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防绒透气防风防水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2054发布日期:2018-12-25 20:10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热防绒透气防风防水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作羽绒服的蓄热防绒透气防风防水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时尚和美的追求也在快速的进步,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日常穿着方面,夏季由于气温较高,对于穿着的选择也十分多样,然而在冬季,由于气温较低,人们的穿衣选择有限,只有选择穿着羽绒服等保暖衣物。

现有技术中对于羽绒服面料的选择十分有限,多为空心双层面料,双层面料间的夹层填充有羽绒,有上述面料制成的羽绒服中填充的羽绒在重力作用下或清洗后会聚集在面料一角或分布不均匀,对于保暖效果降低明显,使得最需要保暖的部位如胸腹部反而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暖。

对于上述缺点现有技术中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即在填充羽绒后每隔一定宽度将上下两层面料平行的缝死,限制夹层中羽绒的纵向移动,然而,对于夹层中羽绒的横向移动同样无法避免,为了实现这一技术方案,所需要的缝纫量巨大,极大的延长了制衣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对于制衣这种需要大量工时的行业来说以此带来的成本并不划算,而且,按照此种方案制成的衣物表面遍布有长条状的羽绒层,已渐渐不符合人们的审美,双层的面料也无法同时满足衣物对于透气、防水、防绒等诸多相互矛盾的需求。

本领域需要研究一种新型的用于羽绒服的面料,该面料需要解决充绒后夹层中的羽绒运动的问题,减少制衣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同时满足衣物对于透气、防水、防绒等诸多相互矛盾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热防绒透气防风防水面料,能够解决传统面料充绒后夹层中的羽绒运动的问题,减少制衣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同时满足衣物对于透气、防水、防风、防绒等诸多相互矛盾的需求,采用多层结构还能够有效将热量储存起来,达到蓄热的效果。

所述面料的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合的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和第三面料层,所述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第二面料层和第三面料层之间的两个夹层中填充有填充物,其中在第一面料层和第三面料层上的相同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三个热熔胶固定片,其中任意一个热熔胶固定片的上的最大径向宽度两端的任意一个端点与其最接近的两个热熔胶固定片上的最大径向宽度处的端点相连形成胶合线,沿着所述胶合线将第一面料层和第三面料层与第二面料层胶合,所述胶合即采用胶黏剂将两层之间紧密结合,不留任何缝隙。

所述热熔胶固定片的设置位置以其重心位置为基准。

所述第三面料层以第二面料层为对称面与第一面料层形成镜面对称。

所述热熔胶固定片粘附于面料层表面或者嵌入面料层中。

由于所述面料具有上述结构,在制衣过程中仅需要在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料进行裁剪成衣后使用表面温度达到热熔胶软化温度的模具按压衣物,使得热熔胶固定片融化,将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第三面料层相粘接,即可保证面料中的填充物密封在面料夹层中不会跑出,得到预设的图案或花纹,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料按上述工艺加工制衣能够极大的节省传统制衣工艺中的缝纫工时。

所述任意两个热熔胶固定片之间的最小距离>8mm,例如9mm、10mm、15mm、25mm、40mm、60mm等,以保证填料能够均匀分布在面料夹层中。

优选地,所述热熔胶固定片的大小以及与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和第三面料层的位置关系为:在第一面料层上,在任意一条轴上以相同的间隔距离重复性地设置有热熔胶固定片,以此轴为上下轴向,与上下轴向相垂直的轴向为左右轴向,以上下轴向上的任意一个热熔胶固定片为起点,在左右轴向上,以相同的间隔距离重复性地设置有热熔胶固定片,任意一组由位于上下轴向上的相邻的两个热熔胶固定片以及与这两个相邻的热熔胶固定片在左右轴向上同方向相邻的两个热熔胶固定片所形成的最小四边形中,在四边形内部设置有且仅有一个热熔胶固定片。

所述热熔胶固定片的材料、大小和形状均相同且沿最大径向宽度的方向平行,位于四边形内部的热熔胶固定片的最大径向宽度处的两个端点分别与最接近的上下轴向和左右轴相上的两个热熔胶固定片最大径向宽度处的端点相连形成胶合线,沿着所述胶合线将第一面料层与第二面料层胶合。

所述第三面料层在与第一面料层相同位置上设置有相同的热熔胶固定片和胶合线结构,沿着所述胶合线将第三面料层与第二面料层胶合。

所述热熔胶固定片最大径向宽度小于任意两个热熔胶固定片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大于任意两个热熔胶固定片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的一半。

所述热熔胶固定片最大径向宽度为≥8mm,例如9mm、10mm、14mm、18mm、20mm、25mm等。

通过对于所述热熔胶固定片位置和大小的限定,上述优选方案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得到的面料夹层中的填充物能够在制衣前根据需要方便的加入或取出,能够进一步满足制衣厂商对于制备不同版型或款式衣物的面料需求。

优选地,所述热熔胶固定片的热熔胶成分包括聚氨酯热熔胶,热熔胶的熔点为100~150℃,例如102℃、110℃、120℃、130℃、140℃、145℃、148℃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具有柔性的填充物,优选地,所述填充物为羽绒、棉、聚酯纤维丝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第一面料层和第三面料层的厚度为0.5~5mm,例如0.6mm、0.8mm、1.5mm、2.5mm、3.5mm、4.5mm、4.8mm等,面料成分包括聚酰胺纤维和/或聚酯纤维。

优选地,所述第二面料层的厚度为1~5mm,例如0.6mm、0.8mm、1.5mm、2.5mm、3.5mm、4.5mm、4.8mm等,面料成分包括聚酯纤维、棉纤维、亚麻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热熔胶固定片的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图形。

优选地,所述上下轴向上的热熔胶固定片的间隔为5~40mm,例如6mm、10mm、18mm、24mm、32mm、38mm等。

优选地,所述左右轴向上的热熔胶固定片的间隔为30~150mm,例如32mm、50mm、70mm、90mm、110mm、130mm、145mm等。

优选地,在所述四边形中,在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处设置有且仅有一个热熔胶固定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面料制备的衣物,可以保证成衣后面料中的填充物密封在面料夹层中不会跑出,减少了传统工艺中为了解决相同问题而采用的缝纫工序。

(2)使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面料制衣工艺简单,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料在一定形状的模板和一定的温度下可以做到一步成型制衣,而且,面料表面图案或花纹可以随着热熔胶固定片的设置进行预设,节约了大量的制衣时间。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三层面料的成分和厚度可以自由限定,可以通过选用防水防风防绒的面料作为第一面料层和第三面料层,选用柔软透气的面料作为第二面料层来同时满足衣物对于透气、防水、防绒等诸多相互矛盾性能的需求,此外还具有蓄热保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面料100的俯视图;其中101为热熔胶固定片;110为第一面料层;102为胶合线。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面料100的左视图;其中110为第一面料层;120为第二面料层;130为第三面料层;101为热熔胶固定片;102为胶合线;103为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面料,其俯视图如图1所示,左视图如图2所示,所述面料10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合的第一面料层110、第二面料层120和第三面料层130,所述第一面料层110和第三面料层130的面料成分均为尼龙纤维,厚度均为5mm,第二面料层120的面料成分为棉纤维,厚度为3mm,所述第一面料层110和第二面料层120、第二面料层120和第三面料层130之间的两个夹层中填充有填充物103,填充物103的成分为鸭绒纤维,在第一面料层110和第三面料层130上的相同位置处设置有热熔胶固定片101,热熔胶固定片101的成分为聚氨酯热熔胶,熔点为110℃;

其中:热熔胶固定片101的厚度为3mm,嵌入面料层中;

第三面料层130以第二面料层120为对称面与第一面料层110形成镜面对称;

热熔胶固定片101与第一面料层110、第二面料层120和第三面料层130的位置关系为:在第一面料层110上,在任意一条轴上热熔胶固定片101以相同的18mm的间隔距离重复性地设置,以此轴为上下轴向,与上下轴向相垂直的轴向为左右轴向,以上下轴向上的任意一个热熔胶固定片101为起点,在左右轴向上,热熔胶固定片101以相同的54mm的间隔距离重复性地设置,上述重复性的结构铺满整个面料表面,任意一组由位于上下轴向上的相邻的两个热熔胶固定片101以及与这两个相邻的热熔胶固定片101在左右轴向上同方向相邻的两个热熔胶固定片101所形成的最小四边形中,在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处设置有且仅有一个热熔胶固定片101;

热熔胶固定片101的材料、大小和形状均相同且沿最大径向宽度的方向平行,位于四边形内部的热熔胶固定片101的最大径向宽度处的两个端点分别与最接近的上下轴向和左右轴相上的两个热熔胶固定片101最大径向宽度处的端点相连形成胶合线102,沿着所述胶合线102将第一面料层110与第二面料层120胶合;

第三面料层130在与第一面料层110相同位置上设置有相同的热熔胶固定片101和胶合线102结构,沿着所述胶合线102将第三面料层130与第二面料层120胶合;

热熔胶固定片101的形状为长方形,长为10mm,宽为2mm,其长边为最大径向宽度。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第一面料层110和第三面料层130的面料成分均为尼龙纤维,厚度均为5mm。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第二面料层120的面料成分为棉纤维,厚度为3mm。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热熔胶固定片的形状为椭圆形,长轴为10mm,短轴为4mm,其长轴为最大径向宽度。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填充物为聚酯纤维丝。

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结构,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详细结构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产品各部件的等效替换、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