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肩带及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4315发布日期:2019-02-15 20:03阅读:9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肩带及背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肩带及背包。



背景技术:

目前的运动背包,为了缓解背包在负重时对肩部的载荷过大而造成肩部酸痛,甚至红肿,经常的做法是将肩带内部填充橡塑发泡材料,橡塑发泡材料可以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由于橡塑发泡材料柔软,故可以将背包中的负重均匀的分布在肩部上,缓解了因负重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但是,传统的背包肩带通过填充橡塑发泡材料缓解了背包负重带来的对肩部的压迫感,但是这种材料的透气性差,尤其是在夏天,或者运动结束后背上具有这种材料填充肩带的背包,热量无法散发,导致肩部快速出汗,造成使用者感觉到闷热,体验很差。

因此,亟需一种可以快速排热和排汗的肩带,使肩带通风透气,保持肩部干爽,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肩带,来实现排出肩带处的热气,保证肩带通风透气,避免肩部大量出汗,保持肩部干爽。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肩带,包括:

织布和网布,所述织布和所述网布边缘缝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靠近所述织布的一侧容纳有缓冲板,靠近所述网布的一侧容纳有透气板,所述透气板包括多个凸棱和多个通孔,所述凸棱与所述透气板一体成型,所述通孔贯穿于所述透气板设置,所述凸棱与所述缓冲板相抵接。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凸棱沿所述透气板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凸棱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缓冲板形成横向贯穿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肩带的侧面为所述网布,所述通道的两端抵接于所述网布。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靠近所述网布的一端与所述网布抵接。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通孔设置于相邻所述凸棱形成的凹槽底部。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通孔贯穿设置于所述凸棱上。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与所述通道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和所述透气板均为发泡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包,背包应用上述的肩带来实现快速排出肩带处的热气,保证肩带通风透气,避免肩部大量出汗,保持肩部干爽。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背包,包括背包主体,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肩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肩带,包括织布和网布,织布和网布的边缘缝合形成容纳腔,容纳腔靠近织布的一侧容纳有缓冲板,靠近网布的一侧容纳有透气板,透气板包括多个凸棱和多个通孔,凸棱与透气板一体成型,通孔贯穿于透气板设置,凸棱与缓冲板相抵接。通过利用织布和网布围成的容纳腔将具有缓冲功能的缓冲板和具有透气功能的透气板包裹在容纳腔内,并使四者形成一个整体,实现了用户在使用肩带的时候,肩部与肩带接触时,可以快速带走大量的热量,将肩部的热量排出,保持肩部的干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肩带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肩带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

1、织布;2、缓冲板;3、透气板;4、网布;

31、凸棱;3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如图1-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肩带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织布1和网布4,织布1和网布4的边缘缝合形成容纳腔,容纳腔靠近织布1的一侧容纳有缓冲板2,靠近网布4的一侧容纳有透气板3,透气板3包括多个凸棱31和多个通孔32,凸棱31与透气板3一体成型,通孔32贯穿于透气板3设置,凸棱31与缓冲板2相抵接。通过利用织布1和网布4围成的容纳腔将具有缓冲功能的缓冲板2和具有透气功能的透气板3包裹在容纳腔内,并使四者形成一个整体,实现了用户在使用肩带的时候,肩部与肩带接触时,可以快速带走大量的热量,将肩部的热量排出,保持肩部的干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透气板3上,多个凸棱31沿透气板3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相邻两个凸棱31之间形成凹槽,凹槽与缓冲板2之间形成横向贯穿的通道。由于凸棱31与缓冲板2之间为抵接状态,凹槽与缓冲板2形成了通道,在本实施例中,凸棱31的数量为多个,故形成了多个通道。

在网布4和织布1缝合成容纳腔时,容纳腔的外部侧面为网布4,即肩带整体的侧面为网布4,通道的两端抵接于网布4,故空气能够透过网布4进入通道内。

此外,通孔32靠近网布4的一端与网布4抵接,热量透过网布4进入到通孔32内。具体的,当用户在使用肩带时,用户的肩部与肩带的网布4一侧贴紧,由于长时间使用,导致肩部与肩带之间存储大量的热量,热量可以透过网布4进入到通孔32内,由于通孔32与通道之间相互连通,故通孔32内的热量进入到通道内,又由于通道的两侧抵接于网布4,可以与外界的空气相连通,在空气流动的情况下,空气进入到通道内,将热量带出肩带,实现了对肩带排热的目的,使得肩带与肩部接触的位置清爽干燥,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通孔32设置于相邻凸棱31形成的凹槽底部。通过将通孔32设置在凹槽的底部,可以使通孔32与通道之间相互连通,以达到将热量通过通孔32散发到通道的目的,再经通道散发到外界,实现了对肩带散热的目的。

此外,多个通孔32还可以贯穿设置在凸棱31上,能够使凸棱31下方与人体的肩部接触的位置所散发出来的热量进入通道,又因通道与通孔32相连通,故热量通过通孔32进入到横向贯穿通道内,再通过外界的空气交换,带走通道内的热量,使得肩部干燥清爽,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在进行包裹时,还可以将缓冲板2和透气板3的形状设计为非直线型,即缓冲板2和透气板3的本体为弯曲结构,可以与用户的背负位置较好的贴合,提高舒适度,还因弯曲结构的缓冲板2和透气板3在容纳腔的包裹下不容易发生错位移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缓冲板2和透气板3均为发泡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为化学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材料、丁苯橡胶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等。这些材料均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无气味,弹性好,故适合作为肩带的填充物。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包,包括背包主体,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肩带。通过使用上述的肩带,可以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肩带与肩部接触的位置热量快速排出,使得用户肩部感受不到闷热潮湿感,反而更加的干燥与清爽,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