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多层袜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6254发布日期:2018-11-27 21:11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多层袜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多层袜鞋。



背景技术:

现有袜鞋底部薄,脚感差,且袜鞋缺少支撑部位,很容易滑脚、崴脚。同时,现有的袜鞋制鞋工艺针车工序多,加工时所需要的人工多,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一体式多层袜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一体式多层袜鞋,包括袜鞋面部和鞋底,所述袜鞋面部由弹性纱线编织面料制成,所述袜鞋面部包括内层面料体和外层面料体,所述内层面料体和外层面料体的上端口连接为一体,所述内层面料体的后侧粘贴有港宝,所述港宝位于内层面料体和外层面料体之间;所述外层面料体包覆内层面料体、港宝和鞋底边沿;所述外层面料体的脚掌部设有一开口,该开口便于定型加工时套入楦头。

所述袜鞋面部的弹性纱线中穿设有热塑线。

所述鞋底由EVA、橡胶、硅胶、乳胶等柔软材料制成。

一种一体式多层袜鞋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鞋楦及图纸设计出版型,用弹性纱线与热塑线经针织机编织成袜鞋面部,织造时加入的热塑线在受热后熔化,起到定型及粘合作用;袜鞋面部包括内层面料体和外层面料体,内层面料体和外层面料体连为一体,外层面料体上留有开口;

(2)制作或直接购买港宝和预定型鞋垫;

(3)从外层面料体上留有的开口处套入楦头,使楦头与内层面料体的内面敷贴;

(4)将鞋垫和港宝分别放置在内层面料体的底侧和后侧表面;并将外层面料体翻下来,使外层面料体包覆内层面料体、鞋垫和港宝,并整理出袜鞋形状,之后放入定型机加热定型,定型后得到袜鞋面;

(5)将袜鞋面部的底部刷胶与鞋底粘合,得到成品鞋;或者,所述鞋底采用浸胶工艺形成鞋底,浸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预热:经烘箱,将袜鞋模具预热至30℃-40℃;

B.入模:人工套入袜鞋面部;

C.浸胶:进入调制好的液态原料乳胶中,时间5秒;

D.吊滴:浸胶后进入吊滴槽吊滴;

E.加温:进入烘箱加热硫化,烘箱内用风机做热风循环,温度自动控制;

F.冷却:产品经硫化干燥成型后出干燥箱,进入成品冷却段,时间8分钟;冷却后即得到成品鞋;

G.脱模:人工脱出成品袜鞋;

H.模具冷却:脱模后,模具进入冷却段进行风冷,时间30秒,模具温度冷却至30-35℃。

生产线循环运行一周结束,重新进入循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是根据鞋楦立体设计版型,并采用弹性纱线织造,产品造型美观,穿着贴合脚部、轻便舒适。

(2)本实用新型加入港宝及预定型鞋垫,起到稳定脚部的作用,在活动时避免受到伤害。

(3)本实用新型减少了针车和成型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4)本实用新型是一体袜面织造鞋面,比传统鞋面节约了材料及人工成本。

(5)本实用新型可采用浸胶工艺成型,整个鞋子柔软舒适、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袜鞋面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一体式多层袜鞋,包括袜鞋面部1和鞋底2,所述袜鞋面部1由弹性纱线编织面料制成,所述袜鞋面部1包括内层面料体1-1和外层面料体1-2,所述内层面料体1-1和外层面料体1-2的上端口连接为一体,所述内层面料体1-1的后侧粘贴有港宝3,所述港宝3位于内层面料体1-1和外层面料体1-2之间;所述外层面料体1-2包覆内层面料体1-1、港宝3和鞋底2边沿;所述外层面料体1-2的脚掌部设有一开口1-3,该开口1-3便于定型加工时套入楦头。所述袜鞋面部1的弹性纱线中穿设有热塑线。所述鞋底2由EVA、橡胶、硅胶、乳胶等柔软材料制成。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鞋楦及图纸设计出版型,用弹性纱线与热塑线经针织机编织成袜鞋面部,织造时加入的热塑线在受热后熔化,起到定型及粘合作用;袜鞋面部1包括内层面料体1-1和外层面料体1-2,内层面料体1-1和外层面料体1-2连为一体,外层面料体1-2上留有开口1-3;

(2)制作或直接购买港宝3和预定型鞋垫2;

(3)从外层面料体1-2上留有的开口1-3处套入楦头,使楦头与内层面料体1-1的内面敷贴;

(4)将鞋垫2和港宝3分别放置在内层面料体1-1的底侧和后侧表面;并将外层面料体1-2翻下来,使外层面料体1-2包覆内层面料体1-1、鞋垫2和港宝3,并整理出袜鞋形状,之后放入定型机加热定型,定型后得到袜鞋面;

(5)将袜鞋面部1的底部刷胶与鞋底2粘合,得到成品鞋。

实施例2: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一体式多层袜鞋,包括袜鞋面部1和鞋底2,所述袜鞋面部1由弹性纱线编织面料制成,所述袜鞋面部1包括内层面料体1-1和外层面料体1-2,所述内层面料体1-1和外层面料体1-2的上端口连接为一体,所述内层面料体1-1的后侧粘贴有港宝3,所述港宝3位于内层面料体1-1和外层面料体1-2之间;所述外层面料体1-2包覆内层面料体1-1、港宝3和鞋底2边沿;所述外层面料体1-2的脚掌部设有一开口1-3,该开口1-3便于定型加工时套入楦头。所述袜鞋面部1的弹性纱线中穿设有热塑线。所述鞋底2由EVA、橡胶、硅胶、乳胶等柔软材料制成。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鞋楦及图纸设计出版型,用弹性纱线与热塑线经针织机编织成袜鞋面部,织造时加入的热塑线在受热后熔化,起到定型及粘合作用;袜鞋面部1包括内层面料体1-1和外层面料体1-2,内层面料体1-1和外层面料体1-2连为一体,外层面料体1-2上留有开口1-3;

(2)制作或直接购买港宝3和预定型鞋垫2;

(3)从外层面料体1-2上留有的开口1-3处套入楦头,使楦头与内层面料体1-1的内面敷贴;

(4)将鞋垫2和港宝3分别放置在内层面料体1-1的底侧和后侧表面;并将外层面料体1-2翻下来,使外层面料体1-2包覆内层面料体1-1、鞋垫2和港宝3,并整理出袜鞋形状,之后放入定型机加热定型,定型后得到袜鞋面;

(5)所述鞋底2采用浸胶工艺形成鞋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预热:经烘箱,将袜鞋模具预热至30℃-40℃;

B.入模:人工套入袜鞋面部;

C.浸胶:进入调制好的液态原料乳胶中,时间5秒;

D.吊滴:浸胶后进入吊滴槽吊滴;

E.加温:进入烘箱加热硫化,烘箱内用风机做热风循环,温度自动控制;

F.冷却:产品经硫化干燥成型后出干燥箱,进入成品冷却段,时间8分钟;冷却后即得到成品鞋;

G.脱模:人工脱出成品袜鞋;

H.模具冷却:脱模后,模具进入冷却段进行风冷,时间30秒,模具温度冷却至30-35℃。

生产线循环运行一周结束,重新进入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实施例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