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木制展示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9754发布日期:2018-09-18 19:5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子,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木制展示镜。



背景技术:

镜子是一种表面光滑,并且具有反射光线能力的物品。具常见的镜子是平面镜,常被人们利用整理仪容。传统的柜台展示镜可用于供消费者试戴眼镜或饰品等,以让消费者能很直观的感受产品的效果。然而,现有的展示镜的镜面只具有供使用者照镜子的作用,功能过于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木制展示镜。

一种多功能木制展示镜,包括底架、镜面及卡片,所述底架为木质材料;所述镜面可拆卸式地安装于所述底架上,所述卡片可拆卸式地装于设镜面上;所述镜面包括外框及若干镜片,所述镜片的外周边沿上设有用于缓冲防护的内框,所述内框的材质为柔软性材料;所述外框上设有镜片插槽及卡片插槽,所述镜片插槽设置于卡片插槽的内侧;所述镜片插槽设置于外框的顶部,所述卡片插槽设置于外框的外周任意侧面上,所述卡片设置于镜片的外侧;所述多功能木制展示镜还包括外盖,所述外盖盖设于镜片插槽及卡片插槽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底架包括底座及设置于底座顶面上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安装柱,所述镜面装设于两安装柱间。

进一步地,两所述安装柱的相对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外框的两相对侧面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卡设于对应的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柱的外侧面上还设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包括按键及设置于按键内侧的安装杆,其中一所述转轴端部设有卡孔,所述按键控制安装杆卡入或退出所述卡孔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镜片插槽24及卡片插槽25,所述卡片叉槽可插入具有广告、说明等内容的卡片,从而可增加展示镜的使用功能;且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此外,所述镜片为可拆卸式安装,不仅可根据需求更换成与卡片相匹配的镜片,还可更换成不同类型的镜片,从而增加了镜面的多样性。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木制展示镜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镜面与安装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卡片插槽与镜片插槽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木制展示镜,所述多功能木制展示镜包括底架10、镜面20及卡片(图未示),所述底架10为木质材料。所述镜面20可拆卸式地安装于所述底架10上,所述卡片30可拆卸式地装于设镜面20上。

所述底架10包括底座11及设置于底座11顶面上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安装柱12,两安装柱12的相对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安装孔13,所述安装柱12的外侧面上还设有卡扣件(图未示),所述卡扣件包括按键(图未示)、设置于按键内侧的回位装置(图未示)及设置于回位装置内侧的安装杆14,所述安装杆14延伸于所述安装孔13内。

所述镜面20包括外框21及若干镜片22,所述外框21为木制外框。外框21的两侧设有转轴23,其中一侧的转轴23端部设有卡孔。安装时,镜面的转轴23装置设于所述安装柱12的安装孔内,按压按键,使所述安装杆14卡入至所述卡孔内,从而将镜面20锁定于底架10上,需拆卸时,按压按键,所述安装杆14退出卡孔,将转轴23自安装孔13退出即可。设有卡孔转轴23的长度要短于另一侧转轴的长度,从而便于镜面20的拆卸。此外,所述镜片22的外周边沿上设有一用于缓冲防护的内框,所述内框的材质为柔软的软胶材料,从而便于镜片22的拆换。若干镜片可以为不同规格或不同类型的镜片。

所述外框21上设有镜片插槽24及卡片插槽25,所述镜片插槽24设置于卡片插槽25的内侧。所述镜片插槽24设置于外框21的顶部,所述卡片插槽25可以设置于外框21的外周任意侧面上,所述卡片覆盖于镜面的上、下、侧面的部分位置。所述外盖不仅可对镜片22及卡片进行限位,还可防尘及防水。所述卡片可以为说明书、传单、图片等,卡片插入后遮挡于镜片的一部分或更换与卡片相匹配的镜片,从而使使用者在照镜子的同时,可以看说明,或使使用者可以很快的看到广告,提高广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镜片插槽24及卡片插槽25,所述卡片叉槽可插入具有广告、说明等内容的卡片,从而可增加展示镜的使用功能;且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此外,所述镜片为可拆卸式安装,不仅可根据需求更换成与卡片相匹配的镜片,还可更换成不同类型的镜片,从而增加了镜面的多样性;且当镜片损坏后,可更换新的镜片,从而提高了底架的使用率,减少了浪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