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底自动配料喷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0522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中底自动配料喷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底自动配料喷胶机。



背景技术:

鞋在加工时,需要先将中底与鞋楦固定,而在将中底固定前,需要对中底进行喷胶处理。目前,中底的喷胶处理都是通过人工手动完成,另外,中底的配料都是人工根据鞋楦的型号来取出对应型号的中底,这样一来工作效率低,二来长时间工作人员出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底自动配料喷胶机,其可以根据鞋楦的型号自动配料,而且,可以自动进行喷胶作业,工作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中底自动配料喷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机架上设有中底输送通道、若干个中底配料通道、用于将中底配料通道送出的中底送入中底输送通道上的吸取装置,机架上沿中底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用于对中底进行喷胶的喷胶装置以及用于在中底喷胶后对其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还包括有用于分别驱动吸取装置、喷胶装置沿中底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不同型号的中底放置到不同的中底配料通道内,根据鞋楦的型号控制放置了对应型号中底的中底配料通道输送,由吸取装置将中底配料通道送出的中底送入中底输送通道上,然后,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吸取装置沿中底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滑动使得其偏离中底,再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喷胶装置沿中底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滑动至中底位置进行喷胶,喷胶完成后,由中底输送通道将喷胶后的中底送入烘干装置烘干即可。因此,这种结构的中底自动配料喷胶机,其可以根据鞋楦的型号自动配料,而且,可以自动进行喷胶作业,工作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中底输送通道沿X轴方向设置,各中底配料通道均沿Z轴方向设置,中底配料通道位于中底输送通道沿Y轴方向的一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这种中底输送通道、中底配料通道设置方式,其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吸取装置包括有吸盘、用于控制吸盘沿Y轴方向运动的第一控制件以及用于控制吸盘沿Z轴方向运动的第二控制件。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使用时,第一控制件控制吸盘运动至中底配料通道输出中底位置,然后,第二控制件控制吸盘下降吸取中底后上升,第一控制件再将中底送至中底输送通道位置,第二控制件控制吸盘下降将中底放置到中底输送通道后上升,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喷胶装置包括有喷射头、用于控制喷射头沿Z轴方向运动的第三控制件以及用于控制喷射头沿Y轴方向运动的第四控制件。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使用时,第三控制件控制喷射头下降对中底喷胶,第四控制件控制喷射头沿Y轴方向运动对不同中底不同位置喷胶,喷胶完成后,第三控制件控制喷射头上升,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机架上沿Z轴方向设有若干对硅胶带,每对硅胶带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所述的中底配料通道,硅胶带经滚轴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滚轴转动的第一电机。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通过两个硅胶带之间的间隔形成中底配料通道,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中底在沿Z轴方向输送时脱落,保证其配料输送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机架上沿X轴方向设有输送带,所述的输送带经输送辊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输送辊转动的第二电机,输送带上端的输送面形成所述的中底输送通道。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这种中底输送通道设置方式,结构简单,输送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一驱动件、第一滑座,所述的吸取装置设置在第一滑座上,第一滑座沿中底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滑动设置在机架上,第一滑座与第一驱动件输出端联动配合。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由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滑座沿中底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滑动,从而带动吸取装置沿中底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运动,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二驱动件、第二滑座,所述的喷胶装置设置在第二滑座上,第二滑座沿中底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滑动设置在机架上,第二滑座与第二驱动件输出端联动配合。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由第二驱动件带动第二滑座沿中底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滑动,从而带动喷胶装置沿中底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运动,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烘干装置包括有烘箱,烘箱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的烘箱内设有加热件。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中底由进料口进入烘箱内,加热件对其烘干,再由出料口送出,其结构简单,烘干效果好,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吸取装置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喷胶装置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烘干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中底自动配料喷胶机,包括有机架1,所述的机架1上沿Z轴方向设有若干对硅胶带2,每对硅胶带2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中底配料通道3,硅胶带2经滚轴4设置在机架1上,机架1上设有用于驱动滚轴4转动的第一电机5;所述的机架1上沿X轴方向设有输送带6,所述的输送带6经输送辊7设置在机架1上,机架1上设有用于驱动输送辊7转动的第二电机8,输送带6上端的输送面形成中底输送通道9,中底配料通道3位于中底输送通道9沿Y轴方向的一侧,机架1上还设有用于将中底配料通道3送出的中底送入中底输送通道9上的吸取装置10,机架1上X轴方向依次设有用于对中底进行喷胶的喷胶装置20以及用于在中底喷胶后对其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30,还包括有用于分别驱动吸取装置10、喷胶装置20沿中底输送通道9的输送方向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一驱动件11、第一滑座12,所述的吸取装置10设置在第一滑座12上,第一滑座12沿X轴方向滑动设置在机架1上,第一滑座12与第一驱动件11输出端联动配合;所述的吸取装置10包括有吸盘101、用于控制吸盘101沿Y轴方向运动的第一控制件102以及用于控制吸盘101沿Z轴方向运动的第二控制件103,第一滑座12上设有第一滑块104,第一滑块104沿Y轴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座12上,第一控制件102设置在第一滑座12上,第一控制件102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块104联动配合,第二控制件103设置在第一滑块104上,吸盘101与第二控制件103的输出端联动配合。其中,第一驱动件11采用电机,第一驱动件11设置在第一滑座12上,第一滑座12上设有第一齿轮121,机架1上沿X轴方向设有齿条111,第一齿轮121与齿条111啮合,第一驱动件11带动第一齿轮12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座12沿X轴方向运动,第一控制件102也采用电机,第一控制件102经丝杆与第一滑块联动配合,第一控制件102工作时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块沿Y轴方向滑动,第二控制件103采用气缸,吸盘101与第二控制件103输出端固定。当然,第一驱动件11、第一控制件102也可以采用气缸、电缸等实现,第二控制件103也可以采用电机、电缸等实现,该技术为机械领域比较常规的技术,在此不再做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二驱动件13、第二滑座14,所述的喷胶装置20设置在第二滑座14上,第二滑座14沿X轴方向滑动设置在机架1上,第二滑座14与第二驱动件13输出端联动配合;所述的喷胶装置20包括有喷射头201、用于控制喷射头沿Z轴方向运动的第三控制件202以及用于控制喷射头沿Y轴方向运动的第四控制件203,第二滑座14上沿Z轴方向滑动设有第二滑块204,第三控制件202设置在第二滑座14上,第二滑块204与第三控制件202的输出端联动配合,第二滑块204上沿Y轴方向设有第三滑块205,第四控制件203设置在第二滑块204上,喷射头201设置在第三滑块205上,第二驱动件13采用电机,第二滑座14上设有第二齿轮141,第二齿轮141与齿条111啮合,第二驱动件13带动第二齿轮141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滑座14沿X轴方向运动,第三控制件202、第四控制件203均采用电机,第三控制件202的输出端经丝杆与第二滑块联动,第四控制件203的输出端也经丝杆与第三滑块联动。当然,第二驱动件、第三控制件、第四控制件也可以采用气缸、电缸等实现,该技术为机械领域比较常规的技术,在此不再做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烘干装置30包括有烘箱301,烘箱301一端设有进料口3011,另一端设有出料口3012,所述的烘箱301内设有加热件302,加热件302可以采用发热丝、电热管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