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恒温外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1327发布日期:2019-06-19 00:03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恒温外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恒温外套。



背景技术:

衣、食、住、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衣服排在首位,不同的衣服起着不同功用,比如说保暖或者透气凉爽,在每个家庭中都会有衣柜的存在,用来存放衣物,这些衣服往往要积压很久,甚至会被遗忘在角落,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浪费,还会占用空间,使家里活动空间变小,显得更加拥挤,而冬暖夏凉的调温外套能够满足人们四季的衣服需求。

因此,发明一种自动恒温外套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恒温外套,通过设有发热组件和珀耳帖模块,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感测外部温度和人体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单片机,单片机接收温度信号,控制发热组件或帕尔帖模块工作,碳纤维线组碳分子形成布朗运动,使发热垫高效发热,珀耳帖模块根据珀耳帖效应原理使制冷垫制冷,并调节发热垫和制冷垫的发热与制冷效率,使之达到人体舒适温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恒温外套,包括外套本体,所述外套本体底部设有下摆,所述下摆一侧外部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套本体顶部设有衣领,所述衣领内侧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套本体背部设有袋体,所述袋体内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一侧设有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一侧设有珀耳帖模块,所述珀耳帖模块一侧设有单片机,所述外套本体内侧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发热垫,两个所述发热垫之间设有制冷垫,所述发热垫内设有碳纤维线组,所述制冷垫内设有导体片,具体如下: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外部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单片机,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人体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用于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温度信息,所述单片机控制发热组件使碳纤维线组发热,所述单片机控制珀耳帖模块使碳纤维线组制冷。

优选的,所述外套本体包括外披和内衬,所述内衬设置在外披的内部,所述外披与内衬之间设有传导分线,所述传导分线通过导线与珀耳帖模块或发热组件连接,所述传导分线另一端与碳纤维线组或导体片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套本体两侧均设有袖子,所述外套本体顶部设有帽子,所述袖子和帽子均与外套本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外侧设有硅胶垫,所述发热垫和制冷垫均设置为硅胶导热片。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珀耳帖模块、发热组件和单片机均与袋体固定缝合,所述袋体由皮革制成,所述外披由锦纶材料制成,所述内衬由棉质材料制成,所述传导分线线选用软电线。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底部设有USB充电口,所述USB充电口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珀耳帖模块和发热组件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珀耳帖模块和发热组件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有发热组件和珀耳帖模块,第一温度传感器感测外部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单片机,单片机接收外部温度信号,当外部温度过低时,单片机控制发热组件工作,电流经过导线和传导分线传导至碳纤维线组,碳分子形成布朗运动,使发热垫高效发热,当外部温度过高时,单片机控制珀耳帖模块工作,电流经过导线和传导分线传导至导体片,根据珀耳帖效应原理使制冷垫制冷,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感测人体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单片机,单片机接收人体温度信号,并调节发热垫和制冷垫的发热与制冷效率,使之达到人体舒适温度,有利于节约资源;

2、通过设有袋体,袖子和帽子均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清洗和更换衣服样式,通过设置硅胶垫和硅胶导热片,使衣服舒适穿戴的同时便于传导热量,皮革袋体能够在衣服穿戴时使电子元件贴附身体,密封缝合还能有效防水,蓄电池、珀耳帖模块、发热组件和单片机均与袋体固定缝合,能够防止电子元件因颤动损坏,便于自动恒温外套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套本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硅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控制流程图。

图中:1外套本体、2下摆、3第一温度传感器、4衣领、5第二温度传感器、6袋体、7蓄电池、8发热组件、9珀耳帖模块、10单片机、11发热垫、12制冷垫、13碳纤维线组、14导体片、15外披、16内衬、17传导分线、18袖子、19帽子、20硅胶垫、21 USB充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自动恒温外套,包括外套本体1,所述外套本体1底部设有下摆2,所述下摆2一侧外部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3,所述外套本体1顶部设有衣领4,所述衣领4内侧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5,所述外套本体1背部设有袋体6,所述袋体6内设有蓄电池7,所述蓄电池7一侧设有发热组件8,所述发热组件8一侧设有珀耳帖模块9,所述珀耳帖模块9一侧设有单片机10,所述外套本体1内侧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发热垫11,两个所述发热垫11之间设有制冷垫12,所述发热垫11内设有碳纤维线组13,所述制冷垫12内设有导体片14,第一温度传感器3感测外部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单片机10,单片机10接收外部温度信号,当外部温度过低时,单片机10控制发热组件8工作,电流经过导线和传导分线17传导至碳纤维线组13,碳分子形成布朗运动,使发热垫11高效发热,当外部温度过高时,单片机10控制珀耳帖模块9工作,电流经过导线和传导分线17传导至导体片14,根据珀耳帖效应原理使制冷垫12制冷,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5感测人体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单片机10,单片机10接收人体温度信号,并调节发热垫11和制冷垫12的发热与制冷效率,使之达到人体舒适温度,具体如下: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用于感测外部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单片机10,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5用于感测人体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单片机10,所述单片机10用于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5温度信息,所述单片机10控制发热组件8使碳纤维线组13发热,所述单片机10控制珀耳帖模块9使碳纤维线组13制冷。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套本体1包括外披15和内衬16,所述内衬16设置在外披15的内部,所述外披15与内衬16之间设有传导分线17,所述传导分线17通过导线与珀耳帖模块9或发热组件8连接,所述传导分线17另一端与碳纤维线组13或导体片14连接,发热垫11和制冷垫12交错分布,能够使外套内部发热和制冷更均匀。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套本体1两侧均设有袖子18,所述外套本体1顶部设有帽子19,所述袖子18和帽子19均与外套本体1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清洗和更换衣服样式。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外侧设有硅胶垫20,所述发热垫11和制冷垫12均设置为硅胶导热片,通过设置硅胶垫20和硅胶导热片,使衣服舒适穿戴的同时便于传导热量。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蓄电池7、珀耳帖模块9、发热组件8和单片机10均与袋体6固定缝合,所述袋体6由皮革制成,所述外披15由锦纶材料制成,所述内衬16由棉质材料制成,所述传导分线17选用软电线,皮革袋体6能够在衣服穿戴时使电子元件贴附身体,软电线有利于保证衣服穿戴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蓄电池7底部设有USB充电口21,所述USB充电口与蓄电池7电性连接,所述珀耳帖模块9和发热组件8均与蓄电池7电性连接,所述珀耳帖模块9和发热组件8均与单片机10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5均与单片机10电性连接,通过USB充电口21设在蓄电池7底部给蓄电池7充电,能够有效防止水进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5的型号均设置为DS18B20TO-92型温度传感器,所述单片机10的型号设置为M68HC16型单片机。

本实用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第一温度传感器3感测外部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单片机10,单片机10接收外部温度信号,当外部温度过低时,单片机10控制发热组件8工作,电流经过导线和传导分线17传导至碳纤维线组13,碳分子形成布朗运动,使发热垫11高效发热,当外部温度过高时,单片机10控制珀耳帖模块9工作,电流经过导线和传导分线17传导至导体片14,根据珀耳帖效应原理使制冷垫12制冷,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5感测人体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单片机10,单片机10接收人体温度信号,并调节发热垫11和制冷垫12的发热与制冷效率,使之达到人体舒适温度;

参照说明书附图2-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袖子18和帽子19均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清洗和更换衣服样式,通过设置硅胶垫20和硅胶导热片,使衣服舒适穿戴的同时便于传导热量,皮革袋体6能够在衣服穿戴时使电子元件贴附身体,密封缝合还能有效防水,蓄电池7、珀耳帖模块9、发热组件8和单片机10均与袋体6固定缝合,能够防止电子元件因颤动损坏,便于自动恒温外套的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