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3048发布日期:2018-09-25 20:09阅读:64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扣具,特别涉及一种调节扣。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连接织带和调节织带的长度,现有技术中的织带相关产品的调节扣具有一个矩形扣框和扣框中间的横杆,连接织带时,首先将第一织带的端部固定连接到扣框的与横杆平行的一个棱,然后将第二织带的端部穿过横杆与固定有第一织带的棱之间的孔,然后绕过横杆,从横杆与另一条与之平行的棱之间的孔穿出,就完成了两条织带的连接。依靠第二织带与扣框之间的摩擦力,将第二织带的端部紧固。在织带一直保持紧张的状态下,现有技术的调节扣可以起到很好的连接作用,但是当织带松弛时,织带与扣框之间的摩擦力也显著减小,织带容易松动,特别是当织带反复紧张和松弛的时候,织带很快就滑动松开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织带在调节扣中容易滑动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滑的调节扣。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调节扣,其特点在于,包括外盖、弹性件、横杆以及扣框,外盖为C字形并具有开口方向,外盖设置为中空,包括外盖本体和外盖臂,扣框具有至少一条直棱,两个外盖臂与横杆的两端限位连接,横杆的两端可滑动地卡在扣框上,外盖本体与扣框的直棱之间安装有弹性件。

较佳地,扣框上有定位凸起,弹性件的两端安装在定位凸起上,弹性件容纳并抵靠在外盖本体中。如此将弹性件隐藏在外盖本体中,既简化了调节扣的外部结构,又保护了弹性件。

较佳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为至少一个,弹簧的轴线方向与开口方向一致。多个弹簧可以保证调节扣按压时的稳定性,弹簧的弹力方向与调节扣按压的方向一致,均与开口方向一致。

较佳地,外盖臂上开有限位槽,横杆的两端安装在限位槽中。这样外盖与横杆连接在一起,这样按压外盖和扣框,也就是按压横杆和扣框时,可以调节横杆和扣框之间孔的大小。

较佳地,外盖包括上外盖和下外盖,上外盖和下外盖扣合。这样方便制造外盖。

较佳地,横杆的垂直于开口方向的两个面设置为锯齿形。如此增大了横杆与织带之间的摩擦力。

较佳地,横杆的在长边方向上的两端具有卡接扣框的凹槽。凹槽将横杆卡合在扣框上,并且允许横杆相对于扣框滑动。

较佳地,横杆的滑动范围限制在扣框内。

较佳地,直棱的背对弹性件的一侧设置为锯齿形。直棱的齿与横杆的齿共同夹紧织带。

较佳地,扣框的与横杆垂直的一边的内侧具有用于安装横杆的三角形凹口。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调节扣防止了织带在其中的滑动,更好地夹紧织带,同时更便于调节织带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安装有织带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外盖1

上外盖11

下外盖12

外盖本体13

外盖臂14

限位槽15

弹性件2

横杆3

凹槽31

开口方向4

扣框5

直棱51

凹口53

连接棱54

定位凸起6

第一孔7

第一织带81

第二织带82

第二孔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调节扣包括外盖1、弹性件2、横杆3以及扣框5,外盖1为C字形并具有开口方向4,外盖1设置为中空,包括外盖本体13和外盖臂14,外盖臂14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外盖臂14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外盖本体13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扣框5具有至少一条直棱51,直棱51的长度方向与外盖本体13的长度方向平行。两个外盖臂14与横杆3的两端限位连接,横杆3的两端可滑动地卡在扣框5上,外盖本体13与扣框5的直棱51之间安装有弹性件2。

在本实施例中,如在图2中所示,弹性件2可以是弹簧,弹簧至少有一个,并且弹簧的轴线方向与开口方向4一致。弹性件2也可以是弹片、夹簧、橡皮筋等有弹性的部件。外盖1可以是一体成形,也可以包括上外盖11和下外盖12,上外盖11和下外盖12扣合。如在图1中所示,在外盖1的空腔中安装有弹性件2。扣框5的直棱51在外盖1的空腔中顶住弹性件2。外盖臂14上开有限位槽15,横杆3的两端安装在限位槽15中。这样外盖1与横杆3连接在一起,这样按压外盖1和扣框5,也就是按压横杆3和扣框5时,可以调节横杆3和扣框5之间孔的大小。

连接织带时,如在图3所示,首先将第一织带81的端部固定连接到与扣框5的直棱51平行相对的一条连接棱54,然后将第二织带82的端部穿过横杆3与连接棱54之间的第一孔7,第二织带82绕过横杆3,从横杆3与直棱51之间的第二孔9穿出,就完成了两条织带的连接。依靠第二织带82与扣框5之间的摩擦力,将第二织带82锁紧。

为了更好地安装和保护弹性件2,扣框5上有定位凸起6,弹性件2的两端安装在定位凸起6上,弹性件2容纳并抵靠在外盖本体13中。如此将弹性件2隐藏在外盖本体13中,既简化了调节扣的外部结构,又保护了弹性件2。弹性件2的作用是弹性地限制横杆3与直棱51之间的第二孔9的宽度,如图3中所示,当相对按压外盖本体13和扣框5的连接棱54时,第二孔9的宽度扩大,当松开外盖本体13和扣框5的连接棱54时,第二孔9的宽度缩小。弹性件2从外部是不可见的,这样的设置起到了保护弹性件2的作用。

在组装的时候,先将横杆3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卡入扣框5中,使横杆3和直棱51保持平行,然后将外盖1的外盖臂14在横杆3的两端紧固连接于横杆3,这样外盖1和横杆3作为整体可以在垂直于横杆3的方向上滑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可以将横杆3垂直于开口方向4的两个面设置为锯齿形,如在图1中所示,在连接织带的时候,织带从第一孔7中穿过,绕过横杆3后,从第二孔9中穿出,因此横杆3的两个面可以增大横杆3与织带的摩擦力,起到更好的防滑作用。

为了便于横杆3牢固地卡接在扣框5中,横杆3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都设置了U形凹槽31,如在图1中所示,U形的凹槽31内恰好容纳扣框5的侧棱。横杆3可以借助凹槽31沿着扣框5的侧棱滑动,并且横杆的滑动范围限制在扣框5内。为了增加扣框5和织带之间的摩擦力,扣框5的直棱51的内侧设置为锯齿形。直棱51内侧与相对的横杆3共同夹紧织带。

为了便于将横杆3安装入扣框5,在扣框5的垂直于横杆3的一条边的内侧设置了三角形凹口53,在安装横杆3时,先将横杆3一端的凹槽31卡到扣框5的与横杆3垂直的一条边,然后在扣框5所在的平面内相对于直棱51倾斜横杆3,将横杆3的另一端通过凹口53卡入相对应的另一个边,然后恢复横杆3与直棱51的平行状态。在横杆3相对于扣框5滑动的过程中,只要横杆3与直棱51保持平行,横杆3就不会从凹口53中滑出。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扣调节织带的长度时,只需要用手捏住外盖1和扣框5,使二者相对靠近,此时弹性件2压缩,横杆3和直棱51之间的第二孔9扩大,此时就可以调节织带的长度了,松开外盖1和扣框5后,横杆3和直棱51自动将织带夹紧,横杆3和直棱51上的齿进一步锁紧了织带,防止织带的滑动。弹性件2保证了随时将横杆3紧紧地压在扣框5上,保证了即便在运动的时候,织带也不会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扣防止了织带在其中的滑动,更好地夹紧织带,同时更便于调节织带的长度。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