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伞的推拉式蜂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2561发布日期:2019-11-15 21:06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伞的推拉式蜂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动伞的推拉式蜂巢结构。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伞在人们日常生活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的雨伞主要分为手动三和自动伞。手动伞的结构一般包括伞中棒、伞骨、伞面、上巢、下巢和设置于伞中棒的卡扣装置和弹簧装置,当需要开伞时,使用者需要手动推动伞的下巢,直至将下巢推至伞中棒顶端,使伞的下巢卡接在卡扣装置上。收伞时,需要人工按压卡扣装置上的控制按钮,使下巢和卡扣装置松脱,并手动牵引下巢远离上巢,通过弹簧装置提供的弹簧力及伞骨之间的联动关系从而实现收伞。

但是,这样的雨伞的开伞和收伞的结构存在以下缺陷:在开伞和收伞的时候都需要按压卡扣装置上的控制按钮,操作不方便;且按压控制按钮的过程中,由于控制按钮与伞中棒之间存在的缝隙,容易夹伤手指,对使用者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手动伞的推拉式蜂巢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动伞的推拉式蜂巢结构,其简化了结构,具有安全性能高、易于控制、使用方便的优点。

该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动伞的推拉式蜂巢结构,包括伞中棒、上巢和下巢,所述上巢固定在所述伞中棒的顶部,所述下巢滑动设置在所述伞中棒上,所述上巢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一钩合部,所述下巢包括下巢本体和滑动套设在该下巢本体外的手推管,所述下巢本体的内壁挖设有供所述钩合部来回滑动的滑动槽,所述下巢本体的侧壁对应所述滑动槽的尾端贯穿开设有与所述钩合部相匹配的扣合孔;所述手推管的内壁设有抵顶块,所述下巢本体的侧壁位于所述扣合孔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供所述抵顶块来回滑动的上滑道和下滑道,所述上滑道、所述扣合孔以及下滑道相连通。

较佳地,所述钩合部包括弧形的钩条和设置在所述钩条一端的卡扣块,所述卡扣块的大小与所述扣合孔的大小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块上设有卡扣面和圆滑面,所述卡扣面与所述扣合孔的上表面相匹配,所述圆滑面表面光滑。

较佳地,所述下巢本体上还设有环巢部、圆台部和限位部,所述环巢部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一滑动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手推管内壁设有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向一端渐缩形成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圆台部的外表面相匹配。

较佳地,所述抵顶块底端倾斜设置有抵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手推管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内凹面。

较佳地,所述扣合孔呈方形、半圆形、圆形、十字形或角形的任意一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设置所述钩合部,另一方面通过在所述下巢本体上设置手推管,使人们在开伞时,推动所述手推管向上运动,使所述钩合部卡接在所述扣合孔内,在收伞时,人工拉动所述手推管向下运动,使所述抵顶块将所述卡扣块抵至所述滑动槽,从而使所述上巢和下巢分离,实现收伞,这样的设计,使人们在使用雨伞时,只需要通过推拉手推管即可实现伞的开收,简化了雨伞结构,操作便捷,且不会夹伤手指,安全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动伞的推拉式蜂巢结构的开伞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动伞的推拉式蜂巢结构的收伞状态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动伞的推拉式蜂巢结构的收伞状态的剖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下巢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下巢本体的斜上方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下巢本体的正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推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伞中棒1。

上巢2。

下巢3,下巢本体31,滑动槽311,扣合孔312,扣合孔上壁3121,上滑道313,下滑道314,环巢部32、圆台部33,限位部34,滑动通道35。

钩合部4,钩条41,卡扣块42,卡扣面421,圆滑面422。

手推管5,抵顶块51,抵顶部511,环状凸起52,弧形面53,内凹面5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3,一种手动伞的推拉式蜂巢结构,包括伞中棒1、上巢2和下巢3,所述上巢2固定在所述伞中棒1的顶部,所述下巢3滑动设置在所述伞中棒1上,所述上巢2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一钩合部4,所述下巢3包括下巢本体31和滑动套设在该下巢本体31外的手推管5,所述下巢本体31的内壁挖设有供所述钩合部4来回滑动的滑动槽311,所述下巢本体31的侧壁对应所述滑动槽311的尾端贯穿开设有与所述钩合部4相匹配的扣合孔312,所述下巢本体31的侧壁位于所述扣合孔31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供所述抵顶块51来回滑动的上滑道313和下滑道314,所述上滑道313、所述扣合孔312以及下滑道314相连通,所述上滑道313和所述下滑道314是用来供所述抵顶块51上下滑动的通道,将所述上滑道313和所述下滑道314连通设计,是为了让所述抵顶块51在运动的时候,能够与所述卡扣块42相接触,从而在收伞时,所述抵顶块51能够将所述卡扣块42由所述扣合孔312抵至所述滑动槽311,从而实现开伞的功能,所述扣合孔312与所述下巢本体31相接触的部分为扣合孔上壁3121开伞时,人工推动所述手推管5向上运动,使所述钩合部4穿过所述滑动槽311直至卡接在所述扣合孔312内,此时,雨伞处于开伞状态。所述手推管5的内壁设有抵顶块51,所述抵顶块51用于在收伞时,手动拉动所述手推管5向下运动,此时所述抵顶块51与所述卡扣块42相接触,并在所述手推管5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将所述卡扣块42推抵至所述滑动槽311,从而使所述下巢本体31能够远离所述上巢2,实现收伞。这样的设计,实现了在使用伞具时,只需要通过推拉所述手推管5即可实现伞的开收,较之现有技术简化了伞的结构,省略了现有技术中所述伞中棒1上卡扣装置和弹簧装置的设计,简化了伞具的结构,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且不会夹伤手指,安全性能更高。

参照图4,所述钩合部4包括弧形的钩条41和设置在所述钩条41一端的卡扣块42,所述卡扣块42的大小与所述扣合孔312的大小相匹配,所述卡扣块42上设有卡扣面421和圆滑面422,所述卡扣面421与所述扣合孔312的上表面相匹配,通过设计与所述扣合孔312的上表面相匹配的卡扣面421,使所述卡扣块42与所述扣合孔312能够稳固的卡接,从而实现稳定开伞,所述圆滑面422表面光滑,所述圆滑面422在开收伞时会与所述滑动槽311的槽道相接触,通过设计光滑的圆滑面实现在开伞和收伞时,减少所述卡扣块42与所述滑动槽311之间的摩擦,一方面降低了开伞和收伞的阻力,更容易使用,另一方面,降低了所述卡扣块42与所述滑动槽311之间因接触面不光滑而造成的对所述滑动槽311和所述卡扣块42的损害。

参照图5至图7,所述下巢本体31上还设有环巢部32、圆台部33和限位部34,所述环巢部32与所述限位部34之间形成一滑动通道35,收伞时,所述手推管5的上端与所述环巢部32的下端相接触,所述手推管5在人工的拉动下向下运动,所述环状凸起52沿着所述滑动通道35向下运动,直至所述环状凸起52与所述限位部34相抵接,完成收伞。

参照图8,所述手推管5内壁设有环状凸起52,所述环状凸起52向一端渐缩形成弧形面53,所述弧形面53与所述圆台部33的外表面相匹配,所述手推管5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内凹面54,所述内凹面54用于人工推动所述收手推管5时,人的手指刚好捏住所述内凹面54,更好的用力,从而更好的推动所述手推管5,所述弧形面53用在开伞时与所述圆台部33相嵌合,从而使人工推动所述手推管5向上运动时,能将全部的力传至所述下巢本体31上。

参照图8,所述抵顶块51底端倾斜设置有抵顶部511,所述抵顶部511用在收伞时,所述抵顶部511抵住所述卡扣块42并将所述卡扣块42由所述扣合孔312抵至所述滑动槽311,从而顺利实现收伞。

进一步地,所述扣合孔312呈方形、半圆形、圆形、十字形或角形的任意一种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扣合孔为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开伞时,人工推动所述手推管5沿着所述伞中棒1向向运动,所述手推管5带动所述下巢本体31向上滑动,直至所述钩合部4扣合在所述扣合孔312内,此时,雨伞处于开伞状态。收伞时,人工拿持所述手推管5向下拉动,所述抵顶块51在随着所述手推管5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与所述卡扣块42相接触,并将所述卡扣块42由所述扣合孔312抵至所述滑动槽311,此时,所述下巢本体31继续随着人工的推动向下运动,逐渐与所述上巢3远离,最终实现收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上巢上设置所述钩合部,在所述下巢本体上设置手推管,使人们在使用雨伞时,只需通过推拉手推管即可实现伞的开收,简化了雨伞结构,操作便捷,且不会夹伤手指,安全性能高。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