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拉链的产品和链牙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8089发布日期:2018-11-30 19:2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带拉链的产品和链牙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个拉链链牙以等间隔安装到固定构件而成的链牙构件被直接安装于在服装等产品设置的链牙安装缘部而形成的带拉链的产品和该带拉链的产品所使用的链牙构件。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拉链被广泛地用作服装、日用杂货品、产业用件等产品、汽车、火车、航空器等的各种座椅类等产品的开闭器具。一般而言,这样的各种产品所使用的拉链具有:左右一对拉链链牙带,其是在拉链带的带侧缘部形成链牙列而成的;拉头,其沿着左右的链牙列滑动。

作为一般的拉链链牙带,公知有一种拉链链牙带,其中,通过例如将热塑性树脂制的单丝成形成线圈状或锯齿状而形成连续拉链链牙,该连续拉链链牙被缝装于拉链带的带侧缘部上而形成链牙列。再者,还公知有一种拉链链牙带,其中,通过在拉链带带侧缘部对合成树脂直接进行注塑成形、或者对金属进行压铸成形,多个独立的拉链链牙以预定的间隔形成而形成链牙列。

而且,在例如日本实公昭40-1387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拉链,该拉链是多个拉链链牙由支承绳连结的链牙构件通过被包缝(包边缝)的线迹缝在拉链带的缘部而形成的。

此外,在使用例如包缝缝纫机并如上述那样由包缝的线迹将链牙构件缝在拉链带的情况下,配置于拉链带的带表面侧的缝制线(针线)以不与拉链链牙重叠的方式配置。另一方面,配置于带背面侧的缝制线(弯针线)由于包缝缝纫机的弯针的运动而易于在带背面侧重叠于拉链链牙之上。因此,在使用专利文献1那样的包缝的线迹来形成拉链链牙带的情况下,需要用于使弯针线不与拉链链牙重叠的较高的技术能力。

不过,在包括上述那样的专利文献1的拉链在内的以往的拉链、以往的拉链链牙带中,通过线圈状的连续拉链链牙、注塑成形成的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等被安装于拉链带的带侧缘部,在该带侧缘部形成链牙列。另外,在将拉链安装于服装等拉链被安装构件情况下,一般而言,在将拉链带中的除了带侧缘部以外的部分(一般而言,称为带主体部)与拉链被安装构件的拉链安装部重叠了的状态下将两者利用缝纫机缝合来进行。

因此,在一般的拉链中,通常,拉链带是作为为了构成拉链必须的构件(零部件)而使用的。另外,拉链具有拉链带,并且,拉链借助拉链带安装于服装等拉链被安装构件,从而在使例如拉链的拉头沿着链牙列滑动了时,使配置到拉头的左右的凸缘部与比较强地形成的拉链带滑动接触而不与服装等产品直接滑动接触(或难以滑动接触)。由此,即使反复进行拉头的滑动操作,也不使产品自身产生(或难以产生)随着拉头的滑动接触的磨伤、摩擦,防止起因于与拉头之间的磨伤、摩擦而产品的布料损伤。

另一方面,在例如日本特开昭62-299205号公报(专利文献2)公开有如下内容:为了谋求已安装有拉链的产品的色调等美观(外观品质)的提高、轻量化等,在对产品的布料进行机织或针织之际,直接将在芯线固定连续状的拉链链牙或多个拉链链牙而成的链牙构件机织固定或针织固定于该布料。由此,不借助拉链带,就可将拉链链牙直接安装于产品的布料。

在如该专利文献2那样拉链链牙被直接机织或针织于产品的布料的情况下,与在例如制造拉链后、将该拉链的拉链带缝制于产品的布料而制造带拉链的产品的情况相比,可使带拉链的产品的制造中的作业工序减少。因此,能够期待生产线的速度化、成本削减这样的效果。

而且,能够将拉链链牙直接机织固定或针织固定于产品的布料,因此,无需作为拉链的必须构成零部件的拉链带。因此,也能够期待带拉链的产品的轻量化、柔软性的提高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40-138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2-29920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在服装等衣服类、箱包类、以及鞋类等产品中,根据各用途改善性质、或赋予各种功能而提高附加价值。在例如日常所使用的衣服类、箱包类等中,要求进一步提高轻量化、柔软性等。

不过,在包括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拉链在内的以往的拉链中,作为拉链的构成零部件,拉链带、拉链链牙、以及拉头不可或缺。因此,在安装有该拉链的带拉链的产品的情况下,由拉链带来的轻量化存在极限。另外,拉链链牙带的拉链带通过由缝纫机进行的缝制加工等安装于产品的拉链安装部,因此,也存在使产品的柔软性降低的情况。

另一方面,例如像专利文献2所记载那样,在通过将拉链链牙或链牙构件直接机织固定或针织固定于产品的布料来制造带拉链的产品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无需拉链带,因此,易于实现带拉链的产品的轻量化。

不过,为了将拉链链牙直接机织固定或针织固定于产品的布料,需要高超的技术、专用的设备。其结果,导致设备成本的增加,并且,也需要致力于熟练的技术人员的确保、培育。

另外,有时根据例如产品的用途等,通过在产品的布料涂敷合成树脂来对布料赋予所期望的功能。不过,在如专利文献2那样对产品的布料进行机织或针织之际将拉链链牙直接机织固定或针织固定的情况下,也有时难以通过在布料涂敷合成树脂等来稳定地赋予所期望的功能。

而且,在专利文献2的带拉链的产品中,如上所述,拉链链牙被直接安装于产品的布料。因此,在使拉链的拉头沿着链牙列滑动了时,配置于拉头的左右的凸缘部与产品的布料直接滑动接触。其结果,由于反复进行拉头的滑动操作,伴随着拉头的滑动接触而在产品的布料反复产生磨伤、摩擦,因此,认为产品的布料易于损伤。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以往的问题做成的,其具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拉链的产品、和该带拉链的产品所使用的链牙构件,其中,具备多个拉链链牙的链牙构件不借助拉链带而是被直接安装于产品的拉链被安装构件,与以往的一般的带拉链的产品相比,能够期待轻量化、柔软性的提高,并且,即使反复进行拉头的滑动操作,产品的拉链被安装构件也难以产生损伤。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拉链的产品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具有:一对链牙构件,其是拉链链牙安装于固定构件而成的;拉链被安装构件,其在彼此相对的位置具备供所述链牙构件安装的一对链牙安装缘部;至少1个拉头,其能够滑动地安装于由所述拉链链牙形成的链牙列,所述链牙构件被固定用缝制部直接固定于所述链牙安装缘部,所述固定用缝制部刺穿所述链牙安装缘部,且形成所述固定用缝制部的缝制线保持所述固定构件,该带拉链的产品设有保护部,该保护部保护所述链牙安装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以使所述链牙安装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不与所述拉头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带拉链的产品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拉链被安装构件的所述链牙安装缘部,沿着所述链牙构件的长度方向配置有与滑动的所述拉头的一部分面对的拉头面对区域,所述固定用缝制部的所述缝制线配置于所述链牙安装缘部的所述拉头面对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述保护部由所述拉头面对区域的所述缝制线形成。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用缝制部的所述缝制线在所述链牙安装缘部的所述拉头面对区域呈锯齿状配置作为所述保护部。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拉头具有:上翼板和下翼板,其彼此平行地配置;连结柱,其将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之间连结;凸缘部,其配置于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左右侧缘部,在所述拉链被安装构件的所述链牙安装缘部以与滑动的所述拉头的所述凸缘部面对的方式沿着所述链牙构件的长度方向配置有所述拉头面对区域。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带拉链的产品中,也可以是,所述拉头具有:上翼板和下翼板,其彼此平行地配置;连结柱,其将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之间连结;凸缘部,其配置于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左右侧缘部,所述拉链链牙具有凸缘用凹部,该凸缘用凹部沿着所述链牙构件的长度方向配置于所述拉链链牙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中的至少一者,并且,与所述拉头的所述凸缘部的位置相对应地配置,所述保护部由多个所述拉链链牙的所述凸缘用凹部形成。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拉链链牙具有:第1链牙部,其包括与啮合对象侧的所述拉链链牙卡合的啮合头部,并且,具有与所述拉头中的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之间的间隔相对应的链牙厚度方向上的尺寸;第2链牙部,其从所述第1链牙部向宽度方向的与所述啮合头部分开的朝向延伸,并且,隔着台阶使链牙厚度方向上的尺寸比所述第1链牙部的链牙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小,所述凸缘用凹部通过所述第1链牙部与所述第2链牙部的所述链牙厚度尺寸的不同而形成于所述拉链链牙。

在本实用新型的带拉链的产品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用缝制部由平缝形成。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用缝制部是相对于所述链牙构件的长度方向呈锯齿状弯折而形成的。

而且,优选的是,多个所述拉链链牙分别独立地形成,并且,以等间隔配置于所述固定构件,所述固定用缝制部是所述缝制线针对每一个所述拉链链牙反复缝制出预定的图案的针迹而形成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带拉链的产品中,优选的是,所述拉链被安装构件的所述链牙安装缘部是通过将所述拉链被安装构件的侧缘部沿着所述链牙构件的宽度方向折回而形成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带拉链的产品中,优选的是,所述拉链链牙具有:主体部,其被固定于所述固定构件;啮合部,其与啮合对象侧的所述链牙构件的所述拉链链牙卡合,所述主体部具有在所述拉链链牙的俯视时所述主体部的所述链牙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随着远离所述啮合部而递减的递减部。

接着,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链牙构件能够安装于拉链被安装构件,该链牙构件的最主要的特征在于,该链牙构件具有固定构件和安装于所述固定构件的拉链链牙,所述拉链链牙具有:主体部,其固定于所述固定构件;啮合头部,其从所述主体部沿着所述链牙构件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拉链链牙具有:第1链牙部,其包括所述啮合头部,并且,其链牙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成预定的大小;第2链牙部,其包括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隔着台阶使链牙厚度方向上的尺寸比所述第1链牙部的链牙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小,在所述拉链链牙配置有由于所述第1链牙部与所述第2链牙部的所述链牙厚度尺寸的不同而形成的凹部。

实用新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带拉链的产品具有:左右一对链牙构件,其是多个独立的拉链链牙以等间隔安装于具备挠性的纵长的固定构件而形成的;拉链被安装构件,其在彼此相对的位置具备供链牙构件安装的左右一对链牙安装缘部;至少1个拉头,其可滑动地安装于由多个拉链链牙形成的链牙列。

左右的链牙构件被固定用缝制部分别直接固定于拉链被安装构件的相对应的链牙安装缘部。在该情况下,固定用缝制部刺穿链牙安装缘部,并且形成固定用缝制部的缝制线保持链牙构件的固定构件。而且,在本实用新型的带拉链的产品设有保护部,该保护部保护链牙安装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以使链牙安装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不与拉头接触。

根据上述那样的本实用新型的带拉链的产品,链牙构件被上述的固定用缝制部容易地且稳定地固定于拉链被安装构件的链牙安装缘部,并且,能够稳定地维持该链牙构件的固定状态。因此,能够长期稳定地发挥在产品形成的拉链的功能。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带拉链的产品中,不使用在以往的拉链中作为必须的构成零部件的拉链带,就能够构成拉链。通过如此无需拉链带,能够提高带拉链的产品的轻量化、柔软性。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链牙构件被由缝纫机形成的固定用缝制部直接固定被赋予了例如防水性等那样的所期望的功能的拉链被安装构件,因此,也能以低成本容易地制造拉链被安装构件(布料)具备特别的功能的带拉链的产品。

而且,在本实用新型中,形成有保护链牙安装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以使链牙安装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不与拉头接触的保护部。因此,即使反复进拉头的滑动操作,也能够利用保护部抑制在拉链被安装构件的链牙安装缘部产生的磨伤、摩擦,能够使拉链被安装构件难以损伤。

因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带拉链的产品中,能够使拉链的使用容易性、便利性大幅度地提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更适用于衣服类、鞋类、箱包类等日用品,另外,除了日用品以外,被适用于产业用材料等产品、汽车、航空器等的各种座椅类等各种产品。

在上述那样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带拉链的产品中,在拉链被安装构件的链牙安装缘部沿着链牙构件的长度方向配置有与滑动的拉头的一部分面对的拉头面对区域,固定用缝制部的缝制线以暴露的方式配置于链牙安装缘部的拉头面对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相对面。另外,保护链牙安装缘部的保护部由拉头面对区域的缝制线形成。

如此保护链牙安装缘部的保护部被配置于链牙安装缘部的拉头面对区域的缝制线形成,从而能够容易地且稳定地设置保护部。另外,能够利用由缝制线形成的保护部有效地保护拉链被安装构件的链牙安装缘部,以使该链牙安装缘部不与拉头滑动接触。

特别是在该情况下,固定用缝制部的缝制线在链牙安装缘部的拉头面对区域呈锯齿状配置作为保护部。由此,能够更有效地保护拉链被安装构件的链牙安装缘部,以使该链牙安装缘部不与拉头滑动接触。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拉头具有:上翼板和下翼板,其彼此平行地配置;连结柱,其将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连结;凸缘部,其配置于上翼板和下翼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左右侧缘部。在该情况下,在拉链被安装构件的链牙安装缘部,拉头面对区域以与滑动的拉头的凸缘部面对的方式沿着链牙构件的长度方向配置。由此,能够利用由固定用缝制部的缝制线形成的保护部更有效地保护拉链被安装构件的链牙安装缘部,以使该链牙安装缘部不与拉头的凸缘部滑动接触。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带拉链的产品中,拉头具有:上翼板和下翼板,其彼此平行地配置;连结柱,其将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连结;凸缘部,其配置于上翼板和下翼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左右侧缘部,在这样的情况下,拉链链牙也可以具有凸缘用凹部,该凸缘用凹部沿着链牙构件的长度方向配置于拉链链牙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中的至少一者,并且,与拉头的凸缘部的位置相对应地配置。在该情况下,保护链牙安装缘部的保护部由多个拉链链牙的凸缘用凹部形成。

由此,在拉头的滑动时,拉头的凸缘部能够一边被收容于在多个拉链链牙形成的凸缘用凹部内,一边移动,由此,凸缘部不与拉链被安装构件的链牙安装缘部直接滑动接触(或难以滑动接触),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起因于拉头的滑动而在拉链被安装构件产生损伤。

特别是在该情况下,拉链链牙具有:第1链牙部,其包括与啮合对象侧的拉链链牙卡合的啮合头部,并且,具有与拉头中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的间隔相对应的链牙厚度方向上的尺寸;第2链牙部,其从第1链牙部向与宽度方向的啮合头部分开的朝向延伸,并且隔着台阶使链牙厚度方向上的尺寸比第1链牙部的链牙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小。由此,成为保护部的凸缘用凹部通过第1链牙部和第2链牙部的链牙厚度尺寸的不同而容易地形成于拉链链牙。因此,能够利用设于多个拉链链牙的凸缘用凹部稳定地相对于拉头的凸缘部保护拉链被安装构件的链牙安装缘部。

在这样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带拉链的产品中,将链牙构件固定于链牙安装缘部的固定用缝制部由平缝形成。尤其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用缝制部相对于所述链牙构件的长度方向呈锯齿状弯折而形成。

只要是具备上述那样的固定用缝制部的带拉链的产品,可通过使用例如锯齿形锁缝缝纫机将链牙构件容易地且稳定地缝在拉链被安装构件的链牙安装缘部。因此,即使不新导入高价的专用的设备,也可稳定地、还廉价地制造本实用新型的带拉链的产品。另外,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固定用缝制部的缝制线容易地形成对链牙安装缘部进行保护的保护部,并且,能够在链牙安装缘部的表面(上表面)和背面(下表面)这两个面对称地形成由该缝制线形成的保护部。因此,在使用在上翼板和下翼板这两者配置有凸缘的拉头的情况下,能够更有效地相对于拉头保护拉链被安装构件的链牙安装缘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带拉链的产品中,多个拉链链牙由合成树脂分别独立地形成,并且,以等间隔配置于固定构件。另外,固定用缝制部是缝制线针对每一个拉链链牙反复缝制出预定的图案的针迹而形成的。由此,链牙构件被顺利地且稳定地安装于拉链被安装构件的链牙安装缘部,而在链牙安装缘部适当地形成链牙列。

而且,在本实用新型的带拉链的产品中,拉链被安装构件的链牙安装缘部是通过将拉链被安装构件的侧缘部沿着链牙构件的宽度方向折回而形成的。由此,能够容易地提高拉链被安装构件的链牙安装缘部的强度。另外,由此,链牙构件被更可靠地地固定于拉链被安装构件的链牙安装缘部,并且,能够使各拉链链牙相对于拉链被安装构件的位置和姿势更稳定。

另外,由于拉链被安装构件的侧缘部被沿着链牙构件的宽度方向折回,即使例如拉链被安装构件(布料)的侧端缘产生绽线,该绽线也能够隐藏于链牙安装缘部的背面侧,不暴露于外侧。由此,能够提高带拉链的产品的外观品质(美观)。而且,能够防止侧端缘的绽线使左右的链牙列的啮合变差,并且,防止使拉头的滑动性降低。

而且,在本实用新型的带拉链的产品中,各拉链链牙具有:主体部,其固定于固定构件;啮合部(随后叙述的颈部和啮合头部),其与啮合对象侧的链牙构件的拉链链牙卡合的。另外,拉链链牙的主体部具有:主体顶端部,其在拉链链牙的俯视或仰视时靠近啮合部地配置,并且,链牙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主体部的尺寸成为恒定的大小或随着远离啮合部而递增;递减部,其沿着与啮合部分开的方向从主体顶端部延伸,并且,链牙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主体部的尺寸随着远离啮合部而递减。在此,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是指,在拉链链牙的俯视时主体部的前表面部与后表面部之间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

各拉链链牙通过具有上述那样的递减部,在固定链牙构件的固定用缝制部例如呈锯齿状弯折而形成的情况下,能够使该固定用缝制部的缝制线(平缝的上线和下线)更加难以与拉链链牙重叠。由此,防止在固定用缝制部的缝制线产生松弛,能够稳定地维持链牙构件被固定到拉链被安装构件的状态。而且,也能够防止起因于固定用缝制部的缝制线与拉链链牙重叠而左右的链牙列的啮合变差、拉头的滑动性降低。

接着,本实用新型的链牙构件是可安装于拉链被安装构件的链牙构件,另外,具有:具备挠性的纵长的固定构件;多个独立的拉链链牙,其以等间隔安装于固定构件。链牙构件的各拉链链牙具有:主体部,其固定于固定构件;啮合头部,其从主体部经由颈部沿着链牙构件的宽度方向延伸。

另外,拉链链牙具有:第1链牙部,其包括啮合头部,并且链牙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成例如与拉头中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的间隔相对应的预定的大小;第2链牙部,其包括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链牙厚度方向上的尺寸隔着台阶比第1链牙部的链牙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小。而且,在拉链链牙,由于第1链牙部与第2链牙部的链牙厚度尺寸的不同而设有可接收拉头的凸缘部的凹部。

通过在多个拉链链牙的范围内沿着链牙构件的长度方向形成上述那样的凹部,在拉头的滑动时,可使该拉头的凸缘部在拉链链牙的凹部内移动,由此,能够防止拉头的凸缘部与拉链被安装构件的链牙安装缘部直接滑动接触,而稳定地相对于拉头保护拉链被安装构件。

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链牙构件可使用缝纫机而直接固定于拉链被安装构件的链牙安装缘部。另外,在使用上述那样的本实用新型的链牙构件来制造了带拉链的产品的情况下,可将拉头的凸缘部接收并收容于在链牙构件的各拉链链牙形成的凹部(凸缘用凹部),因此,拉链链牙的凹部如上述那样作为相对于拉头保护拉链被安装构件的保护部发挥功能。由此,即使反复进行拉头的滑动操作,也能够阻止拉头的凸缘部与拉链被安装构件的链牙安装缘部直接滑动接触,有效地防止起因于拉头的滑动而在拉链被安装构件产生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带拉链的产品(衣服)的示意图。

图2是放大地表示在产品的拉链安装部安装有实施例1的链牙构件的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3是从啮合对象侧的链牙构件观察在产品的拉链安装部安装有链牙构件的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IV-IV线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链牙构件向产品的拉链安装部安装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1的变形例的带拉链的产品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带拉链的产品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2的链牙构件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带拉链的产品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3的带拉链的产品的主要部分的仰视图。

图11是实施例3的链牙构件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带拉链的产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带拉链的产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的带拉链的产品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5是示意性地说明链牙构件与拉头之间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6的链牙构件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实施例1的另一变形例的带拉链的产品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实施例1的又一变形例的带拉链的产品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XIX-XIX线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带拉链的衣服(产品);1c、1d、1e、带拉链的衣服(产品);1f、1g、带拉链的衣服(产品);2、链牙安装缘部;2a、凸缘面对区域(拉头面对区域);3、链牙列;4、链牙安装缘部;5、布料(拉链被安装构件);6、6a、6b、固定用缝制部;6c、6d、固定用缝制部;7、缝制线;7a、上线(针线);7b、下线(梭线);8、辅助缝制部;9、膜构件(带构件);10、10a、链牙构件;10b、链牙构件;11、11a、拉链链牙;12a、主体部;12b、颈部;12c、啮合头部;12d、突片部;12e、插入凹部;12f、凹槽部;12g、啮合部;15、固定构件;17、单位走线区域;17a、第1走线部;17b、第2走线部;17c、第3走线部;18a、第1刺穿位置;18b、第2刺穿位置;19、单位走线区域;19a、第1走线部;19b、第2走线部;19c、第3走线部;20、链牙构件;21、拉链链牙;22a、主体部;22b、颈部;22c、啮合头部;22d、突片部;22f、凹槽部;22g、啮合部;23a、主体顶端部;23b、递减部;27、单位走线区域;27a、第1走线部;27b、第2走线部;27c、第3走线部;28a、第1刺穿位置;28b、第2刺穿位置;30、链牙构件;31、拉链链牙;32、链牙上半部(第1链牙半部);32a、上侧主体部(第1主体部);32b、上侧头部(第1头部);33a、上侧主体顶端部;33b、上侧递减部;34、链牙下半部(第2链牙半部);34a、下侧主体部(第2主体部);34b、下侧颈部(第2颈部);34c、下侧啮合头部(第2啮合头部);34g、啮合部;35a、下侧主体顶端部;35b、下侧递减部;40、拉头;41、拉头主体;42、拉片;43、上翼板;44、下翼板;45、凸缘部;46、拉片安装部;50、拉头;51、拉头主体;53、上翼板;54、下翼板;55、凸缘部;60、拉头;61、拉头主体;63、伸出部;64、下翼板;65、凸缘部;65a、纵壁部;65b、横壁部;70、拉头;71、拉头主体;73、上翼板;74、下翼板;75、凸缘部;80、链牙构件;81、拉链链牙;82a、主体部;82b、颈部;82c、啮合头部;82d、突片部;82e、插入凹部;82f、凹槽部;83a、第1链牙部;83b、第2链牙部;83c、台阶;83d、凸缘用凹部;W、固定用缝制部的第1刺穿位置以及第2刺穿位置与拉链链牙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分开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实施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只要具有与本实用新型实质上相同的结构、且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就可进行多样的变更。

例如,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对带拉链的产品是带拉链的衣服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带拉链的产品并不限定于衣服(服装),包括鞋类、箱包类等日用杂货品、产业用件等产品、汽车、火车、航空器等的各种座椅类等各种产品。

另外,在以下的实施例1、实施例2等中,在产品(衣服)形成的拉链形成为具有1个拉头的通常的拉链,但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将例如两个拉头以预定的朝向安装于链牙列而可倒着打开或双头打开的拉链形成于产品。

实施例1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例1的带拉链的衣服的示意图。图2是放大地表示在衣服的拉链安装部安装有链牙构件的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图3是从啮合对象侧的链牙构件沿着链牙构件的宽度方向观察该部分时的侧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IV-IV线处的剖视图。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是指与拉头的滑动方向平行的链牙构件的长度方向,尤其是,将拉头以使左右的链牙列啮合的方式滑动的方向设为前方,将以使左右的链牙列分离的方式滑动的方向设为后方。

左右方向是指链牙构件的宽度方向(或者,成为拉链被安装构件的布料的宽度方向),是例如与拉头的滑动方向正交、且与布料的表面和背面平行的方向。上下方向是指与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是指例如与布料的表面(上表面)和背面(下表面)正交的链牙构件的厚度方向。特别是在以下的情况下,将相对于链牙构件而言拉头的拉片所配置的一侧的方向设为上方,将其相反侧的方向设为下方。

本实施例1的带拉链的产品1是带拉链的衣服(服装)1,在该衣服1的前身的前襟部形成有拉链。另外,在该衣服1中的形成成为开闭部的前身(尤其是,前襟部)的左右的布料5配置有供左右的链牙构件10分别安装的左右的链牙安装缘部2。

在该情况下,构成衣服的前襟部的布料5(也称为衣服布料)成为供链牙构件10安装的拉链被安装构件。因而,在本实施例1中形成的拉链具有:左右一对拉链链牙带部,其具备通过链牙构件10直接固定于衣服的布料5而形成的链牙列3;拉头40,其可使左右的拉链链牙带部的链牙列3啮合和分离。

成为拉链被安装构件的布料5具备衣服所需要的性能、性质(柔软性、厚度、质感、色调等)。在本实施例1中,缝装链牙构件10的布料5根据衣服的样式、设计等被裁断成预定的形状和尺寸。在此,一般的以往的拉链带的厚度是1.1mm~1.5mm,出于轻量化的观点考虑,在本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作为拉链被安装构件的布料5、其他部分的布料形成得较薄,具有例如0.2mm以上且1.0mm以下,优选具有0.4mm以上且0.7mm以下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1中,设于布料(拉链被安装构件)5的左右的链牙安装缘部2呈直线状且连续地配置于衣服的前身的彼此相对的位置(即、前襟部的相对缘部)。在此,设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是指,在链牙构件10的宽度方向上从构成左右的前襟部的布料5的彼此相对的相对侧端朝向该布料5的内侧具有预定的尺寸的部分(区域)。因而,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沿着链牙构件10的长度方向具有恒定的宽度地形成。该链牙安装缘部2是如随后叙述那样供固定用缝制部6的缝制线7刺穿的部分、且是与随后叙述的拉链链牙11的主体部12a接触的部分。

在该情况下,如图4和图5所示,左右的链牙安装缘部2通过成为布料5的裁断端部的侧缘部向下表面侧U字状折回而形成。通过如此形成链牙安装缘部2,链牙安装缘部2比布料5的较薄的其他部分局部地形成得较厚,能够提高链牙安装缘部2的强度。

由此,即使如随后叙述那样固定用缝制部6的缝制线7(随后叙述的上线7a和下线7b)刺穿链牙安装缘部2,链牙安装缘部2也难以被该缝制线7切断,能够提高链牙安装缘部2的耐久性。而且,通过提高链牙安装缘部2的强度,能够将链牙构件10可靠地固定于该链牙安装缘部2,能够使固定到链牙安装缘部2的各拉链链牙11的位置和姿势稳定。

而且,通过布料5的侧缘部呈U字状折回,即使在例如布料5的侧端缘产生绽线,该绽线也能够隐藏于链牙安装缘部2的背面侧而不向外侧暴露。由此,带拉链的衣服1能够具有良好的外观品质(美观)。另外,能够防止起因于在布料5的侧端缘产生的绽线而左右的链牙列3的啮合变差、拉头40的滑动性(滑动的顺利程度)降低。

而且,在本实施例1中,也可将未图示的树脂膜等加强片构件粘合而安装在例如链牙安装缘部2的表面和背面中的至少一者、和/或、链牙安装缘部2的呈U字状折回的侧缘部的内侧(上下的折回部之间)、将未图示的树脂膜等加强片构件与链牙构件10一起缝在例如链牙安装缘部2的表面和背面中的至少一者、和/或、链牙安装缘部2的呈U字状折回的侧缘部的内侧(上下的折回部之间)。由此,也能够加强链牙安装缘部2。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衣服的布料的结构成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根据衣服的用途等适当变更。

在以往的拉链中,为了防止拉头从链牙列脱开而脱落,一般与链牙列的前端和后端相邻地设有止挡件。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1的情况下,替代在链牙列3的前端和后端相邻地设置止挡件,以与链牙列3的前端部和后端部重叠的方式成为衣服的构成零件的布料片被缝上。由此,该布料片能够与止挡件相同地发挥功能而防止拉头40从链牙列3的前端和后端脱落。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防止拉头40的脱落,也可使用其他手段。作为防止拉头40的脱落的手段,也可利用如下手段:在与例如链牙列3的前端和后端相邻的位置将止挡件成形成预定的形状;将专用的止挡件零部件安装于在链牙列3的前端部和后端部配置的拉链链牙11而形成止挡件;将树脂膜粘接或熔接于链牙列3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将布料5的从链牙列3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延伸出来的延伸部分折回而进行缝合;在使左右的链牙列3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啮合后的状态下沿着拉链宽度方向进行缝制;以及替代止挡件而设置具备插棒、座棒、以及座体的可分离式嵌插件等。

本实施例1的链牙构件10具有:多个独立的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11(也称为单独拉链链牙);1根固定构件15,其将这多个拉链链牙11以恒定的间隔连结拉链链牙11。本实施例1的固定构件15是具备挠性的纵长的绳状的构件。另外,固定构件15是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呈大致圆形的构件,尤其是,优选的是具有圆形的截面、并且该截面积沿着长度方向恒定的构件。

作为固定构件15,可使用利用由多个针织用线针织成的袋织部包入由例如单丝、合股线(绳辫)、或并丝后的多根复丝构成的芯线而形成的绳体(也称为编织线)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固定构件只要能够安装多个拉链链牙,则没有特别限定。另外,固定构件的截面形状也可根据需要任意地变更。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链牙构件也可以是利用两根以上的绳状固定构件将多个拉链链牙连结而形成的。

配置于链牙构件10的多个拉链链牙11在被固定构件15以等间隔连结起来的状态下沿着链牙构件10的长度方向排列成一列。这些拉链链牙11是通过将例如聚酰胺、聚醛、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热塑性树脂注塑成形于1根固定构件15、与固定构件15成为一体且覆盖固定构件15的整个外周而形成的。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拉链链牙的材质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合成树脂,拉链链牙也可由其他合成树脂或金属形成。另外,本实施例1的链牙构件10并不限定于将热塑性树脂注塑成形于固定构件15而形成拉链链牙11的链牙构件,也包括将例如对热塑性树脂进行注塑成形而形成为预定的形状的拉链链牙通过熔接或粘接等固定于固定构件15而形成的链牙构件。

而且,本实用新型中的链牙构件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1那样的注塑成形成的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11与固定构件15一体地形成而连结的链牙构件。本实用新型的链牙构件包括如下链牙构件:在例如绳状的固定构件15进行金属的压铸成形而形成的链牙构件;将横截面呈大致Y形状的线材(所谓Y杆)切断而制作拉链链牙、而且利用按压变形将该拉链链牙安装于固定构件15而形成的链牙构件;对薄板状的平板构件进行冲裁而制作拉链链牙、而且利用按压变形将该拉链链牙安装于固定构件15而形成的链牙构件等。

如在图5中将向布料5安装之前的链牙构件10放大来表示那样,本实施例1的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11具有:主体部12a,其被固定于固定构件15;颈部12b,其从主体部12a沿着链牙构件10的宽度方向连续地延伸,并且具有以长度方向的尺寸变细的方式缩颈而成的形状;啮合头部12c,其从颈部12b进一步沿着宽度方向连续地延伸,并且俯视时呈大致长圆形;突片部12d(也称为肩部),其从颈部12b向长度方向的前方和后方呈薄板状突出。在这样的本实施例1的拉链链牙11中,由颈部12b和啮合头部12c形成与啮合对象侧的链牙构件10的拉链链牙11卡合的啮合部12g。

在该情况下,主体部12a、颈部12b、以及突片部12d各自的上表面部和下表面部与厚度方向正交、并且彼此平行地配置。另外,颈部12b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以下简写为厚度尺寸)和主体部12a的厚度尺寸被设定成相同的大小。突片部12d的厚度尺寸被设定得比主体部12a和颈部12b的厚度尺寸小。

拉链链牙11的主体部12a具有具备恒定的厚度尺寸的大致长方体状的形态。在该情况下,主体部12a具有:上表面部和下表面部,其与厚度方向正交地配置;前表面部和后表面部,其朝向长度方向配置;侧面部(布料相对侧面部),其以与布料5相对的方式朝向与颈部12b的延伸方向相反的一侧配置,与布料5相对。

在本实施例1中,主体部12a的上表面部和下表面部彼此平行地配置,主体部12a的前表面部和后表面部彼此平行地配置。此外,在本实施例1中,主体部12a的前表面部和后表面部也可以不彼此平行,而以彼此倾斜的位置关系配置。

另外,在本实施例1的主体部12a中,配置于上表面部或下表面部与前表面部、后表面部、以及侧面部之间的各棱线部、配置于前表面部或后表面部与侧面部之间的棱线部形成在观察各棱线部的截面时被实施了倒角加工那样的带有圆弧的平滑的曲面。由此,如随后叙述那样利用锯齿形锁缝缝纫机形成固定用缝制部6而将链牙构件10缝在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时,而且,在缝好之后,固定用缝制部6的缝制线7即使与拉链链牙11的主体部12a接触,也能够难以损伤该缝制线7。

而且,在主体部12a的与布料5相对地配置的侧面部(布料相对侧面部)沿着链牙构件10的长度方向具备供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的一部分插入的插入凹部12e。该插入凹部12e以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的厚度尺寸相对应的大小凹设于主体部12a的侧面部。插入凹部12e的表面相对于厚度方向形成为平滑的弯曲面状。在设于各拉链链牙11的插入凹部12e插入有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的状态下,链牙构件10被固定用缝制部6固定于链牙安装缘部2,从而能够将各拉链链牙11以预定的朝向可靠地且稳定地固定于链牙安装缘部2。

在这样的拉链链牙11的主体部12a沿着长度方向贯通有固定构件15,且在被主体部12a包入以使固定构件15的外周面不暴露于外部的状态下保持固定构件15。在该情况下,固定构件15被保持于主体部12a的厚度方向的中央部。

在拉链链牙11的啮合头部12c的顶端部(先端部),在厚度方向的中央部,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凹槽部12f。该凹槽部12f以在使左右的链牙列3啮合时啮合对象侧的拉链链牙11的突片部12d能够嵌入的方式形成。因而,凹槽部12f的厚度尺寸的最大值被设定成比拉链链牙11的突片部12d的厚度尺寸大。

各拉链链牙11通过具有上述那样的啮合头部12c的凹槽部12f和前后的突片部12d,能够有效地防止在使左右的拉链链牙11啮合之时产生上下方向的相对的错位。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拉链链牙11的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任意地变更。

上述那样的本实施例1的链牙构件10相对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在宽度方向的外侧排列在相邻的位置,而被固定用缝制部6(固定用缝制线)固定。在该情况下,固定用缝制部6是通过锯齿形锁缝缝纫机的缝制形成的,并且,是通过平缝相对于长度方向呈锯齿状弯折而形成的。在使各拉链链牙11的主体部12a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接触了的状态下,链牙构件10被该固定用缝制部6固定于链牙安装缘部2。

在此,锯齿形锁缝缝纫机是如下缝纫机:能够在一边沿着与缝纫机的送布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使缝纫机针摆动、一边利用平缝呈锯齿对布料5等进行缝制。此外,也有时将锯齿形锁缝缝纫机中的缝纫机针的摆动称为交错摆动。使用这样的锯齿形锁缝缝纫机,并且在该锯齿形锁缝缝纫机设定成为例如缝纫机针的落针位置的X坐标(送布方向的位置)和Y坐标(交叉方向的位置)的坐标数据来进行缝制,从而能够使在缝制后所形成的固定用缝制部6以相对于锯齿形锁缝缝纫机的送布方向沿着上述交叉方向成为锯齿状的方式容易地弯曲。

在本实施例1中,通过平缝形成的固定用缝制部6的缝制线7具有:上线(针线)7a,其在链牙安装缘部2的表面(第1面)走线、并且与固定构件15的表面侧半部接触;下线(梭线)7b,其在链牙安装缘部2的背面(第2面)走线,并且与固定构件15的背面侧半部接触。在该情况下,固定用缝制部6通过平缝形成,因此,对于上线7a和下线7b,除了两者交叉的部分,在上下方向上以彼此面对称的位置关系配置。

平缝的上线7a和下线7b使用以往的一般的缝纫线。另外,平缝中的上线7a和下线7b在固定用缝制部6刺穿链牙安装缘部2的刺穿位置(随后叙述的第1刺穿位置18a和第2刺穿位置18b)、以及与固定构件15的外周面接触的位置处彼此交叉(交织)。

固定用缝制部6的上线7a和下线7b在厚度方向上于在链牙安装缘部2的表面走线的上线7a与在链牙安装缘部2的背面走线的下线7b之间的位置彼此交叉。特别是本实施例1中的上线7a和下线7b在链牙安装缘部2的厚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位置处相互交叉。由此,刺穿位置处的上线7a和下线7b的交叉部分能够由链牙安装缘部2保护、并且从外部难以看见。此外,厚度方向上的上线7a和下线7b的交叉位置可通过进行锯齿形锁缝缝纫机中的上线7a和下线7b的张力控制而容易地变更。

本实施例1的固定用缝制部6由如上述那样使用锯齿形锁缝缝纫机来使上线7a和下线7b交织(日文:他糸レーシング)的平缝的线迹形成。由此,固定用缝制部6刺穿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并且,能够以将链牙构件10的固定构件15包入的方式支承链牙构件10的固定构件15。因此,链牙构件10被固定用缝制部6容易地且稳定地安装并固定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

此外,在本实施例1中,通过固定用缝制部6的上线7a和下线7b刺穿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并且,上线7a和下线7b还刺穿并保持链牙构件10的固定构件15,从而也可将链牙构件10安装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

另外,通过使用锯齿形锁缝缝纫机来形成固定用缝制部6,能够使缝制后的固定用缝制部6的上线7a和下线7b难以与拉链链牙11的表面(上表面)和背面(下表面)重叠。由此,能够抑制起因于固定用缝制部6的上线7a和下线7b与拉链链牙11重叠而产生上线7a和下线7b的松弛、链牙列3的啮合的顺利程度(啮合容易度)的降低、拉头40的滑动性的降低等不良情况。

本实施例1的固定用缝制部6具有从平缝的上线7a和下线7b相对于1个拉链链牙11在固定构件15的外周面上彼此交叉的外周交叉位置到在下一个固定构件13的外周面上交叉的外周交叉位置走线的单位走线区域17,该固定用缝制部6是通过该单位走线区域17的针迹沿着长度方向以预定的图案针对每一个拉链链牙11反复地配置而形成的。在该情况下,本实施例1的形成固定用缝制部6的各单位走线区域17各具有两个固定用缝制部6刺穿链牙安装缘部2的刺穿位置。

在此,参照图2,具体地说明本实施例1的单位走线区域17,本实施例1中的固定用缝制部6的上线7a和下线7b在各单位走线区域17中具有:第1走线部17a,其从上线7a和下线7b在固定构件15的外周面上交叉的外周交叉位置配置到最初的第1刺穿位置18a;第2走线部17b,其从该第1刺穿位置18a配置到下一个第2刺穿位置18b;第3走线部17c,其从第2刺穿位置18b配置到下一个外周交叉位置。

在该情况下,第1走线部17a是通过上线7a(或下线7b)从上述的外周交叉位置到与拉链链牙11的侧面部相对应的宽度方向的位置沿着宽度方向(或大致宽度方向)走线、进一步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地走线到第1刺穿位置18a而形成的。在该情况下,第1走线部17a的沿着宽度方向走线的部分与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地走线的部分之间的边界部也有时与拉链链牙11的主体部12a接触。

第2走线部17b是通过上线7a(或下线7b)在第1刺穿位置18a与第2刺穿位置18b之间沿着链牙构件10的长度方向走线而形成的。第3走线部17c是通过上线7a(或下线7b)从第2刺穿位置18b到与拉链链牙11的侧面部相对应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地走线、进一步沿着宽度方向(或大致宽度方向)走线到外周交叉位置而形成的。在该情况下,第3走线部17c的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地走线的部分与沿着宽度方向走线的部分之间的边界部也有时与拉链链牙11的主体部12a接触。

在如上述那样上线7a和下线7b走线而形成固定用缝制部6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那样在从上方观察链牙构件10和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的俯视(或从下方观察的仰视)时,拉链链牙11的与链牙安装缘部2接触的侧面部(布料相对侧面部)、以及固定用缝制部6的比拉链链牙11的侧面部还靠布料5的内方侧形成的部分以呈等腰梯形的形状的方式配置。

特别是本实施例1中,使固定用缝制部6刺穿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的第1刺穿位置18a和第2刺穿位置18b从各拉链链牙11的布料相对侧面部朝向宽度方向上的布料5的内侧(换言之,与朝向啮合对象侧的拉链链牙11的方向相反的一侧的方向)分开。即、在链牙构件10的宽度方向上,在固定用缝制部6的第1刺穿位置18a和第2刺穿位置18b与各拉链链牙11的布料相对侧面部的位置之间设有恒定的间隔。

在该情况下,具体而言,链牙构件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1刺穿位置18a和第2刺穿位置18b与各拉链链牙11的布料相对侧面部的位置之间的尺寸(分开距离)W被设定成0.4mm以上,优选被设定成0.8mm以上。另外,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上述的尺寸(分开距离)W被设定成布料5的厚度尺寸以上的大小。

通过将固定用缝制部6的第1刺穿位置18a和第2刺穿位置18b设定于这样的位置,能够使固定用缝制部6的上线7a和下线7b更难以与拉链链牙11的表面和背面重叠。另外,能够较大地确保第1刺穿位置18a和第2刺穿位置18b与链牙安装缘部2的侧端缘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间隔。由此,易于稳定地确保链牙安装缘部2的强度,能够使例如布料5被上线7a和下线7b磨擦而从第1刺穿位置18a或第2刺穿位置18b被朝向链牙安装缘部2的侧端缘切断那样的布料5的损伤难以产生。

此外,固定用缝制部6的第1刺穿位置18a和第2刺穿位置18b与各拉链链牙11的布料相对侧面部的位置之间的尺寸(分开距离)W被设定成30mm以下,优选被设定成10mm以下,进一步优选被设定成5mm以下。通过设定成这样的大小,能够利用固定用缝制部6将链牙构件10稳定地固定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也能够有效地防止拉链链牙11的位置偏离。

而且,在本实施例1中,固定用缝制部6的第1刺穿位置18a和第2刺穿位置18b与各拉链链牙11的布料相对侧面部的位置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分开距离)W被设定得比要安装的拉头40的随后叙述的凸缘部45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参照图4)大。即、本实施例1中的固定用缝制部6的第1刺穿位置18a和第2刺穿位置18b配置于比安装于链牙列3的拉头40的凸缘部45的位置靠拉头40的外侧的位置。

在此,更详细地说明固定用缝制部6与拉头40的凸缘部45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1中的布料5的左右的链牙安装缘部2,与沿着链牙列3滑动的拉头40的凸缘部45面对的凸缘面对区域(拉头面对区域)2a沿着长度方向(链牙构件10的长度方向)连续地配置于链牙安装缘部2的上表面(表面)和下表面(背面)这两者。

如上述那样,本实施例1的固定用缝制部6相对于长度方向一边沿着宽度方向呈锯齿状折回一边形成(参照图2)。在该情况下,作为该固定用缝制部6的缝制线7的上线7a和下线7b暴露于链牙安装缘部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且,横穿该链牙安装缘部2的上述凸缘面对区域2a地配置。以横穿该凸缘面对区域2a的方式暴露的上线7a和下线7b形成保护链牙安装缘部2以使链牙安装缘部2不与拉头40的凸缘部45接触的保护部。在该情况下,如图4所示,缝制线7呈锯齿状折回而形成的固定用缝制部6以宽度方向的尺寸比链牙安装缘部2的凸缘面对区域2a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地配置。此外,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用缝制部6只要在链牙安装缘部2的凸缘面对区域2a的整个宽度方向范围内配置,就能够使该宽度方向的尺寸比实施例1的情况的该宽度方向的尺寸小。能够利用成为该保护部的固定用缝制部6的缝制线7(上线7a和下线7b),使拉头40的凸缘部45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难以直接滑动接触(或不滑动接触)。

因而,在本实施例1的带拉链的衣服1中,即使反复进行拉头40的滑动操作,链牙安装缘部2也难以被拉头40的凸缘部45磨损。其结果,能够抑制起因于拉头40的滑动而链牙安装缘部2局部地变薄、被切断等链牙安装缘部2的损伤,链牙安装缘部2难以由于拉头40而损伤。因此,能够使链牙安装缘部2的耐久性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例1中,如图2所示,固定用缝制部6的第1刺穿位置18a和第2刺穿位置18b在链牙构件10的长度方向上配置于与拉链链牙11的主体部12a的形成区域相对应的范围内。通过如此第1刺穿位置18a和第2刺穿位置18b配置于上述范围内,能够利用固定用缝制部6将链牙构件10可靠地固定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并且,能够使链牙构件10的长度方向上的各拉链链牙11的位置难以相对于链牙安装缘部2偏离。

另外,在本实施例1的带拉链的衣服1中,在宽度方向上的各拉链链牙11的布料相对侧面部的位置与固定用缝制部6的第1刺穿位置18a和第2刺穿位置18b之间的区域连续地形成有用于以不使固定用缝制部6的上线7a和下线7b松弛的方式紧固的辅助缝制部8。

尤其是,本实施例1的辅助缝制部8是通过使用缝纫机来使辅助用上线(针线)和辅助用下线(梭线)交织的平缝的线迹沿着链牙构件10的长度方向呈直线状形成的。通过如此通过平缝形成辅助缝制部8,从而能够容易地且稳定地形成辅助缝制部8,并且如随后叙述那样能够稳定地压紧(紧固)固定用缝制部6的上线7a和下线7b。因此,辅助缝制部8也能够称为紧固用缝制部。

在该情况下,辅助缝制部8的辅助用上线和辅助用下线在辅助缝制部8刺穿链牙安装缘部2的刺穿位置处、且在链牙安装缘部2中的厚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位置处彼此交叉(交织)。此外,厚度方向上的辅助用上线和辅助用下线的交叉位置可通过进行缝纫机中的辅助用上线和辅助用下线的张力控制来变更。

该辅助缝制部8刺穿链牙安装缘部2的刺穿位置如上述那样配置于拉链链牙11的布料相对侧面部与固定用缝制部6的刺穿位置(第1刺穿位置18a和第2刺穿位置18b)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区域内,换言之,配置于与固定用缝制部6中的上述的第1走线部17a和第3走线部17c重叠的区域内。在该区域内,辅助缝制部8的辅助用上线和辅助用下线在固定用缝制部6的上线7a和下线7b之上分别交叉。

通过形成这样的辅助缝制部8,能够利用辅助用上线和辅助用下线将固定用缝制部6的上线7a和下线7b从上下朝向链牙安装缘部2(换言之,朝向厚度方向的内侧)压紧。由此,能够利用辅助缝制部8将固定用缝制部6的上线7a和下线7b紧固而施加张力。

因此,即使在固定用缝制部6的上线7a和下线7b产生了松弛,也能够通过辅助缝制部8的形成来消除该松弛。另外,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在固定用缝制部6的上线7a和下线7b产生松弛。因而,能够更牢固地且可靠地进行利用固定用缝制部6对链牙构件10的固定。

而且,在本实施例1中,作为辅助缝制部8的缝制线7的辅助用上线和辅助用下线的至少一部分作为保护链牙安装缘部2以使其不与拉头40的凸缘部45接触的保护部沿着长度方向配置于链牙安装缘部2的上述凸缘面对区域2a内。通过如此辅助缝制部8的缝制线7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凸缘面对区域2a内,在进行了拉头40的滑动操作时,拉头40的凸缘部45更难以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滑动接触。因此,能够更稳定地相对于拉头40的凸缘部45保护链牙安装缘部2,其结果,能够使链牙安装缘部2的耐久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例1中,如图4所示,辅助缝制部8刺穿链牙安装缘部2的刺穿位置配置于拉链链牙11的布料相对侧面部与固定用缝制部6的第1刺穿位置18a和第2刺穿位置18b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区域内,进而,配置于拉链链牙11的布料相对侧面部与固定用缝制部6的刺穿位置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或、配置于比该中央位置靠近固定用缝制部6的第1刺穿位置18a和第2刺穿位置18b的位置。通过辅助缝制部8的刺穿位置被如上述那样设定,在利用该辅助缝制部8将固定用缝制部6的上线7a和下线7b压紧之时,能够有效地防止在固定用缝制部6产生松弛。

此外,本实施例1的辅助缝制部8是通过沿着长度方向的直线状的平缝形成的,但在本实用新型中,只要辅助缝制部能够将固定用缝制部6的上线7a和下线7b朝向链牙安装缘部2压紧,就也可由双线锁缝等那样的除了平缝以外的线迹形成该辅助缝制部。

如图1、图4所示意性地表示那样,安装于本实施例1的链牙列3的拉头40具有拉头主体41和保持于该拉头主体41的拉片42。本实施例1的拉头主体41具有:上翼板43;下翼板44,其与上翼板43分开而平行地配置;未图示的连结柱,其将上翼板43的前端部(肩头侧端部)和下翼板44的前端部(肩头侧端部)之间连结;上下的凸缘部45,其配置于上翼板43和下翼板44的左右侧缘部;拉片安装部46,其配置于上翼板43的上表面,并且保持拉片42。

另外,在拉头主体41的前端部,以连结柱介于其间的方式形成有左右的肩头,在拉头主体41的后端部形成有后口。另外,在上翼板43和下翼板44之间形成有将左右的肩头和后口连通的大致Y字形状的链牙引导路径。而且,在拉头主体41的上下的凸缘部45之间,与上翼板43和下翼板44平行地形成有供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贯穿的贯穿间隙。通过使用具有上述那样的构造的拉头40,能够顺利地进行直接固定到衣服1的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的左右的链牙构件10的啮合、分离。

接着,对具有上述那样的链牙构件10的本实施例1的带拉链的衣服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分别准备左右一对链牙构件10和衣服用的布料5。如上所述,本实施例1的链牙构件10是通过将合成树脂直接注塑成形于1根绳状的固定构件15、以等间隔形成具有预定的形状的多个拉链链牙11来制作的。

另一方面,与链牙构件10独立地利用针织、机织等来制作成为拉链被安装构件的衣服用的布料5。此时,在要对例如布料5赋予防水性的情况下,也可在针织或机织成的布料5涂敷合成树脂、或粘贴树脂膜。

接下来,将制作成的布料5裁断成与衣服1的前身相对应的预定的形状,对成为拉链被安装构件的左右一对前身用的布料5(布料部件)进行制作。而且,通过使左右的布料5中的裁断后的侧缘部呈U字状折回,在该布料5形成用于安装链牙构件10的链牙安装缘部2。在该情况下,分别形成于左右一对前身用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设于在制造完衣服时彼此相对地配置的位置。

接着,使用如上述那样制作成的链牙构件10、以及被裁断成预定的形状而形成有链牙安装缘部2的布料5来制作带链牙构件的衣服构成零件。

首先,作为第1次缝制工程,例如,如图5所示,进行使用锯齿形锁缝缝纫机将链牙构件10缝在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的缝制加工。此时,使用设定有落针位置的坐标数据的锯齿形锁缝缝纫机来对链牙构件10和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进行缝制,从而一边形成图2等所示的固定用缝制部6,一边能够利用该固定用缝制部6将链牙构件10缝在而固定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

接着,作为第2次缝制工程,进行使用1根针的平缝缝纫机而在利用固定用缝制部6固定着链牙构件10的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形成辅助缝制部8的缝制加工。由此,能够在形成有固定用缝制部6的链牙安装缘部2的预定位置稳定地形成上述的直线状的平缝构成的辅助缝制部8。

其结果,能够利用辅助缝制部8将链固定用缝制部6的上线7a和下线7b朝向牙安装缘部2压紧,因此,能够将链牙构件10更牢固地固定于链牙安装缘部2。由此,如图2~图4所示那样制作链牙构件10被固定用缝制部6和辅助缝制部8固定于链牙安装缘部2的带链牙构件的衣服的左右的衣服构成零件。另外,在本实施例1中,除了上述的左右一对衣服构成零件之外,制作并准备构成衣服中的左右的袖部、后身的未图示的衣服构成零件等。

之后,利用缝制等使制作成的各部位的衣服构成零件彼此结合而组装衣服。而且,将拉头40可滑动安装于将链牙构件10固定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而形成的链牙列3。由此,稳定地制造图1所示那样的带拉链的衣服1。

如此制造成的本实施例1的带拉链的衣服1不仅衣服的布料5的一部分构成衣服1、而且也作为以往的拉链的拉链带发挥功能。因此,在本实施例1的带拉链的衣服1中,能够以省略了在以往的拉链中作为必须构成零部件的拉链带的存在的形态(换言之,无拉链带的拉链的形态)而具有拉链的功能。由此,能够降低带拉链的衣服1的制造成本(尤其是,材料成本)。另外,使带拉链的衣服1轻量化,并且,能够使衣服的柔软性提高。尤其是,在本实施例1的衣服1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衣服1的前襟部处的布料5的表背方向的柔软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1的情况下,能够在对例如布料5赋予了防水性、憎水性等那样的所期望的功能的基础上,能够将链牙构件10直接固定于该布料5。因此,也能够容易地制造具备防水性、憎水性等的高品质的带拉链的衣服1。

而且,在本实施例1的带拉链的衣服1中,如上所述,相对于拉头40的凸缘部45保护衣服1的链牙安装缘部2的保护部由固定用缝制部6的缝制线7(上线7a和下线7b)和辅助缝制部8的缝制线7(辅助用上线和辅助用下线)形成。由此,即使反复进行拉头40的滑动操作,也能够抑制起因于该拉头40的滑动而衣服的链牙安装缘部2产生的磨损,使布料5难以损伤。其结果,能够使衣服1的耐久性(特别是使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处的耐久性)提高。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1的情况下,在带拉链的衣服1的制造中,在将前身用的布料部件裁断成预定的形状之后,进行利用缝制的链牙构件10的固定。不过,在本实用新型中,相对于裁断前的布料5,利用缝制将链牙构件10固定于预定的位置,之后,通过将带链牙构件的布料5裁断成预定的形状,也能制作带链牙构件的衣服构成零件。

另外,在本实施例1的链牙构件10中,为了将拉链链牙11以预定的姿势可靠地固定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如上述那样在各拉链链牙11的侧面部设有能够插入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的一部分的插入凹部12e。不过,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在侧面部未设有插入凹部12e的多个拉链链牙与固定构件15一体地形成,也能制作链牙构件。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如图2所示,由锯齿形锁缝缝纫机形成的固定用缝制部6是单位走线区域17被反复而形成的,该单位走线区域17具有:第1走线部17a和第3走线部17c,其中,具有上线7a和下线7b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地走线的倾斜部分;第2走线部17b,其中,上线7a和下线7b沿着长度方向走线。特别是在该情况下,固定用缝制部6以拉链链牙11的布料相对侧面部、以及固定用缝制部6中的比拉链链牙11的侧面部靠布料5的内方侧地形成的部分在俯视时呈等腰梯形的形状的方式形成。

不过,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用缝制部6的单位走线区域17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使用锯齿形锁缝缝纫机而以其他的形状形成固定用缝制部。例如,像在图6中表示实施例1的变形例的固定用缝制部6a那样,也可以是,该固定用缝制部6a的单位走线区域19具有:第1走线部19a,其中,从上线7a和下线7b在固定构件15的外周面上交叉的外周交叉位置到最初的第1刺穿位置18a沿着宽度方向呈直线状走线;第2走线部19b,其中,上线7a和下线7b从第1刺穿位置18a到下一个第2刺穿位置18b沿着长度方向呈直线状走线;第3走线部19c,其中,上线7a和下线7b从第2刺穿位置18b到下一个外周交叉位置沿着宽度方向呈直线状走线。

即使图6所示那样的单位走线区域19反复而形成固定用缝制部6a,该固定用缝制部6a也能够刺穿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并且以将固定构件15的至少一部分包入的方式支承链牙构件10的固定构件15,因此,能够将链牙构件10可靠地且稳定地固定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另外,在该情况下,固定用缝制部6a沿着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形成,因此,也能提高带拉链的衣服1的美观、设计性。

实施例2

图7是表示本实施例2的带拉链的衣服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本实施例2的链牙构件的立体图。

本实施例2的带拉链的衣服1a是使拉链链牙21的形态和固定用缝制部6b的针迹的形态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带拉链的衣服1的该形态不同而形成的。不过,对于除了这些以外的部分,本实施例2的带拉链的衣服1a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带拉链的衣服1实质上同样地形成。

因而,在本实施例2中,对于具有与前述的实施例1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零部件和构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从而省略其说明。另外,在随后叙述的实施例3以后的说明中,也对于具有与此前所说明的实施例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零部件和构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从而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2的链牙构件20是多个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21以恒定的间隔固定于固定构件15而形成的。

本实施例2的拉链链牙21具有:主体部22a,其以将固定构件15包入的方式固定于固定构件15;颈部22b,其从主体部22a延伸;啮合头部22c,其从颈部22b进一步延伸;突片部22d,其从颈部22b向前方和后方呈薄板状突出。在啮合头部22c的顶端部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凹槽部22f。在该情况下,拉链链牙21的颈部22b、啮合头部22c、突片部22d、凹槽部22f与前述的实施例1中的拉链链牙11实质上同样地形成。因而,在本实施例2的拉链链牙21中,也由颈部22b和啮合头部22c形成与啮合对象侧的拉链链牙11卡合的啮合部22g。

本实施例2的主体部22a具有:与厚度方向正交地配置的上表面部和下表面部;朝向长度方向配置的前表面部和后表面部;与布料5相对地配置的侧面部(布料相对侧面部)。主体部22a的上表面部和下表面部彼此平行地配置,主体部22a具备恒定的厚度尺寸。另外,在主体部22a的侧面部(布料相对侧面部),沿着链牙构件20的长度方向具备供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的一部分插入的未图示的插入凹部。

本实施例2的主体部22a在拉链链牙21的俯视时具有:主体顶端部23a,其与颈部22b连结,并且,主体部22a的前表面部和后表面部间的长度尺寸(链牙构件20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成为恒定的大小;递减部23b,其从主体顶端部23a朝向链牙安装缘部2侧沿着宽度方向延伸。该递减部23b是使主体部22a的前表面部和后表面部间的长度尺寸随着靠近链牙安装缘部2(或随着远离颈部22b)而以恒定的比例递减来形成的。

本实施例2的主体部22a具有上述那样的主体顶端部23a和递减部23b,因此,配置于该主体部22a的前表面部和后表面部具有与链牙构件20的宽度方向平行的平行部和相对于该宽度方向倾斜地配置的平面状的倾斜部。

在本实施例2中,通过在主体部22a设有递减部23b,与例如前述的实施例1的拉链链牙11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固定链牙构件20的固定用缝制部6b的缝制线7(上线7a和下线7b)更加难以与拉链链牙21重叠。在该情况下,递减部23b设于主体部22a的整体的宽度尺寸的10%以上90%以下的范围内,优选设于40%以上且85%以下的范围内。

拉链链牙21的递减部23b被设置为主体部22a的整体的宽度尺寸的10%以上、优选以40%以上,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固定用缝制部6b的缝制线7与拉链链牙21重叠。

另外,递减部23b被设置为主体部22a的整体的宽度尺寸的90%以下、优选以85%以下,从而能够适当地形成主体部22a的主体顶端部23a,并且,能够以主体部22a适当地包入固定构件15。由此,能够稳定地确保拉链链牙21的强度、拉链链牙21相对于固定构件15的固定强度。而且,能够以拉链链牙21遮盖固定构件15而难以看见固定构件15,因此,提高链牙构件20的外观品质、进而带拉链的衣服1a的外观品质。

本实施例2的链牙构件20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地,相对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而言在宽度方向的外侧排列于相邻的位置而被固定用缝制部6b固定。本实施例2的固定用缝制部6b虽然针对每一个拉链链牙21形成的单位走线区域27的形态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情况不同,但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地具有上线和下线,并且,使用锯齿形锁缝缝纫机而相对于长度方向呈锯齿状弯折而形成。

在本实施例2的情况下,固定用缝制部6b的各单位走线区域27具有固定用缝制部6b刺穿链牙安装缘部2的第1刺穿位置28a和第2刺穿位置28b,这些第1刺穿位置28a和第2刺穿位置28b在链牙构件20的宽度方向上与拉链链牙21的侧面部的位置之间设有恒定的间隔地配置。

本实施例2的固定用缝制部6b在各单位走线区域27中具有:直线状的第1走线部27a,其从上线和下线在固定构件15的外周面上交叉的外周交叉位置到最初的第1刺穿位置28a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地配置;直线状的第2走线部27b,其从该第1刺穿位置28a到下一个第2刺穿位置28b沿着长度方向配置;直线状的第3走线部27c,其从第2刺穿位置28b到下一个外周交叉位置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地配置。

如上述那样,通过固定用缝制部6b的第1走线部27a和第3走线部27c沿着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形成为直线状,能够更顺利地进行锯齿形锁缝缝纫机的缝制。另外,固定用缝制部6b的第1走线部27a和第3走线部27c虽然沿着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形成为直线状,但通过在本实施例2的拉链链牙21的主体部22a设有上述那样的递减部23b,能够稳定地防止固定用缝制部6b的缝制线7(上线7a和下线7b)与拉链链牙21重叠、钩挂。由此,能够防止在固定用缝制部6b的缝制线7产生松弛,稳定地维持链牙构件20被固定到布料5的状态。

并且,通过主体部22a具有上述那样的递减部23b,能够使拉链链牙21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接触的接触区域(接触面积)比前述的实施例1的拉链链牙11的情况的该接触区域小。由此,能够减少拉链链牙21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之间的接触对链牙安装缘部2的柔软性造成的影响,更适当地确保链牙安装缘部2的柔软性。

通过能够如此使链牙安装缘部2更柔软地形成,能够使带拉链的衣服1a的品质提高。另外,在使拉头40向前方滑动了时,能够在拉头40的链牙引导路径内易于使左右的拉链链牙21啮合。由此,能够使拉头40的滑动阻力降低,谋求拉头40的滑动性、操作性的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例2中,在布料5的左右的链牙安装缘部2,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地,沿着长度方向配置有与拉头40的凸缘部45面对的凸缘面对区域(拉头面对区域)。本实施例2的固定用缝制部6b作为保护部而以横穿链牙安装缘部2的凸缘面对区域的方式配置,该保护部保护链牙安装缘部2,以使链牙安装缘部2不与拉头40接触。由此,即使反复进行拉头40的滑动操作,也能够难以由于拉头40的凸缘部45而使链牙安装缘部2磨损,因此,能够使链牙安装缘部2的耐久性提高。

而且,具有上述那样的拉链链牙21和固定用缝制部6b的本实施例2的带拉链的衣服1a不借助拉链带地形成,因此,能够获得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带拉链的衣服1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3

图9和图10是表示本实施例3的带拉链的衣服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和仰视图。另外,图11是实施例3的链牙构件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3的带拉链的衣服1b使拉链链牙31的形态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带拉链的衣服1的拉链链牙11不同地形成。此外,在本实施例3的带拉链的衣服1b中,对于拉链链牙31以外的部分,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带拉链的衣服1实质上同样地形成。

本实施例3的链牙构件30中的各拉链链牙31具有以厚度方向的大致中心的高度位置为基准而区别的链牙上半部(第1链牙半部)32和链牙下半部(第2链牙半部)34。另外,链牙上半部32和链牙下半部34具有彼此不同的形状。即、本实施例3的拉链链牙31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拉链链牙11、实施例2的拉链链牙21不同,具有沿着上下方向非对称的形状。在该情况下,链牙上半部32的上表面和链牙下半部34的下表面与厚度方向正交、且彼此平行地配置。

本实施例3的链牙上半部32具有:上侧主体部(第1主体部)32a,在其与链牙下半部34之间夹持固定构件15;尖细形状的上侧头部(第1头部)32b,其从该上侧主体部32a沿着宽度方向延伸。

上侧主体部32a具有:上侧主体顶端部33a,其与上侧头部32b连结,并且,具备恒定的长度尺寸;上侧递减部33b,其从该上侧主体顶端部33a朝向链牙安装缘部2侧沿着宽度方向延伸,上侧递减部33b具有长度尺寸随着靠近链牙安装缘部2而递减的形状。另外,上侧头部32b以在拉链链牙31的俯视时呈大致三角形的方式使上侧头部32b的长度尺寸朝向顶端部(先端部)递减地形成。

本实施例3的链牙下半部34具有:下侧主体部(第2主体部)34a;下侧颈部(第2颈部)34b,其具有从下侧主体部34a沿着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被缩颈而成的形状;下侧啮合头部(第2啮合头部)34c,其从下侧颈部34b进一步沿着宽度方向延伸。在这样的本实施例3的链牙下半部34中,由下侧颈部34b和下侧啮合头部34c形成与啮合对象侧的拉链链牙31的链牙下半部34卡合的啮合部34g。

下侧主体部34a具有:下侧主体顶端部35a,其与下侧颈部34b连结,并且使其长度尺寸朝向链牙安装缘部2侧递增;下侧递减部35b,其从该下侧主体顶端部35a朝向链牙安装缘部2侧沿着宽度方向延伸,并且,长度尺寸随着靠近链牙安装缘部2而递减。

在本实施例3的拉链链牙31中,具备恒定的长度尺寸的上侧主体顶端部33a形成于上侧头部32b,并且,使长度尺寸朝向链牙安装缘部2侧递增的下侧主体顶端部35a形成于下侧主体部34a,从而能够适当地确保拉链链牙31相对于固定构件15的固定强度。

而且,在本实施例3的拉链链牙31中,使长度尺寸朝向链牙安装缘部2侧递减的上侧递减部33b形成于上侧头部32b,使长度尺寸朝向链牙安装缘部2侧递减的下侧递减部35b形成于下侧主体部34a,从而防止了固定链牙构件30的固定用缝制部6的缝制线7(上线7a和下线7b)与拉链链牙31重叠、钩挂。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3的拉链链牙31的情况下,配置于拉链链牙31的上侧递减部33b和下侧递减部35b的前表面部和后表面部形成为在拉链链牙31的俯视时呈弯曲状那样曲面,由此,提高了拉链链牙31的外观品质。

具有上述那样的拉链链牙31的本实施例3的带拉链的衣服1b不借助拉链带地形成,因此,能够获得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带拉链的衣服1的效果同样的效果。另外,本实施例3的固定用缝制部6也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地形成为保护部,因此,能够保护链牙安装缘部2,以使链牙安装缘部2不与拉头接触。

实施例4

图12是表示实施例4的带拉链的衣服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在本实施例4的带拉链的衣服1c中,将链牙构件10a固定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的构造与前述的实施例1~实施例3的构造(所谓通常类型的拉链的构造)不同。即、在本实施例4的带拉链的衣服1c中,通过链牙构件10a被固定于链牙安装缘部2的背面(下表面),以链牙列从衣服的外面侧难以看见的方式配置的所谓背侧使用类型形成拉链。

具体地说明,在本实施例4的带拉链的衣服1c中,链牙构件10a被固定用缝制部6c直接固定于左右的链牙安装缘部2的下表面。另外,拉头50形成为如随后叙述那样背侧使用类型的拉链用拉头,能够滑动地安装于由链牙构件10a的多个拉链链牙11a形成的链牙列。

本实施例4中的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链牙安装缘部2同样地,是通过布料5的侧缘部向下表面侧呈U字状折回而形成的。另外,在本实施例4的链牙安装缘部2的上表面,与拉头50的随后叙述的上翼板53的内表面(链牙引导表面)面对的拉头面对区域沿着长度方向连续地配置。

本实施例4的链牙构件10a具有多个独立的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11a和以恒定的间隔连结这多个拉链链牙11a的1根固定构件15。在该链牙构件10a中,虽然在各拉链链牙11a未设置前述的实施例1的配置于拉链链牙11的插入凹部12e,但对于除此之外的结构,本实施例4的链牙构件10a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链牙构件10同样地形成。

本实施例4的链牙构件10a在与链牙安装缘部2的下表面侧重叠了的状态下被由平缝形成的固定用缝制部6c固定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在该情况下,固定链牙构件10a的固定用缝制部6c利用锯齿形锁缝缝纫机的缝制形成为锯齿状。

另外,该固定用缝制部6c以固定用缝制部6c的缝制线7包覆链牙构件10a的固定构件15的方式保持该固定构件15,并且,在该固定构件15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刺穿链牙安装缘部2,从而将链牙构件10a固定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另外,在固定用缝制部6c刺穿链牙安装缘部2的刺穿位置,缝制线7的上线(针线)和下线(梭线)彼此交叉。

在本实施例4中,固定用缝制部6c的缝制线7在链牙安装缘部2的上表面一边形成锯齿状的针迹一边沿着长度方向配置。在该情况下,呈锯齿状形成的固定用缝制部6c暴露于链牙安装缘部2的上表面,并且,以覆盖被配置于该上表面的上述的拉头面对区域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由该锯齿状的固定用缝制部6c形成保护部,该保护部保护链牙安装缘部2的上表面,以使链牙安装缘部2的上表面不与拉头50的一部分(在本实施例4的情况下,是随后叙述的上翼板53的一部分)接触。

本实施例4的拉头50的一部分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4的拉头50具有拉头主体51和未图示的拉片。拉头主体51具有:上翼板53;下翼板54,其与上翼板53分开而平行地配置;未图示的连结柱,其将上翼板53的前端部(肩头侧端部)和下翼板54的前端部(肩头侧端部)之间连结;凸缘部55,其从下翼板54的左右侧缘部朝向上翼板53延伸;未图示的拉片安装部,其配置于上翼板53的上表面,并且保持拉片。

在拉头主体51的前端部,以连结柱介于其间的方式形成有左右的肩头,在拉头主体51的后端部形成有后口。另外,在上翼板53与下翼板54之间形成有将左右的肩头和后口连通的大致Y字形状的链牙引导路径。

以上那样的本实施例4的带拉链的衣服1c不使用拉链带地形成,因此,与前述的实施例1~实施例3的情况同样地,获得制造成本削减、衣服的轻量化、以及衣服的柔软性的提高这样的效果。另外,也能够容易地制造具备防水性、憎水性等的高品质的带拉链的衣服1c。

而且,在本实施例4中,在衣服的链牙安装缘部2的上表面,针对与拉头50的上翼板53的接触进行保护的保护部由锯齿状的固定用缝制部6c形成,因此,能够难以产生起因于拉头50的滑动的链牙安装缘部2的损伤。

实施例5

图13是表示实施例5的带拉链的衣服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在本实施例5的带拉链的衣服1d中,将链牙构件10b固定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4的构造与前述的实施例1~实施例3那样的通常类型的拉链、实施例4那样的背侧使用类型的拉链的构造不同。在本实施例5的带拉链的衣服1d中,多个拉链链牙11a和固定链牙构件10b的固定用缝制部6d以被衣服的布料5遮盖而难以看见的所谓隐形类型形成拉链。

具体地说明,在本实施例5的带拉链的衣服1d中,布料5的侧缘部呈U字状折回,仅利用折回来的该折回部分(折回片部)形成供链牙构件10b安装的链牙安装缘部4。链牙构件10b被固定用缝制部6d直接固定于折回来的该链牙安装缘部4的下表面。

在本实施例5中,各拉链链牙11a的啮合头部12c向比布料5的呈U字状弯折的弯折部的位置靠宽度方向的外侧(啮合对象的链牙构件10b侧)的位置突出。另外,拉头60形成为具备随后叙述那样的倒L字型的左右的凸缘部65的隐形类型的拉链用拉头。该拉头60可滑动地安装于由链牙构件10b的多个拉链链牙11a形成的链牙列。

本实施例5中的将布料5折回而形成的链牙安装缘部4具有:下表面,其供链牙构件10b固定;上表面,其配置于该下表面的相反侧,并且,由折回来的布料5的内周面形成。在该链牙安装缘部4的上表面,沿着长度方向连续地配置有与拉头60中的随后叙述的凸缘部65的横壁部65b的内表面面对的凸缘面对区域(拉头面对区域)。

本实施例5的链牙构件10b具有:多个独立的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11a;1根固定构件15,其以恒定的间隔固定有这多个拉链链牙11a。本实施例5的拉链链牙11a虽然未设置前述的实施例1那样的插入凹部12e,但对于除此之外的结构,以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拉链链牙11同样的形状形成。即、本实施例5的拉链链牙11a与前述的本实施例4的拉链链牙11a同样地形成。

本实施例5的固定构件15相对于拉链链牙11a不是配置于厚度方向的中央部的位置,而是配置于向厚度方向的上侧移位了的位置(靠近链牙安装缘部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固定构件15的外周整体被拉链链牙11a覆盖。

本实施例5的链牙构件10b在重叠到链牙安装缘部4的下表面侧的状态下被由平缝形成的固定用缝制部6d固定于作为布料5的折回部的该链牙安装缘部4。在该情况下,固定链牙构件10b的固定用缝制部6d通过锯齿形锁缝缝纫机的缝制形成为锯齿状。

另外,该固定用缝制部6d以固定用缝制部6d的缝制线7包覆链牙构件10b的固定构件15的方式保持该固定构件15,并且,在该固定构件15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刺穿链牙安装缘部4,从而将链牙构件10b固定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4。另外,在固定用缝制部6d刺穿链牙安装缘部4的刺穿位置,缝制线7的上线(针线)和下线(梭线)彼此交叉。

在本实施例5中,固定用缝制部6d的缝制线7在链牙安装缘部4的上表面一边形成锯齿状的针迹一边沿着长度方向配置。在该情况下,呈锯齿状形成的固定用缝制部6d以覆盖被配置于链牙安装缘部4的上表面的上述的凸缘面对区域(拉头面对区域)的方式形成于该链牙安装缘部4的上表面。由该锯齿状的固定用缝制部6d形成保护部,该保护部保护链牙安装缘部4的上表面,以使链牙安装缘部4的上表面不与拉头60的凸缘部65接触。

本实施例5的拉头60的一部分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5的拉头60具有拉头主体61和未图示的拉片。拉头主体61具有:下翼板64;倒L字型的左右一对凸缘部65,其竖立设于下翼板64的左右两侧缘部;未图示的中央柱部,其竖立设于下翼板64的前端部(肩头侧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伸出部63,其从中央柱部的上端部沿着与下翼板64平行的方向伸出;未图示的拉片安装部,其配置于中央柱部的上表面,并且保持拉片。

拉头主体61的凸缘部65具有从下翼板64的左右两侧缘部立起的纵壁部65a和从纵壁部65a的上端部朝向宽度方向的内侧延伸的横壁部65b。另外,在拉头主体61的伸出部63与凸缘部65的横壁部65b之间形成有供布料5贯穿的贯穿间隙。

在拉头主体61的前端部,以中央柱部介于其间的方式形成有左右的肩头,在拉头主体61的后端部形成有后口。另外,将左右的肩头和后口连通的大致Y字形状的链牙引导路径被下翼板64、左右的凸缘部65、以及伸出部63包围而形成。

以上那样的本实施例5的带拉链的衣服1d不使用拉链带地形成,因此,与前述的实施例1~实施例4的情况同样地,获得制造成本削减、衣服的轻量化、和衣服的柔软性的提高这样的效果。另外,也能够容易地制造具备防水性、憎水性等的高品质的带拉链的衣服1d。

而且,在本实施例5中,在链牙安装缘部4的上表面,针对与拉头60的凸缘部65(横壁部65b)的接触进行保护的保护部由锯齿状的固定用缝制部6d形成,因此,能够难以产生起因于拉头60的滑动的链牙安装缘部4的损伤。

实施例6

图14是表示本实施例6的带拉链的衣服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15是示意性地说明链牙构件与拉头之间的关系的剖视图。图16是表示本实施例6的链牙构件的立体图。

本实施例6的带拉链的衣服1e的配置于链牙构件80的各拉链链牙81的形态、拉头70的形态、以及保护部的形态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带拉链的衣服1不同地形成,但对于除此以外的部分,本实施例6的带拉链的衣服1e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带拉链的衣服1实质上同样地形成。

本实施例6的链牙构件80是注塑成形后的多个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81被以恒定的间隔固定于固定构件15而形成的。

本实施例6的拉链链牙81具有以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为基准而沿着上下方向对称的形状。另外,拉链链牙81具有:主体部82a,其以将固定构件15包入的方式固定于固定构件15;颈部82b,其从主体部82a延伸;啮合头部82c,其从颈部82b进一步延伸;突片部82d,其从颈部82b向前方和后方呈薄板状突出。

在主体部82a的厚度方向的中央部,沿着长度方向贯通有固定构件15。在主体部82a的与布料5相对的侧面部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供链牙安装缘部2的一部分插入的插入凹部82e。在啮合头部82c的顶端部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凹槽部82f。

另外,本实施例6的拉链链牙81具有厚度尺寸(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彼此不同的第1链牙部83a和第2链牙部83b。在该情况下,第1链牙部83a的上表面部和下表面部、以及第2链牙部83b的上表面部和下表面部分别由与厚度方向正交的平面形成。

拉链链牙81的第1链牙部83a包括颈部82b的至少一部分和啮合头部82c,并且第1链牙部83a的厚度尺寸形成得比第2链牙部83b的厚度尺寸大。第1链牙部83a的厚度尺寸与拉头70的随后叙述的上翼板73的内表面和下翼板74的内表面之间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隔相对应地设定。

拉链链牙81的第2链牙部83b从第1链牙部83a经由台阶83c向宽度方向的靠近布料5的朝向(换言之,与啮合头部82c分开的朝向)延伸,包括主体部82a的至少一部分地形成。该第2链牙部83b的厚度尺寸被设定得隔着上述台阶83c比第1链牙部83a的厚度尺寸小,并且,与在拉头70的随后叙述的上侧的凸缘部75和下侧的凸缘部75之间形成的贯穿间隙的大小相对应地设定。

在该情况下,配置于第1链牙部83a与第2链牙部83b之间的边界的台阶83c利用第1链牙部83a的厚度尺寸与第2链牙部83b的厚度尺寸之差形成,且对称地形成于拉链链牙81的上表面侧和下表面侧这两侧。

另外,在本实施例6的各拉链链牙81,利用上述台阶83c的台阶面和第2链牙部83b的上表面、以及利用上述台阶83c的台阶面和第2链牙部83b的下表面,能分别接收并供拉头70的上侧的凸缘部75和下侧的凸缘部75贯穿的上下的凸缘用凹部83d与上侧的凸缘部75和下侧的凸缘部75的位置分别对应地形成。在该情况下,如图15所示,上侧的凸缘用凹部83d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于比固定构件15的上端靠上侧的位置,并且是形成于比保持该固定构件15的固定用缝制部6的位置靠上侧的位置。另外,下侧的凸缘用凹部83d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于比固定构件15的下端靠下侧的位置,并且是形成于比保持该固定构件15的固定用缝制部6的位置靠下侧的位置。

本实施例6的拉头70的一部分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6的拉头70具有拉头主体71和保持于该拉头主体71的未图示的拉片。本实施例1的拉头主体71具有:上翼板73;下翼板74,其与上翼板73分开并平行地配置;未图示的连结柱,其将上翼板73的前端部(肩头侧端部)和下翼板74的前端部(肩头侧端部)之间连结;上下的凸缘部75,其配置于上翼板73和下翼板74的左右侧缘部;未图示的拉片安装部,其配置于上翼板73的上表面,并且保持拉片。

在本实施例6的拉头主体71的前端部,以连结柱介于其间的方式形成有左右的肩头,在拉头主体71的后端部形成有后口。另外,在上翼板73与下翼板74之间形成有将左右的肩头和后口连通的大致Y字形状的链牙引导路径。而且,在拉头主体71的上下的凸缘部75之间形成有供拉链链牙81的第2链牙部83b贯穿的贯穿间隙。

特别是本实施例6的拉头主体71与例如前述的实施例1的拉头主体41相比,缩小左右的凸缘部75之间的间隔、并且增大上侧的凸缘部75与下侧的凸缘部75之间的间隔地形成。

另外,本实施例6的拉头70的上下的凸缘部75在与拉链链牙81之间的关系方面具有与设于各拉链链牙81的上述的凸缘用凹部83d相对应的形状和大小。换言之,针对拉链链牙81和拉头70的凸缘部75观察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时,拉头70的凸缘部75具有与拉链链牙81的凸缘用凹部83d相同的截面形状或相对应的截面形状。另外,拉头70的凸缘部75具有能收容于拉链链牙81的凸缘用凹部83d内、且能与第1链牙部83a和第2链牙部83b之间的台阶83c卡合的大小。

在上述那样的本实施例6的带拉链的衣服1e中,配置于各拉链链牙81的上表面侧和下表面侧的各凸缘用凹部83d以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具有恒定的形状的方式形成。如此将在多个拉链链牙81形成的凸缘用凹部83d设为保护部,该保护部针对拉头70的上下的凸缘部75保护衣服的链牙安装缘部2。

具体地说明,在多个拉链链牙81以等间隔固定的链牙构件80中,利用在各拉链链牙81形成的凸缘用凹部83d沿着链牙构件80的长度方向形成能够使拉头70的上下的凸缘部75通过的通路。由此,在拉头70的滑动时,上下的凸缘部75在与衣服的链牙安装缘部2分开地配置的拉链链牙81的凸缘用凹部83d内移动,因此,能够防止上下的凸缘部75与衣服的链牙安装缘部2直接滑动接触。

因而,在本实施例6的带拉链的衣服1e中,即使反复进行拉头70的滑动操作,也不会由于该拉头70的滑动而使衣服的链牙安装缘部2产生磨损,另外也能够防止由于拉头70的滑动而在固定用缝制部6和辅助缝制部8产生磨损。因此,能够使衣服的耐久性(特别是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处的耐久性)大幅度地提高。

另外,本实施例6的带拉链的衣服1e与前述的实施例1~实施例5的情况同样地,不使用拉链带地形成,因此,获得制造成本削减、衣服的轻量化、以及衣服的柔软性的提高这样的效果。而且,能够容易地制造具备防水性、憎水性等的高品质的带拉链的衣服1e。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6的带拉链的衣服1、1a、1b、1e中,链牙构件10、20、30、80在相对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而言在宽度方向的外侧被由锯齿形锁缝缝纫机形成的锯齿状的固定用缝制部6、6b以及由平缝缝纫机形成的辅助缝制部8可靠地固定于相邻的位置。

不过,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是,例如像图17中表示实施例1的另一变形例的带拉链的衣服1f那样,不形成由平缝缝纫机形成的上述的辅助缝制部8,链牙构件10仅被锯齿状的固定用缝制部6固定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

另外,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形成锯齿状的固定用缝制部6的上线(针线)和下线(梭线)中的至少一者不使用前述的实施例1那样的通常的缝纫线,而是使用具有芯鞘结构的熔接线(也称为热熔接线)。在具有该芯鞘结构的熔接线中,熔接线的芯部由即使被加热成预定的温度以上也不熔融的纤维材料、或具备由于加热而收缩的热收缩性的纤维材料形成。熔接线的鞘部由具备通过被加热成预定的温度以上而熔融的热熔接性的纤维材料形成。

通过具有这样的芯鞘结构的熔接线被使用于固定用缝制部6的上线和下线中的至少一者,在形成固定用缝制部6之后进行加热处理,从而即使不形成前述的实施例1等情况那样的辅助缝制部8,也能够牢固地且可靠地进行固定用缝制部6对链牙构件10的固定。另外,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在该固定用缝制部6的上线和下线产生松弛。

而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是,例如像在图18和图19中表示实施例1的又一变形例的带拉链的衣服1g那样,不形成由平缝缝纫机形成的辅助缝制部8,将用于将该固定用缝制部6固定于布料5的链牙安装缘部2的透明的膜构件(带构件)9粘合于形成为锯齿状的固定用缝制部6之上。此外,该膜构件9也能够称为用于将固定用缝制部6的缝制线7固定的线固定用膜构件。在该情况下,膜构件9以包覆包括固定用缝制部6的第1刺穿位置18a和第2刺穿位置18b在内的固定用缝制部6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被粘合于链牙安装缘部2的表面和背面中的至少一个面。

由此,能够将固定用缝制部6的上线7a和下线7b中的至少一者牢固地固定于链牙安装缘部2。因而,即使不在固定用缝制部6之上形成前述的辅助缝制部8,也能够使由固定用缝制部6进行的链牙构件10的固定牢固。

另外,在图18和图19所示的带拉链的衣服1g中,在链牙安装缘部2的上表面,针对与拉头40的凸缘部45的接触进行保护的保护部由锯齿状的固定用缝制部6形成。并且,膜构件9以包覆成为保护部的固定用缝制部6的方式粘合于链牙安装缘部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此,膜构件9能够与作为保护部发挥功能的固定用缝制部6一起更稳定地保护衣服的链牙安装缘部2,以使衣服的链牙安装缘部2不与拉头40的凸缘部45接触。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替代粘合上述那样的膜构件9,通过在该膜构件9要粘合的范围涂布或涂敷粘接剂,也能够将固定用缝制部6的上线7a和下线7b粘接而牢固地固定于链牙安装缘部2。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使例如固定用缝制部刺穿布料的链牙安装缘部的刺穿位置从拉链链牙的布料相对侧面部朝向布料的内侧比实施例1等的情况大地分开。在该情况下,在固定用缝制部的各单位走线区域中,固定用缝制部刺穿链牙安装缘部的刺穿位置不是图2等所示那样的两个,也能够以减少成1个的形态将固定用缝制部形成为锯齿状。另外,在各单位走线区域中,固定用缝制部刺穿链牙安装缘部的刺穿位置也可增加到例如3个以上。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例1~实施例4和实施例6中,布料5的侧缘部呈U字状折回而形成链牙安装缘部2,由此,提高链牙安装缘部2的强度。另外,在布料5的裁断端缘(侧端缘)产生绽线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该绽线隐藏于链牙安装缘部2的背面侧而看不见。

不过,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是,不将布料5的侧缘部呈U字状折回、而以沿着宽度方向笔直地延伸的状态形成链牙安装缘部。另外,在使布料5的侧缘部沿着宽度方向笔直地延伸而形成链牙安装缘部的情况下,通过使加强剂浸渗于该布料5的侧缘部、将合成树脂制的加强用膜构件以将该侧缘部包入内侧的方式粘贴于布料5的侧缘部,能够稳定地提高笔直地形成的链牙安装缘部的强度。

在该情况下,浸渗于布料5的加强剂是硬化型的粘接剂,作为这样的加强剂,能够使用例如1液硬化型粘接剂、2液硬化型粘接剂、瞬间粘接剂、热熔型粘接剂、乳液类粘接剂、或因紫外线、电子束等而硬化的光硬化型粘接剂等。另外,粘贴于布料5的加强用膜构件是能通过粘合来提高布料5的强度的膜状的构件。优选该加强用膜构件使用伸缩性较少的膜构件或不伸缩的膜构件。

如此通过加强剂的浸渗、加强用膜构件的粘合而加强链牙安装缘部,即使例如固定用缝制部的上线和下线刺穿链牙安装缘部,也能够使链牙安装缘部难以被该上线和下线切断,因此,能够提高链牙安装缘部的耐久性。

另外,链牙构件被可靠地固定于笔直的状态的链牙安装缘部,因此,能够使固定到该链牙安装缘部的各拉链链牙的位置和姿势稳定。而且,通过使加强剂浸渗于链牙安装缘部、将加强用膜构件粘合于链牙安装缘部,能够使链牙安装缘部的侧端缘难以产生绽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