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爽棒球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9352发布日期:2019-09-24 23:32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凉爽棒球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帽类的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凉爽棒球帽。



背景技术:

帽子,作为戴在头部的服饰,可以遮盖阳光。帽子具有遮阳、装饰、增温和防护等作用,当人们长时间在室外时,通常会采用帽子进行遮阳避暑。

现有技术中,在帽子中设计制冷设备用于对头部进行降温已作为各大厂商的研发方向,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用于给头部降温的帽子,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120177904.3,一种自动调节温度的头盔,其采用风扇、半导体制冷片以及散热片等对空气进行制冷,再将温度降低的空气通过冷气导管、出气孔吹向头部,对头部进行降温,但是由于对制冷设备需要对空气进行降温,所以制冷设备的能耗很大且若室外温度很高,其制冷量极易被周围环境抵消,导致其制冷效果不佳。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420816724.9,一种头戴式电子降温装置,采用导热层直接将冷量传递到额头处,起到降温的作用,其制冷稳定性更好,但是由于其冷却风扇位于第一散热器与第二散热器的中间,冷却风扇无法对第一散热器与第二散热器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从而导致制冷效果无法达到最佳值,且由于其导热层为弧形,需要正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设计不同大小的导热层,导致其适用范围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凉爽棒球帽,其制冷降温效果更好,且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人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凉爽棒球帽,包括,帽体,还包括:所述帽体的前页处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有用于制冷的制冷设备,沿着所述帽体从外到内的方向,所述制冷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散热风扇、散热片、半导体制冷片以及导热片,所述导热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所述导热片的第一部分所在平面与第二部分所在平面相对倾斜设置,所述导热片的第三部分所在平面与第二部分所在平面相对倾斜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导热片的第二部分固定连接;开关按钮与电源,所述开关按钮与电源均设置于所述帽体上,所述电源与开关按钮连通,所述开关按钮分别与所述制冷设备的散热风扇、半导体制冷片连通。

本结构通过散热风扇与散热片将半导体制冷片上的热量带走,散热风扇位于散热片的正前方,大大提高了散热片的散热效率,从而使得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效果更好,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量传递到导热片处,导热片抵住额头直接对额头进行降温,降温制冷效果更好。且由于导热片为三段式,相较于弧形的导热片,三段式导热片能够应用到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额头大小不同,采用三段式导热片更易直接贴合在不同大小的额头上,而弧形导热片则需要对应不同大小的额头进行相应设计,例如应用于儿童额头的弧形导热片由于成年人额头较大,无法贴合在成年人的额头上。

优选地,所述导热片的第一部分所在平面与第二部分所在平面的夹角与导热片的第三部分所在平面与第二部分所在平面的夹角相等;所述导热片的第一部分所在平面与第二部分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为10°~25°。

将预设夹角限定在该范围内,能够使得三段式导热片更加贴合在额头上,贴合额头的表面形状。

优选地,所述帽体的前页处设有护额布,所述护额布设置于帽体靠近额头的端面上,所述护额布与帽体之间构成一供制冷设备通过的取放口。

通过护额布能够避免导热片直接与额头接触而冻伤,且能够托住制冷设备,防止制冷设备从第一安装孔内掉出。

优选地,所述帽体的前页处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帽体靠近额头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安装孔依次贯穿所述支撑部以及帽体,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护额布与帽体之间;所述第一安装孔处设有一朝向帽体外部突出的制冷罩,所述制冷设备位于所述制冷罩内。

制冷罩罩住制冷设备能够保护制冷设备,同时制冷罩为制冷设备提供支撑,且使得本结构整体看上去更加美观。支撑部用于为制冷设备提供是制冷设备远离用户额头的支撑力,避免制冷设备始终将所有重量压在用户额头处,减轻用户额头的负重。

优选地,所述制冷设备的散热风扇、散热片以及半导体制冷片位于所述制冷罩内,所述导热片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远离护额布的端面贴合在支撑部上。

优选地,所述开关按钮设置在帽体的中页,所述开关按钮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帽体上;所述帽体的内侧设有用于收纳线束的收纳部,所述收纳部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收纳部上设有用于穿过线束的第一贯通孔;用于连通电源与开关按钮的电线依次贯穿收纳部的第一端开口以及第一贯通孔;用于分别连通开关按钮与散热风扇、半导体制冷片的电线依次贯穿所述第一贯通孔以及收纳部的第二端开口。

设置收纳部对线束进行收纳,使得帽内线束隐藏起来,更加美观且避免线束与头部触碰导致损坏或者触电等危险。

优选地,所述帽体的中页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开关按钮上围设有一环状固定凸缘,所述环状固定凸缘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帽体的内侧,所述开关按钮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伸出所述帽体。

优选地,所述电源通过魔术贴可拆卸粘贴在所述帽体的头带远离用户后脑的端面上。

使电源远离头部,避免电源挤压头部或者对头部造成辐射等伤害。

优选地,在所述头带处,所述帽体的后页与帽体的汗带之间设有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二贯通孔用于供电源与开关按钮的电线穿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凉爽棒球帽,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凉爽棒球帽直接采用导热片对额头直接进行制冷降温,相对于风冷的制冷效果好且由于导热片的三段式设计,能够应用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凉爽棒球帽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凉爽棒球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凉爽棒球帽的底部示意图;

图3是制冷设备、开关按钮以及电源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图3去掉支撑部以及护额布后的制冷设备、开关按钮以及电源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帽体,1a-第一安装孔,1b-第二安装孔,1c-前页,1d-护额布,1e-取放口,1f-收纳部,1g-第一贯通孔,1i-魔术贴公面,1j-头带,1k-第二贯通孔,1l-支撑部,1m-前中缝,1n-夹潮带,1p-前页压线,1q-中页,1r-后页,1s-汗带,2-制冷罩,3-开关按钮,3a-魔术贴母面,3b-第一开关按钮电线,3c-第二开关按钮电线,3d-环状固定凸缘,4-电源,4a-电源电线,5a-制冷设备电线,5-散热风扇,6-散热片,7-导热片,7a-第一部分,7b-第二部分,7c-第三部分,8-半导体制冷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凉爽棒球帽的具体实施方式,其包括:帽体1、制冷设备、开关按钮3以及用于供电的电源4,帽体1分为前页1c、中页1q与后页1r,其帽体1的前页1c处设有第一安装孔1a,第一安装孔1a内设有制冷设备。

如图3与图4所示,沿着帽体1从外到内的方向,制冷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散热风扇5、散热片6、半导体制冷片8以及导热片7,散热风扇5位于散热片6正前方,导热片7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7a、第二部分7b与第三部分7c,导热片7的第一部分7a所在平面与第二部分7b所在平面相对倾斜设置,导热片7的第三部分7c所在平面与第二部分7b所在平面相对倾斜设置,半导体制冷片8与导热片7的第二部分7b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导热片7为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可采用铜片、铝片等等,此处不再赘述。

散热片的厚度可以为5~15mm,散热风扇的厚度可以为5~10mm,此处不做限制。

制冷原理为:散热片6将半导体制冷片8的热端,将热端的热量散去,并通过散热风机5提交散热片6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半导体制冷片8的制冷效率,半导体制冷片8的冷端与导热片连接,导热片7将半导体制冷片8的冷端的冷量传递到额头处进行降温。

导热片7的第一部分7a所在平面与第二部分7b所在平面的夹角与导热片7的第三部分7c所在平面与第二部分7b所在平面的夹角相等。导热片7的第一部分7a所在平面与第二部分7b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预设夹角,本实施例中,预设夹角为10°。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预设夹角也可以是12°、15°、20°等等,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与图2所示,开关按钮3设置在帽体1的中页1q处,电源4设置于帽体1的头带1j上,如图4所示,电源4与开关按钮3连通,开关按钮3分别与制冷设备的散热风扇5、半导体制冷片8连通。

更优的,如图4所示,电源4连接有电源电线4a,开关按钮3处连接有第一开关按钮电线3b以及第二开关按钮电线3c,电源电线4a与第一开关按钮电线3b可拆卸连通。制冷设备连接有制冷设备电线5a,制冷设备电线5a与第二开关按钮电线3c可拆卸连通,且制冷设备电线5a分别与散热风扇5、半导体制冷片8连通。本实施例中的电源4为可充电的锂电池,可配套与其相应的充电器使用,使其能够反复使用。

电源4依次通过电源电线4a、第一开关按钮电线3b、第二开关按钮电线3c以及制冷设备电线5a为制冷设备处供电,用于为散热风扇5以及半导体制冷片8供电使其工作。开关按钮3用于控制散热风扇5与半导体制冷片8的打开、关闭以及制冷档位,共有3个档位,分别为1档、2档以及3档。

以下对开关按钮3的具体如何控制制冷设备的档位进行说明:

第一次按下开关按钮3,此时,制冷档位处于3档,即制冷的最高档位,电源通过开关电源为制冷设备供电,制冷设备开始制冷;

第二次按下开关按钮3,制冷档位切换至2档,流入制冷设备内的电流减小,散热风扇5的转速降低,从而导致整个制冷设备的制冷量减少,制冷效果降低;

第三次按下开关按钮3,制冷档位切换至1档,流入制冷设备内的电流在原先电流量的基础上再一次减小,散热风扇5的转速也同时进一步降低,从而导致整个制冷设备的制冷量再一次降低,制冷效果进一步减弱;

若长按开关按钮3,比如3秒或者4秒甚至更久,使得电源与制冷设备之间断开,即电源无法继续为制冷设备供电,制冷设备关闭。

【实施例2】

如图1~图4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的预设角度为25°,且实施例2相对于实施例1,实施例2的帽体1的前页1c处设有护额布1d,护额布1d设置于帽体1靠近额头的端面上,即帽体1的内侧,具体的,如图3所示,护额布1d分别与帽体1的一侧的夹潮带1n以及前中缝1m缝住,使得护额布1d与帽体1之间构成一供制冷设备通过的取放口1e,用于取放设置于第一安装孔1a处的制冷设备,当帽体1需要清洗时,便于将制冷设备取出。该护额布1d用于将隔开导热片7与额头,避免额头由于导热片7过冷而冻伤,且护额布1d能够对制冷设备起到支撑作用。

更优的,如图2与图3所示,帽体1的前页1c处设有支撑部1l,支撑部1l设置于帽体1靠近额头的端面上,支撑部1l的边缘分别与帽体1的两侧夹潮带1n、前中缝1m以及前页压线1p通过缝线缝住,第一安装孔1a依次贯穿支撑部1l以及帽体1,支撑部1l位于护额布1d与帽体1之间。

本实施例中,该支撑部1l为高回弹海绵层,贴合在帽体1的前页1c内侧,用于为制冷设备提供支撑力,避免制冷设备始终抵在额头上,导致额头始终受压。

如图1所示,第一安装孔1a处设有一朝向帽体1外部突出的制冷罩2,制冷设备位于制冷罩2内,制冷罩2采用网眼布制成。由于该材料为网状结构,在能够托住制冷设备的同时也能够便于散热风机顺利将热量吹出帽体1。具体的,如图4所示,制冷设备的散热风扇5、散热片6以及半导体制冷片8位于制冷罩2内,导热片7的第一部分7a与第二部分7b的远离护额布1d的端面贴合在支撑部1l上。

【实施例3】

如图1~图4所示,实施例3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实施例3的开关按钮3设置在帽体1的中页1q,开关按钮3可拆卸连接在帽体1上。

具体的,如图1所示,帽体1的中页1q设有第二安装孔1b,如图3所示,开关按钮3上围设有一环状固定凸缘3d,该环状固定凸缘3d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地连接在帽体1的内侧,开关按钮3穿过第二安装孔1b伸出帽体1。如图3所示,环状固定凸缘3d上固定有魔术贴母面3a,帽体1的内侧固定有魔术贴公面1i,通过魔术贴母面3a与魔术贴公面1i的连接将开关按钮3设置在第二安装孔1b处,其中魔术贴公面1i设置于第二安装孔1b的两侧,魔术贴母面3a设置于环状固定凸缘3d对应于魔术贴公面1i的位置处。

如图3与图4所示,帽体1的内侧设有用于收纳线束的收纳部1f,收纳部1f的材料为布,该收纳部1f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收纳部1f上设有用于穿过线束的第一贯通孔1g。

如图4所示,用于连通电源4与开关按钮3的电线依次贯穿收纳部1f的第一端开口以及第一贯通孔1g。用于分别连通开关按钮3与散热风扇5、半导体制冷片8的电线依次贯穿第一贯通孔1g以及收纳部1f的第二端开口。

【实施例4】

如图1~图4所示,实施例4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实施例4的电源4通过魔术贴可拆卸粘贴在帽体1的头带1j远离用户后脑的端面(即图2中的头带1j的外侧)上。

如图2所示,帽体1的汗带1s设置于帽体1的内侧,在头带1j处,帽体1的后页1r与帽体1的汗带1s之间设有第二贯通孔1k,第二贯通孔1k用于供电源4与开关按钮3的电线穿过。从而将连接电源4与开关按钮3的电线、连接开关电源4与制冷设备的电线隐藏在汗带1s与帽体1之间,避免佩戴该帽时,电线接触头部使得头部不适或者电线发生漏电导致触电等危险。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