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训练拉力塑身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8005发布日期:2019-11-12 21:36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康复训练拉力塑身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训练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康复训练拉力塑身衣。



背景技术:

肌无力是一种病程长且难治的疾病,它不但给患者带来身体与心理上的痛苦,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临床上会出现眼睑下垂、复视、斜视,表情肌和咀嚼肌无力,还会引起表情淡漠、不能鼓腮吹气等表现,延髓肌无力则出现语言不力、伸舌不灵、进食困难、饮食呛咳等。本病的病因是全身性的,但影响的肌肉因有所侧重就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对于肌无力的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会大大的改善肌无力的症状,但是市场上适用于肌无力康复训练使用的辅助器材极少,适用于儿童患者使用的更是少之又少,儿童患者天性好动,情绪多变,康复治疗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抗拒情绪,影响训练的进行。

因此,设计一种结构合理,操作便捷,提升训练效率,有助于帮助患者缓解肌无力病情的躯干锻炼装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操作便捷,提升训练效率,有助于帮助患者缓解肌无力病情的康复训练拉力塑身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康复训练拉力塑身衣,包括衣服本体,所述本体的前侧对称设置有至少两组可调节拉力部,可调节拉力部包括固定设置在本体上部的弹力带与设置在本体下部的调节环组,弹力带的自由端设置有与调节环组相配合的连接环。

所述的本体的两肩部袖口处均设置有肩部束带,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腰部束带。

所述的肩部束带与腰部束带均为织物带,腰部束带的两末端分别设有相配合粘接的魔术贴。

所述的肩部束带与腰部束带的表面均匀设置有透气孔,透气孔为圆形通孔。

所述的弹力带的一端与本体固定连接,弹力带上设置有调节扣与连接扣,连接环与连接扣相连接。

所述的连接环为织物带,连接环的两末端分别设有相配合粘接的魔术贴,连接环套装在连接扣上。

所述的调节环组包括四个调节环,四个调节环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调节环的一侧与本体活动连接。

所述的调节环为长方形金属框,相邻的两个调节环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cm。

所述的本体的领口处内侧设置有颈托,颈托与本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以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操作便捷,有利于提升训练效率,穿上后通过肩部束带及腰部束带将塑身衣与身体进行固定,调节可调节拉力部,使拉力适中,患者腰背部及腹部发力往复运动,达到对患者躯干的锻炼,缓解肌无力病情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用来更加清楚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康复训练拉力塑身衣,包括衣服本体1,所述本体1的前侧对称设置有至少两组可调节拉力部,可调节拉力部包括固定设置在本体1上部的弹力带6与设置在本体1下部的调节环组,弹力带6的自由端设置有与调节环组相配合的连接环5。

所述的本体1的两肩部袖口处均设置有肩部束带2,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腰部束带3。所述的肩部束带2与腰部束带3均为织物带,腰部束带3的两末端分别设有相配合粘接的魔术贴。肩部束带2的一侧与本体1的肩部袖口处缝合在一起,肩部束带2用于将本体1的两肩部袖口处与患者进行固定,腰部束带3的顶部与本体1的底部缝合在一起,腰部束带3用于将本体1的底部与患者进行固定。所述的肩部束带2与腰部束带3的表面均匀设置有透气孔9,透气孔9为圆形通孔。透气孔9用于患者在穿戴时,避免由于闷捂而产生不适感。所述的弹力带6的一端与本体1固定连接,弹力带6上设置有调节扣8与连接扣7,连接环5与连接扣7相连接。弹力带6用于提供拉力,调节扣8用于调节弹力带6的使用长度,连接扣7用于连接弹力带6与连接环5。所述的连接环5为织物带,连接环5的两末端分别设有相配合粘接的魔术贴,连接环5套装在连接扣7上。连接环5用于与调节环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所述的调节环组包括四个调节环4,四个调节环4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调节环4的一侧与本体1活动连接。所述的调节环4为长方形金属框, 相邻两个调节环4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cm。所述的本体1的领口处内侧设置有颈托10,颈托10与本体1固定连接。颈托10用于缓解颈部压力。

本实施例在实施的过程中,患者需要穿上本实施例中的塑身衣,通过腰部束带3将本体1的底部与患者的腰部进行固定,通过肩部束带2将本体1的肩部袖口处与患者的肩部手臂末端进行固定,透气孔9可以减少患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闷捂所造成的不适感,使康复训练的过程更加舒适;根据所需要的拉力大小选择合适的调节环4,打开连接环5粘接在一起的两端,将打开后的调节环5穿过所选择的调节环4后,将连接环5两端再围合连接成环,连接后的状态如图2所示,调节扣8用于调节弹力带6的长度,用于对拉力作用范围进行微调;颈托10使用医用硅胶或者棉布制成,通过缝制等手法固定连接在本体1的领口内侧,在弹力带6拉力作用的时候,缓解本体1的领口处对患者颈部后侧的压力,避免产生勒痕等不适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