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腰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1702发布日期:2018-11-09 20:25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健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护腰带。



背景技术:

体育运动中腰部常因过度抗阻运动,肌肉高强度承重而紧张,有酸痛感。佩戴合适材质和规格的护腰能有效保护腰部组织,防止伤害。为了加强对腰部的支撑作用,很多护腰带会内插有半硬铝合金条或医用纤维塑胶条,但是很多护腰的支撑条的形状不科学、不合理,达不到预期的使用效果,甚至因支撑条的外形缺陷导致受伤;市面上的护腰带还出现了加入了自发热暖袋以缓解腰部酸痛、促进脂肪燃烧的护腰带,但该暖袋持续时间不久且需要不断更换暖袋,且温度不可控,造成护腰带成本偏高和热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腰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时常因护腰带内的支撑条设计不合理而造成腰部不适,以及现有的护腰带温度保持不久、不可控、热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护腰带,包括具有第一容腔的腰带主体,支撑单元和热疗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容腔内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支撑主板,以及弯折设于所述支撑主板一端的支撑斜板;所述热疗单元包括容设于所述第一容腔内的柔性加热片,用于为所述柔性加热片供电的电池,以及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电池和所述柔性加热片的温控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主板与所述支撑斜板呈155度至175度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热疗单元还包括容设于所述第一容腔内的反热片,所述反热片层叠设置于所述柔性加热片的远离人体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腰带主体包括具有所述第一容腔的护理部,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护理部相对两端且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护理部包括外侧衬布,连接于所述外侧衬布并与其围合形成有所述第一容腔的内侧包布,还包括容设于所述第一容腔内并与所述外侧衬布连接的第一固定包布,所述第一固定包布与所述外侧衬布围合形成有具有开口的第二容腔,所述支撑板可拆卸插设于所述第二容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护理部还包括容设于所述第一容腔内并与所述内侧包布连接的第二固定包布,所述第二固定包布与所述内侧包布围合形成有第三容腔,所述柔性加热片与所述反热片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三容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护理部的一端的第一弹性分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分部另一端的第一无弹分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护理部的另一端的第二弹性分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弹性分部另一端的第二无弹分部,所述第一无弹分部与所述第二无弹分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腰带主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外侧衬布的与所述内侧包布所在侧背对的一侧的弹力带,所述腰带主体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弹力带相对两端的第一加强带和第二加强带,所述第一加强带和所述第二加强带分别固连于所述第一无弹分部和所述第二无弹分部。

进一步地,所述腰带主体还包括用于容置所述电池的电池口袋,所述电池口袋设于所述外侧衬布的与所述内侧包布所在侧背对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包布为透气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腰带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腰带,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腰带主体包括的容置空腔内加设支撑板,并且该支撑板包括的支撑主板与支撑斜板呈夹角,该夹角与人体腰部的弯斜弧度相适配,即能够在不压迫人体腰部、不对人体腰部造成不适的前提下,对腰部进行保护,提高了用户体验性;通过在第一容腔内加设柔性加热片,该柔性加热片可通过电池供电加热,并且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可由用户通过温控开关控制,从而避免了传统热疗腰带中利用暖袋加热造成的浪费现象,同时大大优化了护腰带的用户体验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腰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腰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压腰带主体;11-护腰部;111-外侧衬布;112-内侧包布;113-第一固定包布;114-第二固定包布;12-第一连接部;121-第一弹性分部;122-第一无弹分部;13-第二连接部;131-第二弹性分部;132-第二物探分部;14-弹力带;15-第一加强带;16-第二加强带;17-电池口袋;20-支撑单元;21-支撑板;211-支撑主板;212-支撑斜板;30-热疗单元;31-柔性加热片;32-电池;33-温控开关;34-反热片;H1-第一容腔;H2-第二容腔;H3-第三容腔;S1-魔术粘;S2-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这个字体应该是宋体、“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腰带进行说明。所述护腰带,包括具有第一容腔H1的腰带主体10,支撑单元20和热疗单元30;支撑单元20包括设于第一容腔H1内的支撑板21,支撑板21包括支撑主板211,以及弯折设于支撑主板211一端的支撑斜板212;热疗单元30包括容设于第一容腔H1内的柔性加热片31,用于为柔性加热片31供电的电池32,以及分别电连接于电池32和柔性加热片31的温控开关33。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主板211用于靠贴人体直立的下腰部分,支撑斜板212用于靠贴人体倾斜的尾椎部分,支撑主板211与支撑斜板212形成的夹角大小与上述下腰部分与尾椎部分所呈的角度相适配,这样,一方面在用户活动腰部时起到固定保护作用,防止腰部骨位发生大幅度偏移,另一方面,避免了传统的完全平直的支撑板对人体尾椎形成压迫,造成不适;柔性加热片31通过电池32供电,温控开关33通过控制电池32与柔性加热片31之间的电路通断来控制加热与否,从而用户可以通过温控开关33来控制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腰带,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腰带主体10包括的容置空腔H1内加设支撑板21,并且该支撑板21包括的支撑主板211与支撑斜板212所呈的夹角与人体腰部的弯斜弧度相适配,即能够在不压迫人体腰部、不对人体腰部造成不适的前提下,对腰部进行保护,提高了用户体验性;通过在第一容腔H1内加设柔性加热片31,该柔性加热片31可通过电池32供电加热,并且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可由用户通过温控开关33控制,从而避免了传统热疗腰带中利用暖袋加热造成的浪费现象,同时大大优化了护腰带的用户体验性。

优选地,柔性加热片31为石墨烯复合膜,该石墨烯复合膜质地柔软可折叠,且通电发热,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柔性加热片31还可以为其他柔软可弯曲、可通电加热的加热装置,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并排设置有两个支撑板21,支撑板21总长在140-150mm之间,进一步优选为145mm,宽度在40-55mm之间,进一步优选为48mm,厚度在2-5mm之间,进一步优选为3mm,支撑斜板212长度在35-45mm之间,进一步优选为40mm,边缘倒角去毛刺,其材质优选为ABS塑料,也可为PP、聚酯板、玻纤板、碳纤板等,但是支撑板21的数量以及各尺寸大小应视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作唯一限定,这里,支撑主板211和支撑斜板212上均开设有通孔W,用于减轻支撑板21的整体重量。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腰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撑主板211与支撑斜板212呈155度至175度夹角。即,支撑主板与支撑斜板可以根据用户实际身体结构的需要呈155度至175度之间任意大小的角度,在本实施例中,该角度被进一步优选为166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腰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热疗单元30还包括容设于第一容腔H1内的反热片34,反热片34层叠设置于柔性加热片31的远离人体一侧。具体地,反热片34能够阻止热量通过其本身,即,将传递过来的热量会被反热片34反射回热量传递过来的方向,这里,柔性加热片31在电池32的供电作用下发出热量,其热量会向着其两侧同时传递,即一部分热量直接传递到了人的腰部,另一部分则传递到了反热片34上,反热片34因其反射热量的属性将热量反射回来,随后依然到达人体的腰部,可以理解地,反热片34的加入使得柔性加热片31的热量被全部传递到了人体腰部,其热效率大大提高,从而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加热时间。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腰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腰带主体10包括具有第一容腔H1的护理部11,以及分别连接于护理部11相对两端且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这里,在开设于该护理部11上的容置空间H1内设置支撑板21和柔性加热片31以及反热片34,护理部11设于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之间,用于对准人体的后腰部,使得护腰带可以将支撑板21和柔性加热片31直接作用到用户的后腰部,可以理解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护理部11可以不仅仅作用于后腰部,即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的长短可以不一致,即护理部11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被调整作用于腰部的各个部分。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的上边缘与第二连接部的上边缘所呈夹角在165-178度之间,进一步优选为172度,第一连接部的下边缘与第二连接部的下边缘所呈夹角在160度到170度之间,进一步优选为为165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腰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护理部11包括外侧衬布111,连接于外侧衬布111并与其围合形成有第一容腔H1的内侧包布112,还包括容设于第一容腔H1内并与外侧衬布111连接的第一固定包布113,第一固定包布113与外侧衬布111围合形成有具有开口的第二容腔H2,支撑板21可拆卸插设于第二容腔H2内。通俗地说,外侧衬布111和内侧包部112共同围合形成一容积较大的第一容腔H1;第一固定包布113在该第一容腔H1内与外侧衬布111连接并与之围合形成容积较小的第二容腔H2,并且该第二容腔H2的上端开口,即,可以允许用户将支撑板21装入其内或取出;可以理解地,这里第一固定包布113以及第二容腔H2的数量与支撑板21的数量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外侧衬布的上边缘均呈圆弧状,其中,上边缘的半径在520-640mm之间,进一步优选为582mm;下边缘的半径在280-350mm之间,进一步优选为315mm。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腰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护理部11还包括容设于第一容腔H1内并与内侧包布112连接的第二固定包布114,第二固定包布14与内侧包布112围合形成有第三容腔H3,柔性加热片31与反热片34标记层叠设置于第三容腔H3内。具体地,第二固定包布114也在该第一容腔H1内,与该内侧包布112连接并与之围合形成第三容腔H3,用于容设柔性加热片31和反热片34。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腰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连接部12包括一端连接于护理部11的一端的第一弹性分部121,以及连接于第一弹性分部121另一端的第一无弹分部122;第二连接部13包括一端连接于护理部11的另一端的第二弹性分部131,以及连接于第二弹性分部131另一端的第二无弹分部132,第一无弹分部122与第二无弹分部132可拆卸连接。这里,第一弹性分部121与第二弹性分部131都为具有一定弹力的可以被拉伸的面料制得,这样可以使护腰带能够适用于较大范围内的具有不同腰围的用户;具体地,第一无弹分部122包括第一无弹本体(图未标)和设于第一无弹本体末端的魔术粘S1;第二无弹分部132包括第二无弹本体(图未标)和设于第二无弹本体末端的魔术贴S2;魔术贴S1与魔术粘S2可拆卸连接。优选地,第一无弹分部122与第二无弹分部132为无弹OK布面料。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腰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腰带主体10还包括设于外侧衬布111的与内侧包布112所在侧背对的一侧的弹力带14。在本实施例中,弹力带14设于相背于内侧包布112的外侧衬布111的另一侧,包括左右两个部分,并且分别与外侧衬布111固连,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护理部11更加贴近与人体的腰部,对腰部产生一定的束紧力,使支撑板21的固定保护效果,以及柔性加热片31的热疗效果更优。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腰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腰带主体10还包括分别连接于弹力带14相对两端的第一加强带15和第二加强带16,第一加强带15和第二加强带16分别固连于第一无弹分部122和第二无弹分部132。第一加强带15和第二加强16带均为无弹性面料,优选为无弹OK布,并且分别延伸至第一无弹分部122和第二无弹分部132的末端,这样,当用户拉动第一无弹分部122和第二无弹部132的末端,就可以直接带动弹力带14拉伸,从而以一定的束紧力作用于用户腰间,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腰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腰带主体10还包括用于容置电池32的电池口袋17标记,电池口袋17设于外侧衬布111的与内侧包布112所在侧背对的一侧。这里,将电池口袋17设置于外侧衬布111的与内侧包布112相背的一侧,是为了避免电池32对人体腰部产生干涉,造成不适感;也便于用户将电池32从电池口袋17取出充电。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腰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内侧包布112为透气件。优选地,内侧包布112为具有透气孔(图未标)的网格面料,该面料有助于柔性加热片31的热量能够更顺利地到达人体腰部,也可以进一步降低护腰带重量,减轻护腰带给腰部造成的重力负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