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箱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1660发布日期:2019-02-10 22:5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李箱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箱阻尼器。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开发了一种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的行李箱阻尼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密封有油脂;内外壳体旋转过程中,壳体中储存的油脂,被迫通过内外壳体中挡块狭小缝隙S,油脂流动产生阻力,而达到阻尼效果,然而上述行李箱阻尼器的阻尼力不可调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箱阻尼器。

一种行李箱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内底壁、外底壁和沿着所述外底壁外围的环形侧壁,所述外壳体内部设置有外环凸缘、内环凸缘、外壳内挡块和中心轴套,所述外壳内挡块设置在所述外环凸缘和内环凸缘之间的区域中,所述中心轴套设置在内环凸缘以内的区域中;所述内壳体包括内底壁和沿着所述内底壁外围的环形侧壁,所述内壳体内部设置有外环凹槽、内环凹槽、内壳内挡块和套筒,所述内壳内挡块设置在所述外环凹槽和内环凹槽之间的区域中,所述套筒设置位于所述内环凹槽内;所述内壳体的环形侧壁嵌入所述外壳体的环形侧壁内所述中心轴套嵌入所述套筒内;所述外环凸缘嵌入所述外环凹槽形成外环形密封,所述内环凸缘嵌入所述内环凹槽形成内环形密封;在所述外环形密封和内环形密封之间的内部空间中密封有油脂,而所述外壳内挡块与所述内底壁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缝隙,并且所述外壳体的内底壁具有变化的壁厚度。

其中,所述内底壁的内表面具有波浪形的外表面。

其中,所述外壳体的环形侧壁与所述内壳体的环形侧壁之间设置有外O型密封圈。

其中,所述中心轴套与所述套筒之间设置有内O型密封圈。

其中,所述外环凸缘、内环凸缘和中心轴套为同轴结构。

其中,外环凹槽、内环凹槽和套筒为同轴结构。

其中,所述外壳体的外底壁外表面上设置有限位结构。

其中,所述内壳体的内底壁外表面上设置有限位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阻尼器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阻尼器可以根据开启效果需求,调整阻尼力的大小,能够得到更好的行李箱开启曲线。

附图说明

图1为行李箱阻尼器中的外壳体的第一视图。

图2为行李箱阻尼器中的外壳体的第二视图。

图3为行李箱阻尼器中的内壳体的第一视图。

图4为行李箱阻尼器中的内壳体的第二视图。

图5为行李箱阻尼器的平面示意图(外壳体侧)。

图6为图5沿着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行李箱阻尼器的平面示意图(内壳体侧)。

图8为图7沿着B-B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行李箱阻尼器旋转示意图(C-C方向旋转)。

图10为图9沿着C-C方向旋转的剖切图(平直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李箱阻尼器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包括外壳体10和内壳体20。外壳体10包括内底壁14、外底壁17和沿着所述外底壁17外围的环形侧壁18,所述外壳体10内部设置有外环凸缘11、内环凸缘12、外壳内挡块15和中心轴套16,所述外环凸缘11、内环凸缘12和中心轴套16为同轴结构,所述外壳体的外底壁外表面上设置有限位结构13。所述外壳内挡块15设置在所述外环凸缘11和内环凸缘12之间的区域中,所述中心轴套16设置在内环凸缘12以内的区域中。内壳体20包括内底壁27和沿着所述内底壁27外围的环形侧壁28,内壳体20内部设置有外环凹槽21、内环凹槽22、内壳内挡块24和套筒25,外环凹槽21、内环凹槽22和套筒25为同轴结构,内壳体的内底壁外表面上设置有限位结构23。所述内壳内挡块24设置在所述外环凹槽21和内环凹槽22之间的区域中,所述套筒25设置位于内环凹槽22内。所述内壳体的环形侧壁嵌入所述外壳体的环形侧壁内并且在所述外壳体的环形侧壁与所述内壳体的环形侧壁之间设置有外O型密封圈30;所述中心轴套嵌入所述套筒内并且在所述中心轴套与所述套筒之间设置有内O型密封圈40。所述外环凸缘嵌入所述外环凹槽形成外环形密封,所述内环凸缘嵌入所述内环凹槽形成内环形密封;在所述外环形密封和内环形密封之间的内部空间中密封有油脂50,而所述外壳内挡块与所述内底壁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缝隙60。如图9~10所示,所述外壳体10的内底壁具有变化的壁厚度,例如所述内底壁的内表面具有波浪形的外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内外壳体旋转过程中,壳体中储存的油脂,被迫通过内外壳体中挡块狭小缝隙S,油脂流动产生阻力,而达到阻尼效果。当内外壳体相对运动后,狭缝尺寸随壳体薄厚变化产生变化,由于缝隙变化造成油脂通过间隙阻力不同,而在不同开启角度获得不同的开启阻尼力,可以使阻尼力可控,从而得到更好的行李箱开启曲线,例如:当行李箱开启时行李箱需要更快的速度,当开启接近到最大角度时使其速度降低。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