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2538发布日期:2018-07-07 01:4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美容器具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面罩。
背景技术
:面罩作为一种佩戴器具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分化出许多不同用途的面罩,有装饰面罩、防尘面罩、防毒面罩、喷雾美容面罩和光疗美容面罩等不同结构、不同用途的面罩。其中光疗美容面罩的原理是采用led光疗、喷雾保湿并且热敷促进面部微血管循环,另外,在做面部皮肤护理时,采用涂抹精华液、贴覆面膜后也经常会用到热敷的方法促进皮肤吸收,但是热敷的供热方式一般是采用热毛巾,但热毛巾持续发热时间很短并且更换麻烦,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出现用金属线制作而成的加热膜作为热敷的热源,但是这种加热膜存在加热不均匀、红外转化率低等问题,并且因其红外转化率低所以只能采用接触热传导的形式供热,该加热膜必须直接贴覆接触面部皮肤才能有效供热,也正因为需要直接接触面部皮肤进而导致了更多一系列缺陷:首先,用该加热膜加工而成的面罩形状可能要匹配各种面部的五官轮廓,如果面罩采用硬质的材质,其接触面部的舒适度较差,如果面罩采用柔性材质,其容易磨损,耐用性差;其次,无论使用哪种材质进行制作面罩,不同的人使用该面罩都会直接接触皮肤,会有交叉感染的风险;最后,面罩需要与面部皮肤接触紧密才能保证加热效果,其接触的紧密程度直接影响传导效率,因此各个区域温度差异大,而且由于需要紧密佩戴才能保证效果,使用者佩戴时间过长也会产生不适感。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面罩交叉感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罩,包括形状仿人体面部轮廓的面罩主体和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面罩主体内侧的佩戴装置,所述佩戴装置架设于使用者的鼻梁和耳朵处并且用于支撑所述面罩主体,所述面罩主体与使用者面部距离为10毫米-30毫米之间,所述面罩主体包括靠近使用者面部设置的可发出红外线的发热层和设置于所述发热层外侧用于反射所述发热层发出的红外线的反射层。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层的材质为石墨烯或者碳纤维。进一步地,所述面罩主体的两侧端自两端向中轴线收缩,形成一个贴合使用者面部的弧面。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层和所述发热层的形状相同,所述反射层贴合在所述发热层上。进一步地,所述面罩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佩戴装置上的加湿装置。进一步地,所述面罩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面罩主体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发热层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面罩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面罩主体上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发热层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佩戴装置包括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中间的鼻托和设置于所述支架两端的耳架。进一步地,所述面罩还包括与所述面罩主体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面罩主体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面罩主体靠近使用者眼部开设有视窗。本发明提供的面罩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面罩主体的形状仿照人体面部轮廓制作而成,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该面罩主体与使用者面部保持一个比较均匀的距离,不会因为面罩主体各部分与使用者面部对应部分距离差异较大而引起的受热不均影响照射效果;其次,面罩主体与使用者面部距离为10毫米-30毫米之间,避免了面罩主体直接接触使用者面部造成的使用者因长时间使用引起的不适;再次,面罩主体不与使用者面部接触避免不同使用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并且使面罩主体耐用性更强,易于清洁;再次,通过设置佩戴装置使得使用者易于在取戴该面罩,并且佩戴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面罩主体上,其更换、维修或者清洁方便;最后,通过设置于发热层外侧的发射层将发热层发出的热能更为集中地反射至使用者面部,提高发热层的热能利用率,减低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罩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罩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罩的立体结构爆炸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罩的佩戴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罩的立体结构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面罩主体1温度传感模块13支架22佩戴装置2湿度传感模块14鼻托23加湿装置3控制模块15耳架24控制器4视窗16储水腔31语音播报器5反射层本体121雾化器32发热层11镀膜层122反射层12涂层12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图1至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罩。如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罩,包括形状仿人体面部轮廓的面罩主体1和可拆卸地设置在面罩主体1内侧的佩戴装置2,佩戴装置2架设于使用者的鼻梁和耳朵处并且用于支撑面罩主体1,面罩主体1与使用者面部距离为10毫米-30毫米之间,面罩主体1包括靠近使用者面部设置的可发出红外线的发热层11和设置于发热层11外侧用于反射发热层11发出的红外线的反射层12。本实施例的面罩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首先,面罩主体1的形状仿照人体面部轮廓制作而成,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该面罩主体1与使用者面部保持一个比较均匀的距离,不会因为面罩主体1各部分与使用者面部对应部分距离差异较大而引起的受热不均影响照射效果;其次,面罩主体1与使用者面部距离为10毫米-30毫米之间,避免了面罩主体1直接接触使用者面部造成的使用者因长时间使用引起的不适;再次,面罩主体1不与使用者面部接触避免不同使用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并且使面罩主体1耐用性更强,易于清洁;再次,通过设置佩戴装置2使得使用者易于在取戴该面罩,并且佩戴装置2可拆卸地安装于面罩主体1上,其更换、维修或者清洁方便;最后,通过设置于发热层11外侧的发射层将发热层11发出的热能更为集中地反射至使用者面部,提高发热层11的热能利用率,减低能耗。进一步地,发热层11的材质为石墨烯或者碳纤维,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可以把电能100%的转化为热能,并且其中87%以上的热能都是通过红外线传播,因此,石墨烯主要靠高效率的红外线传热即可达到加热使用面部的目的,无需通过接触传递热量,避免了传统需要直接接触的热传导而接触皮肤而导致的一系列缺陷,解决了面罩不舒适、不匹配、交叉感染风险和温差大等问题。另外,石墨烯所辐射的红外线为远红外线也称长波红外线,该远红外线波长4~400微米,穿透组织深度3-5厘米,由于波长较长,能量相对较低,所以使用时减低了使用者面部皮肤的伤害。进一步地,面罩主体1的两侧端自两端向中轴线收缩,形成一个贴合使用者面部的弧面,具备该弧面的面罩主体1在使用时可覆盖至面部的侧面,使得照射面部的面积更广,防止照射面部不全降低美容效果,并且具备该弧面的面罩主体1加热均匀,美容效果更佳。进一步地,反射层12和发热层11的形状相同,反射层12紧密地贴合在发热层11上,形状为弧面的反射层12可将发热层11的热能更集中地反射至使用者的面部,使得发热效果更佳,热利用率更高。进一步地,面罩主体1还包括设置于反射层12外侧的第一外观层,第一外观层可以做成各种美观形状造型或涂绘各种图案,使得面罩更为美观;面罩主体1还包括设置于发热层11内侧的第二美观层,同样地起美观的作用,该第二美观层由红外线透过率高的材料如(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等)制作而成。进一步地,反射层12包括反射层本体121和镀在反射层本体121的靠近发热层11的表面上的镀膜层122。该反射层12为复合材料,将金属采用化学镀的方法设置于反射层本体121上,如在该反射层本体121的表面镀金、镀银、镀铜、镀铝、镀镍、镀锡、镀铬、镀镉或者镀锡等金属,优选的金属为反射红外线效果最佳的银。在另外一个实施例里,反射层12包括反射层本体121和涂覆在反射层本体121的靠近发热层11的表面上的涂层123,该涂层123为红外反射率高的涂层123。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面罩还包括设置于佩戴装置2上的加湿装置3,加湿装置3包括装载有水的储水腔31和将水雾化的雾化器32,雾化后的水汽从佩戴装置2上端面和下端面开设的排气孔排出,根据需求加湿使用者的面部,进一步加强保湿美容效果并且避免长时间红外线的照射引起的皮肤干燥。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面罩还包括设置于面罩主体1上的温度传感模块13和与温度传感模块13连接的控制模块15,温度传感模块13探测发热层11的温度,发送信号至控制模块15,控制模块15根据信号断开或接通与控制模块15连接的发热层11的电源连接,以保持设定的温度。进一步地,面罩还包括设置于面罩主体1上的湿度传感模块14和与湿度传感模块14连接的控制模块15,湿度传感模块14探测发热层11的湿度,发送信号至控制模块15,控制模块15根据信号断开或接通与控制模块15连接的加湿装置3的电源连接,以保持设定的湿度。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4,佩戴装置2包括支架22、设置于支架22中间的鼻托23和设置于支架22两端的耳架24,鼻托23与耳架24可拆卸地设置于支架22上,其与使用者面部直接接触,因此为更换件,方便使用者使用,同时避免不同使用者交叉感染。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5,面罩还包括与面罩主体1连接用于控制面罩主体1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器4,控制器4与控制模块15连接,使用者通过控制器4上的物理按钮可输入设定的温度或湿度,控制器4上还设置有显示屏,该显示屏显示当前面罩主体1的温度或湿度。进一步地,面罩主体1靠近使用者眼部开设有视窗16,使用该面罩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该视窗16看东西,使用者无需以躺姿做美容,也可以站立或者活动的姿势,使用者的活动不受限制,并且方便使用者操作控制器4调节面罩主体1的温度和湿度。进一步地,面罩还包括与控制器4连接的语音播报器5,该语音播报器5与温度传感模块13、湿度传感模块14和控制模块15连接,控制器4上有对应的控制语音播放的按钮,按下该按钮,温度传感模块13和湿度传感模块14传输对应信号至语音播放器中,语音播放器播放当前的温度和湿度数值,使用者在不方便用视觉观看显示屏时,可以采用语音播放的形式得知当前温度和湿度数值,方便使用者调节。进一步地,发热层11的供电电压是36v安全电压以下的交流电源或者直流电源。进一步地,发热层11的功率在20w以下,避免过高的功率伤害使用者的面部皮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耳架24可利用弹性的绑带取代,佩戴时,将待弹性的绑带绑于使用者的头部固定使用,面罩主体1更不易从头部滑落,损坏面罩。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