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鞋底的支撑配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8629发布日期:2018-09-01 02:3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的组成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鞋底的支撑配件。



背景技术:

因为足部结构的特殊性,以及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人类足型可分为正中足/正常足、内旋足/外翻型、外旋足/内翻型三类,其中绝大部分人的足型是正中足/正常足、内旋足/外翻型,只有极少数人是外旋足/内翻型,但在运动中,因为身体的自我保护需求,足部会根据路面情况及运动习惯做出适当的调整,比如内旋或外旋,而引起的过度内旋或内旋不足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生理损伤,因而需要对运动鞋鞋底的进行相应的辅助设计,以消除这种不良影响。

而大多专业的跑鞋生产商基本都将自己的产品由分为2-3个系列,以分别满足上述三种足型的需求,但是该方案:首先对消费者有一定的考验,消费者首先得知道自己的足型以及目标品牌的适合相应足型的产品系列,但是由于品牌众多、产品众多以及产品更新等原因,这对消费者来说往往费时费力且很难选中心仪且适合的产品;其次该方案要求生产销售者,特别是销售者需要更多的培训来认知客户需求并完成销售;最后该方案由于消费者是多样性的,如体重差异,跑步姿势、跑步距离等的不同均会导致足部每个人的足型的内翻程度或者外翻程度并不一致,对鞋子的支撑性能需要也不尽相同,现有的科技显然难于有效满足这种个性化、动态变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鞋底的支撑配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鞋底的支撑配件,上述支撑配件包括至少一内层翼部、至少一外层翼部以及一连接部,连接部用于嵌设于鞋底主体尾端并朝鞋底主体两侧延伸设置,内层翼部与外层翼部分别设于连接部两侧且分别沿鞋底主体内、外两侧侧沿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

上述支撑配件有两种设置方式:

其一,上述支撑配件由3D打印一体成型设置。上述内层翼部与上述外层翼部尾端分别设于连接部两侧,内层翼部与外层翼部首端均设有一安装部,安装部沿应用上述支撑配件的鞋底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安装部朝向鞋底中部延伸设置。

其二,上述支撑配件包括至少两个层翼部以及上述连接部,层翼部与连接部分别一体成型设置,层翼部分别装配于连接部两侧,位于应用上述支撑配件的鞋底内侧侧沿的层翼部为上述内层翼部,位于该鞋底外侧侧沿的层翼部为上述外层翼部。

上述连接部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外连接端以及至少一内连接端,外连接端与上述外层翼部一一对应设置,内连接端与上述内层翼部一一对应设置。

上述鞋底的鞋跟部设有一配件槽,配件槽与上述支撑配件配合设置,配件槽用于容置支撑配件。

上述配件槽包括连接部容置区以及层翼容置区,连接部容置区由上述鞋底发泡成型形成,层翼容置区由激光雕刻形成。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鞋跟部扣设支撑配件来实现对鞋跟部支撑性能的调节,通过不同的性能参数的内层翼部、外层翼部的选用,调节鞋底跟部两侧侧面的支撑性能,实现因人而异的需求效果,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脚型及个性运动爱好需求。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配件为扣设于鞋底主体的鞋跟部位置,为可拆卸结构,再配合层翼部与连接部的可拆卸结构,令消费者在家即可自己更换层翼部,从而实现消费者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对鞋跟部支撑性能的不同需求,且令消费者在鞋的使用中有更多的调整空间,令消费者在鞋的个性化定制中有更多的参与感,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本实用新型配件槽配合支撑配件的方案,在现有的生产工序增加根据所需内层翼部与外层翼部性能参数定制内层翼部与外层翼部性能并在鞋底主体激光雕刻相应配件槽,而后将支撑配件扣设于配件槽即可,现有工艺、设备即可完成且增加的工序简单,并不需要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大规模改动即可实现鞋底跟部支撑性能的个性化定制生产,生产线柔性生产成本低,产品市场竞争强。

第四,本实用新型可由生产者自由选择3D打印支撑配件配合激光雕刻配件槽或者预制层翼部、连接部并配合激光雕刻、发泡成型的配件槽或者上述两者的结合来实现,从而令生产者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配置生产线,实现产品的最优情况下柔性化生产、个性化生产,降低生产者在个性化定制上额外付出的生产成本,进而提升生产者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配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中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中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配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四中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配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考图1、图2、图3,一种可定制鞋跟支撑性的鞋底,包括鞋底主体1。上述鞋底主体1的鞋跟部扣设有一支撑配件2,支撑配件2位于鞋底主体1底面的投影呈U型设置;上述支撑配件2包括至少一内层翼部21、至少一外层翼部22以及一连接部23,连接部23嵌设于该鞋底主体1尾端并朝鞋底主体1两侧延伸设置,内层翼部21与外层翼部22分别设于连接部23两侧且分别沿鞋底主体1内、外两侧侧沿延伸设置;该鞋底主体1通过改变内层翼部21和/或外层翼部22的性能参数来实现鞋底支撑性能的定制。

参考图3,上述内层翼部21与上述外层翼部22尾端分别设于连接部23两侧,内层翼部21与外层翼部22首端均设有一安装部24,安装部24沿上述鞋底主体1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安装部24朝向鞋底主体1中部延伸设置。上述支撑配件2由3D打印一体成型设置;上述鞋底主体1的鞋跟部激光雕刻有一配件槽11,配件槽11与该支撑配件2配合设置,配件槽11用于容置支撑配件2。将支撑配件2扣入配件槽11后,由于安装部24的阻隔,支撑配件2不会从配件槽11脱出。

参考图1、图2、图3,上述性能参数为厚度、宽度、长度、软硬程度、数量、结构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参数。而该性能参数的选择分为三级,按照选择的先后顺序依次是:第一级为长度和数量;第二级为宽度和结构;第三级为厚度和软硬程度。上述通过改变内层翼部21和/或外层翼部22的性能参数来实现鞋底支撑性能的定制过程为:

Ⅰ.根据使用者的足型特征确定内层翼部21与外层翼部22之间的所需的支撑性能差异值。其中,该足型特征可由在内层翼部21与外层翼部22内设有压力传感器的上述可定制鞋跟支撑性的鞋底来获取,通过两边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差异值来确定内层翼部21与外层翼部22之间的所需的支撑性能差异值。

Ⅱ.根据使用者的体重、鞋码、使用需求以及使用习惯再结合步骤Ⅰ的所需的支撑性能差异值确定内层翼部21与外层翼部22的性能参数。其中,内层翼部21与外层翼部22的性能参数的确定顺序按照上述第一级至第三级依次选择确定。本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进行描述,支撑配件2设有2个内层翼部21以及1个外层翼部22,且2个内层翼部21与1个外层翼部22长度、宽度、厚度一致,且2个内层翼部21与1个外层翼部22均为TPU材质的平板状结构。

Ⅲ.根据使用者的穿戴感受进行内层翼部21与外层翼部22的性能参数的调整。如,可以通过激光雕刻加大配件槽11并在平板状的内层翼部21和/或外层翼部22上下表面3D打印加强筋设置加厚内层翼部21和/或外层翼部22的厚度、可以更换内层翼部21和/或外层翼部22的材质以改变其软硬程度、可以在内层翼部21和/或外层翼部22内打孔改变其支撑性能等。

Ⅳ.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搭配用于更换的不同的支撑性能的支撑配件2。

实施例二:

参考图1、图2、图4,一种可定制鞋跟支撑性的鞋底,包括鞋底主体1。上述鞋底主体1的鞋跟部扣设有一支撑配件2,支撑配件2位于鞋底主体1底面的投影呈U型设置;上述支撑配件2包括至少一内层翼部21、至少一外层翼部22以及一连接部23,连接部23嵌设于该鞋底主体1尾端并朝鞋底主体1两侧延伸设置,内层翼部21与外层翼部22分别设于连接部23两侧且分别沿鞋底主体1内、外两侧侧沿延伸设置;该鞋底主体1通过改变内层翼部21和/或外层翼部22的性能参数来实现鞋底支撑性能的定制。

参考图4、图5,上述内层翼部21与上述外层翼部22尾端分别设于连接部23两侧,内层翼部21与外层翼部22首端均设有一安装部24,安装部24沿上述鞋底主体1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安装部24朝向鞋底主体1中部延伸设置。上述支撑配件2包括至少两个层翼部以及上述连接部23,层翼部分别装配于连接部23两侧,位于上述鞋底主体1内侧侧沿的层翼部为上述内层翼部21,位于该鞋底主体1外侧侧沿的层翼部为上述外层翼部22。该连接部23为注塑一体成型设置,层翼部可以选择按需进行3D打印,也可以一体成型设置。

继续参考图4、图5,上述连接部23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外连接端232以及至少一内连接端231,外连接端232与上述外层翼部22一一对应设置,内连接端231与上述内层翼部21一一对应设置。内层翼部21与内连接端231、外层翼部22与外连接端232可以采用卡接、插接、螺纹连接等方式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优选采用卡接的方式,且外连接端232位于该卡接结构的位置设有用于拆下外层翼部22的拆卸孔25。上述鞋底主体1的鞋跟部设有一配件槽11,配件槽11与该支撑配件2配合设置,配件槽11用于容置支撑配件2。上述配件槽11包括连接部容置区以及层翼容置区,连接部容置区由上述鞋底主体1发泡成型形成,层翼容置区由激光雕刻形成。上述连接部23按照两边的外连接端232与内连接端231的数量进行成套预制,然后根据支撑性能需求选用。而预设有连接部容置区的鞋底主体1与预制的连接部23配合设置。

参考图1、图2、图4、图5,上述性能参数为厚度、宽度、长度、软硬程度、数量、结构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参数。而该性能参数的选择分为三级,按照选择的先后顺序依次是:第一级为长度和数量;第二级为宽度和结构;第三级为厚度和软硬程度。上述通过改变内层翼部21和/或外层翼部22的性能参数来实现鞋底支撑性能的定制过程为:

Ⅰ.根据使用者的足型特征确定内层翼部21与外层翼部22之间的所需的支撑性能差异值。其中,该足型特征可由在内层翼部21与外层翼部22内设有压力传感器的上述可定制鞋跟支撑性的鞋底来获取,通过两边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差异值来确定内层翼部21与外层翼部22之间的所需的支撑性能差异值。

Ⅱ.根据使用者的体重、鞋码、使用需求以及使用习惯再结合步骤Ⅰ的所需的支撑性能差异值确定内层翼部21与外层翼部22的性能参数。其中,内层翼部21与外层翼部22的性能参数的确定顺序按照上述第一级至第三级依次选择确定。本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进行描述,支撑配件2设有2个内层翼部21以及1个外层翼部22,且2个内层翼部21与1个外层翼部22长度一致,且2个内层翼部21与1个外层翼部22均为TPU材质的平板状结构,2个内层翼部21的宽度与厚度不同。按照上述参数选用设有两个内连接端231和一个外连接端232的连接部23,以及设有与该连接部23相配适的连接部容置区的鞋底主体1。通过激光雕刻出与2个内层翼部21以及1个外层翼部22相配适的层翼容置区。

Ⅲ.根据使用者的穿戴感受进行内层翼部21与外层翼部22的性能参数的调整。如,可以通过激光雕刻加大配件槽11并在平板状的内层翼部21和/或外层翼部22上下表面3D打印加强筋设置加厚内层翼部21和/或外层翼部22的厚度、可以更换内层翼部21和/或外层翼部22的材质以改变其软硬程度、可以在内层翼部21和/或外层翼部22内打孔改变其支撑性能等。

Ⅳ.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搭配用于更换的不同的支撑性能的支撑配件2。

实施例三:

参考图1、图2、图6、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仅在于:

一.本实施例的2个内层翼部21与1个外层翼部22的长度均不同但宽度、厚度相同。

二.本实施例的内层翼部21与内连接端231、外层翼部22与外连接端232采用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三.本实施例的配件槽11均通过激光雕刻而成。

实施例四:

参考图1、图2、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仅在于:

一.本实施例的2个内层翼部21与1个外层翼部22的长度相同但有1个内层翼部21以及一外层翼部22设有锯齿状支撑结构26,且外层翼部22的锯齿状支撑结构26延伸长度小于内层翼部21设置。

二.本实施例的内层翼部21与内连接端231、外层翼部22与外连接端232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