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穿着的羊绒大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9983发布日期:2019-10-19 02:41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穿着的羊绒大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装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穿着的羊绒大衣。



背景技术:

大衣是一种常见的外套,衣摆长度至腰部及以下,大衣一般为长袖,前方可打开并可以钮扣、拉链、魔鬼毡或腰带束起,具保暖或美观功效。深秋、冬季和初春这三个时期,大衣是街上行人穿着的常见衣物之一,但是由于大衣一般都比较长,在穿着后如果蹲厕所,在下蹲或起身时,稍有不注意就容易使得大衣下摆着地,将大衣下摆弄脏,而如果大衣是羊绒大衣,弄脏后清理起来相比一般的化纤大衣要更加费时费力,尤其是女式长款大衣,再加上女士穿着的阔腿裤,很容易让女士手忙脚乱,顾得了大衣顾不了阔腿裤,顾得来阔腿裤顾不了大衣,据我公司不完全统计,相当多的女士在穿着长款羊绒大衣后,在上厕所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会碰到大衣下摆着地的情况,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亟需一种便于穿着的大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穿着的羊绒大衣,采用可拆卸的子母贴粘连结构,设置四组子母贴分别设置有大衣内侧,使得大衣下摆能够向内上方翻转而粘连在大衣内侧对应穿着者肋部的部分上,从而在穿着者下端或起身时极大减小了大衣向下垂落的长度,能够有效避免大衣下摆着地而弄脏的问题,尤其适用于高档羊绒布料制成的大衣,同时由于大衣上侧较为贴身而下摆一般不会与腿部持续接触,因此将子母贴中较硬的子母贴子贴部分设置在下摆上,将子母贴中较软的子母贴母贴部分设置在大衣内侧对应穿着者肋部的部分上,能够有效提高穿着者的穿着体验感,而又由于子母贴缝制在大衣上,在大衣内侧设置内里,能够有效避免缝制对大衣外面料上产生褶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穿着的羊绒大衣,包括大衣,所述大衣的下摆前侧开襟两侧内侧面上分别缝制有第一子母贴子贴和第二子母贴子贴;

所述大衣内侧面上处于所述第一子母贴子贴和所述第二子母贴子贴的正上方分别缝制有第一子母贴母贴和第二子母贴母贴,所述第一子母贴母贴和所述第二子母贴母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均处于所述大衣的口袋和所述大衣的衣领下端之间;

所述大衣的下摆后侧中央对称缝制有第三子母贴子贴和第四子母贴子贴;

所述大衣内侧面上处于所述第三子母贴子贴和所述第四子母贴子贴的正上方分别缝制有第三子母贴母贴和第四子母贴母贴,所述第三子母贴母贴和所述第四子母贴母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分别处于所述第二子母贴母贴和所述第一子母贴母贴的正后方。

进一步地,所述大衣采用羊绒布料制成且内侧设置有内里,所述内里上分别缝制有所述第一子母贴母贴、第一子母贴子贴、第二子母贴子贴、第二子母贴母贴、第三子母贴母贴、第三子母贴子贴、第四子母贴子贴和第四子母贴母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母贴母贴和所述第一子母贴子贴粘连在一起、所述第二子母贴母贴和所述第二子母贴子贴粘连在一起、所述第三子母贴母贴和所述第三子母贴子贴粘连在一起以及所述第四子母贴母贴和所述第四子母贴子贴粘连在一起,使得所述大衣的下摆向内翻转可拆卸粘连在所述大衣对应穿着者肋部的内侧部分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卸的子母贴粘连结构,设置四组子母贴分别设置有大衣内侧,使得大衣下摆能够向内上方翻转而粘连在大衣内侧对应穿着者肋部的部分上,从而在穿着者下端或起身时极大减小了大衣向下垂落的长度,能够有效避免大衣下摆着地而弄脏的问题,尤其适用于高档羊绒布料制成的大衣。

2、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大衣上侧较为贴身而下摆一般不会与腿部持续接触,因此将子母贴中较硬的子母贴子贴部分设置在下摆上,将子母贴中较软的子母贴母贴部分设置在大衣内侧对应穿着者肋部的部分上,能够有效提高穿着者的穿着体验感。

3、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子母贴缝制在大衣上,在大衣内侧设置内里,能够有效避免缝制对大衣外面料上产生褶皱。

4、本实用新型结构安全可靠,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5、本实用新型便于使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中:1-大衣,2-第一子母贴母贴,3-第一子母贴子贴,4-第二子母贴子贴,5-第二子母贴母贴,6-第三子母贴母贴,7-第三子母贴子贴,8-第四子母贴子贴,9-第四子母贴母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 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实用新型。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央”、“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穿着的羊绒大衣,包括大衣1,大衣1的下摆前侧开襟两侧内侧面上分别缝制有第一子母贴子贴3和第二子母贴子贴4;

大衣1内侧面上处于第一子母贴子贴3和第二子母贴子贴4的正上方分别缝制有第一子母贴母贴2和第二子母贴母贴5,第一子母贴母贴2和第二子母贴母贴5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均处于大衣1的口袋和大衣1的衣领下端之间;

大衣1的下摆后侧中央对称缝制有第三子母贴子贴7和第四子母贴子贴8;

大衣1内侧面上处于第三子母贴子贴7和第四子母贴子贴8的正上方分别缝制有第三子母贴母贴6和第四子母贴母贴9,第三子母贴母贴6和第四子母贴母贴9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分别处于第二子母贴母贴5和第一子母贴母贴2的正后方。

大衣1采用羊绒布料制成且内侧设置有内里,内里上分别缝制有第一子母贴母贴2、第一子母贴子贴3、第二子母贴子贴4、第二子母贴母贴5、第三子母贴母贴6、第三子母贴子贴7、第四子母贴子贴8和第四子母贴母贴9。

第一子母贴母贴2和第一子母贴子贴3粘连在一起、第二子母贴母贴5和第二子母贴子贴4粘连在一起、第三子母贴母贴6和第三子母贴子贴7粘连在一起以及第四子母贴母贴9和第四子母贴子贴8粘连在一起,使得大衣1的下摆向内翻转可拆卸粘连在大衣1对应穿着者肋部的内侧部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可拆卸的子母贴粘连结构,设置四组子母贴分别设置有大衣1内侧,使得大衣1下摆能够向内上方翻转而粘连在大衣1内侧对应穿着者肋部的部分上,从而在穿着者下端或起身时极大减小了大衣1向下垂落的长度,能够有效避免大衣1下摆着地而弄脏的问题,尤其适用于高档羊绒布料制成的大衣1,同时由于大衣1上侧较为贴身而下摆一般不会与腿部持续接触,因此将子母贴中较硬的子母贴子贴部分设置在下摆上,将子母贴中较软的子母贴母贴部分设置在大衣1内侧对应穿着者肋部的部分上,能够有效提高穿着者的穿着体验感,而又由于子母贴缝制在大衣1上,在大衣1内侧设置内里,能够有效避免缝制对大衣1外面料上产生褶皱;

而在使用时,考虑到有些大衣1的下摆后侧中央为开口的,设置了第三子母贴子贴7和第四子母贴子贴8对称设置,使得开口处于第三子母贴子贴7和第四子母贴子贴8之间,便于大衣1下摆向内上方撩起,同时也考虑到在撩起过程中大衣产生褶皱,设置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子母贴母贴2、第二子母贴母贴5、第三子母贴母贴6和第四子母贴母贴9,且第一子母贴母贴2和第二子母贴母贴5关于大衣1前侧中央对称,第三子母贴母贴6和第四子母贴母贴9 关于大衣1后侧中央对称,而非将第一子母贴母贴2、第二子母贴母贴5、第三子母贴母贴6和第四子母贴母贴9设置为一整个的条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而在本实用新型各个零部件所采用的材质方面,如果带有“弹性”术语描述的零部件,可以采用的是弹簧钢材质,也可以采用的是橡胶材质;如果带有“刚性”术语描述的零部件,可以采用的是钢材质,也可以采用的是硬质工程塑料材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依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