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避震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7370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避震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避震运动鞋。



背景技术:

现有的鞋子主要依靠材料本身的弹性形变缓冲人在运动时所产生的下压力以及地面的反作用力,由于鞋子内缺乏必要的减震机构,造成人在运动时,后跟脚和前脚心处仍然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经过长时间的运动后,使脚很容易由于承受压力而难受,甚至可能由于材料的问题而造成人体损伤,另,由于人体运动所产生的力完全依靠材料缓冲,而材料经过反复的外力冲击极容易对材料造成疲劳损害,大大降低鞋子的使用寿命,现有的鞋子结构不够稳定,抗震性能差,不能很好的避免冲击振动带来的腿部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避震运动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避震运动鞋,包括鞋帮,鞋帮下设有鞋底,鞋底下设有防滑纹,所述鞋底的右端设有鞋跟,所述鞋帮内部设有避震鞋垫,所述避震鞋垫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避震上垫、避震中垫和避震下垫,所述避震鞋垫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第一气腔、第二气腔和第三气腔,且第一气腔位于避震上垫中,且第二气腔位于避震上垫和避震中垫之间,且第三气腔位于避震中垫和避震下垫之间,所述第一气腔内设有第一支撑柱,且第一支撑柱贯穿避震上垫并连接在避震中垫上,所述第二气腔内设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上端连接在避震上垫上,且下端连接在避震中垫中,所述第二气腔内设有第二支撑柱,且第二支撑柱贯穿避震中垫并连接在避震下垫上,所述第三气腔内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上端连接在避震中垫上,且下端连接在避震下垫中。

优选地,所述鞋底采用EVA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腔、第二气腔和第三气腔内有进气间隙。

优选地,所述避震鞋垫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减震柱采用TPU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鞋子由鞋帮、鞋底和鞋跟构成,鞋底底部有防滑纹,鞋底上具有避震垫,鞋跟上有TPU材质的减震柱,当使用者穿上该避震运动鞋时,脚压在避震垫上,使其内部的避震上垫受冲击下压,随着下压,气腔里的第一支撑柱的顶部逐渐接触到避震上垫,此时避震上垫带动若干第一支撑柱下压,若干第一支撑柱底部避震中垫继续受力下压,底部第三气腔内的第二弹簧能延长力作用的时间,使物体受到的力变小,从而达到了减震的作用,第二支撑杆的原理与第一支撑杆相同,起到加强缓冲的作用,当冲击停止,第二气腔内的第一弹簧的弹力使避震上垫复位,避震下垫及左右的延伸部分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抗震性能良好,能很好的避免冲击振动带来的腿部损伤,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避震运动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避震运动鞋中避震鞋垫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避震运动鞋中第一弹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帮、2防滑纹、3鞋底、4避震鞋垫、5减震柱、6鞋跟、7避震下垫、8第二弹簧、9第二支撑柱、10避震中垫、11第一弹簧、12第一支撑柱、13第一气腔、14避震上垫、15第二气腔、16第三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新型避震运动鞋,包括鞋帮1,鞋帮1下设有鞋底3,鞋底3下设有防滑纹2,鞋底3的右端设有鞋跟6,鞋跟6上设有减震柱5,鞋帮1内部设有避震鞋垫4,避震鞋垫4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避震上垫14、避震中垫10和避震下垫7,避震鞋垫4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第一气腔13、第二气腔15和第三气腔16,且第一气腔13位于避震上垫14中,且第二气腔15位于避震上垫14和避震中垫10之间,且第三气腔16位于避震中垫10和避震下垫7之间,第一气腔13内设有第一支撑柱12,且第一支撑柱12贯穿避震上垫14并连接在避震中垫10上,第二气腔15内设有第一弹簧11,且第一弹簧11上端连接在避震上垫14上,且下端连接在避震中垫10中,第二气腔15内设有第二支撑柱9,且第二支撑柱9贯穿避震中垫10并连接在避震下垫7上,第三气腔16内设有第二弹簧8,且第二弹簧8上端连接在避震中垫10上,且下端连接在避震下垫7中,鞋底3采用EVA材质制成,EVA材料最轻,柔软性较好,所述第一气腔13、第二气腔15和第三气腔16内有进气间隙,防止密封气腔受冲击后发生损坏,避震鞋垫4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橡胶柔软阻隔好,减震柱5采用TPU制成,TPU制品有优良的承载能力、抗冲击性及减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鞋子由鞋帮1、鞋底3和鞋跟6构成,鞋底3底部有防滑纹2,鞋底3上具有避震鞋垫4,鞋跟上有TPU材质的减震柱,当使用者穿上该避震运动鞋时,脚压在避震鞋垫4上,使其内部的避震上垫14受冲击下压,随着下压,第一气腔13里的第一支撑柱12的顶部逐渐接触到避震上垫14,此时避震上垫14带动若干第一支撑柱12下压,若干第一支撑柱12底部避震中垫10继续受力下压,底部第三气腔16内的第二弹簧8能延长力作用的时间,使物体受到的力变小,从而达到了减震的作用,第二支撑杆9的原理与第一支撑杆相同,起到加强缓冲的作用,当冲击停止,第二气腔15内的第一弹簧11的弹力使避震上垫14复位,避震下垫7及左右的延伸部分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