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环扣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0830发布日期:2019-10-19 02:45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环扣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环,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手环扣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手环作为配饰,其连接的方式一般是插接后通过螺丝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在取下时不方便,需要用到螺丝刀才能够将手环取下。

而另外一种扣接是通过插接的方式,然后通过另一端承插端的弹簧扣扣住,使左手环和右手环连接,这种弹簧扣的锁扣力较小,左手环和右手环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手环扣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手环扣接结构,该扣接结构包括左扣部和右扣部,所述左扣部通过销柱连接左手环,所述右扣部通过销柱连接右手环,所述左手环和右手环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所述扣接结构扣接,该扣接结构还包括压扣部;

所述左扣部的左扣主体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左手环连接的左双插柱,所述左扣主体另一端开有U型槽,在该U型槽的相向侧壁之间设置有两条扣柱,两条扣柱将U型槽隔成两个扣孔,所述右扣部的右扣主体一端设置有承托板,所述右扣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右双插柱,其外侧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压扣部的凹槽,在该凹槽的两个侧面设置有用于销柱穿过的第一同轴孔,其底面设置有用于回力弹簧一端抵紧的下弧槽;

所述压扣部的压扣主体一端内侧面设置有两个同轴柱,两个同轴柱外端设置有第四同轴孔,在两个第四同轴孔之间设置有用于回力弹簧抵紧的上弧槽,所述压扣主体的另一端内侧面设置有两个钩形扣部,其中外端的第一钩部设置成弧槽,该弧槽的一面呈斜坡式延伸至第二钩部,所述第二钩部为直角钩部;

销柱穿过第一同轴孔和第四同轴孔将所述压扣部与所述右扣部连接,在两个第四同轴孔之间的销柱杆体上套接有回力弹簧,所述回力弹簧的一端抵在压扣部的上弧槽上,其另一端抵在右扣部的下弧槽上,所述回力弹簧将所述压扣部的扣端向下压,并使压扣部的两个钩形扣部抵在承托板上;

所述两条扣柱挤进两个钩形扣部和承托板之间,使两个钩形扣部扣入两个扣柱所形成的两个扣孔内,进而使所述左扣部和右扣部扣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双插柱上设置有第二同轴孔,销柱穿过两个第二同轴孔将所述左手环与所述左扣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右双插柱上设置有第三同轴孔,销柱穿过两个第三同轴孔将所述右手环与所述右扣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板端部倒成尖状,其尖端倒圆角。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手环扣接结构采用双钩部扣接,双钩部扣接稳定,不容易脱落,而且承托板具有定型的作用,其插入左扣部后,承托板使左手环和右手环的连接处不会晃动。打开左手环和右手环只需要按压压扣部的右侧,使回力弹簧压缩,进而使压扣部的左侧翘起,左手环和右手环分开。本实用新型手环扣接操作简便,扣接稳定。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左扣部和右扣部是独立结构,其可以配合不同形状的手环,在量产时能够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环扣接结构的立体式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环扣接结构的俯向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环扣接结构的侧向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扣部和右扣部连接后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左扣部和右扣部连接后的侧视图;

图6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左扣部和右扣部的圆形手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手环扣接结构如下。

请参照附图1-5,本实用新型的扣接结构包括左扣部1和右扣部3,所述左扣部1通过销柱连接左手环4,所述右扣部3通过销柱连接右手环5,所述左手环4和右手环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所述扣接结构扣接,该扣接结构还包括压扣部2;

所述左扣部1的左扣主体12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左手环4连接的左双插柱11,所述左扣主体12另一端开有U型槽,在该U型槽的相向侧壁之间设置有两条扣柱13,两条扣柱13将U型槽隔成两个扣孔,所述右扣部3的右扣主体32一端设置有承托板31,所述右扣主体32的另一端设置有右双插柱34,其外侧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压扣部2的凹槽,在该凹槽的两个侧面设置有用于销柱穿过的第一同轴孔33,其底面设置有用于回力弹簧一端抵紧的下弧槽;

所述压扣部2的压扣主体23一端内侧面设置有两个同轴柱24,两个同轴柱24外端设置有第四同轴孔,在两个第四同轴孔之间设置有用于回力弹簧抵紧的上弧槽25,所述压扣主体23的另一端内侧面设置有两个钩形扣部,其中外端的第一钩部21设置成弧槽,该弧槽的一面呈斜坡式延伸至第二钩部22,所述第二钩部22为直角钩部;销柱穿过第一同轴孔33和第四同轴孔将所述压扣部2与所述右扣部3连接,在两个第四同轴孔之间的销柱杆体上套接有回力弹簧,所述回力弹簧的一端抵在压扣部2的上弧槽上,其另一端抵在右扣部3的下弧槽上,所述回力弹簧将所述压扣部2的扣端向下压,并使压扣部2的两个钩形扣部抵在承托板31上。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双插柱11上设置有第二同轴孔,销柱穿过两个第二同轴孔将所述左手环4与所述左扣部1连接。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右双插柱34上设置有第三同轴孔,销柱穿过两个第三同轴孔将所述右手环5与所述右扣部3连接。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托板31端部倒成尖状,其尖端倒圆角。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手环扣接如下。

如图6所示,将左扣部1上的两条扣柱13挤进两个钩形扣部和承托板31之间,使两个钩形扣部扣入两个扣柱13所形成的两个扣孔内,进而使所述左扣部1和右扣部3扣接。

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的手环打开如下。

按压压扣部2的右侧,使回力弹簧压缩,压扣部左侧翘起,将左手环和右手环分开。

本实用新型的手环扣接结构采用双钩部扣接,双钩部扣接稳定,不容易脱落,而且承托板具有定型的作用,其插入左扣部后,承托板使左手环和右手环的连接处不会晃动。打开左手环和右手环只需要按压压扣部的右侧,使回力弹簧压缩,进而使压扣部的左侧翘起,左手环和右手环分开。本实用新型手环扣接操作简便,扣接稳定。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左扣部和右扣部是独立结构,其可以配合不同形状的手环,在量产时能够提高安装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