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率监测消防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7044发布日期:2019-01-04 23:09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率监测消防头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率监测消防头盔。



背景技术:

随着消防安全事故频发,消防员自身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火灾救援现场,要随时确保消防人员的安全,通常需要获取消防人员的生命体征,而由于消防人员需要穿着较厚的防护服来避免烈火的侵害,所以同行的消防人员无法通过肉眼准确获知身边的消防人员的身体状态,只能通过触碰、语言沟通的方式获得的行为反馈来判断,准确率底下,如果判断错误,甚至会危机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率监测消防头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快速、准确、及时获知消防人员生命体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心率监测消防头盔,在消防头盔上设有心率监测装置,所述心率监测装置包括心率监测传感器、主控制板和提醒装置,所述消防头盔上设有通孔,主控制板安装在消防头盔外侧,提醒装置安装在消防头盔外侧,提醒装置与主控制板连接,心率监测传感器安装在消防头盔内侧,线缆穿过通孔将心率监测传感器和主控制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提醒装置为声音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提醒装置为LED灯。

优选的,所述提醒装置为声光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心率监测传感器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其中,第一发光二极管是能够释放660nm红外光的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是能够释放910nm红外光的发光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心率监测传感器还包括将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固定在人体耳垂的耳夹。

优选的,所述心率监测装置外表面设有保护壳体。

优选的,还设有与消防控制中心连接的信号收发模块,信号收发模块集成在主控制板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对消防人员的心率进行实时监测,在火灾救援现场,如果消防人员的生命体征发生异常,则会快速反馈给身边的同事,加装了信号收发模块后,更能反馈至消防安全指挥中心,使相关人员快速获知火场中消防人员的身体状况,将消防人员的生命危险降至最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耳夹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

1-消防头盔,2-保护壳体,3-提醒装置,4-线缆,5-耳夹,6-第一发光二极管,7-第二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心率监测消防头盔,在消防头盔1上设有心率监测装置,心率监测装置实时监测消防人员的心率状态,进而能让相关人员知晓。具体的,所述心率监测装置包括心率监测传感器、主控制板和提醒装置3,所述消防头盔1上设有通孔,主控制板安装在消防头盔1外侧,提醒装置3安装在消防头盔1外侧,提醒装置3与主控制板连接,心率监测传感器安装在消防头盔1内侧,线缆4穿过通孔将心率监测传感器和主控制板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提醒装置3为声音报警器。所述声音报警器随时获取主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当心率监测传感器监测到的消防人员心率过低,则向主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声音报警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开始报警,提醒附近的其他消防人员施救。

在另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心率监测传感器与声音报警器联动,主控制板获取心率监测传感器监测的心率跳动信号,向声音报警器发送控制信号,使声音报警器报警。在消防人员心率过急或过缓时,均通过声音报警器响声频率的快慢来体现,供附近的其他消防人员获知信息,准备施救。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区别仅在于,所述提醒装置3为LED灯。所述LED灯随时获取主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当心率监测传感器监测到的消防人员心率过低,则向主控制板发送报警信号,LED灯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开始报警闪烁,提醒附近的其他消防人员施救。

在另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心率监测传感器与LED灯联动,主控制板获取心率监测传感器监测的心率跳动信号,向LED灯发送控制信号,使LED灯闪烁报警。在消防人员心率过急或过缓时,均通过LED灯闪烁频率的快慢来体现,供附近的其他消防人员获知信息,准备施救。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区别仅在于,所述提醒装置3为声光报警器。LED灯与声音报警器一同工作,使报警特征更加明显。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采用透射法测定消防人员的心率。即光电法基于光电容积图(PPG)技术,通过测定血液中的血样含量来测定心率。原理如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携氧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氧被身体消耗后,心脏泵血,将不带氧等血红蛋白送去补氧,同时带来新的带氧的血红蛋白。这种循环和心率的变化是一致的,而带氧的血红蛋白和不带氧的血红蛋白对光的吸收率不同。通过发射特定波长的光线测出血液的含氧情况,具体而言,血红蛋白不带氧分子对660nm红光的吸收比较强,而对910nm红外光的吸收长度比较弱。血红蛋白带有氧分子的血红细胞对660nm红光的吸收比较弱,对910nm红外光的吸收比较强。在血氧测量时,还原血红蛋白和有氧合血红蛋白,通过检测两种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的区别(即透光率),所测出来的数据差就是测量血氧饱和度最基本的数据,从而进一步根据透光率的高低变化得到心率数据。

此时,所述的控制主板上应至少集成一个微处理器,以及与微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两个控制发光二极管的数模转换器、对发光二极管接收的信号进行滤波与放大的滤波放大器、将接收信号数字化以提供给微处理器的模数转换器。发光二极管放置在与患者指尖或耳垂接触的小型探针中。所述心率监测传感器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6、第二发光二极管7,其中,第一发光二极管6是能够释放660nm红外光的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7是能够释放910nm红外光的发光二极管,如图2。

实施例5

本实施例采用实施例4中的大部分技术方案,同时,由于采用的是透射法测量血氧饱和度,因此需要采集人体耳垂处的数据,为便于将第一发光二极管6和第二发光二极管7进行固定,所述心率监测传感器还包括将第一发光二极管6和第二发光二极管7固定在人体耳垂的耳夹5。第一发光二极管6和第二发光二极管7固定在两片耳夹夹片的对应侧。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区别仅在于,为防止头顶坠物损坏心率监测装置,所述心率监测装置外表面设有保护壳体2。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区别仅在于,为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还设有与消防控制中心连接的信号收发模块,信号收发模块集成在主控制板上。

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指出,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结合,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