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折叠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2543发布日期:2019-11-15 21:06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式折叠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具,具体涉及一种便捷式折叠伞。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使用折叠雨伞的时候,常常会因为折叠雨伞花费很多的时间,且很多时候折的都不是特别整齐,不容易放入伞套内,且放在包里会占用很大的空间,因此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了一种便捷式折叠伞,可快速对雨伞的伞布进行折叠,方便快捷且较为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便捷式折叠伞,包括伞杆、伞布、伞骨、支撑杆、支撑扣和伞把,所述伞把置于所述伞杆底部,所述伞杆顶部等角度地设有所述伞骨,所述伞骨上滑动设有所述支撑扣,所述支撑扣与所述伞骨间设有支撑杆,所述伞骨外固定连接有所述伞布,所述伞骨通过所述支撑扣在所述伞杆上滑动,以实现所述伞布的展开或者收合,进而在所述伞布上形成内环折痕和外环折痕,所述伞布与所述伞骨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折痕,相邻两所述第一折痕间设有第二折痕,所述外环折痕的每条边两侧的所述伞布上均设有第一定型板,位于所述外环折痕与伞布边缘间的所述第二折痕两侧均设有第二定型板,所述第二折痕处的所述伞布内部粘接有折痕杆,所述折痕杆包括连接件、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所述第一骨架的固定端和所述第二骨架的固定端均铰接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第一骨架的活动端与所述内环折痕相交,所述第二骨架的活动端与所述伞布的边缘相交,用于辅助折叠形成所述第二折痕。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由一连接柱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柱两端的两个小半球体组成,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固定端均设有一连接片,每一所述连接片上设有一圆孔,所述连接柱可同时穿过两所述圆孔将所述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进行连接,且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的固定端设为与所述小半球体表面弧度相同的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的厚度为所述连接柱长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型板和第二定型板为非磁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型板和第二定型板为塑料片、硅胶片或橡胶片。

进一步地,所述内环折痕处设有内环凹楞,所述外环折痕处设有外环凸楞。

进一步地,所述内环凹楞为纵截面为三角形或矩形在所述伞布上凹陷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凸楞为纵截面为三角形或矩形在所述伞布上凸起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第一定型板和第二定型板稍大于伞布的硬度,可以辅助对外环折痕或者第二折痕的位置进行定位,同时在第二折痕处设置折痕杆,可以和伞骨一样折叠形成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内环凹楞和外环凸楞可以直接形成折叠记忆,使得折叠伞收合时自动折叠,进一步加快了折叠速率,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折叠方便、实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便捷式折叠伞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的伞布张开状态下的仰视图;

图3是图1中折痕杆的结构图;

图4是图3的横向剖视俯视图。

图中:1、伞杆2、伞布3、伞骨4、支撑杆5、支撑扣6、伞把7、内环折痕701、内环凹楞8、外环折痕801、外环凸楞9、第一折痕10、第二折痕11、第一定型板12、第二定型板13、折痕杆131、连接件1311、连接柱1312、小半球体1313、连接片1314、圆孔132、第一骨架133、第二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捷式折叠伞,包括伞杆1、伞布2、伞骨、支撑杆4、支撑扣5和伞把6,所述伞把6置于所述伞杆1底部,所述伞杆1顶部等角度地设有所述伞骨,所述伞骨上滑动设有所述支撑扣5,所述支撑扣5与所述伞骨间设有支撑杆4,所述伞骨外固定连接有所述伞布2,所述伞骨通过所述支撑扣5在所述伞杆1上滑动,以实现所述伞布2的展开或者收合。

本实施例以三折伞为例,所述伞骨为三段可折叠式设计,当所述伞布2收合之后,所述伞布2上可折叠形成一内环折痕7和一外环折痕8,所述内环折痕7和外环折痕8可将所述伞布2分割成内层伞布2、中层伞布2和外层伞布2,所述伞骨的数量为至少四个,本实施例中,所述伞骨数量为八个,因此所述内环折痕7和所述外环折痕8的形状为八角星状。

所述外环折痕8的每条边两侧的所述伞布2上均设有第一定型板11,所述第一定型板11靠近外环折痕8设置,用于为所述伞布2上的外环折痕8位置进行定位,在该折叠伞使用多次之后,都可以保证所述伞布2上的外环折痕8的位置不会改变;

所述伞布2与所述伞骨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折痕9,相邻两所述第一折痕9间设有第二折痕10,所述第二折痕10处的所述伞布内部粘接有折痕杆13,所述折痕杆13一端与所述内环折痕7相交,另一端与外层伞布2的边缘相交,利用折痕杆13可辅助形成所述第二折痕10,进而将中层伞布2和外层伞布2进行折叠,相比自己手动折叠形成一道折痕,会更加的容易和方便。

所述折痕杆13包括第一骨架132、第二骨架133和连接件131,所述第一骨架132与所述第二骨架133铰接在所述连接件131两端,所述第一骨架132和所述第二骨架133可绕着所述连接件131转动,使得所述第一骨架132和所述第二骨架133间互为一定的角度,当所述第一骨架132和所述第二骨架133之间的角度为180°时,所述第一骨架132和第二骨架133可形成一条直线;连接件131安装于外环折痕8和第二折痕10相交的位置,所述第一骨架132的固定端和所述第二骨架133的固定端铰接在所述连接件131上,所述第一骨架132可粘接于中层伞布2上,所述第一骨架132的活动端与所述内环折痕7相交,第二骨架133可粘接于外层伞布2上,所述第二骨架133的活动端与外层伞布2的边缘相交,进而辅助对中层伞布2和外层伞布2进行折叠;

所述连接件131外表面为球形,所述连接件131由一连接柱1311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柱1311两端的两个相同大小的小半球体1312组成,所述第一骨架132和所述第二骨架133固定端设为与所述小半球体1312表面弧度相同的弧面,且所述第一骨架132和所述第二骨架133弧面均设有一连接片1313,所述连接片1313上均设有一圆孔1314,所述连接柱1311可穿过圆孔1314将所述第一骨架132和第二骨架133进行连接,进而实现所述第一骨架132和所述第二骨架133能够绕着连接柱1311转动,优选地,所述连接片1313的厚度为所述连接柱1311长度的一半,这样两个所述连接片1313就可以将两个小半球体1312之间的空间塞满,整体性更高。同时由于所述第一骨架132和所述第二骨架133固定端弧面均与所述连接件131中小半球体1312的表面弧度相同,因此所述第一骨架132和所述第二骨架133在绕着所述连接件131转动时,也会更加的顺畅,同时连接件131中的小半球体1312的设计,可以在所述伞布2收合的时候,减少所述连接件131与所述伞布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出现伞布2出现磨损而造成损坏。

位于所述外环折痕8与伞布2边缘间的所述第二折痕10两侧均设有第二定型板12,用于为处于所述外环折痕8与伞布2边缘间的所述第二折痕10进行定位,由于此段折痕在该折叠伞收合时位于最外一侧,因此有助于快速整理伞布2的边缘进行折叠。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型板11和所述第二定型板12为非磁性材料制成,防止出现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定型板11或者所述第二定型板12发生吸合时出现错开,或者不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定型板11或者所述第二定型板12发生吸合,从而加大整理的难度,采用的非磁性材料可以为塑料片、硅胶片或者橡胶片以及其他类似的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例如柔性abs塑料等,只要硬度比所述伞布2的硬度稍大即可,既可以实现折痕的定位,又可以防止材料过硬导致割破所述伞布2,甚至使用者被所述第一定型板11或第二定型板12割伤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地,所述内环折痕7处设有内环凹楞701,所述外环折痕8处设有外环凸楞801,因此所述内环凹楞701和外环凸楞801的形状也为八角星状,且所述内环凹楞701为纵截面为三角形或矩形在所述伞布2上凹陷的结构,所述外环凸楞801为纵截面为三角形或矩形在所述伞布2上凸起的结构。由于所述内环凹楞701自身的弹性,会带动两侧的伞布2向内弯曲折叠,同理由于所述外环凸楞801的自身的弹性,会带动两侧的伞布2向外弯曲折叠,且所述内环凹楞701和所述外环凸楞801相比一般的折痕来讲,在伞布2上形成的痕迹要明显的多,因此当所述伞骨折叠收合起来时,所述伞布2可沿着所述内环凹楞701和所述外环凸楞801直接折叠,比较的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