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带及运动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3469发布日期:2020-01-10 14:25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表带及运动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手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表带及运动手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运动手表,通过佩戴于人体手腕上,实现对人体运动数据的监测。由于人体的皮肤、骨骼、肉、脂肪等对光的反射是固定值,而人体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和动脉静脉由于脉搏容积不停的变大变小,对光的反射是波动值,因此通过监测可见光(例如绿光)在人体组织中的被反射情况,便可获得人体心率数据。而对于采用上述检测光线反射强度的方式获得心率数据的手表,保证心率检测元件能够准确测试心率,是需要保证心率检测元件与人体形成的接触面维持一个较稳定的压力范围。

在现有的这些可穿戴的运动手表中,当其戴于人体手腕上时,通常会出现由于人体体型胖瘦、运动或晃动及佩戴方式等的原因,人体检测部(手背)发生形变,导致压力波动变化,而影响数据检测的准确性。

如图1-3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运动手表通过在其后盖设置曲面结构101,手表的心率感测元件设置于曲面结构101的内部,感测元件包括用于发射光线的发光元件和用于接受光线的受光元件,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线透过曲面结构101后经人体皮肤102反射后由受光元件接收,最后通过检测受光元件接收光线的强度获得人体心率数据。图1中的曲面结构101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受光元件接收反射光强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供更大的压力强度,保证心率检测元件检测心率数据的稳定性。

但是,由于人体佩戴方式,或体型胖瘦程度的差异,直接影响人体皮肤102与感测元件的曲面透光结构的接触/贴合面积,从而无法保证感测元件的曲面透光结构受到稳定的压力作用范围。图2为在人体手转动/晃动时的曲面结构101与手腕皮肤102的贴合状态,图3为手表表带松弛状态时的曲面结构101与手腕皮肤102的贴合状态,可以看出,在图2和图3中示出的状态下,感测元件与人体形成的光线反射面非常小,人体皮肤102所受的来自手表的压力作用也非常小,无法达到人体心率检测所要求的压强范围。而且存在其他直射光线透过凸面透光部件入射至受光元件,形成干扰的问题。

对此,提供一种应用于运动手表的表带结构,可以有效的改善手表与人体皮肤的贴合效果,保证设置于手表中的心率感测元件更准确的检测获得心率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带及运动手表,解决现有技术中运动手表与皮肤接触时,由于压力波动导致的心率测量不精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带,包括:一体连接而成的第一表带体和第二表带体,所述第二表带体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为可拉伸结构。

其中,所述可拉伸结构为多个,且沿所述表带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排列设置。

其中,所述弹性部包括设置于沿所述表带长度方向的两侧的弯曲部,且所述弹性部为中间镂空结构。

其中,所述弯曲部为多个,且沿所述表带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排列设置。

其中,所述镂空结构的形状呈“工”字型,所述弯曲部向内凹陷;或所述镂空结构的形状呈圆形,所述弯曲部向外突出。

其中,所述第一表带体还设有多个通孔,且相邻所述通孔的间距相等。

其中,所述弹性部为弹性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弹性部由邵氏硬度75的橡胶制成。

其中,所述第二表带体还包括连接部,所述弹性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表带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运动手表,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的表带。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带及运动手表,包括第一表带体和第二表带体一体连接的结构,第二表带体包括弹性部。在表带上形成弹性结构,使表带具有形变功能,根据手腕变化,使表带始终保持在张紧状态,保证感测元件与皮肤的压力接触,心率测量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运动手表的后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在人体手转动/晃动时的曲面结构与手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手表表带松弛状态时的曲面结构与手腕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表带体和第二表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弹性部和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表带的一种应用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表带的一种应用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曲面结构;102、皮肤;1、第一表带体;11、通孔;2、第二表带体;21、弹性部;211、弯曲部;212、镂空结构;22、连接部;3、第一佩戴部;4、第二佩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表带,包括:一体连接而成的第一表带体1和第二表带体2,所述第二表带体2包括弹性部21,所述弹性部21为可拉伸结构。

具体的,第一表带体1和第二表带体2可以为相同材质制成,优选硅胶材质进行制作。而弹性部21选用的材料是根据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随意选择的,例如橡胶等,弹性部21的材料硬度系数与弹力对应,如下表:

上表中的:硬度,物理学专业术语,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固体对外界物体入侵的局部抵抗能力,是比较各种材料软硬的指标。伸展是指表带被直接正常穿戴时表带整体地拉伸伸展长度变化。kg,是对弹力的一种表示(类似拉力计),通过表带能够承受的重物的重量(kg)表现力的大小。在本方案的表带,可以选择上述表格中的任意硬度值的材料,但考虑到人体配戴的舒适性,以75硬度为最优选。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为了保证手表的心率感测元件接收到相对恒定范围的压强,避免由于人体运动/晃动时导致与人体贴合面积的变化而影响心率感测元件的检测效果。可以通过控制人体与手表的贴合面积的变化范围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以实现压强变化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人体检测部所受手表的压力的变化范围保持恒定,以实现对压强变化的可控性。

本实用新型的表带包括第一表带体和第二表带体一体连接的结构,第二表带体包括弹性部。在表带上形成弹性结构,使表带具有形变功能,根据手腕变化,使表带始终保持在张紧状态,保证感测元件与皮肤的压力接触,心率测量更加精准。

其中,所述可拉伸结构为多个,且沿所述表带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排列设置。具体的,如图4和5所示,可拉伸结构为沿宽度方向排列的两个,其可以沿长度方向进行拉伸;也可以沿长度方向连接多个可拉伸结构;也可以将上述两种情况进行结合,即长度方向为多个连接的可拉伸结构,而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多个这样的可拉伸结构。

其中,所述弹性部21包括设置于沿所述表带长度方向的两侧的弯曲部211,且所述弹性部21为中间镂空结构212。如图4所示,弹性部21的两侧为向内侧弯曲,形成相对于第一表带体1向内凹陷的形态,且弹性部21的中间部位为镂空结构,利用弯曲部来实现沿长度的可拉伸,进而实现弹性效果。如图5所示,弹性部21的两侧为向外侧弯曲,呈圆弧状,其也相对于第一表带体1向内凹陷,且弹性部21的中间部位为镂空结构212,利用弯曲部211来实现沿长度的可拉伸,进而实现弹性效果。

其中,所述镂空结构212的形状呈“工”字型,所述弯曲部211向内凹陷;或所述镂空结构212的形状呈圆形,所述弯曲部211向外突出。如图4所示,镂空结构212的形状呈“工”字型,弯曲部211向内凹陷。如图5所示,镂空结构212的形状呈圆形,弯曲部211向外突出,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为椭圆形或圆弧形等。

其中,所述第一表带体1还设有多个通孔11,且相邻所述通孔11的间距相等,利用第一表带体1上的通孔11,增强人体手腕佩戴部的透气性,增加舒适感。根据第一表带体1的长度以及通孔11的大小以及通孔11的个数,合理设置相邻通孔的间距。

其中,所述弹性部为弹性材料制成。具体的,弹性部由邵氏硬度75的橡胶制成,人体配戴的舒适性最佳。

其中,所述第二表带体2还包括连接部22,所述弹性部21通过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第一表带体1连接。图4中,弹性部21是直接与第一表带体1连接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表带体1和弹性部21以及连接部22可为一体连接而成,通过设置连接部22,可以增加弹性部21与第一表带体1连接的稳固性和牢靠性。

其中,所述连接部22的形状呈拱形。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了保证连接部22的坚固和稳定,采用拱形设计,也可以采用三角形设计等。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运动手表,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的表带。

具体的,如图6和图7所示,表带的一端命名为第一佩戴部3,另一端命名为第二佩戴部4,而本实用新型的表带可以设置在临近于第一佩戴部3和/或临近于第二佩戴部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带及运动手表,包括第一表带体和第二表带体一体连接的结构,第二表带体包括弹性部。在表带上形成弹性结构,使表带具有形变功能,根据手腕变化,使表带始终保持在张紧状态,保证感测元件与皮肤的压力接触,心率测量更加精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