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糖尿病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735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糖尿病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糖尿病鞋。



背景技术:

21世纪以来糖尿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新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人1.14亿,而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14%,糖尿病足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 IDF估计在2013年末,全球糖尿病导致约510万人死亡(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在我国,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溃疡的年发病率为8.1%,糖尿病足在治疗上十分困难,治疗费用高,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更重要的是,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有更高的死亡率,在我国年死亡率高达14.4%。因此早期糖尿病足的防护,在糖尿病足未发生溃疡前,穿适合糖尿病人脚型的专用鞋,防治溃疡的发生十分重要。根据国家标准鞋的肥瘦型号,男鞋有1.5型、2型、2.5型、3型、3.5型、4型、4.5型、5型等8种型号,因此,如何制造能适合这8种不同肥瘦脚型的糖尿病系列鞋成为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糖尿病鞋,可以利用帮带调节鞋帮前侧面的松紧程度,满足不同肥瘦脚型的需要,使用范围广,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糖尿病鞋,包括有鞋底、鞋帮,鞋帮设置在鞋底上,鞋帮与鞋底之间形成鞋腔,鞋腔内设有鞋垫,所述的鞋帮的前侧面为弹性面,鞋帮的前侧面设有帮带,帮带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连接端,帮带的固定端与鞋帮一侧固定,连接端与鞋帮的另一侧之间可拆卸连接,鞋帮上对应帮带连接端位置设有第一刻度线,鞋帮上位于第一刻度线的下方还分别依次设有第二刻度线、第三刻度线,第二刻度线与第三刻度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刻度线与第一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且均为3.4-3.6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糖尿病鞋,可以利用帮带调节鞋帮前侧面的松紧程度,满足不同肥瘦脚型的需要,使用范围广,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鞋腔内设有内衬,所述的内衬由若干个皮层连接而成,皮层与鞋腔内壁经胶水粘合,相邻皮层分别为第一皮层、第二皮层,第一皮层与第二皮层相对的面设有第一斜面,第二皮层与第一皮层相对的面设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贴合,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经胶水粘合,第一皮层与第二皮层连接后两侧面对齐。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这种第一皮层与第二皮层连接方式,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以防止连接位置产生凹凸不平,避免磨损脚部,能有效地降低溃疡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鞋腔内设有内衬,内衬包括有海绵层、布层,海绵层位于布层内侧,布层与海绵层、鞋腔内壁缝合,布层位于缝合位置内凹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海绵层可以使得糖尿病患者脚部更加舒适,有一点的缓冲作用,这种海绵层与布层连接方式,避免缝合位置缝线划破糖尿病患者的脚部,更加舒适,能有效地降低溃疡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鞋垫位于足跟位置向下凹陷设置。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在足跟处设置的下凹陷,可以使得足跟很好地被包覆在下凹陷内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鞋垫位于足弓位置向上延伸有弧形挡边。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设置的弧形挡边可以使得挡边与足弓处很好地贴合,从而增大了脚底与鞋垫的接触面积,降低了足底的压强,能有效地防治溃疡。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鞋底与鞋垫位于跟部位置的高度之和为H1,鞋底与鞋垫位于前掌位置的高度之和为H2,H1与H2的差为1.5-2mm。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运用物理学斜面运动受力原理,在人体行走时,人体的动力沿斜面向下,另外,人自身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力可以提供一定的额外推力,从而使得糖尿病人行走时更加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鞋腔开口的周向侧壁上设有海绵体。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海绵体可以很好地保护后跟位置,防止磨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制得的一种糖尿病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鞋垫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皮层与第二皮层连接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内衬采用海绵层、布层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海绵层与布层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糖尿病鞋,包括有鞋底1、鞋帮2,鞋帮2设置在鞋底1上,鞋帮2与鞋底1之间形成鞋腔3,鞋腔3内设有鞋垫4,所述的鞋帮2的前侧面21为弹性面,弹性面可以采用真皮,鞋帮2的前侧面21设有帮带5,帮带5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连接端,帮带5的固定端与鞋帮2一侧固定,连接端与鞋帮2的另一侧之间经字母粘扣6连接,当然可以采用纽扣等,鞋帮2上对应帮带5连接端位置设有第一刻度线7,鞋帮2上位于第一刻度线7的下方还分别依次设有第二刻度线8、第三刻度线9,第二刻度线8与第三刻度线9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刻度线8与第一刻度线7之间的距离且均为3.4-3.6mm。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鞋腔3内设有内衬10,所述的内衬由若干个皮层连接而成,皮层与鞋腔3内壁经胶水粘合,相邻皮层分别为第一皮层101’、第二皮层102’,第一皮层101’与第二皮层102’相对的面设有第一斜面1011’,第二皮层102’与第一皮层101’相对的面设有第二斜面1021’,第一斜面1011’与第二斜面1021’贴合,第一斜面1011’与第二斜面1021’经胶水粘合,第一皮层101’与第二皮层102’连接后两侧面对齐。这种第一皮层101’与第二皮层102’连接方式,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以防止连接位置产生凹凸不平,避免磨损脚部,能有效地降低溃疡的风险。

当然,内衬10采用海绵层101’’、布层102’’,海绵层101’’位于布层102’’内侧,布层102’’与海绵层101’’、鞋腔3内壁缝合,布层102’’位于缝合位置内凹1021’’设置。海绵层101’’可以使得糖尿病患者脚部更加舒适,有一点的缓冲作用,这种海绵层101’’与布层102’’连接方式,内凹1021’’可以避免缝合位置103’’缝线划破糖尿病患者的脚部,更加舒适,能有效地降低溃疡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鞋垫4位于足跟41位置向下凹陷设置,这样可以使得足跟很好地被包覆在下凹陷内,鞋垫4位于足弓位置向上均延伸有弧形挡边42,设置的弧形挡边42可以使得挡边与足弓处很好地贴合,从而增大了脚底与鞋垫4的接触面积,降低了足底的压强,能有效地防治溃疡。

所述的鞋底1与鞋垫4位于跟部位置的高度之和为H1,鞋底1与鞋垫4位于前掌位置的高度之和为H2,H1与H2的差为1.5-2mm。运用物理学斜面运动受力原理,在人体行走时,人体的动力沿斜面向下,另外,人自身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力可以提供一定的额外推力,从而使得糖尿病人行走时更加省力。

所述的鞋腔3开口的周向侧壁上设有海绵体11,海绵体11可以很好地保护后跟位置,防止磨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