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保护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4972发布日期:2018-09-14 20:4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袜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运动保护袜。



背景技术:

袜子作为一种穿在脚上的服饰用品,起着保护脚和美化脚的作用。按原料分有棉纱袜、毛袜、丝袜和各类化纤袜等,按造型上有长筒袜、中筒袜、船袜等,还有平口、罗口,有跟、无跟和提花、织花等多种式样和品种。按功能有防臭袜、抗菌袜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袜子的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户外活动和休闲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对运动用品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运动时对于袜子的透气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穿着袜子时,袜子的脚背与小腿的弯角处有堆叠而成的褶皱,对于袜子的散热性的影响进一步增大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舒适度高、透气性好的运动保护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解决方案如下:

运动保护袜,包括筒状运动保护袜,所述运动保护袜的转角处设有袜跟,与所述袜跟相对的所述运动保护袜处设有透气部,所述透气部包括若干透气排汗网眼。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以所述运动保护袜的长度为纵向,所述透气部包括至少一条横向的条形分布的所述透气排汗网眼。设有透气部的运动保护袜处容易出现层状的堆积/褶皱,不利于透气和排汗,加设条状分布的透气排汗网眼可以有效的解决该问题。

在实力型实施例中,所述透气排汗网眼呈单、双或多个角形箭头状,且箭头指向脚趾端。该角形箭头的形状与运动保护袜的转角处的褶皱形状相抵消,在不影响运动保护袜的耐穿度的前提下,使得运动保护袜的透气性得到进一步优化。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运动保护袜的足弓处环设有内缩保护圈,所述内缩保护圈使得所述运动保护袜的足弓处内缩。内缩保护圈将足弓处的运动保护袜紧缩,使得足弓处的运动保护袜能够紧箍在足弓处,能够有效的防止运动保护袜窜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运动保护袜的小腿处环设有内缩保护圈,所述内缩保护圈使得所述运动保护袜的小腿处内缩。内缩保护圈将小腿处的运动保护袜紧缩,使得小腿处的运动保护袜能够紧箍在小腿处,能够有效的防止运动保护袜窜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内缩保护圈包括罗纹编织。条形罗纹是袜子上常见的结构,以其弹性特性使得编织有条形罗纹的运动保护袜处紧缩,柔性和弹性较好,不影响穿戴的舒适度。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竹炭纤维进行罗纹编织。竹纤维独特的多孔结构,使其具有吸湿放湿性强、柔软弹性好、天然高强度的抗菌、抑菌、防霉、除螨的特殊功效,可有效的去除异味,使脚部全天候的清新舒爽。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运动保护袜的袜口处设有环形束口部。该环形束口部用于将袜口紧箍在人体上,从而防止运动保护袜的下窜。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运动保护袜包括船袜、中筒袜或长筒袜。运动保护袜的袜筒长度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运动保护袜。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袜跟上设有若干防滑凸起。在袜跟上设置防滑凸起,一方面有放置运动保护袜窜动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抑制袜跟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运动保护袜在穿着时,运动保护袜的形态与脚和小腿之间的弯折形态相同,具有一转角,其中该转角的外侧为袜跟,袜跟与脚跟相对应,转角的内侧与脚背与小腿的转角相对应。本运动保护袜为棉质或尼龙质袜子,具有较好的弹性和透气性。通过在该处加设包括若干透气排汗网眼的透气部能够使得该处在产生堆叠的褶皱时,堆叠的褶皱为疏松的多孔结构,仍能够具有较好的透气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运动保护袜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运动保护袜的后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运动保护袜的透气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运动保护袜的内缩保护圈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提供的运动保护袜的主视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提供的运动保护袜的后视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提供的运动保护袜的内缩保护圈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运动保护袜;11-袜跟;111-防滑凸起;12-透气部;121-透气排汗孔;13-内缩保护圈;131-条形螺纹;14-环形束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因此,将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定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实用新型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结合附图的描述,同样的附图标号标示同样的元件。

在下文中,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实用新型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运动保护袜1的主视图,图2示出了运动保护袜1的后视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运动保护袜1,包括筒状运动保护袜1,运动保护袜1的转角处设有袜跟11,与袜跟11相对的运动保护袜1处设有透气部12,透气部12包括若干透气排汗网眼121。

上述,在穿着运动保护袜1时,运动保护袜1的形态与脚和小腿之间的弯折形态相同,具有一转角,其中该转角的外侧为袜跟11,袜跟11与脚跟相对应,转角的内侧与脚背与小腿的转角相对应。本运动保护袜1为棉质或尼龙质袜子,具有较好的弹性和透气性,但在穿着运动保护袜1时,在脚背与小腿的转角处的运动保护袜1往往容易堆叠出褶皱,不利于透气和排汗。通过在该处加设包括若干透气排汗网眼121的透气部12能够使得该处在产生堆叠的褶皱时,堆叠的褶皱为疏松的多孔结构,仍能够具有较好的透气性。

图3示出了运动保护袜1的透气部12的局部放大图。以运动保护袜1的长度为纵向,长度为穿着习惯长度。透气部12包括至少一条横向的条形分布的所述透气排汗网眼121。

设有透气部12的运动保护袜1处容易出现层状的褶皱,条状分布的透气排汗网眼121与该层状褶皱的相对应,有效而全面的优化该处的透气性。

本实施例中,透气排汗网眼121的分布呈双层角形箭头状,由于产生褶皱的转角处所对应的脚背与小腿的转角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类拱形,产生的褶皱具体呈指向背离脚趾方向的角形或拱形,通过采用指向脚趾的角形箭头能够使得透气孔相对在同一直线上,与运动保护袜1的转角处的褶皱形状相抵消,在不影响运动保护袜1的耐穿度的前提下,使得运动保护袜1的透气性得到进一步优化。

可以理解,透气排汗网眼121的条形分布还可以是1条、3条、甚至多条。由多个透气排汗网眼121构成的透气部12的形状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如方形、多边形或异形。

运动保护袜1依据袜筒的长度,可以为船袜、中筒袜或长筒袜。本实施例的运动保护袜1为一种棉质的中筒运动袜。

运动保护袜1的足弓处环设有内缩保护圈13,内缩保护圈13使得运动保护袜1的足弓处内缩。内缩保护圈13将足弓处的运动保护袜1紧缩,足弓处的运动保护袜1能够紧箍在足弓处,使得运动保护袜1在足弓处的位置固定,能够有效的防止运动保护袜1向脚趾方向窜动,穿着体验度更好。

图4示出了运动保护袜1的内缩保护圈13的局部放大图。运动保护袜1的小腿处环也设有内缩保护圈13,所述内缩保护圈13使得所述运动保护袜1的小腿处内缩。内缩保护圈13将小腿处的运动保护袜1紧缩,使得小腿处的运动保护袜1能够紧箍在小腿处,使得运动保护袜1在小腿上的位置固定,能够有效的防止运动保护袜1向下窜动,优化穿着体验。小腿处的内缩保护圈13设于脚跟与袜口(运动保护袜1的开口)之间。

本实施例中,内缩保护圈13包括若干并排的条形罗纹131。可以理解,除了设有内缩保护圈13以外的运动保护袜1的部分均为平织纹,透气部12为包括多个透气排汗网眼121的网织物。内缩保护圈13为与平织纹织为一体的罗纹,透气部12为与平织纹织成的网织物。

罗纹针织物是由一根线依次在正面和反面形成线圈纵行的针织物。罗纹针织物具有平纹织物的脱散性、卷边性和延伸性,同时还具有较大的弹性。条形罗纹131是袜子上常见的结构,以其弹性特性使得编织有条形罗纹131的运动保护袜1处紧缩,柔性和弹性较好,不影响穿戴的舒适度,同时又以其弹性使得袜子紧箍在人体上。

采用竹炭纤维进行罗纹编织。竹纤维独特的多孔结构,使其具有吸湿放湿性强、柔软弹性好、天然高强度的抗菌、抑菌、防霉、除螨的特殊功效,可有效的去除异味,使脚部全天候的清新舒爽。

运动保护袜1的袜口处设有环形束口部14。该环形束口部14用于将袜口紧箍在人体上,从而防止运动保护袜1的下窜。环形束口部14可以为织入与运动保护袜1开口处的橡皮筋,也可以为编织于袜口处相对内缩保护圈13更紧的罗纹。

本实施例中,环形束口部14由多个六边形和三角形相间地编织而成。

实施例2

图5示出了运动保护袜1的主视图,图6示出了运动保护袜1的后视图,图7示出了运动保护袜1的内缩保护圈13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施例中,运动保护袜1的足弓处环设有内缩保护圈13,内缩保护圈13使得运动保护袜1的足弓处内缩。内缩保护圈13由多个六边形和三角形相间地编织而成。

上述,在穿着运动保护袜1时,内缩保护圈13的内缩结构使得足弓处的运动保护袜1紧箍在足弓处,运动保护袜1在足弓处的位置固定,能够有效的防止袜子向脚趾方向窜动,穿着体验度更好。内缩保护圈13采用六边形三角形相间的编织结构,六边形、三角形相间为六边形的六个边分别与6个三角形的一边共边,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与3个六边形的一边共边,即三角形之间无共边、六边形之间无共边。六边形和三角形的编织使得三角形填充了六边形之间的空隙,是一种无缝编织。内缩保护圈13在富于弹性的同时,还由于六边形和三角形边厚中间薄的结构而具有较好的透气性,穿着舒适度更高。

内缩保护圈13的每个六边形和每个三角形内编入有竹纤维。竹纤维独特的多孔结构,使其具有吸湿放湿性强、柔软弹性好、天然高强度的抗菌、抑菌、防霉、除螨的特殊功效,可有效的去除异味,使脚部全天候的清新舒爽。

运动保护袜1的袜口处设有环形束口部14。该环形束口部14用于将袜口紧箍在人体上,从而防止运动保护袜1的下窜。环形束口部14为编织于袜口处相对内缩保护圈13更紧的罗纹。

袜跟11上设有若干防滑凸起111。若干防滑凸起111均布在袜跟11的外表面上,通过在袜跟11上设置防滑凸起111,一方面有放置运动保护袜1窜动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抑制袜跟11的磨损,延长运动保护袜1的穿着寿命。

本实施例中,运动保护袜1的内壁设有柔性的护理层(图中未示出),该护理层设于运动保护袜1的内部直接与人体接触。

护理层可以包括纳米银离子层,纳米银离子具有抑菌和抗菌的作用。纳米银(Nano Silver)就是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带有纳米银的无纺布具有较好的抗菌、除异味的效果。

护理层还可以包括负离子层,负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在医学界,负离子被确认是具有杀灭病菌及净化空气的有效手段。其机理主要在于负离子与细菌结合后,使细菌产生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移,导致细菌死亡,最终降沉于地面。医学研究表明,空气中带负电的微粒使血中含氧量增加,有利于血氧输送、吸收和利用,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人体肌能,调节肌体功能平衡的作用。

在生产运动保护袜1时,可以将纳米银离子石粉和负离子粉均匀的附着于运动保护袜1的内表面上,不影响运动保护袜1的柔性,不影响穿着的舒适度。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