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食用防浸湿保温饭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0773发布日期:2018-07-24 20:03阅读:8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饭盒,一种专用盛装面食的饭盒,具体涉及一种面食用防浸湿保温饭盒。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饭盒是应用的非常广泛日常用品,几乎所有的人都曾经用过,有的饭盒追求简单,由金属或者塑料围成密闭盒体即可;有的饭盒追求保温性能,由具备保温隔热的结构和材料制备;有的饭盒追求结构精巧,饭食彼此之间互不干扰,设计成分隔或者分层结构;

目前市面上能够见到的饭盒种类繁多,但并没有针对面食而设计的专用饭盒,面食不同于米饭和菜肴,由于食物封装在饭盒内时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温度,封装一段时间后,饭盒的壁面上必然有一些水蒸气凝结成水珠,对于米饭和菜肴来说,些许的水珠并没有影响,但是对于面食来说,尤其对于馒头、花卷、饼、面包等面食来说,水珠会浸湿面食,使得面食的口感发生巨大的改变,甚至有些人根本无法下咽被浸湿的面食。

面食在冷热状态下的味道、口感完全不同,如果通过饭盒带饭,往往会要求饭盒具有足够的保温性能,保温饭盒中水蒸气凝结的现象会更为明显,水珠浸湿面食的问题更为严峻;

另外,即使将食物放在保温饭盒内,在最终食用时也可能由于时间过长或者外界温度过低等原因导致饭盒内的食物已经变凉,而传统的保温饭盒是不能加热的,尤其是不能用外界热源进行加热,在使用过程中自然存在诸多不便。

由于上述原因,本发明人对现有的保温饭盒做了深入研究,以期待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面食专用保温饭盒。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面食用防浸湿保温饭盒,该保温饭盒包括盒体、笼架和盒盖,盒体为保温隔热盒体,笼架上用于放置面食,笼架可竖直放置在盒体内,所述盒盖呈圆顶型,在所述盒盖内壁上开设有盒盖导流槽,通过导流槽将盒盖上冷凝形成的水珠导流至侧部,防止浸湿面食,在承托面食的枝网主枝上开设有主枝导流槽,而且主枝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进一步防止冷凝水浸湿面食,另外,在底座上设置有可拆卸的蓄水部和保温隔热部,蓄水部可以积存冷凝水,还可以在给饭盒内面食加热时提供水蒸气来源,保温隔热部安放在饭盒上时起到保温作用,去除后可以便于外界热源对饭盒进行加热,从而完成本发明。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食用防浸湿保温饭盒,其特征在于,该保温饭盒包括盒体1、笼架2和盒盖3,

其中,所述笼架2可竖直放置在盒体1内部,

在所述笼架2用于安放面食,

所述盒盖3呈圆顶型,在所述盒盖3内壁上开设有盒盖导流槽31。

其中,所述盒盖导流槽31从盒盖3内侧中部向边缘发散延伸,

在所述盒盖3内侧底部向内延伸有呈环状的集水槽32,

所述盒盖导流槽31用于将盒盖3内壁上凝结出的水珠导流至所述集水槽32内。

其中,在所述盒盖3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集水槽32相通的通孔33;

在所述集水槽32底部设置有斜坡,所述通孔33位于斜坡的最低处。

其中,所述笼架2包括枝网21和竖直设置的支撑杆22,

所述枝网21包括3条以上主枝211,所述主枝211围绕并固定在支撑杆22上,

所述主枝211与水平方向呈10~15度倾角,且临近支撑杆22的一端高度较低。

其中,在所述主枝211的侧部和/或底部开设有主枝导流槽212,

在所述支撑杆22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支撑杆流道221,

所述主枝导流槽212延伸至支撑杆22上的支撑杆流道221处;

所述主枝导流槽212用于将枝网21上凝结的水珠导流至支撑杆流道221内。

其中,所述枝网21还包括安装在主枝211上的分支213,所述分支213用于与主枝211一同承托面食;

优选地,所述分支213连接在主枝211的顶部,不妨碍导流槽212中水珠流通。

其中,所述盒体1包括呈筒状的侧壁11和承托侧壁11的底座12;

在所述侧壁11中竖直设置有侧壁流道111,

在所述底座12上设置有蓄水部121和保温隔热部122;

优选地,所述蓄水部121和保温隔热部122都可拆卸地安装在底座12上。

其中,在所述底座12的侧部开设有容纳所述蓄水部121的豁槽123,所述蓄水部121可沿水平方向抽取安装;

和/或

在所述底座12和保温隔热部122通过卡扣124可拆卸地卡接。

其中,在所述蓄水部121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蓄水部121用于盛接从侧壁流道111和支撑杆流道221流出的水珠,

优选地,在所述蓄水部121的顶部设置有百叶窗121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文所述的面食用防浸湿保温饭盒的使用方法,

该使用方法包括食物储藏方法和食物加热方法,

所述食物储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卡扣124固接保温隔热部122;

步骤2,取出蓄水部121并擦除其上的水珠,再将蓄水部121插入至豁槽123内,并固定;

步骤3,打开盒盖3取出笼架2,在笼架2的枝网21上安放面食;

步骤4,将笼架2放入盒体1内,并扣紧盒盖3;

和/或

采用外界热源对保温饭盒内的面食进行加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松开卡扣124并取下保温隔热部122;

步骤b,取出蓄水部121,开启其上的百叶窗1211,向蓄水部121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再将蓄水部121插入至豁槽123内,并固定;

步骤c,将保温饭盒至于热源处加热。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面食用防浸湿保温饭盒能够引导控制冷凝形成的水珠,将水珠引导至底部,防止水珠浸湿面食;

(2)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面食用防浸湿保温饭盒中承托面食的枝网是专为面食而设计,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在确保承托效果的同时减少水珠的生成量,同时也能够及时地把生成的水珠引导走;

(3)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面食用防浸湿保温饭盒还可以对饭盒内的食物加热,在没有外界电源的情况下,其底部的保温隔热层可以去掉,从而可以直接利用外界热源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面食用防浸湿保温饭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面食用防浸湿保温饭盒蓄水部完全抽出时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面食用防浸湿保温饭盒的盒盖剖视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面食用防浸湿保温饭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面食用防浸湿保温饭盒的笼架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面食用防浸湿保温饭盒笼架的另一个角度视图;

图8示出出图7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盒体

11-侧壁

111-侧壁流道

12-底座

121-蓄水部

1211-百叶窗

122-保温隔热部

123-豁槽

124-卡扣

2-笼架

21-枝网

211-主枝

212-主枝导流槽

213-分支

22-支撑杆

221-支撑杆流道

3-盒盖

31-盒盖导流槽

32-集水槽

3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面食用防浸湿保温饭盒,如图1、图2、图3中所示,该保温饭盒包括盒体1、笼架2和盒盖3,

其中,所述笼架2可竖直放置在盒体1内部,

在所述笼架2用于安放面食,

所述盒盖3呈圆顶型,在所述盒盖3内壁上开设有盒盖导流槽31。

优选地,在所述盒盖的内壁涂布有疏水材料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中所示,所述盒盖导流槽31从盒盖3内侧中部向边缘发散延伸;优选地,盒盖导流槽31上开设有多条枝杈,以使得盒盖导流槽31基本均布在盒盖内侧,盒盖上凝结产生的水珠都能够被盒盖导流槽31引导走;

在所述盒盖3内侧底部向内延伸有呈环状的集水槽32,图5中示出了集水槽32的外侧结构,图4中示出了集水槽32的截面结构。

所述盒盖导流槽31延伸至集水槽32附近,所述盒盖导流槽31用于将盒盖3内壁上凝结出的水珠导流至所述集水槽32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中所示,在所述盒盖3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集水槽32相通的通孔33;

在所述集水槽32底部设置有斜坡,所述通孔33位于斜坡的最低处,便于水珠在集水槽32中汇集,并通过所述通孔33排出至盒盖3之外。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集水槽32填充有可拆卸的吸水圈,该吸水圈的外形尺寸与集水槽32相匹配,吸水圈用于将盒盖导流槽31上的水珠及时地吸附过来,防止水珠掉落,所述吸水圈可以由海绵等吸水材料制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图7和图8中所示,所述笼架2包括枝网21和竖直设置的支撑杆22,

所述枝网21包括3条以上主枝211,所述主枝211围绕并固定在支撑杆22上,

所述主枝211与水平方向呈10~15度倾角,且临近支撑杆22的一端高度较低,即该倾斜角度使得主枝211上凝结的水珠都有朝向支撑杆22的方向滑动的趋势;优选地,在所述主枝211外部包覆有疏水材料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支撑杆22上,临近所述主枝211处设置有接水平台,用以汇聚从主枝211上导流而来的水珠,防止水珠掉落,浸湿下方的面食;

所述支撑杆22为竖直设置的直杆,其顶端设置有便于使用者抓取的凸缘,其底端设置有底座,便于在饭盒内或者在外部竖直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主枝211的侧部和/或底部开设有主枝导流槽212,每个主枝211上的所述主枝导流槽212都可以是一条或多条;

在所述支撑杆22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支撑杆流道221,

所述主枝导流槽212延伸至支撑杆22上的支撑杆流道221处;

所述主枝导流槽212用于将枝网21上凝结的水珠导流至支撑杆流道221内,不会在主枝211的某一处淤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枝网21还包括安装在主枝211上的分支213,所述分支213用于与主枝211一同承托面食;每个主枝211上的所述分支213都可以有一条或多条,使得枝网21的整体密度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不会过于稀疏导致面食掉落,也不会过于密集,导致水珠大量凝结;

优选地,所述分支213连接在主枝211的顶部,不妨碍导流槽212中水珠流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主枝211和所述分支213都呈圆柱形,圆柱形结构使得枝网21与面食的接触面积最小,水珠凝结的可能性最小,也更便于引流水珠。

所述枝网21可以有一层或多层,优选地,在所述侧壁11内侧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凸缘,用于卡接、承托最下面一层枝网2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和图3中所示,所述盒体1包括呈筒状的侧壁11和承托侧壁11的底座12;

在所述侧壁11中竖直设置有侧壁流道111,

在所述底座12上设置有蓄水部121和保温隔热部122;

优选地,所述蓄水部121和保温隔热部122都可拆卸地安装在底座12上。

所述侧壁流道111与盒盖3上开设的通孔33相对设置,扣上盒盖3以后,从通孔33中流出的水珠进入到侧壁流道111内,侧壁流道111与蓄水部121相连,从而将盒盖上凝结的水珠导引至底部,并且在此过程中确保水珠与笼架上的面食无接触。

优选地,在所述底座12的侧部开设有容纳所述蓄水部121的豁槽123,所述蓄水部121可沿水平方向抽取安装,如图1和图2中所示;优选地,在述蓄水部121上还设置有便于抓取抽拉的抓手,在豁槽123附近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密封蓄水部121的密封固定机构。和/或

在所述底座12和保温隔热部122通过卡扣124可拆卸地卡接,当底座12和保温隔热部122需要固结时,卡扣124可确保其连接牢固,密封良好;当底座12和保温隔热部122需要分开时,卡扣124可取消锁定,允许二者分离;

优选地,保温隔热部122包括位于底部的保温层和位于保温层之上的加热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热层包括电阻丝和外接电源用电线;通过该加热层可以直接给保温饭盒提供热源。

在所述蓄水部121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蓄水部121用于盛接从侧壁流道111和支撑杆流道221流出的水珠,

优选地,在所述蓄水部121的顶部设置有百叶窗1211,所述进水孔优选地位于百叶窗1211的中部,百叶窗1211的开启与关闭都不影响该进水孔进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饭盒的使用方法,具体来说是提供一种如上文所述的面食用防浸湿保温饭盒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包括食物储藏方法和食物加热方法,

所述食物储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卡扣124固接保温隔热部122;

步骤2,取出蓄水部121并擦除其上的水珠,再将蓄水部121插入至豁槽123内,并固定;

步骤3,打开盒盖3取出笼架2,在笼架2的枝网21上安放面食;

步骤4,将笼架2放入盒体1内,并扣紧盒盖3;和/或

采用外界热源对保温饭盒内的面食进行加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松开卡扣124并取下保温隔热部122;

步骤b,取出蓄水部121,开启其上的百叶窗1211,向蓄水部121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再将蓄水部121插入至豁槽123内,并固定;

步骤c,将保温饭盒至于热源处加热。

以上结合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不过这些实施方式仅是范例性的,仅起到说明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多种替换和改进,这些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