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膝加强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1711发布日期:2018-11-09 20:2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膝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膝加强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护膝是用于保护人们膝盖的一种物品,具有运动保护、防寒保暖、关节养护的作用,适宜运动员、中老年人、膝部疾病患者使用。但是护膝主要用于保护和关节养护作用时,护膝的定型非常重要。膝盖是人们的重要活动关节,在膝盖活动过程中,护膝由于通常使用柔软的毛织品,因此非常容易变形,而变形后的护膝对膝盖的保护作用大打折扣,为了克服此问题人们会在护膝上加上定型配件以维持护膝的形态,但是现在通常使用的是在护膝两侧,即腿侧位置使用较硬质的材料,或使用铰接的两个部件给护膝定型。使用较硬的材料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性,且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形变更厉害;由于膝盖和大腿小腿间有端面,因此使用铰接的两部件定型加强支撑不符合人体工程学,非常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护膝易变性、支撑力度不够的问题,提供一种护膝加强支撑装置。

一种护膝加强支撑装置,包括呈片状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外侧铰接第一连接件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接件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连接件内侧凸设有使第一连接件向旋转侧转动的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外侧凸设有使第二连接件向旋转侧转动的与所述第一定位件结构相同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间,所述第二定位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固定杆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对称的水平限位部和垂直于所述水平限位部的转动限位部,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对称的水平限位部和垂直于所述水平限位部的转动限位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限位部与所述水平限位部光滑过渡120-150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杆靠近所述第一定位件端光滑圆角过渡,所述第二固定杆靠近所述第二定位件端光滑圆角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杆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处光滑过渡有向外侧弯曲的第一弯曲段,所述第一弯曲段末端光滑过渡有与第一固定杆平行的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固定杆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处光滑过渡有向外侧弯曲的第二弯曲段,所述第二弯曲段末端光滑过渡有与第二固定杆平行的第二连接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同一垂直面上,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同一垂直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长度为3-5厘米。

综上所述,一种护膝加强支撑装置,包括顺次铰接的第一固定杆、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二固定杆,三处铰接形成三轴位弯曲姿态,稳定性较好,配合护膝使用,使用过程中,固定在护膝上,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在护膝上分别位于大腿和小腿外侧,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护膝外位于膝盖外侧,腿部弯曲过程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转动,使膝盖运动时有缓冲位置,而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贴合的护膝由于膝盖运动有缓冲位置,则可以实现加强护膝的支撑效果、防止护膝变形降低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并图3所示,一种护膝加强支撑装置,包括呈片状的第一固定杆1和第二固定杆2,所述第一固定杆1外侧铰接第一连接件3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接件4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4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固定杆2,所述第一连接件3内侧凸设有使第一连接件3向旋转侧转动的第一定位件5,所述第二连接件4外侧凸设有使第二连接件4向旋转侧转动的与所述第一定位件5结构相同的第二定位件6,所述第一定位件5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中间,所述第二定位件6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和所述第二固定杆2之间。第一固定杆1、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和第二固定杆2顺次铰接,三处铰接形成三轴位弯曲姿态,稳定性较好,置于护膝外侧使用,使用过程中,固定在护膝上,第一固定杆1和第二固定杆2在护膝上分别位于大腿和小腿外侧,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在护膝外位于膝盖外侧,腿部弯曲过程中,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转动,使膝盖运动时有缓冲位置,而与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贴合的护膝由于膝盖运动有缓冲位置,则可以实现加强护膝的支撑效果、防止护膝变形降低保护作用。

护膝使用时通常成套左右使用,因而其具体结构的方向多为对称,此处使用的“外侧”、“内侧”、“转动侧”均针对图示方向,仅为了更方便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附图使用右腿的护膝加强支撑装置作为基础,外侧即为附图1的左侧,内侧即为附图1的右侧,转动侧为图2的顺时针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件5包括对称的水平限位部7和垂直于所述水平限位部7的转动限位部8,所述第二定位件6包括对称的水平限位部7和垂直于所述水平限位部7的转动限位部8。此装置用于护膝上避免护膝变形,而人体膝盖的运动方向是固定的,只能向内屈伸,因此需对第一固定杆1和第二固定杆2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水平限位部7和转动限位部8形成垂直角,使得第一固定杆1和第二固定杆2均在水平限位部7和转动限位部8形成的垂直角区域内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限位部8与所述水平限位部7光滑过渡120-150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杆1靠近所述第一定位件5端光滑圆角过渡,所述第二固定杆2靠近所述第二定位件6端光滑圆角过渡。第一固定杆1上设置的光滑过渡方便第一固定杆1此处在第一定位件5上的转动,腿部弯曲过程中,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会转动,即第一固定杆1和第一连接件3接触部分会转动,方便第一固定杆1的转动和归位,第二固定杆2上的光滑圆角过渡同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杆1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3处光滑过渡有向外侧弯曲的第一弯曲段9,所述第一弯曲段9末端光滑过渡有与第一固定杆1平行的第一连接段11,所述第二固定杆2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4处光滑过渡有向外侧弯曲的第二弯曲段10,所述第二弯曲段10末端光滑过渡有与第二固定杆2平行的第二连接段12。第一固定杆1上的第一弯曲段9和第二固定杆2上的第二弯曲段10使得中间向外凸设有平面,护膝使用过程中,随着腿部弯曲,关节处的护膝材料会堆叠增加关节外侧的厚度,因此第一弯曲段9和第二弯曲段10的设计使得位于关节外侧的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处向外凸设,能够利于护膝在此处的堆叠,避免护膝受到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的阻力影响使用,进一步增强对护膝的支撑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段1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位于同一垂直面上,所述第二连接段12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位于同一垂直面上。作为护膝使用的配件,设计考虑整体尺寸的大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3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的长度为3-5厘米。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使用时位于膝盖外侧,为了使用的舒适性将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的长度设置为3-5厘米,符合人体工程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