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透气弹性鞋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6929发布日期:2018-08-14 17:36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面,特别涉及一种3D透气弹性鞋面。



背景技术:

鞋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穿着鞋子进行行走或运动,鞋底和脚掌不断接触摩擦,使得鞋子内腔容易积热,如果不能及时的将热气排出,容易出汗、闷脚,长时间穿着很不舒适。再者,目前市场上的鞋子大多比较单薄,在遇到磕碰时,不能很好的保护脚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透气弹性鞋面,它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透气性能,不易储热,可以加快鞋面内外气体流通,并且可以很好的保护足部,穿着更加舒适。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D透气弹性鞋面,包括鞋面本体,所述鞋面本体包括顶层、连接层和里层,所述连接层将顶层和里层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层包括足尖部、鞋中部和足后部,所述足尖部为三层密织布制成,所述鞋中部由内向外包括连接部和透气部,所述足尖部、连接部和透气部通过密织条粘结为一体,所述连接部和足后部均为经编间隔织物制成,所述透气部包括面层、支柱层和内层,所述面层和内层为密织布制成,所述支柱层等距离分布有弹性柱,所述弹性柱两端与面层底面和内层顶面固定相连,所述弹性柱的高度为0.2-0.5cm,所述弹性柱设有通孔,所述面层和内层分布有与通孔同一垂直线上的气孔,所述气孔和通孔相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足后部和连接部均设有表层、间隔层和底层,所述间隔层将表层和底层连接为一体,所述间隔层的厚度为0.2-0.5cm,所述表层和底层为网布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鞋面本体中部设有鞋舌部,所述鞋舌部为n形状,所述鞋舌部开口为外凸曲线段构成,所述鞋舌部后端为鞋口部。

进一步地,所述顶层和里层均为大孔网布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鞋面本体凹凸有致,在视觉上具有良好的3D立体效果;同时所述弹性柱具有良好的弹性效果,在遇到磕碰时,可以很好的保证足部不易受到伤害,并且透气部位于鞋面本体的边缘部,在鞋面与鞋底装配后穿着在脚掌时,可以将脚掌底面与鞋底接触产生的热气快速排出,不易积热生汗,穿着更加透气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鞋面本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3D透气弹性鞋面,包括鞋面本体1,所述鞋面本体1中部设有鞋舌部11,所述鞋舌部11为n形状,所述鞋舌部11开口为外凸曲线段构成,所述鞋舌部11后端为鞋口部12,方便后期鞋舌装配,所述鞋面本体1包括顶层2、连接层3和里层4,所述连接层3将顶层2和里层4连接为一体,所述顶层2和里层4均为大孔网布制成,所述鞋面本体1凹凸有致,在视觉上具有良好的3D立体效果。

所述连接层3包括足尖部31、鞋中部32和足后部33,所述足尖部31为三层密织布制成,所述鞋中部32由内向外包括连接部5和透气部6,所述足尖部31、连接部5和透气部6通过密织条13粘结为一体,所述连接部5和足后部33均为经编间隔织物制成,所述足后部33和连接部5均设有表层51、间隔层52和底层53,所述间隔层52将表层51和底层53连接为一体,所述间隔层52的厚度为0.2-0.5cm,所述表层51和底层53为网布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穿着更加舒适,并且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不易储热,穿着舒适。

所述透气部6包括面层61、支柱层62和内层63,所述面层61和内层63为密织布制成,所述支柱层62等距离分布有弹性柱64,所述弹性柱64两端与面层61底面和内层63顶面固定相连,所述弹性柱64的高度为0.2-0.5cm,所述弹性柱64设有通孔65,所述面层61和内层63分布有与通孔65同一垂直线上的气孔66,所述气孔66和通孔65相贯通,所述弹性柱64具有良好的弹性效果,在遇到磕碰时,可以很好的保证足部不易受到伤害,并且透气部6位于鞋面本体1的边缘部,在鞋面与鞋底装配后穿着在脚掌时,可以将脚掌底面与鞋底接触产生的热气快速排出,不易积热生汗,穿着更加透气舒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