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后连接头的伞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7800发布日期:2018-10-19 21:0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伞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后连接头的伞柄。



背景技术:

伞作为一种遮雨和遮阳的生活用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传统的伞主要由伞面、伞柄、伞杆和伞骨组成,其中伞柄作为人手把握的地方。

有时候人们需要进行户外定点作业或进行日光浴的时候,通常需要将伞固定在一个地方,通常的方法是在作业点固定一根连接杆,然后将整个伞杆用绳索绑在连接杆上,以此来完成对伞的固定,但是这样的方法比较费时费力,而且有时候很难在作业区找到绳索。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后连接头的伞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后连接头的伞柄,包括伞柄主体,所述伞柄主体的头端部具有安装槽,所述伞柄主体的尾端部可拆卸连接有后连接头;所述后连接头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端部具有插孔;所述连接柱的外壁上具有螺纹段;所述连接柱的下端通过铰接件铰接有若干夹爪;所述连接柱外壁上还套设有一个滑块,其中所述滑块可沿着所述连接柱上下自由滑动;所述滑块下部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挤压环;所述连接柱的外壁上通过所述螺纹段螺纹连接有螺母,其中所述螺母位于所述滑块上方。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上端具有螺纹孔;所述伞柄主体的尾端部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

优选的,所述夹爪为中间向外凸起的弯折杆结构。

优选的,所述夹爪的下端部为圆弧凸头状。

优选的,所述伞柄主体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弹性凸起。

较之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后连接头便于直接将伞固定在一个连接杆上,固定时方便快捷,不需要任何工具即可完成固定。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后连接头是可拆卸连接在伞柄主体上的,所以可以在不需要用到后连接头时,将后连接头拆卸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截面图;

图3为安装连接杆时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伞柄主体;2、后连接头;3、连接杆;11、安装槽;12、弹性凸起;21、连接柱;22、滑块;23、固定杆;24、挤压环;25、夹爪;26、铰接件;27、螺母;211、插孔;212、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

参照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后连接头2的伞柄,包括伞柄主体1,伞柄主体1的头端部具有安装槽11,用以安装伞杆,伞柄主体1的尾端部可拆卸连接有后连接头2;后连接头2包括连接柱21;连接柱21的下端部具有插孔211;连接柱21的外壁上具有螺纹段;连接柱21的下端通过铰接件26铰接有若干夹爪25;连接柱21外壁上还套设有一个滑块22,其中滑块22可沿着连接柱21上下自由滑动;滑块22下部通过固定杆23固定连接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挤压环24;连接柱21的外壁上通过螺纹段螺纹连接有螺母27,其中螺母27位于滑块22上方。

连接柱21的上端具有螺纹孔212;伞柄主体1的尾端部螺纹连接在螺纹孔212内。在不需要用到后连接头2时,只需要将后连接头2从伞柄主体1上旋下即可。

夹爪25为中间向外凸起的弯折杆结构。中间设置的凸起目的在于可以使挤压环24挤压凸起处,从而使夹爪25均向中间靠拢,完成固定。

夹爪25的下端部为圆弧凸头状。设置凸头状目的在于可以使夹爪25与待连接的连接杆3的杆壁更好接触。

伞柄主体1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弹性凸起12。设置弹性凸起12的目的在于可以在把握伞柄主体1时起到按摩手掌的作用,弹性凸起12可采用橡胶材料制造。

工作原理:在户外定点作业,只需要在地面上竖直安插好一根连接杆3,然后将连接柱21下端的插孔211对准连接杆3上端插到连接杆3上,再开始旋转螺母27,在螺纹的作用下,螺母27会一直向下运动,并逐步顶压滑块22,从而滑块22开始向下滑动,进而挤压环24开始挤压夹爪25,夹爪25开始向中间靠拢,最终压住连接杆3,随着不停旋转螺母27,夹爪25对连接杆3的压力越来越大,从而起到固定连接杆3的作用。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