-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图中坐标X表示登山童鞋的前后方向,坐标Y表示登山童鞋的左右方向。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减震型登山童鞋,包括鞋面1以及连接鞋面1的鞋底2,该登山童鞋还包括减震件3,所述鞋底2下表面的后脚跟位置和脚掌位置分设有第一嵌入槽32和第二嵌入槽33,所述第一嵌入槽32和第二嵌入槽33均由鞋底2的左侧延伸至鞋底2的右侧并且第一嵌入槽32和第二嵌入槽33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减震件3包括第一接块34、第二接块35以及弧状弹性体36,所述弧状弹性体36分为相连的第一弧度段37和第二弧度段38且第一弧度段37的弧度大于第二弧度段38的弧度,所述第一接块34和第二接块35分别与第一弧度段37和第二弧度段38连接,第一弧度段37处于整个弧状弹性体36的最低处,并且第一弧度段37与第二弧度段38的连接位置更靠近第一接块34,该第一接块34匹配滑动插入第一嵌入槽32或者第二嵌入槽33且第二接块35匹配滑动插入第二嵌入槽33或者第一嵌入槽32。

因此孩子在登山时,先将第一接块34匹配滑动插入第一嵌入槽32,第二接块35匹配滑动插入第二嵌入槽33,在登山过程中遇到斜坡时,第一弧度段37位于登山童鞋的后部,从而弥补了斜坡的坡度,使得坡度变缓,整个鞋底2呈水平状态,第一弧度段37和第二弧度段38支撑住鞋底2的脚后跟且发生较小的形变,起到了减震的效果,在登山童鞋抬离坡面时,第一弧度段37和第二弧度段38形变恢复释放能量,对鞋底2提高一个向上的力,起到助力的效果,提高了登山童鞋的稳定性和减震性能,使得登山上坡将更加轻松,在下坡时,将第一接块34匹配滑动插入第二嵌入槽33,第二接块35匹配滑动插入第一嵌入槽32,下坡时,由较突出的第一弧度段37弥补坡面的坡度,使得坡度变缓,整个鞋底2呈水平状态,下坡将加轻松,避免了下坡时,坡度较大,脚尖受力较大而使得脚尖受伤肿痛。

优选的,所述第一嵌入槽32和第二嵌入槽33的截面为工字形,工字形的截面使得在与第一接块34和第二接块35滑动连接时,整体的强度以及连接效果更好,避免在登山过程中,第一接块34或第二接块35从第一嵌入槽32或第二嵌入槽33脱出,并且在没有与减震件3连接的情况下,登山童鞋可以用作日常生活用鞋,第一嵌入槽32和第二嵌入槽33起到了减震作用。

优选的,所述弧状弹性体36的下表面设有一层凸齿31,该凸齿31的硬度大于弧状弹性体36的硬度,如此,弧状弹性体36的硬度小、弹性好,并配合弧状结构,使得弧状弹性体受踩踏力挤压时能产生弹性形变,具有吸力减震的效果;同时,凸齿31的硬度大、稳定性好,能为儿童足部提供良好的支撑性,防止儿童足部意外扭伤,另外,凸齿31的设置还使得行走的抓地力和摩擦力更强,登山童鞋整体也更耐滑,综上,通过弧状弹性体36和凸齿31的有机配合,使得本新型的鞋底兼具优异的减震性能和支撑性能,既可以缓解儿童的足部压力,也对足部起到支撑保护的作用,适用于运动量大的登山活动。

优选的,所述弧状弹性体36采用软质TPU一体注塑成型,TPU材质使得弧状弹性体36的延展性更好,能产生变形又不会发生断裂,具备了弹性的性能,具有减震效果,所述凸齿31采用橡胶材料一体注塑成型,橡胶材质使得凸齿31防滑、耐磨效果更好,使得在山路复杂的山里,凸齿31能承受长时间行走的磨损,延长登山童鞋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鞋底2设有容腔5、绳索8以及荧光氢气囊4,所述容腔5设在所述鞋底2内的足弓位置,所述容腔5从鞋底2左侧延伸贯通至鞋底2右侧形成容腔口51,所述荧光氢气囊4置于容腔5的内部,所述绳索8的一端与容腔5连接,所述绳索8的另一端与荧光氢气囊4连接。所述容腔5中的荧光氢气囊4使得孩子在山里游玩时,跟父母或旅游团走散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容腔5内的荧光氢气囊4取出,使得荧光氢气囊4在氢气的作用下向空中飞去,起到了信号作用,并且荧光氢气囊4始终跟随儿童,便于父母或旅游团通过寻找醒目的荧光氢气囊4来找孩子。并且在人群密集的集市或街道中,为了防止孩子走失可将荧光氢气囊4防高至人群高度之上,使得即使在跟孩子走散的情况下,也可迅速通过上方的荧光氢气囊4定位孩子的位置,找到孩子更加快捷。

优选的,所述鞋底2上的容腔口51位置还设有轨道6以及挡板7,所述轨道包括上轨道61和下轨道62,所述上轨道61位于容腔口51的上方,所述下轨道62位于容腔口51的下方,所述挡板7的两端分别与上轨道61和下轨道62滑动连接,所述轨道6有两套且分设在鞋底2的两侧,两套轨道6上均设有挡板7,通过挡板7使得置于容腔5内部的荧光氢气囊4在走动的情况下,也能稳稳的置于容腔5内部,不会出现跑出而出现踩坏的情况。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