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脚气拖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8163发布日期:2018-11-13 20:02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脚气拖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拖鞋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脚气拖鞋。



背景技术:

脚气又名足癣,足癣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足癣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普遍。在我国,足癣的发病率也比较高。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从而缺乏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技能较差,而这些部位的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出汗比较多,加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湿温暖,有利于丝状真菌的生长。此外,足底部位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丰富营养物质,有利于真菌的生长。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预防脚气,必须保证脚部干燥,透气,勤洗脚,不给脚气致病性真菌生存机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脚气拖鞋。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防脚气拖鞋,设置有:

耐磨透气材质的鞋型凹槽;

所述凹槽内设有硬质兼有弹性的鞋状内衬;

所述凹槽的上方套接有棉麻材质的鞋底上表面。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第一立侧面设有多个固定孔。

进一步,所述内衬上设有多个透气孔,鞋掌部和鞋跟部设有方形药包槽,药包槽上方四周设有卡接的弹性网盖。

进一步,所述鞋底上表面边缘固定连接有向下的第二立侧面,鞋底上表面的脚掌部和脚心部设有固定连接的棉麻材质的弧形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

进一步,所述第二立侧面上设有和凹槽第一立侧面固定孔相对应的固定孔,固定孔使用铆钉固定于鞋状内衬侧面。

本实用新型鞋底透气吸汗舒适,中药包置放防止效果好,鞋面柔软吸汗透气,鞋面前后两条连接带固定,穿着走路时更稳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防脚气拖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型凹槽;1-1、第一立侧面;1-2、固定孔;2、鞋状内衬;2-1、透气孔;2-2、药包槽;2-3、弹性网盖;3、鞋底上表面;3-1、第二立侧面;3-2、弧形第一连接带;3-3、第二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防脚气拖鞋包括:鞋型凹槽1、第一立侧面1-1、固定孔1-2、鞋状内衬2、透气孔2-1、药包槽2-2、弹性网盖2-3、鞋底上表面3、第二立侧面3-1、弧形第一连接带3-2、第二连接带3-3。

一种新型防脚气拖鞋,设置有:耐磨透气材质的鞋型凹槽1;凹槽1内设有硬质兼有弹性的鞋状内衬2;凹槽1的上方套接有棉麻材质的鞋底上表面3。

凹槽1的第一立侧面1-1设有多个固定孔1-2。

内衬2上设有多个透气孔2-1,鞋掌部和鞋跟部设有方形药包槽2-2,药包槽2-2上方四周设有卡接的弹性网盖2-3。

鞋底上表面3边缘固定连接有向下的第二立侧面3-1,鞋底上表面3的脚掌部和脚心部设有固定连接的棉麻材质的弧形第一连接带3-2和第二连接带3-3。

第二立侧面3-1上设有和凹槽1第一立侧面1-1固定孔1-2相对应的固定孔,固定孔使用铆钉固定于鞋状内衬2侧面。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把鞋状内衬2套装于鞋型凹槽1内,把鞋状内衬2鞋掌部和鞋跟部的方形药包槽2-2中放入中药包,弹性网盖2-3卡接牢固,再把鞋底上表面3边缘固定连接向下的第二立侧面3-1,与凹槽1第一立侧面相吻合,第一立侧面1-1的固定孔1-2与第二立侧面3-1上的固定孔对齐,使用铆钉固定于鞋状内衬2侧面;穿着时,把脚掌和脚心分别置放于鞋底上表面3固定连接的棉麻材质弧形的第一连接带3-2和第二连接带3-3,鞋面的棉麻料透气吸汗,脚底设置透气和中药包的共同作用,利于预防和治疗脚气。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