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电镀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1712发布日期:2018-11-09 20:25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废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型电镀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电镀工艺是将金属通过电解方法镀到制品表面的过程,常用的镀种有镀镍、镀铬、镀锌、镀镉等,随着我国进入工业时代,电镀工艺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电镀废水不仅含有大量的铬、锌、镉、镍等重金属离子,如六价铬易引起肺癌、贫血和肠胃道疾病,且会在骨、脾和肝脏内积累;还含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毒性物质,如氰可引起人畜急性中毒,即使是低浓度长期作用也会导致慢性中毒。电镀废水的大量排放会导致重金属含量积累,容易造成水源及土壤的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电镀废水处理设备主要由调节池、加药箱、还原池、中和反应池、pH调节池、絮凝池、斜管沉淀池、厢式压滤机、清水池、气浮反应、活性炭过滤器等组成,这些大量的处理设备不但占地面积大,工序复杂,而且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对于地价昂贵及中小型企业来说是沉重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它结构简单,采用楼层式设计减少了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废水运输的管道较少且不易造成堵塞,可有效对电镀废水进行处理,且解决了地价昂贵和投资过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型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处理电镀废水的净化系统、出水管和用于废水处理人员活动的楼梯;所述进水管内部设有抽水泵,其一端与电镀车间连通,另一端与净化系统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净化系统包括壳体和一端垂直固定在壳体的多块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和推拉夹块配合将净化系统从上到下楼层式分割为废水处理池、絮凝池、沉淀池和分离池;所述分隔板与推拉夹块榫卯连接形成泄流阀口;所述废水处理池内水平设置有过滤筛网,所述废水处理池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投放反应药品的一号投药口;所述沉淀池下端内侧壁为斜面结构。所述分离池包括上端通过导管与沉淀池上端一侧连通的吸附池和用于烘干沉淀物表面水分的烘干室,吸附池和烘干室之间通过分隔墙互相隔开;所述出水管与吸附池下端一侧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废水处理池和絮凝池下端均设置有用于加速药品与电镀废水混合及反应的搅拌器和通过管道与喷蒸源(图中未画出)连通的蛇形喷蒸管;所述蛇形喷蒸管侧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喷蒸孔。

进一步的,所述废水处理池侧壁上设置有观察窗和用于清理过滤筛网上悬浮物和固体废弃物的一号门;所述过滤筛网的一端固定在过滤网夹块一侧,另一端套接在壳体内壁上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池内的导管出水口下端从上到下水平设置有含降解菌的有机物降解板和用于吸附细小颗粒物的活性炭板;所述有机物降解板和活性炭板的一端均固定在吸附板夹块一侧,另一端均套接在分隔墙外壁上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絮凝池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投放絮凝药品的二号投药口。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室下端设置有用于加速蒸发沉淀物表面水分的热鼓风机和搅拌器;所述烘干室侧壁设置有用于清理烘干后沉淀物的二号门和排出水蒸气的通风窗。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小。采用楼层式设计有效减少了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用地面积紧张、空间受限的局面。

2、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电镀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投资少。净化系统的各净化单元楼层式设计,电镀废水在各净化单元间主要通过阀口在重力作用下运输,有效减少了管道的购买、维修等费用。

3、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净化效果显著。电镀废水经过滤、化学反应、絮凝、沉淀和吸附等工序,不仅能有效除去电镀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废弃物,还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电镀废水中的氰化物、重金属离子及其他有害物质,达到很好的净化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净化效率高。在废水处理池、絮凝池均设置有可提供适当反应温度及加速溶液混合的喷蒸管和搅拌器,且设置有烘干室,可有效缩短电镀废水反应、絮凝和沉淀物烘干的时间,提高电镀废水处理效率。

5、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电镀废水处理装置,设计合理、可拆卸更换。电镀废水处理装置中的过滤和吸附材料更换较频繁,采用推拉式可拆卸的设计,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电镀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电镀废水处理装置的净化系统推拉夹块关闭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电镀废水处理装置的净化系统推拉夹块抽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电镀废水处理装置的蛇形喷蒸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电镀废水处理装置的过滤筛网和过滤网夹块连接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电镀废水处理装置的有机物降解板及活性炭板与吸附板夹块连接结构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进水管;10、抽水泵;2、净化系统;20、壳体;21、分隔板;22、分隔墙;23、过滤网夹块;24、推拉夹块;25、吸附板夹块;26、蛇形喷蒸管;260、喷蒸孔;27、搅拌器;3、出水管;4、楼梯;5、废水处理池;50、过滤筛网;51、观察窗;52、一号投药口;53、一号门;6、絮凝池;60、二号投药口;7、沉淀池;70、导管;8、分离池;80、吸附池;800、有机物降解板;801、活性炭板;81、烘干室;810、热鼓风机;811、二号门;812、通风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小型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1、处理电镀废水的净化系统2、出水管3和用于废水处理人员活动的楼梯4;所述进水管1内部设有抽水泵10,其一端与电镀车间连通,另一端与净化系统2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净化系统2包括壳体20和一端垂直固定在壳体20的多块分隔板21;所述分隔板21和推拉夹块24配合将净化系统2从上到下楼层式分割为废水处理池5、絮凝池6、沉淀池7和分离池8;所述分隔板21与推拉夹块24榫卯连接形成泄流阀口;所述废水处理池5内水平设置有过滤筛网50,所述废水处理池5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投放反应药品的一号投药口52;所述分离池8包括上端通过导管70与沉淀池7上端一侧连通的吸附池80和用于烘干沉淀物表面水分的烘干室81,吸附池80和烘干室81之间通过分隔墙22互相隔开;所述出水管3与吸附池80下端一侧连通。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废水处理池5和絮凝池6下端均设置有用于加速药品与电镀废水混合及反应的搅拌器27和通过管道与喷蒸源(图中未画出)连通的蛇形喷蒸管26;所述蛇形喷蒸管26侧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喷蒸孔260;所述絮凝池6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投放絮凝药品的二号投药口60;所述烘干室81下端设置有用于加速蒸发沉淀物表面水分的热鼓风机810和搅拌器27;所述烘干室81侧壁设置有用于清理烘干后沉淀物的二号门811和排出水蒸气的通风窗812。

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所述废水处理池5侧壁上设置有观察窗51和用于清理过滤筛网50上悬浮物和固体废弃物的一号门53;所述过滤筛网50的一端固定在过滤网夹块23一侧,另一端套接在壳体20内壁上的凹槽;所述吸附池80内的导管70出水口下端从上到下水平设置有含降解菌的有机物降解板800和用于吸附细小颗粒物的活性炭板801;所述有机物降解板800和活性炭板801的一端均固定在吸附板夹块25一侧,另一端均套接在分隔墙22外壁上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该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电镀废水处理装置,使用时通过设置有抽水泵10的进水管1将电镀废水通入净化系统2。电镀废水进入净化系统2后先经过过滤筛网50,将电镀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废弃物拦截在过滤筛网50上端,而操作人员可在一号门53进出并及时清理悬浮物和固体废弃物。电镀废水经过滤筛网50蓄积在废水处理池5,通过观察窗51监测废水处理池5中的蓄水量,根据实际需求从一号投药口52中添加处理氰化物和重金属离子等物质的药剂。水量足够后,关闭进水管1,打开蛇形喷蒸管26和搅拌器27使废水加热到最佳反应温度并加快电镀废水与药品混合及反应速率,氰化物与药品反应后常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从一号门53排出。电镀废水反应完全后,通过推拉夹块24打开泄流阀口,废水进入絮凝池6,从二号投药口60添加絮凝剂等药品并打开蛇形喷蒸管26和搅拌器27使废水加热到最佳絮凝温度并加快药品与电镀废水混合。电镀废水絮凝后,通过推拉夹块24打开泄流阀口,废水进入沉淀池7,静置一段时间,絮凝处理后的电镀废水分层形成上清液和沉淀物,重金属以沉淀物的形式沉积在沉淀池7下层。上清液通过设置在沉淀池7上端侧面的导管70进入吸附池80,在重力作用下,上清液从有机物降解板800和活性炭板801上端往下渗透,上清液在渗透的过程中有机物被有机物降解板800上的降解菌分解以及细小微粒被活性炭板801吸附,达到进一步净化的效果,净化后的电镀废水最终通过出水管3排出。而含重金属的沉淀物通过推拉夹块24打开泄流阀口,沉淀物进入烘干室81,沉淀物在热鼓风机810和搅拌器27的共同作用下,沉淀物表面水分被蒸发后经通风窗812排出,最后将烘干后的沉淀物从二号门811清理出去。此外,固定在过滤网夹块23上的过滤筛网50及固定在吸附板夹块25上的有机物降解板800和活性炭板801可从壳体20内抽出进清洗或更换。楼梯4便于操作人员在废水处理池5、絮凝池6、沉淀池7和分离池8之间活动,控制小型电镀废水处理装置正常运行。因此,该小型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小,性能齐全,操作简单方便,能将电镀废水净化达标后进行排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