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书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9640发布日期:2019-01-08 20:14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书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书包。



背景技术:

沉重的书包给中小学生以及户外旅行者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每天都要使用书包。尽管目前一直倡导中小学生减负,但是,各种书本、作业本、试卷往往仍然能将书包塞满,使得书包重量增加并导致书包内杂乱无序。

下面对现有的书包主要缺点进行分析。

缺点1)现有的各式书包内往往没有合适的隔断设计,使得书包内部空间利用率低,书本、试卷等往往直接堆叠在书包底部,拿取不方便并导致书包整体重心下移,增加了力矩,从而使得肩部的负担增加。

缺点2)书包在背负时主要依靠双肩承重,背书包时之所以会感到沉重,是因为在行走中,人的双肩并不是水平平移,而是一上一下的做起伏动作,书包整体会跟随人的身体上下晃动,从而给肩带添加了额外的负担,尤其是在上下坡路或者上下楼梯时体现的更加突出。现有的书包并没有针对该问题的缓冲或卸力装置,使得在背负中,背带不断的冲击人的肩部,使得肩部不但要承受书包的重量之外,还承受着额外的冲击力。

基于上述问题,本案申请人研发出一种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使用方便且背负轻松的书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使用方便且背负轻松的书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书包包括内部硬质的骨架、包覆在骨架外部的柔性书包皮以及连接在骨架上的两根背带,其结构特点是骨架包括由竖板和横板构成的呈l形的基座,基座上设有置物槽,置物槽的侧部与竖板竖向滑动连接、置物槽的底部与横板弹性连接;置物槽为向上敞口的u形槽,置物槽内竖向间隔设置多块能将置物槽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置物单元的隔板。

所述竖板的内侧壁上竖向设置滑轨,置物槽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上。

所述横板上间隔设置多个压缩弹簧,置物槽的底部压靠在各压缩弹簧的顶部。

所述相邻隔板侧端沿的之间以及隔板侧端沿与相邻置物槽壁的侧端沿之间连接有柔性布帘,隔板的底端铰接在置物槽的底壁上,隔板的顶部以及置物槽壁的顶部分别对应设置有磁性块。

所述置物槽内侧壁的高度大于其外侧壁的高度,各隔板的高度由内向外依次降低。

所述竖板内侧面的中部竖向安装有伸缩拉杆,伸缩拉杆的顶部穿出书包皮且伸缩拉杆的顶端部安装手柄,横板的底部安装有滚轮。

所述横板的底部设置有向下敞口的底槽,滚轮通过滚轮架铰接在底槽内。

所述竖板的内侧面上在伸缩拉杆的两侧分别设置两块柔性的背垫,背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竖板内侧面靠近背垫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处。

所述伸缩拉杆包括固接在竖板上的拉杆套和滑动安装在拉杆套内的伸缩杆,手柄通过螺栓可转动的安装在伸缩杆的顶端;拉杆套的上部安装有用于容纳伞柄的筒体,手柄上设置用于卡装伞杆的卡槽,手柄上在卡槽的开口处安装有伸缩卡销。

所述竖板的顶端部连接有可穿出书包皮的提手。所述书包皮的两侧设置侧兜,书包皮的外侧部设置有外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隔板将书包内部空间隔离成多个储物单元,使用时可将书本或试卷等分类放置在储物单元中,避免书包内部杂乱,保证了书包内部整洁且有效利用了书包内部空间;硬质骨架主要包括基座和置物槽,置物槽采用滑动安装的方式且底部设置弹簧,使得在竖向上置物槽近似于于悬浮状态,当背负书包上下坡或上下楼梯时,书包上下滑动幅度较大,通过弹簧的减震作用,可以减轻对肩带的冲击,使得背负的更加轻松;同时,通过硬质骨架式的结构,可将重心稳定且前移,并利用滑道式的连接方式,将重量集中在基座的竖板上,更贴近人体肩部位置,从而能有效减小力矩,降低背负压力;隔板采用铰接的方式,可以打开和关闭,打开时,人手可深入储物单元内以方便取放书本,关闭时,在磁吸块的作用下可将储物单元的开口封闭;置物槽以及置物槽内部隔板的高度由内向外逐渐降低,可有效减少书包整体的体积,同时,该种设置方式还使得外侧的储物单元小于内侧的储物单元,避免外侧储物单元储物过多而导致重心后移;设置拉杆和滚轮,当路面平坦时,可将拉杆拉出,滚轮取出,手持手柄,可将书包拉着行走,使用更灵活方便,同时,滚轮隐藏安装在底槽内,只有使用时才转出,不占用空间,使用后滚轮转入底槽内,滚轮上的尘土和泥水等不会粘到背负者的衣服上,能保证清洁;在伸缩拉杆上设置雨伞固定机构,借助拉杆的伸缩结构,与伸缩式雨伞的伸缩结构配合,从而可将雨伞的伞柄和伞杆安装在伸缩拉杆上,在背负时可以起到防雨的作用,使得伸缩拉杆具有提拉杆和雨伞固定装置双重功能;设置两块背垫,一方面为中部的拉杆提供了安装空间,避免拉杆直接接触到人的后背,同时,背垫可垫在后背的两侧,方便肩部借力,同时减轻了背部压力;在竖板顶端设置提手,可方便手提;设置侧兜可放置水杯和水瓶等,设置外兜可放置其它小物件,增加了储物空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使用方便且背负轻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骨架的其中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骨架的另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伸缩拉杆作为雨伞固定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手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骨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书包包括内部硬质的骨架、包覆在骨架外部的柔性书包皮以及连接在骨架上的两根背带1,骨架包括由竖板2和横板3构成的呈l形的基座,基座上设有置物槽4,置物槽4的侧部与竖板2竖向滑动连接、置物槽4的底部与横板3弹性连接;置物槽4为向上敞口的u形槽,置物槽4内竖向间隔设置多块能将置物槽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置物单元的隔板5。

参照附图,对于置物槽4的安装方式,竖板2的内侧壁上竖向设置滑轨,置物槽4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上。横板3上间隔设置多个压缩弹簧6,置物槽4的底部压靠在各压缩弹簧6的顶部。

上述结构中,通过隔板5将书包内部空间隔离成多个储物单元,使用时可将书本或试卷等分类放置在储物单元中,避免书包内部杂乱,保证了书包内部整洁且有效利用了书包内部空间;硬质骨架主要包括基座和置物槽4,置物槽4采用滑动安装的方式且底部设置弹簧,使得在竖向上置物槽4近似于于悬浮状态,当背负书包上下坡或上下楼梯时,书包上下滑动幅度较大,通过弹簧的减震作用,可以减轻对肩带的冲击,使得背负的更加轻松;同时,通过硬质骨架式的结构,可将重心稳定且前移,并利用滑道式的连接方式,将重量集中在基座的竖板2上,更贴近人体肩部位置,从而能有效减小力矩,降低背负压力。

参照附图,相邻隔板5侧端沿的之间以及隔板5侧端沿与相邻置物槽壁的侧端沿之间连接有柔性布帘7,隔板5的底端铰接在置物槽4的底壁上,隔板5的顶部以及置物槽壁的顶部分别对应设置有磁性块8。隔板5采用铰接的方式,可以打开和关闭,打开时,人手可深入储物单元内以方便取放书本,关闭时,在磁吸块8的作用下可将储物单元的开口封闭。

参照附图,置物槽4内侧壁的高度大于其外侧壁的高度,各隔板5的高度由内向外依次降低。置物槽4以及置物槽4内部隔板5的高度由内向外逐渐降低,可有效减少书包整体的体积,同时,该种设置方式还使得外侧的储物单元小于内侧的储物单元,避免外侧储物单元储物过多而导致重心后移。

参照附图,竖板2内侧面的中部竖向安装有伸缩拉杆9,伸缩拉杆9的顶部穿出书包皮且伸缩拉杆9的顶端部安装手柄10,横板3的底部安装有滚轮11。参照图3,对于滚轮11的安装方式,横板3的底部设置有向下敞口的底槽12,滚轮11通过滚轮架17铰接在底槽12内。设置拉杆和滚轮,当路面平坦时,可将拉杆拉出,滚轮11取出,手持手柄10,可将书包拉着行走,使用更灵活方便,同时,滚轮11隐藏安装在底槽12内,只有使用时才转出,不占用空间,使用后滚轮11转入底槽12内,滚轮11上的尘土和泥水等不会粘到背负者的衣服上,能保证清洁。

为了进一步增加实用性,伸缩拉杆9包括固接在竖板2上的拉杆套90和滑动安装在拉杆套90内的伸缩杆91,手柄10通过螺栓22可转动的安装在伸缩杆91的顶端;拉杆套90的上部安装有用于容纳伞柄20的筒体17,手柄10上设置用于卡装伞杆21的卡槽18,手柄10上在卡槽18的开口处安装有伸缩卡销19。在伸缩拉杆9上设置雨伞固定机构,借助拉杆的伸缩结构,与伸缩式雨伞的伸缩结构配合,从而可将雨伞的伞柄20和伞杆21安装在伸缩拉杆9上,在背负时可以起到防雨的作用,使得伸缩拉杆9具有提拉杆和雨伞固定装置双重功能。如图所示,手柄10包括中部的安装块和两侧的两个把手,卡槽18和伸缩卡销19在两侧的把手上均设置一套。手柄10的安装块通过螺栓安装,其整体可90度旋转并定位,当伸缩拉杆9作为雨伞固定装置使用时,旋转手柄10使其垂直于竖板2然后拧紧螺栓22定位,使得卡槽18的位置与底部的筒体17位置相对应,当伸缩拉杆9作为提拉杆时或者伸缩杆91缩回拉杆套90时,旋转手柄10使其平行于竖板2然后拧紧螺栓22定位。

参照附图,竖板2的内侧面上在伸缩拉杆9的两侧分别设置两块柔性的背垫13,背带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竖板2内侧面靠近背垫13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处。设置两块背垫13,一方面为中部的拉杆提供了安装空间,避免拉杆直接接触到人的后背,同时,背垫13可垫在后背的两侧,方便肩部借力,同时减轻了背部压力。

参照附图,竖板2的顶端部连接有可穿出书包皮的提手14。书包皮的两侧设置侧兜15,书包皮的外侧部设置有外兜16。在竖板2顶端设置提手14,可方便手提;设置侧兜15可放置水杯和水瓶等,设置外兜16可放置其它小物件,增加了储物空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可做若干更改或修饰,上述更改或修饰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