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鞋的生产车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5104发布日期:2019-06-29 00:55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鞋的生产车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鞋的生产车间。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拖鞋的生产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灭菌除螨作业,相关的拖鞋生产车间也没有配置灭菌除螨的工作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接触和污染致使拖鞋带菌,导致出厂的拖鞋在一定程度上是携带了较为大量的细菌和螨虫,消费者购买后若不做处理,直接使用,有可能危害到消费者,造成消费者身体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拖鞋的生产车间,增设拖鞋清洗区和拖鞋灭菌除螨区,实现拖鞋正常生产的过程同时,提高了拖鞋的灭菌除螨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拖鞋的生产车间,它包括

拖鞋清洗区,对拖鞋实施清洗,并通过设置其内的输送机构送出清洗后的拖鞋;第一拖鞋输送区,对拖鞋清洗区送出的拖鞋接收并实施对拖鞋的输送;灭菌除螨区,其入口端衔接第一拖鞋输送区的输出口,实施对拖鞋的灭菌除螨;第二拖鞋输送区,其入口端衔接灭菌除螨区的出口端,接收并实施对拖鞋的输送;第三拖鞋输送区,其入口端衔接第二拖鞋输送区的出口端,接收并实施对拖鞋的输送;拖鞋清洗烘干区,其入口端衔接第三拖鞋输送区的出口端,实施对拖鞋的清洗烘干;第四拖鞋输送区,其入口端衔接拖鞋清洗区的出口端,接收并实施对拖鞋的输送;和拖鞋包装区,接收第四拖鞋输送区送出的拖鞋,并实施拖鞋的包装作业;其中,拖鞋清洗区内配置了若干台拖鞋清洗设备,若干台拖鞋清洗设备的出口均朝向设置在其内的输送机构,每一台拖鞋清洗设备的入口与出口之间设置输送拖鞋用的输送带,设置在拖鞋清洗区内的输送机构接收由拖鞋清洗设备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输送带送出的拖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拖鞋输送区和第二拖鞋输送区位于灭菌除螨区的相对侧,所述第四拖鞋输送区和第三拖鞋输送区位于拖鞋清洗烘干区的相对侧,所述第二拖鞋输送区与第三拖鞋输送区成前后相对设置,所述第四拖鞋输送区和第一拖鞋输送区成前后相对设置,所述灭菌除螨区和拖鞋清洗烘干区成前后相对设置;

拖鞋清洗区则位于第一拖鞋输送区、第二拖鞋输送区和灭菌除螨区的前侧;拖鞋包装区则位于第四拖鞋输送区、第三拖鞋输送区和拖鞋清洗烘干区的后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拖鞋输送区、第二拖鞋输送区、第三拖鞋输送区和第四拖鞋输送区内配置相应的输送带以及驱动输送带的驱动机构,输送带用作对拖鞋的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灭菌除螨区内配置了至少一台相应的灭菌除螨设备,所述灭菌除螨设备设置有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入口与出口以及穿设在其入口与出口之间的输送带。

进一步的,所述灭菌除螨设备的数量为多台且成排设置,每一所述灭菌除螨设备的入口处于同一侧且朝向第一拖鞋输送区的出口端,每一所述灭菌除螨设备的入口处于同一侧且朝向第二拖鞋输送区的入口端。

进一步的,所述拖鞋清洗烘干区内配置了至少一台相应的拖鞋清洗烘干设备,所述拖鞋清洗烘干设备设置有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入口与出口以及穿设在其入口与出口之间的输送带。

进一步的,所述拖鞋清洗烘干设备的数量为多台且成排设置,每一所述拖鞋清洗烘干设备的入口处于同一侧且朝向第三拖鞋输送区的出口端,每一所述拖鞋清洗烘干设备的入口处于同一侧且朝向第四拖鞋输送区的入口端。

进一步的,拖鞋包装区内设置了若干条间隔设置的拖鞋包装流水线,相邻间的拖鞋包装流水线之间留出了供人行走的通道,拖鞋包装区内配置了装配拖鞋吊牌的吊牌卡机。

采用以上结构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的优点:

基于拖鞋清洗区,对拖鞋实施清洗,并通过设置其内的输送机构送出清洗后的拖鞋;第一拖鞋输送区,对拖鞋清洗区送出的拖鞋接收并实施对拖鞋的输送;灭菌除螨区,其入口端衔接第一拖鞋输送区的输出口,实施对拖鞋的灭菌除螨;第二拖鞋输送区,其入口端衔接灭菌除螨区的出口端,接收并实施对拖鞋的输送;第三拖鞋输送区,其入口端衔接第二拖鞋输送区的出口端,接收并实施对拖鞋的输送;拖鞋清洗烘干区,其入口端衔接第三拖鞋输送区的出口端,实施对拖鞋的清洗烘干;第四拖鞋输送区,其入口端衔接拖鞋清洗区的出口端,接收并实施对拖鞋的输送;和拖鞋包装区,接收第四拖鞋输送区送出的拖鞋,并实施拖鞋的包装作业;其中,拖鞋清洗区内配置了若干台拖鞋清洗设备,若干台拖鞋清洗设备的出口均朝向设置在其内的输送机构,每一台拖鞋清洗设备的入口与出口之间设置输送拖鞋用的输送带,设置在拖鞋清洗区内的输送机构接收由拖鞋清洗设备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输送带送出的拖鞋。增设拖鞋清洗区和拖鞋灭菌除螨区,拖鞋先经过拖鞋清洗区,再通过拖鞋灭菌除螨区进行灭菌,提高了拖鞋的灭菌除螨效果,最后还通过拖鞋包装区实现拖鞋的包装,实现了拖鞋完整的正常生产流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11、第一拖鞋输送区;112、第二拖鞋输送区;113、第三拖鞋输送区;114、第四拖鞋输送区;2、灭菌除螨区;3、拖鞋清洗烘干区;4、灭菌除螨设备;5、拖鞋清洗烘干设备;6、拖鞋清洗区;7、拖鞋包装区;8、拖鞋清洗设备;9、吊牌卡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鞋的生产车间,它包括拖鞋清洗区6,对拖鞋实施清洗,并通过设置其内的输送机构送出清洗后的拖鞋;

第一拖鞋输送区111,对拖鞋清洗区6送出的拖鞋接收并实施对拖鞋的输送;

灭菌除螨区2,其入口端衔接第一拖鞋输送区111的输出口,实施对拖鞋的灭菌除螨;

第二拖鞋输送区112,其入口端衔接灭菌除螨区2的出口端,接收并实施对拖鞋的输送;

第三拖鞋输送区113,其入口端衔接第二拖鞋输送区112的出口端,接收并实施对拖鞋的输送;

拖鞋清洗烘干区3,其入口端衔接第三拖鞋输送区113的出口端,实施对拖鞋的清洗烘干;

第四拖鞋输送区114,其入口端衔接拖鞋清洗区3的出口端,接收并实施对拖鞋的输送;

和拖鞋包装区7,接收第四拖鞋输送区114送出的拖鞋,并实施拖鞋的包装作业;其中,拖鞋清洗区6内配置了若干台拖鞋清洗设备8,若干台拖鞋清洗设备8的出口均朝向设置在其内的输送机构,每一台拖鞋清洗设备8的入口与出口之间设置输送拖鞋用的输送带,设置在拖鞋清洗区6内的输送机构接收由拖鞋清洗设备8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输送带送出的拖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拖鞋输送区111和第二拖鞋输送区112位于灭菌除螨区2的相对侧,所述第四拖鞋输送区114和第三拖鞋输送区113位于拖鞋清洗烘干区3的相对侧,所述第二拖鞋输送区112与第三拖鞋输送区113成前后相对设置,所述第四拖鞋输送区114和第一拖鞋输送区111成前后相对设置,所述灭菌除螨区2和拖鞋清洗烘干区3成前后相对设置;

拖鞋清洗区6则位于第一拖鞋输送区111、第二拖鞋输送区112和灭菌除螨区2的前侧;拖鞋包装区7则位于第四拖鞋输送区114、第三拖鞋输送区113和拖鞋清洗烘干区3的后侧。

在具体实施时候,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拖鞋输送区111、第二拖鞋输送区112、第三拖鞋输送区113和第四拖鞋输送区114内配置相应的输送带以及驱动输送带的驱动机构,输送带用作对拖鞋的输送。

在具体实施时候,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灭菌除螨区2内配置了至少一台相应的灭菌除螨设备4,所述灭菌除螨设备4设置有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入口与出口以及穿设在其入口与出口之间的输送带。

在具体实施时候,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灭菌除螨设备4的数量为多台且成排设置,每一所述灭菌除螨设备4的入口处于同一侧且朝向第一拖鞋输送区111的出口端,每一所述灭菌除螨设备4的入口处于同一侧且朝向第二拖鞋输送区112的入口端。

在具体实施时候,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拖鞋清洗烘干区3内配置了至少一台相应的拖鞋清洗烘干设备5,所述拖鞋清洗烘干设备5设置有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入口与出口以及穿设在其入口与出口之间的输送带。

在具体实施时候,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拖鞋清洗烘干设备5的数量为多台且成排设置,每一所述拖鞋清洗烘干设备5的入口处于同一侧且朝向第三拖鞋输送区113的出口端,每一所述拖鞋清洗烘干设备5的入口处于同一侧且朝向第四拖鞋输送区114的入口端。

在具体实施时候,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拖鞋包装区7内设置了若干条间隔设置的拖鞋包装流水线,相邻间的拖鞋包装流水线之间留出了供人行走的通道,拖鞋包装区7内配置了装配拖鞋吊牌的吊牌卡机9。

以上所涉及的配置在拖鞋清洗区6的输送机构、灭菌除螨设备4、拖鞋清洗烘干设备5、配置在拖鞋包装区7的拖鞋包装流水线、吊牌卡机9外购获得,对于上述各个设备的具体结构不做任何限定,对应地完成其功能即可。

以上所涉及的输送带也均是外购获得,其结构不做具体的限定,完成输送功能即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